2.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 学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2.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 学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14 11:1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
学案
【学习目的】
1、会计算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2、知道什么是电势能,知道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
3、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
电势能的概念,电势能的改变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电功计算
【学习难点】
运用所学概念、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基础知识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的功与路径,只与有关。
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的功为W=,其中d为的位移。
2.电势能
(1)概念: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电荷从这点移到选定的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2)电势能是的,电势能的大小与所选的零电势能点有关。
(3)电场力做功与电荷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正功时,电荷的电势能;电场力做负功时,电荷的电势能。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量度了电荷电势能的减少量,所以电场力的功是电荷电势能改变的量度。
方法点拨
1.请你谈谈电势能的大小、正负的判定方法
2.对电势能的进一步了解
(1)电势能由电场和电荷共同决定,属于电场和电荷系统所共有的,我们常习惯说成电场中的电荷所具有的。
(2)电势能是一个相对量,其数值与零电势能的选择有关,因此确定电荷的电势能首先确定参考点,也就是零电势能位置。
(3)电势能是标量,有正负,但无方向。电势能的正负仅表示大小,正值表示高于零电势能,负值表示低于零电势能。
疑难辨析
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相联系。
电场力做功一定伴随着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的变化只有通过电场力做功才能实现。
(2)电场力做功的值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的值。
电场力做正功W,电势能一定减少W;电场力做负功W,电势能一定增加W。
2.易错易混点
(1)在电场中的同一点,正、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正、负号正好相反。
(2)电荷在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零,那么电荷的电势能一定没有变化。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为l的A、B两点,连线AB与电场线的夹角为θ,将一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若沿直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的功W1=__________;若沿路径AC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的功W2=__________;若沿曲线AD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的功W3=__________。由此可知,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是__________。
解析:由功的定义式可得,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场力与电荷在电场力方向的分位移的乘积。由图可以看出无论电荷沿哪个路径移动,电场力的方向总是水平向左的,电场力方向的分位移都是,所以电场力做的功都是,即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是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答案:;;;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例2.在场强为4×105V/m的匀强电场中,一质子从A点移动到B点,如图所示。已知AB间的距离为20cm,AB连线与电场线方向成30°夹角,求电场力做的功以及质子电势能的变化。
解析:质子从A到B电场力做正功,所做的功与质子所经过的路径无关,可由功的公式求解。
电场力对质子做的功为:
质子的电势能减少了
答案:;减少了
反馈测试
1.某电场中有a、b两点,如果将一个正电荷从a沿直线移到b,电场力做了W的正功,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将该电荷从a沿某曲线移动到b,电场力做的功必大于W
B.将该电荷从b移到a,电场力将做等大的负功
C.电场线的方向一定是由a到b的直线
D.电场线的方向一定是由b到a的直线
2.两带电小球,电荷量分别为+q和-q,固定在一长度为l的绝缘杆两端,置于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杆与场强方向平行,其位置如图所示,若此杆绕过O点垂直于杆的轴转过180°,则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
A.0  B.qEl  C.2qEl  D.
3.a、b为电场中的两个点,如果把的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的正功,则该电荷的电势能()
A.增加了   
B.增加了
C.减少了    D.减少了
4.一负电荷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电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B两点电场强度EA、EB及该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之间的关系为()
A.   B.    C.    D.
5.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A.动能减小  B.电势能增加
    C.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    D.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答案:1.B2.C3.C4.AD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