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智能创意》教案+教学反思+学习任务单 浙教版 信息科技 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智能创意》教案+教学反思+学习任务单 浙教版 信息科技 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9-06 12:37: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智能创意》教学反思
本次《智能创意》课程围绕坎门非遗文化与生成式 AI 工具的融合展开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 AI 提示词设计方法,理解 AI 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增强非遗文化认同感。课程结束后,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反思。
在教学目标达成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豆包等生成式 AI 工具的基础操作流程,如通过结构化提示词设计,结合 “主题 + 非遗文化关键词 + 创意形式”,生成了关于坎门非遗文化的文本、图片、视频和音乐内容,基本达成了 “掌握提示词设计方法并创作图文视频” 的目标。在理解 AI 技术应用价值上,通过深度讨论 AI 生成内容的版权问题、如何利用 AI 保护非遗文化等话题,学生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创意的差异有了初步认识,开始辩证看待两者关系,但在理解深度上还有提升空间。在非遗文化认同感培养方面,学生通过参与非遗主题创意实践,对坎门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家乡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但在创新性表达文化内涵上,多数作品还停留在较为基础的层面,缺乏独特的创意和深度。
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以谜语形式引出坎门非遗文化,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顺利引入课题。新课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豆包的功能,将作品制作分解为文本设计、图片创意、视频创意和音乐创作等多个环节,有助于学生理清创作流程,逐步掌握 AI 工具的使用。但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发现部分小组分工不够明确,存在个别学生主导、其他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影响了整体学习效果。此外,在深度讨论环节,由于时间有限,未能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学生对 AI 与非遗文化关系的思考还不够全面、深刻。
教学重难点的处理上,对于提示词的结构化设计和 AI 工具操作流程这些重点内容,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强化,学生掌握情况较好。然而,在突破难点方面,即通过提示词精准传递非遗文化内涵以及平衡 AI 效率与人工创意的深度,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往往难以用提示词准确表达非遗文化的深层内涵,生成的内容缺乏情感温度和文化包容性;在追求 AI 高效创作的同时,忽略了人工创意的深入思考和打磨,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性不足。
在教学资源利用方面,幻灯片课件、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和学习任务单为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课件清晰地展示了教学内容和操作步骤,人工智能平台让学生有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学习任务单则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但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时,偶尔会出现网络不稳定、平台操作卡顿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基于以上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优化小组合作机制,明确每个学生的分工和职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协作,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次,增加深度讨论环节的时间,提前布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深入思考,在课堂上组织更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提升学生对 AI 与文化关系的理解深度。针对教学难点,加强对非遗文化内涵的讲解和分析,提供更多优秀案例供学生参考学习,引导学生在使用提示词时注重情感表达和文化细节,同时强调人工创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 AI 生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和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智能创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生成式 AI 工具(如豆包)的提示词设计方法,能结合家乡非遗文化元素创作图文视频内容。2.理解 AI 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价值,辩证看待人工智能与人类创意的差异。3.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能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性表达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提示词的结构化设计,主题+非遗文化关键词+创意形式;AI 工具(文字生成、图像风格迁移、视频生成、音乐生成)的操作流程。难点:通过提示词精准传递非遗文化内涵,平衡 AI 效率与人工创意的深度(如情感表达、文化包容性)
三、环境与素材幻灯片课件;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学习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小谜语:“身子长, 尾巴短, 红眼睛, 白毛衫, 三瓣嘴儿胆子小, 青菜萝卜吃个饱。打一动物。”(停顿,引导学生回答是兔子)没错,那如果老师说,有这样一种文化,它能把兔子、鱼儿等各种动物用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走进的坎门非遗文化。引入课题《智能创意——探秘坎门非遗文化,解锁智能创意新玩法》提问:你知道哪些坎门非遗文化?【新课】环节一:文学创意10-12min(一)豆包开启智能创意大门1、认识神奇的豆包同学们,了解了坎门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超厉害的“小助手”——豆包。豆包是一款强大的人工智能,它就像一个知识渊博的小博士,又像一个充满创意的艺术家,能帮助我们完成很多有趣的事情。无论是学习上遇到难题,还是想要发挥创意进行创作,豆包都能大显身手。比如,当你写作文不知道怎么下笔时,它能给你提供精彩的思路和优美的语句;当你想要画一幅画却没有灵感时,它能帮你激发创意,甚至直接生成画作。2、用豆包生成文本 首先,我们来看看如何用豆包生成文本。比如,老师想要写一篇关于坎门非遗文化的演讲稿,该怎么做呢?豆包会根据我们输入的关键词,快速生成一篇演讲稿。大家看,豆包生成的内容不仅条理清晰,还包含了很多关于坎门非遗文化的有趣知识和生动描述。师:豆包功能很强大,下面我们通过以下活动来探索它的各种功能。(二)通过非遗主题活动,探究豆包各种功能接下来,我们要进入有趣的小组创意实践环节啦!老师将大家分成四大组,每个大组选择一种坎门非遗文化项目,比如鳌龙鱼灯、坎门花龙,或者其他你们感兴趣的项目。小组任务是利用豆包生成关于这个非遗项目的文本介绍、宣传图片、宣传视频以及配套音乐1选定主题(四选一):坎门花龙延绳钓捕捞技艺坎门鳌龙鱼灯舞玉环渔民画环节一:文本设计①结合主题,你们组想表现什么样的画面?请生回答:如生成坎门花龙的文字画面。②这个画面和我们所表述的一样吗?生成的内容不理想,怎么办?使用AI帮助我们进行文学创意,用好提示词,越详细越个性化。第一步:用文字赋予坎门非遗文化灵魂1合作设计提示词,填写表格(主题 + 文化关键词 )2在豆包输入提示词生成相应的文字语言,并进行优化。环节二:图片创意文字是抽象的想象,图像是直观的表达,如何让文字‘可视化’?第二步:用视觉传递非遗文化1体验豆包“AI绘画”功能2选择“图像生成”功能,根据文字描述生成相应的图片画面,优化提示词,提升非遗文化感。3优化风格:体验图像风格迁移,点击“风格”按钮,选择不同风格,选择最满意的风格。4怎样生成一系列相关的图片画面?提示词:连环画生成的多张图片中有一张不满意怎么办?重新生成。环节三:视频创意第三步:用动态呈现非遗文化1图生视频:选择一张生成的满意的图片,在豆包中输入详细的视频画面描写,生成视频。环节四:音乐创作师: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豆包生成音乐的神奇之处。想象一下,我们要为一场坎门非遗文化展示活动创作一首专属的背景音乐,该怎么做呢?1同组合作探究何如生成音乐。2请学生上台展示。深度讨论:问题1:AI 生成的内容是否涉及版权?如何正确引用 AI 作品?思考:用AI技术怎么保护其他非遗文化?【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关于坎门非遗文化和智能创意的课程就要接近尾声了。在这堂课上,我们一起领略了坎门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认识了神奇的人工智能——豆包,老师想问大家,在这堂课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和感悟呢?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请生用一个词概括本节课。 学生回答组内讨论,有一名记录员做记录。学生操作学生操作学生操作展示并说明设计思路,其他学生参照评价标准对比作品。学生回答。 引出本课主题通过演示强调提示词的重要性。将作品分解,一步步完成制作,帮助学生理清制作流程,通过精准用好提示词体验生成式AI 。AI生成的内容要注意科学合理性。通过高度概括,让学生有思考空间。发散思维,发挥想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智能创意》学习任务单
四人一组,选定主题,确定“创意总监”“技术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
坎门花龙
延绳钓捕捞技艺
坎门鳌龙鱼灯舞
玉环渔民画
AI创作实践
第一步:文学创意——用文字赋予家乡非遗文化灵魂
1同桌合作设计提示词,填写表格
主题名称 文化关键词
2在豆包输入提示词生成相应的文字语言,并进行优化。
技术是画笔,文化是底色,你的创意让传统焕发新生!
主题元素集合
文化符号急救包(供学生参考与组合)
主题 关键词/图像元素
1. 坎门花龙 龙的制作场景、龙灯巡游场景、接龙祈福场景、化龙之日场景
2.延绳钓捕捞技艺 登船启航、布放钓线、耐心守候、起绳收鱼
3.坎门鳌龙鱼灯舞 鳌龙造型、色彩斑斓的鱼灯、热闹非凡、丰收的祈愿
4. 玉环渔民画 渔民生活、海岛风情、浓烈色彩碰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