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电势与等势面
教案
电势与等势面
要
点:知道什么是等势面,知道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知道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理解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
教学难点:等势面的特点;U=Ed的成立条件,U和E无直接关系。
教学设计:讲解等势面时可与地图上的等高线作对比.课本上的等势面图附有等高线图作对比,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等势面.理解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以及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都需要进行推理,应该要求学生切实理解这种推理.要求学生能够从等势面的分布大致画出电场线的分布,或者从电场线的分布大致画出等势面的分布.应该使学生明确地知道公式U=Ed的适用条件:匀强电场,而且沿着场强的方向
解决难点:用类比法,逻辑推理法让学生在等高线的基础上理解。
学生现状:对电场知识类了解不多,对电势差了解比较薄弱,对抽象事物不能具体化,学生电学知识不感兴趣,存恐惧感。
培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推理能力
一、复习引入
【问】关于电场中某点的电势,我们是如何定义的?
分析:选取一个零势点,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
(零势点)的电场所做的功。
【问】如图在点电荷的电场中有一点A,你如何确定A点的电势?
分析:首先选取一零势点,将一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到零势点,电场力做了多少功,则A点的电势就是多少伏。如果取无穷远为零电势点,且把1C的电荷从A(A’)移到无穷远,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A和WA’,如果WA=WA’,则фA=фA’。
而在点电荷电场中,与A点电势相等的点有无数个,我们可以把这些点连到一起,构成等势线或等势面,这节课我们将讨论有关等势面的特点。
二、新课
(一)等势面
1.概念:电场中各点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
注意:若从空间转化为平面内研究电场,相应的面就为线
类比于地球上等高线表示地形的高低,用等势面表示电场中电势的高低
2.几种常见的电场的等势面(课本P131)
a.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球心的一族球面
与等高线对比
b.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等势面
与等高线对比
c.等量同种电荷的等势面
与等高线对比
d.匀强电场的等势面是垂直于电场线的一族平面
e.带电导体周围的等势面和电场线
3.等势面的性质:
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在同一等势面上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是否做功
分析:根据WAB=qUAB,因为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所以同一等势面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所以电场力做功为零.
结论:在同一等势面上的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2)由课本图知,在同一位置上,电场线和等势面有什么关系?
分析: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这表明电荷受的电场力方向与电荷的移动方向(在等势面上)始终保持垂直,所以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由于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降低,所以电场线由高电势的等势面指向低电势的等势面.
结论: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即跟场强的方向垂直,并且由高电势的等势面指向低等势的等势面
(3)观察并讨论两个不等的等势面能否相交.
分析:因为电场中某处相对参考点的电势是确定的,如果两个电势不等的等势面相交,那么在相交处会出现两个电势值,而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不等的两等势面不能相交。
结论:两个不等的等势面不能相交.
4.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分析:因为导体在静电平衡状态时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在导体的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为零,因此导体内部(包括表面)各点电势都相等.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推论:地球是一个大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地球以及与它相连的导体是等势体.实际上常取地球和与地球相连的导体作为电势的参考位置,认为它们的电势为零.
5.匀强电场等势面的特点:间距相等的平行平面
6.等势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
(二)等势面的用途
(1)用等势面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具有能的性质
(2)由等势面来绘制电场线
实际中测量电势比测定场强容易,所以常用等势面研究电场,先测绘出等势面的形状和分布,再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相互垂直,绘出电场线分布,这样就知道了所研究的电场。
三、例题分析:
例1:如图所示,在正的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a、b两点,它们到点电荷Q的距离r1(l)a、b两点哪点电势高?(2)将一负电荷放在a、b两点,哪点电势能较大?(3)若a、b两点问的电势差为100V,将电荷量8×10-5C的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是电场力对电荷做功还是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做功多少?
分析:(l)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它的等势面是以+Q为球心的半径不同的球面,如图中虚线所示,a、c在同一等势面上,c、b两点位于同一条电场线上.沿着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低的方向,所以c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a点又与c点等势,则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2)比较电势能的大小,可以利用电场力做功跟电势能变化的关系作出判定.一个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要克服电场力做功,根据功能关系,电荷电势能要增加,此负电荷在b点电势能较大.
结论:正电荷放在电势越高的位置电势能就越大,而负电荷放在电势越低的位置电势能就越大.
(3)负电荷由a移到b是克服电场力做功:
小结: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点降低;比较电势能大小可以根据做功跟电势能变化的关系来判断
例2:如图所示是某电场中的一簇等势面,甲等势面的电势为90V,乙等势面的电势为-10V,各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l)将+1×10-8C的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
;(2)将-1×10-8C
的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
;(3)在图中定性画出几条电场线.
甲等势面电势
U甲=90V,乙等势面电势U乙=-10V
,各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则B的电势UB=40V
.A点电势
UA=140V
,C点电势UC=-60V
.
(1)A、B间电势差UAB=100V
,正电荷从A到B是电场力做功,功的大小:
(2)A、C间电势差UAC=200V
,负电荷从A到C是克服电场力做功,即电场力做负功,功的大小:
(3)如图中的实线,作图时要求过各点的电场线要与等势面垂直;电场线的箭头由电势高处指向电势低处;电场线的疏密要合理,根据给出的五个等势面相邻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则等势面稀疏之处的场强较小,等势面紧密之处的场强较大,电场线左边较疏,右边较密.
+
.A
.A’
点
线
面
等势点
等势线
等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