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电势与等势面
教案
课
题
§2.2电势和等势面
课
型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2、明确电势能、电势、静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3、了解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了解等势面的意义及与电场线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与前面知识的结合,理解电势能与静电力做的功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了解电势能和电势的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科学探究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的概念及意义。难点:掌握电势能与做功的关系,并能用此解决相关问题。
教
学
方
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手
段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活
动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练习复习前面相关知识)
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有A、B点且A、B两点的距离为d,现有不同的电荷放在A点,求它们在A点的电势能,并填入下列表中。(选B点为零电势能点电荷qq1=2Cq2=3Cq3=-6CA点的电势能EP EP /q 二新课教学:1、电势---表征电场性质的重要物理量度
通过研究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得出。(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用表示。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2)公式:(与试探电荷无关)(3)单位:伏特(V)(4)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势顺线降低。(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5)零电势位置的规定: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的选择有关,即电势的数值决定于零电势的选择.(大地或无穷远默认为零)例1.
试探电荷q1放在电场中的A点,电势能为E(规定无限远处电势能为零),A点的电势为________,若把试探电荷q1换成试探电荷q2放在电场中的A点,A点的电势为___________(仍规定无限远处电势能为零)。(6)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将变化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二、等势面⑴定义: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⑵等势面的性质:
①在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所以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②电场线跟等势面一定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③等势面越密,电场强度越大④等势面不相交,不相切⑶等势面的用途:由等势面描绘电场线。⑷几种电场的电场线及等势面注意:①等量同种电荷连线和中线上连线上:中点电势最小中线上:由中点到无穷远电势逐渐减小,无穷远电势为零。②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和中线上连线上:由正电荷到负电荷电势逐渐减小。中线上:各点电势相等且都等于零。三、尖端放电1、导体电荷分布特点:表面具有凸出尖端的带电导体,在尖端处的电荷分布密度很大2、尖端放电:
带电较多的导体,在尖端部位,场强可以大到使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而引起放电的程度,这就是尖端放电现象3、尖端放电的应用:
避雷针四、课堂练习例2、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点移至b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则(
D
)
A.a、b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B.该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
C.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移动方向总是垂直的
D.a、b两点的电势相等例3、在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位置关系如图52-6所示,其中ab=
cm,bc=1cm已知电场线与abc三点所在的平面平行,若将电量为-2×10-8C的点电荷从a
移到b,电场力不做功,而把该电荷从a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1.8×10-7J (1)画出通过
a、b、c
三点的电场线 (2)求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答案:9×102V/m三、小结:由学生对本节内容要点进行概括。
7、在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3
cm,bc=1cm已知电场线与abc三点所在的平面平行,若将电量为-2×10-8C的点电荷从a
移到b,电场力不做功,而把该电荷从a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1.8×10-7J (1)画出通过
a、b、c
三点的电场线 (2)求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学
生
活
动
E
·
·
A
B
E
·
A
B
·
·
A
B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