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落花生》
【教学目标】
1文化自信.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审美创造.梳理相关事件,概括主要内容。
3思维能力.借助“维恩图”比较事物特点的异同;通过“练笔”“观点陈述”等形式辨析、探究应做怎样的人。
【教学重点】借助“维恩图”比较事物特点的异同。
【教学难点】通过“练笔”“观点陈述”等形式辨析、探究应做怎样的人。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单元大任务情境:举办“我的心爱之物”作品展
AI视频:同学们,“我的心爱之物” 作品展很快就要和大家见面了,要写好自己的心爱之物,掌握方法很重要。
花生,看似平凡,却是许地山笔下意义非凡的 “心爱之物”。今天咱们学习《落花生》,就来好好琢磨作者是怎么把这平凡的花生写出深意的。把其中的门道学到手,你的 “心爱之物” 作品一定会格外精彩!
一、初识花生温故篇
1.反馈表扬预习单上的高质量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提高提问水平。(出示问题)
明明是写花生,课题为什么叫落花生?
父亲的话意味深长,他究竟想表达什么?
第10自然段父亲的话包含了什么意义?
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对话,并且几乎没有提示语?
2.据图猜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
二、遍赏花生品字句
(一)学习字词
出示: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1.关注读音:“播种”,意思是——播撒种子
2.关注标点:这并列的四个词,中间逗号可以换成顿号吗?
齐读,注意逗号的停顿时间。
3.关注易错字字形:“播”“浇”;
这两个字的右上部件容易写错,听写:播种、浇水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播”“浇” 右上部件正确,词语字形无误,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部件有少量笔误但可辨,字形基本正确,书写较工整,卷面有少量污渍。
部件错写难辨,字形错误明显,书写杂乱,卷面污渍多。
(二)整体感知
1.反馈预习单第二题
种花生、收花生、尝/吃花生、议花生(品、聊、说、谈、论、评、讲)
小结:语文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有理有据,都是好答案。
2.谁能借助这个思维导图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姐弟几个种花生,收获后,我们全家一起尝花生、议花生。
三、深探花生贵品格
1.出示:学习任务一
1.默读课文3-15自然段,完成表格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能够自读课文,找到全部人物的观点
能够自读课文,找到三位人物的观点
能够自读课文,找到两位位人物的观点
2.完成后同桌轻声交流
2.学生练习
3.反馈交流
姐姐:味美;哥哥:可榨油;我:便宜;
父亲:(预设: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必须挖起来;虽然不好看,可以很有用,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细读第10自然段发现共同之处
引导:难道只有花生是有用的?第10自然段,父亲说的话,信息量很大,有一个词语反复出现,大声地读一遍,找到它。
小结:【板贴:花生;桃子 石榴 苹果】是的,它们都有果实【板画:维恩图】,它们都有用【板书:有用】。
5.对比不同之处
有用是它们的共同之处,那么它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同学们默读,圈一圈关键词句,并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1)不同之处:找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话概括特点。
花生:
(预设:谦虚、低调、谦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藏而不露、内敛……)
桃子、石榴、苹果:
(预设:张扬个性、展示自我、高调、炫耀、显摆;吹嘘和吹牛,没有真才实学,不属于有用)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花生是那么的……(读板书内容),桃子、石榴、苹果又是那么的……(读板书内容),通过这么一梳理,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作者他是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对比)
(3)男女生合作对比读。
出示: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花生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6.读懂“最可贵”
现在你读懂这句话的含义了吗?
出示: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有用且谦虚)请写在课题的下面。
四、妙悟花生悟人生
这个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那时父亲希望我们姐弟几个做一个像——花生一样,有用而且谦虚的人。像这样借用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品格的方法,叫——借物喻人。
100多年后的今天,你认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1.出示:学习任务二:
独立学习:完成练习
当今社会,我认为我们应该要做一个像 一样的人。
理由:(它们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可列举一两件事例来说明。)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所填内容与 “当今社会应做的人” 高度契合,能联想到生活中典型人物;事例具体且紧扣理由,能有力支撑观点;表达流畅、条理清晰,无明显语病。
所填内容与主题相关,能联想到生活中的人;事例有一定相关性,但不够具体;表达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但不影响理解。
所填内容与主题关联较弱,联想到的人物不够贴切;事例简单或与理由关联不紧密;表达有少量不通顺之处,需进一步完善。
3.举手了解支持观点的人数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花生预设:隐姓埋名的缉毒警察、做好事不留名的活雷锋、坚守在试验田上数十年如一日的袁隆平爷爷、扎根于实验室潜心研究抗疟疾疫苗的屠呦呦奶奶、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国的钱学森爷爷、无私奉献的张桂梅校长、默默付出的班干部。
苹果预设:主持人、歌手、演员、奥运冠军,校朗诵队《卢沟桥》临海市朗诵比赛一等奖、有了一点小成绩就四处吹嘘、炫耀的人,肚子里有一点才学,就夸夸其谈的人,取得一次好成绩就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同学。
错误预设:网红,她们对社会有帮助吗?仅仅为了博取流量赚钱,有些网红甚至用低俗的方式。比如:吃播(比的是谁吃的多)、游戏主播等等。
支架1:除了同学等身边熟悉的人、你还联想到社会中的哪些人?
支架2:花生派同学说的很有道理,苹果派同学也很有道理,那么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那什么时候应该做花生一样的人,什么时候应该做桃子、苹果、石榴呢?)
事物都有两面,当我们用辩证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往往会思考得更全面更透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课前提出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的请举手。
问题: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对话,并且几乎没有提示语?
既还原了生活化的教育场景,让道理 “润物无声”;又以朴素的形式呼应了花生 “不张扬、重实用” 的品格,让文本主旨更鲜明。这种 “藏巧于拙” 的写法,正是文章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AI视频:这节课我们知道许地山通过对比的方法,写出了这些事物与花生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下节我们继续去探究许地山先生的写作秘密。
板书设计:
落花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