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探究课2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关于空间角的探索问题的处理思路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角的探索问题,通常不需要复杂的几何作图、论证、推理,只需先假设结论成立,设出空间中点的坐标,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进行推断,把是否存在问题转化为点的坐标是否有解的问题来处理.
【典例】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DC=60°,平面EAD⊥平面ABCD,EA⊥AD,EA∥BF,AB=AE=2,BF=1.
(1)证明:平面EAC⊥平面EFC.
(2)在棱EC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平面MBD与平面ACF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思路导引] (1)取线段CE的中点N,连接FN,ON,设AC∩BD=O,证明出四边形OBFN为平行四边形,可得出FN∥OB,再证明出BD⊥平面EAC,可得出FN⊥平面EAC,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成立.
(2)设AC∩BD=O,以点O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λ,其中0≤λ≤1,利用空间向量法可得出关于λ的等式,结合0≤λ≤1可求得λ的值,即可得解.
[解] (1)证明:连接BD,因为平面EAD⊥平面ABCD,平面EAD∩平面ABCD=AD,EA⊥AD,EA 平面EAD,所以EA⊥平面ABCD,因为BD 平面ABCD,所以BD⊥EA,
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BD⊥AC,因为EA∩AC=A,所以BD⊥平面EAC,
设AC∩BD=O,取线段CE的中点N,连接FN,ON,
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O为AC的中点,
所以ON∥AE且ON=AE,
由已知BF∥AE且BF=AE,
所以ON∥BF且ON=BF,
所以四边形OBFN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FN∥OB,则FN⊥平面EAC,
因为FN 平面EFC,所以平面EAC⊥平面EFC.
(2)因为EA⊥平面ABCD,AC⊥BD,
以点O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0,-1,0),B(-,0,0),C(0,1,0),D(,0,0),E(0,-1,2),F(-,0,1),
设平面ACF的一个法向量为m=(a,b,c),=(0,2,0),=(-,1,1),
则,取a=1,
则m=(1,0,)为平面ACF的一个法向量,
设=λ=λ(0,2,-2)=(0,2λ,-2λ),其中0≤λ≤1,
则==(-,-1,2)+(0,2λ,-2λ)=(-,2λ-1,2-2λ),
=(2,0,0),设平面MBD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则,
取y=2λ-2,可得n=(0,2λ-2,2λ-1)为平面MBD的一个法向量,由已知可得|cos 〈m,n〉|===,
整理可得5λ2-14λ+8=0,因为0≤λ≤1,解得λ=.因此,在棱EC上存在点M使得平面MBD与平面ACF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且=4.
反思领悟 求解存在性问题的基本策略:首先假定题中的数学对象存在,其次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再次利用空间向量法把存在性问题转化为参数是否有解的问题,最后解方程,下结论.利用上述思维策略,可使此类存在性难题变为常规问题.
如图,在几何体ABCDEF中,平面CDEF⊥平面ABCD,∠EAD=60°.四边形CDEF为矩形.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AB=BC=2AD.
(1)点G在线段BE上,且=μ,是否存在实数μ,使得AG∥DF?若存在,求出μ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若P为线段DF的中点,求直线BP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1)因为四边形CDEF为矩形,所以CD⊥DE.因为平面CDEF⊥平面ABCD,平面CDEF∩平面ABCD=CD,DE 平面CDEF,所以DE⊥平面ABCD.不妨设AB=BC=2AD=2,则DE=AD tan ∠EAD=.
取D为原点,DA所在直线为x轴,DE所在直线
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D(0,0,0),A(1,0,0),B(1,2,0),
E(0,0,),F(-1,2,),
所以=(-1,-2,),=(0,2,0),=(-1,2,),所以==+μ=(-μ,2-2μ,μ).因为AG∥DF,所以-1×(2-2μ)=-2μ,解得μ=,经验证符合要求.故存在实数μ,使得AG∥DF,且μ的值为.
(2)设平面ABE一个的法向量m=(x,y,z),
则即
解得y=0,不妨取z=1,则m=(,0,1)为平面ABE的一个法向量.
==(-1,2,)=,则P=.
设直线BP与平面ABE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m〉|==.
故直线BP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