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二章 2.4 曲线与方程 课件--2026版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二章 2.4 曲线与方程 课件--2026版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0:0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
2.4 曲线与方程
学习任务 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数学抽象)
2.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数学抽象、直观想象)
3.掌握求轨迹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数学运算)
4.初步学会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
笛卡儿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近代哲学之父”,他在哲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心理学等方面都有研究且成就颇高.笛卡儿曾给他的恋人写的一封信,内容只有短短的一个公式:r=a(1-sin θ).你知道这是何意?其实这就是笛卡儿的爱心函数,图形是心形线,是一个圆上的
固定一点在它绕着与其相切且半径相同的另外一个圆周滚
动时所形成的轨迹,因其形状像心形而得名.同学们,你
能说出一条曲线和它对应的方程有怎样的关系吗?
必备知识·情境导学探新知
知识点1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与方程F(x,y)=0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1)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__.
(2)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________,则称曲线C为方程F(x,y)=0的曲线,方程F(x,y)=0为曲线C的方程.

曲线C上
思考 1.如果曲线与方程仅满足“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会出现什么情况?举例说明.
[提示] 如果曲线与方程仅满足“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有可能扩大曲线的边界.如方程y=表示的曲线是半圆,而非整圆.
思考 2.如果曲线C的方程是F(x,y)=0,那么点P(x0,y0)在曲线C上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提示] 若点P在曲线C上,则F(x0,y0)=0;若F(x0,y0)=0,则点P在曲线C上,所以点P(x0,y0)在曲线C上的充要条件是F(x0,y0)=0.
知识点2 求两条曲线的交点坐标
已知两条曲线C1,C2的方程分别为F(x,y)=0,G(x,y)=0,则求两
条曲线的交点坐标只需求方程组的实数解就可以得到.确定两曲线交点个数问题,可转化为讨论方程组解的组数问题.
[拓展] 过两曲线交点的曲线系方程
过两曲线F1(x,y)=0,F2(x,y)=0交点的曲线系方程可用F1(x,y)+λF2(x,y)=0(λ∈R) 表示,但应注意该方程不能表示曲线F2(x,y)=0.
知识点3 求动点M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1)设动点M的坐标为________(如果没有平面直角坐标系,需先建立).
(2)写出M要满足的几何条件,并将该几何条件用__________表示出来.
(3)化简并检验所得方程是否为M的轨迹方程.
(x,y)
M的坐标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则方程F(x,y)=0,即为曲线C的方程. (  )
(2)方程x+y-2=0是以A(2,0),B(0,2)为端点的线段的方程. (  )
(3)在求曲线方程时,对于同一条曲线,坐标系的建立不同,所得的曲线方程也不一样. (  )
(4)求轨迹方程就是求轨迹. (  )
×

×
×
[提示] (1)× 曲线的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2)× 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一定在线段AB上,如M(-4,6)就不在线段AB上.
(3)√ 对于曲线上同一点,由于坐标系不同,该点的坐标就不一样,因此方程也不一样.
(4)× 求轨迹方程得出方程即可,求轨迹还要指出方程的曲线是什么图形.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到两坐标轴距离之差等于1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是(  )
A.|x|-|y|=1   B.|x-y|=1
C.||x|-|y||=1 D.|x±y|=1

C [动点(x,y)到x,y轴的距离分别为|y|,|x|,由题意,得||y|-|x||=1,即||x|-|y||=1.]
3.笛卡儿、牛顿都研究过方程(x-1)(x-2)(x-3)=xy,关于这个方程的曲线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该曲线关于y轴对称
B.该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C.该曲线不经过第三象限
D.该曲线上有且只有三个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

C [以-x代替x,得到(x+1)(x+2)(x+3)=xy,方程改变,不关于y轴对称;
以-x代替x,-y代替y,得到(x+1)(x+2)(x+3)=-xy,方程改变,不关于原点对称;
当x<0,y<0时,(x-1)(x-2)(x-3)<0,xy>0,显然方程不成立,
所以该曲线不经过第三象限.
令x=-1,易得y=24,即(-1,24),符合题意,同理可得(1,0),(2,0),(3,0)符合题意,
所以该曲线上有且只有三个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是错误的.]
4.曲线y=x2与x2+y2=5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和(2,1) [联立两曲线方程,得y2+4y-5=0,
解得y=1或y=-5(舍去),所以x=±2.
故所求交点坐标是(-2,1)和(2,1).]
(-2,1)和(2,1)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释疑难
类型1 曲线与方程关系的应用
【例1】 已知方程x2+(y-1)2=10.
(1)判断点P(1,-2),Q(,3)是否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
(2)若点M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求m的值.
[思路导引] 
[解] (1)因为12+(-2-1)2=10,()2+(3-1)2=6≠10,
所以点P(1,-2)在方程x2+(y-1)2=10表示的曲线上,
点Q(,3)不在方程x2+(y-1)2=10表示的曲线上.
(2)因为点M在方程x2+(y-1)2=10表示的曲线上,所以x=,y=-m适合上述方程,
即+(-m-1)2=10,解得m=2或m=-,
所以m的值为2或-.
反思领悟 1.判断点是否在某个方程表示的曲线上,就是检验该点的坐标是不是方程的解,是否适合方程.若适合方程,就说明点在曲线上;若不适合,就说明点不在曲线上.
2.已知点在某曲线上,可将点的坐标代入曲线的方程,从而可研究有关参数的值或范围问题.
[跟进训练]
1.(1)命题“以方程f (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是命题“曲线C的方程是f (x,y)=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方程(2x+3y-1)=0所表示的是(  )
A.一条直线和一条射线 B.两条射线
C.两条线段 D.两条直线


(1)B (2)A [(1)根据曲线方程的概念,“曲线C的方程是f (x,y)=0”包含“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f (x,y)=0的解”和“以方程f (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两层含义.
(2)由(2x+3y-1)=0可得,当2x+3y-1=0时,x-3≥0,此时方程表示的是射线;
当x=3时,也满足(2x+3y-1)=0,此时方程表示的是直线,故方程表示的是一条直线和一条射线.]
类型2 曲线方程的求解
角度1 定义法求曲线的方程
【例2】 设圆C:(x-1)2+y2=1,过原点O作圆C的任意弦,求所作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 如图,设OQ为过点O的弦,P(x,y)为弦OQ的中点,连接CP.由题易知CP⊥OQ,∴∠OPC=90°.
令线段OC的中点为M,
∴动点P在以点M为圆心,线段OC为直径的圆上,故所作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为+y2=(0<x≤1).
反思领悟 若能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已知曲线的定义(如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其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后面会学到),则可用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方程,这种方法叫作定义法.
[跟进训练]
2.若平面内有两定点A,B,且|AB|=4,动点P满足||=4,则点P的轨迹是(  )
A.线段 B.半圆  
C.圆   D.直线

C [设线段AB的中点为O,则=2,∵||=4,∴||=2.
∵A,B是定点,∴O为定点,
∴点P的轨迹是以O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角度2 直接法求曲线的方程
【例3】 (源自人教A版教材例题)已知圆O的直径AB=4,动点M与点A的距离是它与点B的距离的倍.试探究点M的轨迹,并判断该轨迹与圆O的位置关系.
[思路导引]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得满足条件的动点M的轨迹方程,从而得到点M的轨迹;通过研究它的轨迹方程与圆O方程的关系,判断这个轨迹与圆O的位置关系.
[解] 如图,以线段AB的中点O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AB=4,得A(-2,0),B(2,0).
设点M的坐标为(x,y),由|MA|=|MB|,得
=,
化简,得x2-12x+y2+4=0,即(x-6)2+y2=32.
所以点M的轨迹是以P(6,0)为圆心,半径为4的一个圆.
因为两圆的圆心距为|PO|=6,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1=2,r2=4,又r2-r1<|PO|<r2+r1,所以点M的轨迹与圆O相交.
反思领悟 直接法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上面步骤简记为“建系设点、列出方程、代入坐标、整理化简、限制说明”.
[跟进训练]
3.已知平面上两定点A,B,|AB|=2a,平面上一动点M到A,B的距离之比为2∶1,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
[解] 以AB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略).设A(a,0),则B(-a,0),设M(x,y)为所求轨迹上任意一点,那么点M属于集合P={M||MA|∶|MB|=2∶1}.
由距离公式,得点M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2∶1,
两边平方化简,得3x2+3y2+10ax+3a2=0,即+y2=a2为动点M的轨迹方程.
角度3 代入法求曲线的方程
【例4】 已知动点M在曲线x2+y2=1上移动,M和定点B(3,0)连线的中点为P,求P点的轨迹方程.
[解] 设P(x,y),M(x0,y0),因为P为MB的中点,
所以即
又因为M在曲线x2+y2=1上,所以(2x-3)2+4y2=1,即+y2=,
所以P点的轨迹方程为+y2=1.
[母题探究]
1.(变条件)本例中把条件“M和定点B(3,0)连线的中点为P”改为“=2”,求P点的轨迹方程.
[解] 设P(x,y),M(x0,y0),则=(x-x0,y-y0),=(3-x,-y),
由=2得即又因为M在曲线x2+y2=1上,所以(3x-6)2+9y2=1,即(x-2)2+y2=.
所以点P的轨迹方程为(x-2)2+y2=.
2.(变条件)本例中把条件“M和定点B(3,0)连线的中点为P”改为“一动点P和定点B(3,0)连线的中点为M”,试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解] 设P(x,y),M(x0,y0),因为M为PB的中点,
所以又因为M在曲线x2+y2=1上,
所以+=1,即(x+3)2+y2=4,
所以P点轨迹方程为(x+3)2+y2=4.
反思领悟 代入法求解曲线方程的步骤
(1)设动点P(x,y),相关动点M(x0,y0).
(2)利用条件求出两动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3)代入相关动点的轨迹方程.
(4)化简、整理,得所求轨迹方程.
其步骤可总结为“一设、二找、三代、四整理”.
[跟进训练]
4.已知点A(1,0),直线l:y=2x-4,点R是直线l上的一点,若=,则点P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y=2x [设P(x,y),R(x1,y1).由=知,点A是线段RP的中点,
∴即
∵点R(x1,y1)在直线y=2x-4上,
∴y1=2x1-4,∴-y=2(2-x)-4,即y=2x.]
y=2x
类型3 利用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
【例5】 (多选题)已知曲线C:=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
A.曲线C与坐标轴无公共点
B.曲线C关于原点对称
C.x的取值范围是(-∞,-1)∪(1,+∞)
D.曲线C与圆x2+y2=2有交点



ABC [对A,因为xy≠0,所以曲线C与坐标轴无公共点,A正确;对B,用(-x,-y)替换(x,y),= 1 =1,所以曲线C关于原点对称,B正确;对C,因为=1 ->0,所以x2>1,即x的取值范围是(-∞,-1)∪(1,+∞),C正确;对D,联立=1和x2+y2=2,方程组无解,D错误.故选ABC.]
反思领悟 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一般过程
[跟进训练]
5.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x4+y2=1.关于曲线C的几何性质,给出下列结论:
①曲线C关于原点对称;
②曲线C关于直线y=x对称;
③曲线C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大于π.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①③
①③ [将方程中的x换成-x,y换成-y方程不变,所以曲线C关于原点对称,故①正确;
将方程中的x换成y,y换成x,方程变为y4+x2=1与原方程不同,故②错误;
在曲线C上任取一点=1,
因为|x0|≤1,
所以,
所以=1,
即点M在圆x2+y2=1外,故③正确.
故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③.]
A     B    C     D
学习效果·课堂评估夯基础
1.下列四个图形中,图形下面的方程是图形中曲线的方程的是(  )

D [对于A,点(0,-1)满足方程,但不在曲线上,排除A;对于B,点(1,-1)满足方程,但不在曲线上,排除B;对于C,曲线上第三象限的点,由于x<0,y<0,不满足方程,排除C.]
2.若点P的坐标为(a,b),曲线C的方程为F(x,y)=0,则“F(a,b)=0”是“点P在曲线C上”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C [根据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可知,因为F(a,b)=0,所以点P的坐标满足方程,所以点P在曲线上;反之,满足F(a,b)=0的实数对(a,b)和点P对应.所以“F(a,b)=0”是“点P在曲线C上”的充要条件,故选C.]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分别为坐标轴上的动点且|AB|=5,若线段AB的中点为M(x,y),则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x2+y2= [根据题意及三角形的几何性质可知|OM|=|AB|,即|OM|=,
∴动点M的轨迹为以原点O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即x2+y2=.]
x2+y2=
4.曲线y=和y=-x+公共点的个数为________.
1 [由,得-x+=,两边平方并整理得(x-1)2=0,所以x=,y=,故公共点只有一个.]
1
回顾本节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
[提示] 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2.求得曲线方程后,如何避免出现“增解”或“漏解”?
[提示] 在化简的过程中,注意运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尽量避免“漏解”或“增解”,确保所求动点轨迹上的点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
3.曲线方程一般化简到什么程度?
[提示] 方程化简到什么程度,课本上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一般指将方程F(x,y)=0化成x,y的整式.如果化简过程破坏了同解性,就需要剔除不属于轨迹上的点,找回属于轨迹而遗漏的点.
章末综合测评(一) 动量守恒定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一、选择题
1.方程xy2-x2y=2x所表示的曲线(  )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关于直线x-y=0对称
课时分层作业(十八) 曲线与方程

C [将(-x,-y)代入xy2-x2y=2x方程不变,故选C.]
题号
2
1
3
4
5
6
8
7
2.(多选题)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方程=1表示斜率为1,在y轴上的截距是2的直线
B.△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0,3),B(-2,0),C(2,0),则中线AO的方程是x=0
C.到x轴距离为5的点的轨迹方程是y=5
D.曲线2x2-3y2-2x+m=0通过原点的充要条件是m=0



ABC [对照曲线和方程的概念,A中的方程需满足y≠2;B中“中线AO的方程是x=0(0≤y≤3)”;而C中,动点的轨迹方程为|y|=5,只有D是正确的.]
题号
2
1
3
4
5
6
8
7
3.在△ABC中,A(-2,0),B(2,0),点C在直线2x-3y+5=0上,则△ABC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为(  )
A.2x-3y+5=0(y≠0)
B.6x-9y+5=0(y≠0)
C.6x-3y+5=0(x≠0)
D.6x-9y+5=0(x≠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B [因为△ABC的重心为G,
所以=0,
设G(x,y) (y≠0),C(m,n),
则=(-2-x,-y)+(2-x,-y)+(m-x,n-y)=(m-3x,n-3y)=0,
即m-3x=0,n-3y=0 m=3x,n=3y,
又点C在直线2x-3y+5=0上,
则2m-3n+5=0 6x-9y+5=0.
故△ABC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为6x-9y+5=0(y≠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二、填空题
4.动点P与平面上两定点A(-,0),B(,0)连线的斜率的积为定值-,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2
1
3
4
5
6
8
7
x2+2y2-2=0(x≠±) [设P(x,y),由题意知,x≠±,kAP=,kBP=,
由条件知kAP·kBP=-,所以=-,
整理得x2+2y2-2=0(x≠±).]
x2+2y2-2=0(x≠±)
5.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2,0),B(4,0),点P满足=,则当P,A,B三点不共线时,△PAB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题号
2
1
3
4
5
6
8
7
12
12 [设P(x,y),则由=得,4|PA|2=,
即4(x+2)2+4y2=(x-4)2+y2,整理可得,x2+y2+8x=0,即(x+4)2+y2=16,
∴P点轨迹是以(-4,0)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
如图所示,当P在圆心Q(-4,0)的正上方或
正下方时,P到AB的距离最大,且为半径4,
∴(S△PAB)max=|AB|·|PQ|=×6×4=1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三、解答题
6.已知圆C经过(-2,3),(4,3),(1,0)三点.
(1)求圆C的方程;
(2)设点A在圆C上运动,点B(-1,0),且点M满足=2,求点M的轨迹.
题号
2
1
3
4
5
6
8
7
[解] (1)设圆C的方程为(x-a)2+(y-b)2=r2(r>0),则
解得
所以圆C的方程为(x-1)2+(y-3)2=9.
题号
2
1
3
4
5
6
8
7
(2)设M(x,y),A(xA,yA),又点B(-1,0),=2,
则(x-xA,y-yA)=2(x+1,y),
所以即又点A在圆C上运动,
则(xA-1)2+(yA-3)2=9,所以(-x-2-1)2+(-y-3)2=9,即(x+3)2+(y+3)2=9,
所以点M的轨迹方程为(x+3)2+(y+3)2=9,
所以点M的轨迹是以(-3,-3)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
题号
2
1
3
4
5
6
8
7
7.(多选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上任意点P与两个定点
A(-2,0)和点B(2,0)连线的斜率之和等于2,则关于曲线C的结论正确的有(  )
A.曲线C是轴对称图形
B.曲线C上所有的点都在圆x2+y2=2外
C.曲线C是中心对称图形
D.曲线C上所有点的横坐标x满足|x|>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BC [设P(x,y),则kPA+kPB=2,即=2(x≠±2),整理得x2-xy=4(x≠±2),所以曲线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正确,A错误;x2+y2=2x2+-8≥8-8>2,故B正确;由x2-xy=4可知,x∈R且x≠0,x≠±2,故D错误.]
题号
2
1
3
4
5
6
8
7
8.已知P为圆(x+2)2+y2=1上的动点,O为坐标原点,M为线段OP的中点,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题号
2
1
3
4
5
6
8
7
(x+1)2+y2= [设M(x,y),P(x1,y1).∵M为线段OP的中点,
∴即即P(2x,2y).
将P(2x,2y)代入圆的方程(x+2)2+y2=1,可得(2x+2)2+(2y)2=1,即(x+1)2+y2=,此方程为点M的轨迹方程.]
(x+1)2+y2=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