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
2.5 椭圆及其方程
2.5.2 椭圆的几何性质
学习任务 1.根据椭圆的方程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并正确画出它的图形.(直观想象)
2.根据几何条件求出椭圆方程,并利用椭圆的方程研究它的性质、图形.(数学运算、逻辑推理)
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顶棚设计为椭圆面,舞台在这个椭圆面的一个焦点处.当乐队在舞台上演奏时,椭圆面顶棚会把声音反射到椭圆面的另一个焦点处汇聚,因此在这个焦点处的听众就感到还有另外一个乐队存在(其实什么都没有),所以能产生很好的听觉效果.其实这就是利用了本节课要学习的椭圆的几何性质,那么椭圆还有什么其他的几何性质呢?
必备知识·情境导学探新知
知识点1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标准方程
图形
对称性 对称轴为_________,对称中心为_________ x轴和y轴
(0,0)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范围 x∈__________,y∈__________ x∈__________,y∈__________
顶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轴长 短轴|B1B2|=____,长轴|A1A2|=____ [-a,a]
[-b,b]
[-b,b]
[-a,a]
A1(-a,0),A2(a,0),B1(0,-b),B2(0,b)
A1(0,-a),A2(0,a),B1(-b,0),B2(b,0)
2b
2a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焦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距 |F1F2|=___ 离心率 F1(-c,0),F2(c,0)
F1(0,-c),F2(0,c)
2c
思考1.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分别是什么?
[提示] 最大距离:a+c;最小距离:a-c.
知识点2 椭圆离心率e的几何意义
椭圆离心率的意义:椭圆的离心率刻画了椭圆的扁平程度.
当e越趋近于1时,c越趋近于a,从而b=越小,因此椭圆越扁;
当e越趋近于0时,c越趋近于0,从而b=越趋近于a,因此椭圆越接近于圆;
当且仅当a=b时,c=0,这时两个焦点重合,图形变为圆,它的方程变为x2+y2=a2.
思考2.或的大小能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吗?为什么?
[提示] 或的大小能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
(1)当→1时,b→a,椭圆越圆;当→0时,b→0,椭圆越扁.
(2)当→0时,c→0,此时b→a,椭圆越圆;当→+∞时,b→0,此时c→a,椭圆越扁.
1.椭圆x2+4y2=4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A [化椭圆方程为标准形式得+y2=1,
所以a2=4,b2=1,所以c2=a2-b2=3.
所以e=.]
√
2.椭圆=1的焦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0,±4) [由方程=1知焦点在y轴上,所以a2=16,b2=9,c2=a2-b2=7.
因此焦点坐标为,顶点坐标为(±3,0),(0,±4).]
(±3,0),(0,±4)
3.经过点P(-3,0),Q(0,-2)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
=1 [由题意知点P(-3,0),Q(0,-2)分别是椭圆长轴和短轴的一个端点,
故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且a=3,b=2,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1
4.比较椭圆①x2+9y2=36与②=1的形状,则________更扁(填序号).
① [x2+9y2=36化为标准方程得=1,故离心率e1=;椭圆=1的离心率e2=.因为e1>e2,所以①更扁.]
①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释疑难
类型1 利用椭圆的标准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
【例1】 【链接教材P138例1】
求椭圆9x2+16y2=144的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焦点坐标和顶点坐标.
[解] 把已知方程化成标准方程为=1,所以a=4,b=3,c=,所以椭圆的长轴长和短轴长分别是2a=8和2b=6,离心率e=,
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
四个顶点坐标分别是(-4,0),(4,0),(0,-3),(0,3).
【教材原题·P138例1】
【例1】 求下列方程表示的椭圆的长轴长、半短轴长、焦点坐标以及离心率:
(1)=1;
(2)8x2+3y2=24.
[解] (1)由36>24可知这个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且a2=36,b2=24,因此长轴长2a=12,半短轴长b=2.
又因为c2=a2-b2=36-24=12,即c=2.因此,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离心率e=.
(2)已知椭圆的方程可化为=1,
由8>3可知这个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且a2=8,b2=3,因此长轴长2a=4,半短轴长b=.
又因为c2=a2-b2=8-3=5,即c=.因此,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离心率e=.
反思领悟 (1)已知椭圆的方程讨论性质时,若不是标准形式的先化成标准形式,再确定焦点的位置,进而确定椭圆的类型.
(2)焦点位置不确定的要分类讨论,找准a与b,正确利用a2=b2+c2求出焦点坐标.同时要注意长轴长、短轴长、焦距不是a,b,c,而应是a,b,c的两倍.
[跟进训练]
1.已知椭圆E:=1(m>10)的离心率为,则椭圆E的长轴长为( )
A. B.2 C.2 D.4
√
C [因为椭圆E的方程为=1(m>10),
所以a2=m,b2=10,c2=a2-b2=m-10,
又椭圆E的离心率为,所以,解得m=15,所以a=,所以椭圆E的长轴长为2.]
类型2 利用几何性质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2】 在①离心率e=,②椭圆C过点③△PF1F2面积的最大值为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横线处)问题中,并作答.
问题:设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已知椭圆C的短轴长为2,_____________,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解] 由题设,2b=2,即b=.
若选①离心率e=,则可得a=2,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若选②椭圆C过点,则=1,可得a2=4,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若选③△PF1F2面积的最大值为,则可得a2=4,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反思领悟 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的思路
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其步骤是:
提醒: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中,轴长、离心率不能确定椭圆的焦点位置,因此仅依据这些条件求所要确定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可能有两个.
[跟进训练]
2.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且短轴长为2,离心率等于,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x2=1 D.+y2=1
√
C [设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a>b>0).
因为短轴长为2,
所以2b=2,解得b=1.
因为离心率e=,又a2=b2+c2=1+c2,所以a2=5,
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x2=1.]
类型3 求椭圆的离心率
【例3】 已知F1,F2是椭圆在x轴上的两个焦点,过F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ABF2是正三角形,求该椭圆的离心率.
[解]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焦点坐标为F1(-c,0),F2(c,0).
依题意设A点坐标为,
则B点坐标为,所以|AB|=.
由△ABF2是正三角形得2c=,
即b2=2ac.
又因为b2=a2-c2,所以c2-2ac=0,
两边同除以a2得=0,
又0
解得e=.
[母题探究]
1.(变条件)本例中将条件“过F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ABF2是正三角形”改为“A为y轴上一点,且AF1的中点B恰好在椭圆上,若△AF1F2为正三角形”,如何求椭圆的离心率?
[解]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焦点坐标为F1(-c,0),F2(c,0),
设A点坐标为(0,y0)(y0>0),
则B点坐标为,因为B点在椭圆上,所以=1,
解得,由△AF1F2为正三角形得4b2-=3c2,
即c4-8a2c2+4a4=0,
两边同除以a4得e4-8e2+4=0,解得e=-1.
2.(变条件)将“若△ABF2是正三角形”换成“且A点的纵坐标等于短半轴长的”,求椭圆的离心率.
[解]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F1(-c,0),F2(c,0),
由题意知A在椭圆上,
所以=1,解得e=.
发现规律 求椭圆离心率及范围的方法
(1)直接法:若已知a,c可直接利用e=___求解.若已知a,b或b,c可借助a2=______求出c或a,再代入公式e=求解.
(2)方程法:若a,c的值不可求,则可根据条件建立a,b,c的关系式,借助a2=b2+c2,转化为关于a,c的________或不等式,再将方程或不等式两边同除以a的最高次幂,得到关于e的方程或不等式,即可求得e的值或范围.
b2+c2
齐次方程
[跟进训练]
3.一般来说,航天器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近似看作椭圆,其中地球的球心是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我们把椭圆轨道上距地心最近(远)的一点称作近(远)地点,近(远)地点与地球表面的距离称为近(远)地点高度.已知某航天舱在一个椭圆轨道上飞行,它的近地点高度大约是351 km,远地点高度大约是385 km,地球半径约6 400 km,则该轨道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
A [设椭圆的半长轴为a,半焦距为c.
则根据题意得a+c=385+6 400,a-c=351+6 400,
解得a=6 768,c=17,
故该轨道即椭圆的离心率e=,故选A.]
学习效果·课堂评估夯基础
√
1.椭圆x2+2y2=1的焦点坐标是( )
A.(±1,0) B.(0,±1) C. D.
C [因为椭圆x2+2y2=1的标准方程为x2+=1,所以a2=1,b2=,
所以c2=a2-b2=,所以c=.
又椭圆x2+2y2=1的焦点在x轴上,
所以椭圆x2+2y2=1的焦点坐标是.]
2.与椭圆=1有相同焦点,且满足半短轴长为 的椭圆方程是( )
A.=1 B.=1
C.=1 D.=1
√
A [因为椭圆=1的焦点坐标为,
所以所求椭圆的焦点坐标为,即c=,
因为所求椭圆的半短轴长为2,所以b=2,
所以a2=b2+c2=20+5=25,所以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故选A.]
3.已知椭圆C:=1的焦距是2,则离心率e的值是( )
A. B.或
C.或 D.或
√
B [因为椭圆C:=1的焦距是2,所以c=1.
当椭圆焦点在x轴上,m=4+1=5,所以e=;
当椭圆焦点在y轴上,4=m+1,所以e=.故选B.]
4.已知以坐标原点为中心的椭圆,其右焦点为F(2,0),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半短轴长为2;②半长轴长为2;③离心率为;④一个顶点坐标为(3,0),选择其中一个条件,可求得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①或②或③其中一个都满足条件) [只需保证a=2,b=2,c=2即可,且椭圆的顶点坐标为(0,±2),,故①或②或③可求得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①(①或②或③其中一个都满足条件)
回顾本节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在椭圆的性质中,哪些是与位置无关的?哪些是与位置有关的?
[提示] 椭圆的对称性、长轴长、短轴长、焦距、离心率等与位置无关;顶点坐标、焦点坐标等与位置有关.
2.a,b,c对椭圆形状有何影响?
[提示]
章末综合测评(一) 动量守恒定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14
15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 椭圆的几何性质
一、选择题
1.已知椭圆=1(a>b>0)的离心率为,直线2x+y+10=0过椭圆的左顶点,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1
D [直线2x+y+10=0与x轴的交点为(-5,0),直线2x+y+10=0过椭圆的左顶点,即椭圆的左顶点为(-5,0).
所以椭圆中a=5,由椭圆的离心率为,
则c=3,所以b=4,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多选题)已知点(3,2)在椭圆=1上,则下列各点一定在该椭圆上的点为( )
A.(-3,-2) B.(3,-2)
C.(-3,2) D.(2,3)
√
ABC [由椭圆的对称性可知,只有(2,3)不一定在椭圆上.]
√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3.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利用“逼近法”得到椭圆的面积除以圆周率等于椭圆的长半轴长与短半轴长的乘积.若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1,F2均在y轴上,椭圆C的面积为2π,且短轴长为2,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
A.+y2=1 B.=1
C.=1 D.=1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C [因为椭圆C的焦点在y轴上,故可设其方程为=1,
根据题意可得2,故可得a=2,b=,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4.椭圆=1(a>b>0)的两个焦点是F1,F2,若P为其上一点,且|PF1|=5|PF2|,则此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C [由题意可知|PF1|+|PF2|=2a,
又|PF1|=5|PF2|,则|PF1|==,
∵|PF1|-|PF2|≤|F1F2|,
∴.
又e<1,
∴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5.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A1,A2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B为C的上顶点.若=-1,则C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y2=1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B [因为离心率e=,解得a2,
A1,A2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则A1(-a,0),A2(a,0),B为上顶点,所以B(0,b).
所以=(-a,-b),=(a,-b),因为=-1,
所以-a2+b2=-1,将b2=a2代入,解得a2=9,b2=8,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6.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e=,a+b=3,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
+y2=1 [因为e=,b2=a2-c2,所以a=c,代入a+b=3,解得c=,则a=2,b=1.故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y2=1.]
+y2=1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7.如图,底面直径为12 cm的圆柱被与底面成30°的平面所截,其截口是一个椭圆,则这个椭圆的长轴长为________cm,离心率为________.
8 [由题图知短轴长为底面直径12 cm,长轴长为(cm),则c2=2-62=12,所以c=2,所以离心率e=.]
8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8.若椭圆=1(a>b>0)上存在一点P,使得∠F1PF2=90°(F1,F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则椭圆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由∠F1PF2=90°,知点P在以线段F1F2(|F1F2|=2c)为直径的圆上,又点P在椭圆上,因此该圆与椭圆有公共点P,故有c≥b,即c2≥b2=a2-c2,由此可得e2≥,故e∈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三、解答题
9.如图,已知椭圆=1(a>b>0),F1,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A为椭圆的上顶点,直线AF2交椭圆于另一点B.
(1)若∠F1AB=90°,求椭圆的离心率;
(2)若,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1)若∠F1AB=90°,则△AOF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有|OA|=|OF2|,即b=c.
所以a=.
(2)由题意知A(0,b),F1(-c,0),F2(c,0).
其中,c=,设B(x,y).
由得,(c,-b)=2(x-c,y),
解得x=,即B.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将B点坐标代入=1,得=1,
即=1,
解得a2=3c2.①
又由=(-c,-b)·,所以b2-c2=1,即有a2-2c2=1.②
由①②解得c2=1,a2=3,
从而有b2=2.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10.(多选题)如图所示,假设某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后,在月球附近一点P变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若用2c1和2c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2a1和2a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长,结合图中的
轨道Ⅰ和轨道Ⅱ,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a1+c2=a2+c1 B.a1+c1=a2+c2
C.a2c1>a1c2 D.a2c1√
AC [由题图可知|PF|=a1-c1=a2-c2,所以a1+c2=a2+c1;
又得a1-a2=c1-c2,设a1-a2=c1-c2=t>0,则a1=a2+t,c1=c2+t,所以>,
所以>,即a2c1>a1c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1.(多选题)已知椭圆C:=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为C上一点,则( )
A.C的离心率为 B.△PF1F2的周长为5
C.∠F1PF2<90° D.1≤|PF1|≤3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CD [对于A,由椭圆方程知:a=2,c==1,∴离心率e=A错误;对于B,由椭圆定义知:=2a=4,|F1F2|=2c=2,
∴△PF1F2的周长为4+2=6,B错误;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对于C,当P为椭圆短轴端点时,tan ,
∴tan ∠F1PF2=,∴∠F1PF2=60°,即(∠F1PF2)max=60°,
∴∠F1PF2<90°,C正确;
对于D,∵|PF1|min=a-c=1,|PF1|max=a+c=3,∴1≤|PF1|≤3,D正确.故选C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2.已知F1为椭圆C:+y2=1的左焦点,直线l:y=x-1与椭圆C交于A,B两点,那么|F1A|+|F1B|的值为________.
[设点A(x1,y1),B(x2,y2)(x1所以A(0,-1),B.所以|AB|==4a-|AB|=4.]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3.已知椭圆C:=1(a>b>0)及点B(0,a),过点B与椭圆相切的直线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A,F为椭圆的右焦点,则∠ABF=________.
90° [由题意知,切线的斜率存在,设切线方程为y=kx+a(k>0),
与椭圆方程联立得消去y,整理得(b2+a2k2)x2+2a3kx+a4-a2b2=0,
9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由Δ=4a6k2-4(b2+a2k2)·(a4-a2b2)=0,得k=,从而y=x+a.
因为直线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A,所以A.又F(c,0),
所以=(c,-a),则=0,故∠ABF=9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4.已知曲线Γ:=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设P是曲线Γ上的任意一点.
(1)当P异于A,B时,记直线PA,PB的斜率分别为k1,k2,求证:k1·k2是定值;
(2)设点C满足的最大值为7,求λ的值.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由椭圆方程可得A(-4,0),B(4,0),
设P(x0,y0).
(1)证明:k1=,
所以k1·k2=-为定值.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因为,所以A,B,C三点共线,故设C(m,0)(-4<m<4),
则|PC|=
=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若m≥0,则|PC|max==7,解得m=3.
此时=(7,0),=(1,0),,由,得λ=7;
同理,若m<0,可得m=-3,此时求得λ=.
故λ的值为7或.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5.已知椭圆=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的取值范围.
[解] 由=1,得F1,F2,
设P(x0,y0),则==.所以.①
又=1,所以,代入①,
所以-1,因为0≤≤9,所以0≤≤5,所以
-1≤≤4,所以∈[-1,4].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