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B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
2.6 双曲线及其方程
2.6.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二章 2.6 2.6.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课件--2026版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二章 2.6 2.6.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课件--2026版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0:04:01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文档简介
(共73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
2.6 双曲线及其方程
2.6.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学习任务 1.掌握双曲线的定义,会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抽象)
2.掌握用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数学运算)
3.理解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标准方程解决相关问题.(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前面学习了椭圆及其几何性质,了解了椭圆形状与离心率e有关,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曲线,与椭圆并称为“情侣曲线”,即双曲线.它的形状在现实中很常见,如发电厂的冷却塔的形状,上、下两头粗,中间细,截面图的形状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双曲线,它的标准方程和性质又如何?为什么建成这样的双曲线
形冷却塔,而不建成竖直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学
习与双曲线相关的内容.
必备知识·情境导学探新知
知识点1 双曲线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F1,F2是平面内的两个定点,a是一个正常数,且2a__|F1F2|,则平面上满足__________________的动点P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其中,两个定点F1,F2称为双曲线的____,两个焦点的距离|F1F2|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
||PF1|-|PF2||=2a
焦点
思考1.(1)如何理解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
(2)把“小于|F1F2|”改为“等于|F1F2|”或“大于|F1F2|”或“常数为0”,结果如何?
[提示] (1)若将“绝对值”去掉,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的轨迹只有双曲线的一支.
(2)①若将“小于|F1F2|”改为“等于|F1F2|”,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轨迹是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包括端点);②若将“小于|F1F2|”改为“大于|F1F2|”,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轨迹不存在.③若将“小于|F1F2|”改为“常数为0”,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轨迹是线段F1F2的中垂线.
知识点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所在 的坐标轴 x轴 y轴
标准方程 =1 (a>0,b>0) =1
(a>0,b>0)
图形
焦点所在 的坐标轴 x轴 y轴
焦点坐标 (-c,0),(c,0) (0,-c),(0,c)
a,b,c的关系式 c2=______
a2+b2
思考2.如何确定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类型?
[提示] 焦点F1,F2的位置是双曲线定位的条件,它决定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类型,若x2的系数为正,则焦点在x轴上,若y2的系数为正,则焦点在y轴上.
1.已知定点F1(-2,0),F2(2,0),在平面内满足下列条件的动点P的轨迹中为双曲线的是( )
A.|PF1|-|PF2|=±3
B.|PF1|-|PF2|=±4
C.|PF1|-|PF2|=±5
D.|PF1|2-|PF2|2=±4
A [当|PF1|-|PF2|=±3时,||PF1|-|PF2||=3<|F1F2|=4,满足双曲线的定义,所以P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
2.动点P到点M(1,0)及点N(5,0)的距离之差为2a,则当a=1和a=2时,点P的轨迹分别是( )
A.双曲线和一条直线
B.双曲线和一条射线
C.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射线
D.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直线
√
C [由题意,知|MN|=4,当a=1时,|PM|-|PN|=2a=2<4,此时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当a=2时,|PM|-|PN|=2a=4=|MN|,点P的轨迹为以N为端点沿x轴向右的一条射线.]
3.双曲线-y2=1的焦距为( )
A.4 B.8 C. D.2
√
B [a2=15,b2=1,c2=a2+b2=16,所以c=4,2c=8.]
4.(1)若双曲线方程为=1,则其焦点在___________轴上,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5,c=10,焦点在y轴上,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
(1)x (6,0)和(-6,0) (2)=1 [(1)因为方程中x2的系数>0,所以焦点在x轴上,且a2=16,b2=20,从而c2=16+20=36,c=6,故焦点坐标为(6,0)和(-6,0).
(2)由已知得b2=c2-a2=75,于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x
(6,0)和(-6,0)
=1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释疑难
类型1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例1】 【链接教材P146例1】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a=4,经过点A;
(2)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且经过点;
(3)过点P且焦点在坐标轴上.
[解] (1)当焦点在x轴上时,设所求标准方程为=1(b>0),把点A的坐标代入,得b2=-<0,不符合题意;当焦点在y轴上时,设所求标准方程为=1(b>0),把A点的坐标代入,得b2=9.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双曲线=1的焦点在x轴上,
因此设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0,b>0),∴c2=16+4=20,即a2+b2=20.①
∵双曲线经过点,∴=1.②
由①②得a2=12,b2=8,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3)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x2+By2=1,AB<0.
∵点P,Q在双曲线上,
∴解得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教材原题·P146例1】
【例1】 分别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5,0),(5,0),且双曲线上的点与两焦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8;
(2)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坐标是(0,-6),且双曲线经过点A(-5,6).
[解] (1)由已知得c=5,2a=8.因此a=4,且b2=c2-a2=52-42=9.又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所以所求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1.
(2)由已知得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且c=6,所以另一个焦点坐标为(0,6).
因为点A(-5,6)在双曲线上,所以点A与两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2a==|13-5|=8,因此a=4,从而b2=62-42=20.
因此,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1.
反思领悟 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一般步骤
[跟进训练]
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焦距为26,且经过点M(0,12);
(2)经过点P1和P2两点.
[解] (1)因为双曲线经过点M(0,12),故焦点在y轴上,且a=12.
又2c=26,所以c=13,
所以b2=c2-a2=25.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法一)当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时,设双曲线标准方程为=1(a>0,b>0).
因为P1,P2在双曲线上,
所以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当焦点在y轴上时,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0,b>0).
将P1,P2的坐标代入上式得
解得
即a2=9,b2=16.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法二)因为双曲线的位置不确定,
所以设双曲线方程为mx2+ny2=1(mn<0),
所以
解得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类型2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识别
【例2】 给出曲线方程=1.
(1)若该方程表示双曲线,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2)若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解] (1)方程表示双曲线,则有(4+k)(1-k)<0,
即(k+4)(k-1)>0,
解得k>1或k<-4,
因此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4)∪(1,+∞).
(2)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则有
解得k<-4,
因此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4).
反思领悟 方程表示双曲线的条件
(1)对于方程=1,当mn<0时表示双曲线,进一步来说,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2)对于方程=1,当mn>0时表示双曲线,且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跟进训练]
2.已知方程=1.
(1)若方程表示双曲线,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试说明(1)中的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
[解] (1)方程表示双曲线,则(4+a)(5+a)<0.
解得-5
因此,当-5
(2)由(1)可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且c2=5+a+(-4-a)=1.
所以方程表示的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0,1),(0,-1),显然与方程中的a无关,因此(1)中的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
类型3 双曲线定义的应用
【例3】 已知F1,F2分别是双曲线=1的左、右焦点,若P是双曲线左支上的点,且|PF1|·|PF2|=32.试求△F1PF2的面积.
[解] 由=1得a=3,b=4,所以c=5.
由双曲线定义及P是双曲线左支上的点得
|PF1|-|PF2|=-6,
所以|PF1|2+|PF2|2-2|PF1|·|PF2|=36,
又因为|PF1|·|PF2|=32,所以|PF1|2+|PF2|2=100,
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cos ∠F1PF2==0,
所以∠F1PF2=90°,
所以=16.
[母题探究]
1.(变条件)若本例中的标准方程不变,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0,求△PF1F2的面积.
[解] 因为=0,所以,不妨设点P在右支上,
所以有
解得=32,
所以=16.
2.(变条件)若把本例条件“|PF1|·|PF2|=32”换成“|PF1|∶|PF2|=2∶5”,其他条件不变,试求△F1PF2的面积.
[解] 由=1得a=3,b=4,所以c=5,
由|PF1|∶|PF2|=2∶5,可设|PF1|=2k,|PF2|=5k.
由|PF2|-|PF1|=6可得k=2,
所以|PF1|=4,|PF2|=10,
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cos ∠F1PF2==,
所以sin ∠F1PF2=
反思领悟 求双曲线中的焦点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1)利用公式求面积.
(2)当焦点在x轴上时,利用公式(yP表示点P的纵坐标).
当焦点在y轴上时,利用公式(xP表示点P的横坐标).
重要结论:若∠F1PF2=θ,则.
[跟进训练]
3.如图,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0),点A,B均在双曲线的右支上,线段AB经过双曲线的右焦点F2,|AB|=m,F1为双曲线的左焦点,则△ABF1的周长为________.
4a+2m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AF1|-|AF2|=2a,|BF1|-|BF2|=2a.
又|AF2|+|BF2|=|AB|,所以△ABF1的周长为|AF1|+|BF1|+|AB|=4a+2|AB|=4a+2m.]
4a+2m
学习效果·课堂评估夯基础
1.(教材P148练习A T5改编)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若a=6,b=8,则标准方程是( )
A.=1 B.=1
C.=1 D.=1或=1
D [应分焦点在x轴上和焦点在y轴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显然D选项符合要求.]
√
2.若方程=3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1,2) B.(2,+∞)
C.(-∞,-2) D.(-2,2)
√
C [由题意,方程可化为=3,
∴解得m<-2.]
3.已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
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若=9,则|PF2|=________.
17或1 [由题意知,双曲线=1(a>0)的一个焦点为F1(5,0),所以c=5,
又由a 2=c2-b2=25-9=16,
所以a=4,
因为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且|PF1|=9,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知||PF2|-|PF1||=2a=8,
所以|PF2|=17,或|PF2|=1.]
17或1
4.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0),F2(,0),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PF1⊥PF2,|PF1|·|PF2|=2,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
-y2=1 [设|PF1|=m,|PF2|=n(m>0,n>0),在Rt△PF1F2中,m2+n2=(2c)2=20,m·n=2,由双曲线的定义知|m-n|2=m2+n2-2mn=16=4a2,所以a2=4,b2=c2-a2=1,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2=1.]
-y2=1
回顾本节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双曲线定义中距离的差为什么要加绝对值?
[提示] 不加绝对值,图象只为双曲线的一支.设F1,F2表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MF1|-|MF2|=2a,则点M在右支上,若|MF2|-|MF1|=2a,则点M在左支上.
2.若点M在双曲线上,一定有||MF1|-|MF2||=2a吗?
[提示] 一定.若||MF1|-|MF2||=2a(0<2a<|F1F2|),则动点M的轨迹为双曲线,反之一定成立.
3.双曲线与椭圆中,a,b,c满足的关系式相同吗?
[提示] 不相同.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a>b不一定成立.在椭圆中a2=b2+c2,在双曲线中c2=a2+b2.
章末综合测评(一) 动量守恒定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14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
一、选择题
1.(多选题)已知方程=1表示曲线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1
B.当t>4或t<1时,曲线C表示双曲线
C.若曲线C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1
D.若曲线C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则t>4
√
BCD [由4-t=t-1,得t=,此时方程=1表示圆,故A选项错误.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当(4-t)(t-1)<0时,即t<1或t>4时,方程=1表示双曲线,故B选项正确.由椭圆的定义可知,当椭圆焦点在x轴上时,满足4-t>t-1>0,解得1
4,故D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为BCD.故选BCD.]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2.与双曲线y2-=1有相同的焦点,且短半轴长为2的椭圆方程是( )
A.=1 B.=1
C.=1 D.=1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B [双曲线y2-=1的焦点在y轴上,且焦点为,
所以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且c=,
依题意,椭圆短半轴b=2,则a==5,所以椭圆的方程为=1.]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3.(多选题)双曲线=1上的点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12,则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可以是( )
A.2 B.5 C.7 D.22
√
AD [因为a2=25,所以a=5.由双曲线定义得||PF1|-|PF2||=10,由题意知|PF1|=12,所以|PF1|-|PF2|=±10,所以|PF2|=22或2.]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4.如图,已知A,B两地相距600 m,在A地听到炮弹爆炸声比在B地早1 s,且声速为340 m/s.以线段AB的中点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则炮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B [设炮弹爆炸点P的坐标为,则=340×1=340<600,
所以P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
因为2a=340,所以a=170,又=600=2c,
所以c=300,b2=c2-a2=90 000-28 900=61 100,
故炮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为.]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5.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y2=2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PF1|=2|PF2|,则cos ∠F1PF2等于( )
A. B.C. D.
√
C [由双曲线定义知,|PF1|-|PF2|=2,
又|PF1|=2|PF2|,
所以|PF2|=2=4=2c=2=4.
所以cos ∠F1PF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二、填空题
6.已知点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P是该双曲线上的一点,且=16,则△PF1F2的周长是________.
34 [因为|PF1|=2|PF2|=16,
所以|PF1|-|PF2|=16-8=8=2a,
所以a=4,又b2=9,所以c2=25,所以2c=10.
所以△PF1F2的周长为|PF1|+|PF2|+|F1F2|=16+8+10=34.]
34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7.已知F为双曲线C:=1的一个焦点,点M在C上,O为坐标原点,若,则△OMF的面积为________.
[不妨设点M在第一象限,由双曲线C:=1,可得c==4,
因为,所以=4,
又因为=1,所以y=,故△OMF的面积为.]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8.若点P在双曲线=1上,且点P的横坐标与双曲线的右焦点的横坐标相同,则点P的纵坐标为________,点P与双曲线的左焦点的距离为________.
±3 11 [记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设P(xP,yP).因为点P的横坐标与双曲线的右焦点的横坐标相同,所以xP=,所以=1,解得yP=±3,所以|PF2|=3.由双曲线定义可得|PF1|-|PF2|=2a=8,所以|PF1|=11.]
±3
11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三、解答题
9.在①m>0,且C左支上的任意一点到右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3+,②C的焦距为6,③C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4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并求解下列问题.
已知双曲线C:=1,________,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解] 选条件①.
因为m>0,所以a2=m,b2=2m,c2=a2+b2=3m,解得a=.由题意,得a+c==,解得m=3,故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1.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选条件②.
由题意,得2c=6,即c=3.
若m>0,则a2=m,b2=2m,c2=a2+b2=3m,所以c==3,解得m=3,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1;
若m<0,则a2=-2m,b2=-m,c2=a2+b2=-3m,所以c==3,解得m=-3,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1.
综上可得,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1或=1.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选条件③.
由题意,得2a=4,即a=2.
若m>0,则a2=m,所以a==2,解得m=4,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1;
若m<0,则a2=-2m,所以a==2,解得m=-2,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1.
综上可得,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1或=1.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
10.(多选题)已知F1,F2分别为双曲线=1(a>0,b>0且a≠b)的左、右焦点,P为双曲线右支上异于顶点的任意一点,O为坐标原点,则下列为真命题的是( )
A.△PF1F2的内切圆的圆心必在直线x=a上
B.△PF1F2的内切圆的圆心必在直线x=b上
C.△PF1F2的内切圆的圆心必在直线OP上
D.△PF1F2的内切圆必经过点(a,0)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AD [设△PF1F2的内切圆分别与PF1,PF2切于点A,B,与F1F2切于点M,则|PA|=|PB|,|F1A|=|F1M|,|F2B|=|F2M|.又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所以|PF1|-|PF2|=2a,故|F1M|-|F2M|=2a,而|F1M|+|F2M|=2c,设点M的坐标为(x,0)(x>0),则由|F1M|-|F2M|=2a,可得(x+c)-(c-x)=2a,解得x=a,显然内切圆的圆心与点M的连线垂直于x轴,故AD为真命题.]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1.(多选题)已知点P是双曲线E:=1的右支上一点,F1,F2分别为双曲线E的左、右焦点,若△PF1F2的面积为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点P的横坐标为
B.△PF1F2为锐角三角形
C.△PF1F2的周长为
D.△PF1F2的内切圆半径为
√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ACD [由双曲线E:=1,
知a=4,b=3,c=5,
对于A,设P(m,n),m>0,n>0,
由已知得n=cn=5n=20,
即n=4,由=1,可得m=,故A正确;
对于B,由P,F2(5,0),
可得>0,则∠PF2F1为钝角,
所以△PF1F2为钝角三角形,故B错误;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对于C,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
可知|PF1|=,
|PF2|=,
则△PF1F2的周长为,故C正确;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对于D,设△PF1F2的内心为I,
连接IP,IF1,IF2(图略),内切圆半径为r,
利用等面积法可得=20,可得r=40,解得r=,故D正确.
故选AC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2.椭圆=1与双曲线y2-=1有公共点P,则P与椭圆两焦点连线构成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P与双曲线两焦点连线构成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
24
24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24 24 [由已知椭圆与双曲线具有共同的焦点F1(0,5),F2(0,-5),
由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可得
所以或
又|F1F2|=10,所以△PF1F2为直角三角形,∠F1PF2=90°,所以周长为|PF1|+|PF2|+|F1F2|=14+10==24.]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3.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某时刻三艘舰艇呈“品”字形列阵(此时舰艇可视作静止的点),如图中的点A,B,C,且OA=OB=OC=3.假设敌舰艇在某处发出信号,A点接收到信号的时间比B点接收到信号的时间早秒(注:信号传播速度为v0),C处舰艇保持静默.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敌舰艇所有可能出现的位
置的轨迹方程;
(2)在A,B两处的舰艇对敌舰艇攻击后,C处舰艇派出无人机到敌舰艇处观察攻击效果,则无人机飞行的距离最小是多少?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解] (1)以O为原点,以OB所在直线为x轴,OC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敌舰艇的位置为P(x,y),由题意可知|PB|-|PA|=v0×=4.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敌舰艇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且2a=4,c=3,
所以b=.
所以敌舰艇的轨迹方程为=1(x≤-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2)设方程=1(x≤-2)上一点M(x0,y0),
由题意知=1(x0≤-2),即.又C(0,3),
所以|MC|=(y0∈R),
所以当y0=min=2.
即无人机飞行的距离最小是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4.设以O为中心,F为其中一个焦点的双曲线经过点Q,如图所示.已知△OFQ的面积为,且=m,其中O为坐标原点.
(1)设
(2)设=c,m=c2,当取得最小值时,
求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解] (1)因为
所以tan θ=.又
所以1
(2)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0,b>0),Q(x1,y1),则=(x1-c,y1),所以S△OFQ=·|y1|=2,则y1=±.
又=m,即(c,0)·(x1-c,y1)=,解得x1=c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所以=,
当且仅当c=4时,取等号,最小.
这时Q的坐标为或.
因为所以
于是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谢 谢!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
2.1 坐标法
2.2 直线及其方程
2.3 圆及其方程
2.4 曲线与方程
2.5 椭圆及其方程
2.6 双曲线及其方程
2.7 抛物线及其方程
2.8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