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
2.7 抛物线及其方程
2.7.1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学习任务 1.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数学抽象、直观想象)
2.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应用.(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3.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数学运算)
在某电视剧中敌我双方都曾使用一种单兵便携式火炮——迫击炮,迫击炮是一种曲射炮,发射后炮弹先飞向空中,飞过一个抛物线形的弹道后再砸向地面,很难防范.对于躲在战壕中的敌人,迫击炮的密集发射无疑是一场灾难,因此研究抛物线是很有必要的.这节课我们就要“走入”抛物线,看一看迫击炮的弹道曲线.
必备知识·情境导学探新知
知识点1 抛物线的定义
一般地,设F是平面内的一个定点,l是不过点F的一条定直线,则平面上到F的距离与到l的距离____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其中定点F称为抛物线的____,定直线l称为抛物线的____.
思考1.定义中为什么要求直线l不经过点F
[提示] 当直线l经过点F时,点的轨迹是过点F且垂直于直线l的一条直线,而不是抛物线.
相等
焦点
准线
知识点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y2=2px( p>0)
y2=-2px( p>0)
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x2=2py( p>0)
x2=-2py( p>0)
思考2.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怎样确定抛物线的焦点位置和开口方向?
[提示] 一次项变量为x(或y),则焦点在x轴(或y轴)上;若系数为正,则焦点在正半轴上;系数为负,则焦点在负半轴上.焦点确定,开口方向也随之确定.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标准方程y2=2px(p>0)中的p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 )
(2)抛物线的焦点位置由一次项及一次项系数的正负决定. ( )
(3)抛物线的方程都是二次函数. ( )
(4)准线方程为y=4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x2=-16y. ( )
√
√
×
√
[提示] (3)× 当抛物线开口向上或向下时,该曲线是二次函数的图象;当抛物线开口向右或向左时,该曲线不是二次函数的图象.
2.到定点F(1,-1)的距离与到定直线3x-2y-5=0的距离相等的点P的轨迹是( )
A.抛物线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 D.直线
D [由于点F(1,-1)在直线3x-2y-5=0上,因此可知动点P的轨迹为过点F且与直线3x-2y-5=0垂直的直线.]
√
3.设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x=-2,则抛物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
y2=8x [由准线方程为x=-2,顶点在原点,则该抛物线焦点为F(2,0),
该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p=4.
故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2=8x.]
y2=8x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释疑难
类型1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例1】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过点M(-6,6);
(2)焦点F在直线l:3x-2y-6=0上.
[解] (1)由于点M(-6,6)在第二象限,
所以过M的抛物线开口向左或开口向上.
①若抛物线开口向左,焦点在x轴上,
设其方程为y2=-2px(p>0),
将点M(-6,6)代入,可得36=-2p×(-6),
所以p=3.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2=-6x.
②若抛物线开口向上,焦点在y轴上,设其方程为x2=2py(p>0),
将点M(-6,6)代入可得,36=2p×6,所以p=3,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x2=6y.
综上所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6x或x2=6y.
(2)①因为直线l与x轴的交点为(2,0),
所以抛物线的焦点是F(2,0),
所以=2,所以p=4,
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8x.
②因为直线l与y轴的交点为(0,-3),
即抛物线的焦点是F(0,-3),所以=3,所以p=6,
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x2=-12y.
综上所述,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8x或x2=-12y.
反思领悟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步骤
(1)依据条件设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类型.
(2)求参数p的值.
(3)确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提醒:当焦点位置不确定时,应分类讨论,也可以设y2=ax或x2=ay(a≠0)的形式,以简化讨论过程.
[跟进训练]
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轴,点P到焦点的距离为6,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解] 设焦点F(a,0),|PF|==6,
即a2+10a+9=0,解得a=-1,或a=-9.
当焦点为F(-1,0)时,p=2,抛物线的开口向左,其方程为y2=-4x;当焦点为F(-9,0)时,p=18,抛物线开口向左,其方程为y2=-36x.
类型2 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例2】 若位于y轴右侧的动点M到F的距离比它到y轴的距离大.求点M的轨迹方程.
[解] 由于位于y轴右侧的动点M到F的距离比它到y轴的距离大,所以动点M到的距离与它到直线l:x=-的距离相等.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动点M的轨迹是以F为焦点,l为准线的抛物线(不包含原点),其方程应为y2=2px(p>0)的形式,而,
所以p=1,2p=2,故点M的轨迹方程为y2=2x(x≠0).
[母题探究]
1.(变条件,变问法)若本例中点M所在轨迹上一点N到点F的距离为2,求点N的坐标.
[解] 设点N的坐标为(x0,y0),则|NF|=2,即=4, ①
又由例题的解析知点M的轨迹方程为y2=2x(x≠0),故=2x0, ②
由①②可得或
故点N的坐标为或.
2.(变条件,变问法)若本例中增加一点A(3,2),其他条件不变,求|MA|+|MF|的最小值,并求出点M的坐标.
[解] 如图,由于点M在抛物线上,所以|MF|等于点M到其准线l的距离|MN|,于是|MA|+|MF|=|MA|+|MN|,所以当A,M,N三点共线时,|MA|+|MN|取最小值,亦即|MA|+|MF|取最小值,
最小值为3+.
这时点M的纵坐标为2,可设M(x0,2),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x0=2,即M(2,2).
反思领悟 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1)实现距离转化,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因此,由抛物线定义可以实现点点距与点线距的相互转化,从而简化某些问题.
(2)解决最值问题,在抛物线中求解与焦点有关的两点间距离和的最小值时,往往用抛物线的定义进行转化,即化折线为直线解决最值问题.
[跟进训练]
2.已知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的直线l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AB的中点M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6,则线段AB的长为( )
A.6 B.9 C.12 D.14
C [如图所示,过点A,M,B分别作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M′,D,由抛物线的定义,得|AF|=|AC|,|BF|=|BD|,因为点M为AB的中点,且|MM′|=6,所以|AC|+|BD|=12,即|AB|=|AF|+|BF|=|AC|+|BD|=12.故选C.]
√
类型3 抛物线的实际应用
【例3】 苏州市“东方之门”是由两栋超高层建筑组成的双塔连体建筑(如图(1)所示),“门”的内侧曲线呈抛物线形.图(2)是“东方之门”的示意图.已知|CD|=30 m,|AB|=60 m,点D到直线AB的距离为150 m,则此抛物线顶端O到AB的距离为( )
A.180 m B.200 m
C.220 m D.240 m
√
B [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y(p>0),由题意设D(15,h),h<0,B(30,h-150),
则解得
所以此抛物线顶端O到AB的距离为50+150=200(m).]
反思领悟 求抛物线实际应用问题的步骤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设出合适的抛物线方程.
(3)通过计算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4)求出需要求出的量.
(5)还原到实际问题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跟进训练]
3.(源自人教A版教材例题)一种卫星接收天线如图(1)所示,其曲面与轴截面的交线为抛物线.在轴截面内的卫星波束呈近似平行状态射入形为抛物线的接收天线,经反射聚集到焦点处,如图(2).已知接收天线的口径(直径)为4.8 m,深度为1 m.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焦点坐标.
[解] 如图,在接收天线的轴截面所在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使接收天线的顶点(即抛物线的顶点)与原点重合,焦点在x轴上.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2px(p>0).由已知条件得,点A的坐标是(1,2.4),代入方程,得2.42=2p×1,即p=2.88.
所以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5.76x,焦点坐标是
(1.44,0).
学习效果·课堂评估夯基础
√
1.过点A(3,0)且与y轴相切的圆的圆心轨迹为( )
A.圆 B.椭圆
C.直线 D.抛物线
D [如图,设点P为满足条件的一点,因为点P到点A的距离等于点P到y轴的距离,所以点P在以点A为焦点,y轴为准线的抛物线上,故点P的轨迹为抛物线.]
2.(教材P162练习B T2改编)抛物线y=x2的焦点坐标是( )
A.(1,0) B.(0,1)
C.(2,0) D.(0,2)
√
B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4y,则2p=4,可得=1,因此抛物线y=x2的焦点坐标为(0,1).故选B.]
3.已知A为抛物线C:y2=2px(p>0)上一点,点A到C的焦点的距离为12,到y轴的距离为9,则p=( )
A.2 B.3
C.6 D.9
√
C [(法一)因为点A到y轴的距离为9,所以可设点A(9,yA),所以=18p.
又点A到焦点的距离为12,
所以=12,
所以+18p=122,
即p2+36p-252=0,
解得p=-42(舍去)或p=6.
(法二)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及题意得,点A到C的准线x=-的距离为12,
因为点A到y轴的距离为9,
所以=12-9=3,解得p=6.]
4.如图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l时,拱顶离水面
2 m,水面宽4 m.水位下降1 m后,水面宽______m.
2 [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y(p>0),则点(2,-2)在抛物线上,代入可得p=1,所以x2=-2y.当y=-3时,x2=6,所以水面宽为2 m.]
2
回顾本节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如何看待抛物线中焦点和准线的位置?
[提示] 焦点在抛物线开口方向的内部,而准线在外部,即“怀抱焦点,背着准线”.
2.抛物线方程中参数p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提示]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中参数p的几何意义是: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即焦准距),所以p的值永远大于0.当抛物线标准方程中一次项的系数为负值时,不要出现p<0的错误.
3.将四种不同位置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进行对比,它们之间有何相同点?有何不同点?
[提示] (1)共同点:
a.原点在抛物线上;
b.焦点在坐标轴上;
c.准线与焦点所在的轴垂直,垂足与焦点关于原点对称,且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等于一次项系数的绝对值的,即.
(2)不同点:
a.当焦点在x轴上时,方程的右端为±2px,左端为y2;当焦点在y轴上时,方程的右端为±2py,左端为x2;
b.开口方向向右(或向上)时,焦点在x轴(或y轴)的正半轴上,方程的右端取正号;开口方向向左(或向下)时,焦点在x轴(或y轴)的负半轴上,方程的右端取负号.
章末综合测评(一) 动量守恒定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14
15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三)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一、选择题
1.已知点F(1,0),直线l:x=-1,点B是l上的动点.若过点B且垂直于y轴的直线与线段BF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M,则点M的轨迹是( )
A.双曲线 B.椭圆
C.圆 D.抛物线
D [连接MF(图略).由垂直平分线性质知|MB|=|MF|,即点M到定点F的距离与它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因此,点M的轨迹是抛物线.故选D.]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抛物线y=ax2的准线方程是y=2,则实数a的值为( )
A. B.-
C.8 D.-8
√
B [由y=ax2,得x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3.已知抛物线C:y2=8x的焦点为F,点M在C上.若M到直线x=
-3的距离为5,则|MF|=( )
A.7 B.6
C.5 D.4
√
D [因为抛物线C:y2=8x的焦点为F(2,0),准线方程为x=-2,点M在C上,所以M到准线x=-2的距离为|MF|,又M到直线x=-3的距离为5,所以|MF|+1=5,故|MF|=4.故选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4.如图所示,南北方向的公路l,A地在公路正东2 km处,B地在A东偏北30°方向2 km处,河流沿岸曲线PQ上任意一点到公路l和到A地距离相等.现要在曲线PQ上建一座码头,向A,B两地运货物,经测算,从M到A、到B修建费用都为a万元/km,那么,修建这条公路的总费用最低是(单位:万元)( )
A.a B.2a
C.5a D.6a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C [依题意知曲线PQ是以A为焦点、l为准线的抛物线,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欲求从M到A,B修建公路的费用最低,只需求出B到直线l距离即可,∵B地在A地东偏北30°方向2 km处,
∴B到点A的水平距离为3(km),
∴B到直线l距离为3+2=5(km),
那么修建这两条公路的总费用最低为5a(万元),故选C.]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5.(多选题)已知抛物线y2=mx(m>0)的焦点与双曲线x2-=1的一个焦点重合,点P(2,y0)在抛物线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
B.m=8
C.双曲线的渐近线为y=±3x
D.点P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6
√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CD [双曲线x2-=1的焦点坐标为(±2,0),离心率e==2,A正确;y2=mx(m>0)的焦点坐标为,故=2,解得m=8,B正确;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y=±x,C错误;点P(2,y0)在抛物线上,故点P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2+2=4,故D错误,故选C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6.已知抛物线C:y2=6x的焦点为F,A为C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以F为圆心,线段FA的长度为半径的圆交C的准线于M,N两点,且A,F,M三点共线,则|AF|=________.
6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6 [如图所示,连接AN.因为A,F,M三点共线,所以AM为圆F的直径,所以AN⊥MN,点F到抛物线C的准线的距离为3,则易知|AN|=6,由抛物线定义知|AF|=|AN|=6.]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7.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圆C:(x+2)2+y2=3相切,交曲线y2=2px(p>0)于点P,若|OP|=8,则p的值为_________.
6 [易知圆(x+2)2+y2=3和曲线y2=2px关于x轴对称,不妨设切线方程为y=kx,k>0,所以,解得k=,由
6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得或
所以|OP|==8,解得p=6.当k=-时,同理可得p=6.]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8.探照灯反射镜(如图)的轴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光源位于抛物线的焦点处.已知灯口圆的直径为60 cm,灯深40 cm,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焦点坐标为_________.
y2=x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y2=x [如图,在探照灯的轴截面所在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探照灯的顶点(即抛物线的顶点)与原
点重合,x轴垂直于灯口直径.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x(p>0),
由已知条件可得点A的坐标是(40,30),且在抛物线上,代入方程,
得302=2p·40,解得p=.
故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x,焦点坐标是.]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三、解答题
9.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抛物线上一点M(m,-3)到焦点的距离为5,求m的值、抛物线方程和准线方程.
[解] (法一)如图所示,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y(p>0),则焦点F,准线l:y=,作MN⊥l,垂足为N,
则|MN|=|MF|=5,而|MN|=3+=5,
即p=4.所以抛物线方程为x2=-8y,准线方程为y=2.
由m2=-8×(-3)=24,得m=±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法二)设所求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则焦点为F.
∵M(m,-3)在抛物线上,且|MF|=5,
故解得
∴抛物线方程为x2=-8y,m=±2,准线方程为y=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10.(多选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设l与x轴的交点为K,P为抛物线C上异于O的任意一点,P在l上的射影为E,∠EPF的外角平分线交x轴于点Q,过Q作QM⊥PF交PF于M,作QN⊥EP交线段EP的延长线于N,则( )
A.|PE|=|PF| B.|PF|=|QF|
C.|PN|=|MF| D.|PN|=|KF|
√
√
ABD [如图,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PE|=|PF|,故A正确;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因为PQ是∠EPF的外角平分线,所以∠FPQ=∠NPQ,又EN∥KQ,所以∠NPQ=∠PQF,所以∠FPQ=∠PQF,所以|PF|=|QF|,故B正确;若|PN|=|MF|,则有△FMQ≌△PNQ,从而有|FQ|=|PQ|,所以∠PFQ=,此时P为定点,与P为抛物线C上异于O的任意一点矛盾,故C不正确;因为四边形KQNE是矩形,所以|EN|=|KQ|,又|PE|=|PF|=|QF|,所以|PN|=|KF|,故D正确.故选AB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1.已知P为抛物线y2=-6x上一个动点,Q为圆x2+(y-6)2=上一个动点,那么点P到点Q的距离与点P到y轴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B [由于P为抛物线y2=-6x上一个动点,y2=-6x的焦点坐标为,准线为x=,Q为圆x2+(y-6)2=上一个动点,x2+(y-6)2=的圆心为(0,6),半径r=,那么点P到点Q的距离与点P到y轴距离之和最小值可结合抛物线的定义,P到y轴距离为P到焦点距离减去,则最小值为抛物线的焦点到圆心的距离减去半径和,故最小值为,故选B.]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2.已知F1,F2是双曲线C:=1(a>0)的左右焦点,直线l过F1与抛物线x2=8y的焦点且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平行,则|F1F2|=________.
4 [已知双曲线的左焦点F1(-c,0),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抛物线x2=8y的焦点(0,2).因为直线l过,又c2=a2+2,解得a=,c=2,所以|F1F2|=2c=4.]
4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3.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准线l与x轴交于点A,点B,P在C上,△ABF是面积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C的方程为________;的最小值为________.
y2=4x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y2=4x [由已知可得∠AFB为直角,故·p·p=2,解得p=2,所以C的方程为y2=4x;由对称性,不妨设P(x0,2),因为抛物线C:y2=4x的焦点F(1,0),A(-1,0),|PF|=x0+1,|PA|=,所以,当且仅当x0=1时取等号,所以的最小值为.]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4.学校科技小组在计算机上模拟航天器变轨返回试验.设计方案如图,航天器运行(按顺时针方向)的轨迹方程为=1,变轨(即航天器运行轨迹由椭圆变为抛物线)后返回的轨迹是以y轴为对称轴、M为顶点的抛物线的实线部分,降落点
为D(8,0).观测点A(4,0),B(6,0)同时跟踪航天器.
(1)求航天器变轨后的运行轨迹所在的曲线方程;
(2)试问:当航天器在x轴上方时,观测点A,B测得离航天器的距离分别为多少时,应向航天器发出变轨指令?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1)设曲线方程为y=ax2+,
由题意可知,0=64a+,
所以a=-.所以曲线方程为y=-.
(2)设变轨点为C(x,y),联立
得4y2-7y-36=0.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所以y=4或y=-(不合题意,舍去).
由y=4得x=6或x=-6(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C点的坐标为(6,4),
此时|AC|=2=4.
故当观测点A,B测得AC,BC距离分别为2,4时,应向航天器发出变轨指令.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5.已知抛物线y2=4ax(a>0)的焦点为A,以B(a+4,0)为圆心,|BA|为半径,在x轴上方画半圆,设抛物线与半圆交于不同两点M,N,点P为线段MN的中点.
(1)求|AM|+|AN|的值.
(2)是否存在这样的a,使2|AP|=|AM|+|AN|?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设M(xM,yM),N(xN,yN),由抛物线的定义,得|AM|+|AN|=xM+xN+2a.又圆的方程为[x-(a+4)]2+y2=16,将y2=4ax代入,得x2-2(4-a)x+a2+8a=0,
∴xM+xN=2(4-a),∴|AM|+|AN|=8.
(2)不存在.假设存在这样的a,使得2|AP|=|AM|+|AN|.过点P作PP′垂直抛物线的准线,垂足为P′(图略).
根据梯形中位线定理及抛物线的定义得,|AM|+|AN|=2|PP′|,∴|AP|=|PP′|.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P必在抛物线上,这与点P是线段MN的中点矛盾,∴这样的a不存在.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