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电势差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3)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电势差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14 14:4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电势差
同步练习
1.下列带电粒子均从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经过相同的电势差U后,哪个粒子获得的速度最大(  )
A.质子H
B.氘核H
C.α粒子He
D.钠离子Na+
答案 A
解析 所有四种带电粒子均从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经过相同的电势差U,故根据动能定理,
qU=mv2-0得v=
由上式可知,比荷越大,速度越大;
显然A选项中质子的比荷最大,故A正确;
2.如图所示,在P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Q板运动,则关于电子到达Q时的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两极板间的距离越大,加速的时间就越长,则获得的速率越大
B.两极板间的距离越小,加速的时间就越短,则获得的速率越小
C.两极板间的距离越小,加速度就越大,则获得的速率越大
D.与两板间的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U有关
答案 D
解析 由动能定理得eU=mv2,当两极板间的距离变化时,U不变,v就不变.电子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vt=t,得t=,当d减小(或增大)时,v不变,电子在两极板间运动的时间越短(或越长),故D正确.
3.图为示波管中电子枪的原理示意图,示波管内被抽成真空.A为发射电子的阴极,K为接在高电势点的加速阳极,A、K间电压为U,电子离开阴极时的速度可以忽略,电子经加速后从K的小孔中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A、K间距离减半而电压仍为U,则电子离开K时的速度仍为v
B.如果A、K间距离减半而电压仍为U,则电子离开K时的速度变为v/2
C.如果A、K间距离不变而电压减半,则电子离开K时的速度变为v
D.如果A、K间距离不变而电压减半,则电子离开K时的速度变为v/2
答案 AC
解析 电子在两个电极间加速电场中进行加速,由动能定理eU=mv2-0得v=,当电压不变,A、K间距离变化时,不影响电子的速度,故A正确;电压减半,则电子离开K时的速度为v,C项正确.
4.如图所示,静止的电子在加速电压U1的作用下从O经P板的小孔射出,又垂直进入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在偏转电压U2的作用下偏转一段距离.现使U1加倍,要想使电子的运动轨迹不发生变化,应该(  )
A.使U2加倍
B.使U2变为原来的4倍
C.使U2变为原来的倍
D.使U2变为原来的1/2倍
答案 A
解析 电子加速有qU1=mv
电子偏转有y=()2
联立解得y=,显然选A.
5.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从开始射入到打到上极板的过程中(  )
A.它们运动的时间tQ>tP
B.它们运动的加速度aQ<aP
C.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qP∶qQ=1∶2
D.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ΔEkP∶ΔEkQ=1∶2
答案 C
解析 设两板距离为h,P、Q两粒子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分别为aP和aQ,粒子P到上极板的距离是,它们做类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为l.则对P,由l=v0tP,=aPt,得到aP=eq
\f(hv,l2);同理对Q,l=v0tQ,h=aQt,得到aQ=eq
\f(2hv,l2).由此可见tP=tQ,aQ=2aP,而aP=,aQ=,所以qP∶qQ=1∶2.由动能定理得,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ΔEkP∶ΔEkQ=maP∶maQh=1∶4.综上所述,C项正确
6.如图所示,氕、氘、氚的原子核自初速度为零经同一电场加速后,又经同一匀强电场偏转,最后打在荧光屏上,那么(  )
A.经过加速电场的过程中,电场力对氚核做的功最多
B.经过偏转电场的过程中,电场力对三种核做的功一样多
C.三种原子核打在屏上的速度一样大
D.三种原子核都打在屏的同一位置上
答案 BD
解析 同一加速电场、同一偏转电场,三种原子核带电荷量相同,故在同一加速电场中电场力对它们做的功都相同,在同一偏转电场中电场力对它们做的功也相同,A错,B对;由于质量不同,所以三种原子核打在屏上的速度不同,C错;再根据偏转距离公式或偏转角公式y=,tan
θ=知,与带电粒子无关,D对.
7.带正电的微粒放在电场中,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带电微粒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微粒在0~1
s内的加速度与1~2
s内的加速度相同
B.微粒将沿着一条直线运动
C.微粒做往复运动
D.微粒在第1
s内的位移与第3
s内的位移相同
答案 BD
解析 微粒在0~1
s内的加速度与1~2
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项错误;带正电的微粒放在电场中,第1
s内加速运动,第2
s内减速至零,故B、D对,C项错误.
8.如图甲所示,在平行板电容器A、B两极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开始A板的电势比B板高,此时两板中间原来静止的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开始运动.设电子在运动中不与极板发生碰撞,向A板运动时为速度的正方向,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电子速度变化规律的是(其中C、D两项中的图线按正弦函数规律变化)(  )
答案 A
解析 从0时刻开始,电子向A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电场力反向,电子向A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t=T时刻速度变为零.之后重复上述运动,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电子在交变电场中所受电场力恒定,加速度大小不变,CD选项错误;故选A.
9.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最高点为a,最低点为b.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球带正电
B.电场力与重力平衡
C.小球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答案 AB
解析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场力等于重力,由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小球带正电,AB选项正确;小球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C选项错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有电场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D选项错误;故选AB.
10.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形平板电极,平行正对放置,相距为d,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板间电场可以认为是匀强电场.一个α粒子从正极板边缘以某一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极板之间,到达负极板时恰好落在极板中心.
已知质子电荷为e,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视为m,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求
(1)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
(2)α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a;
(3)α粒子的初速度v0.
答案 (1) (2) (3)
解析 (1)极板间场强E=
(2)α粒子电荷为2e,质量为4m,所受静电力F=2eE=
α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a==
(3)由d=at2,得t=
=2d
,v0==
11.一束电子从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压U1加速后,以水平速度射入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中间,如图所示,金属板长为l,两板距离为d,竖直放置的荧光屏距金属板右端为L.若在两金属板间加直流电压U2时,光点偏离中线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求OP.
解析 电子经U1的电场加速后,由动能定理可得eU1=eq
\f(mv,2)①
电子以v0的速度进入U2的电场并偏转
t=②
E=③
a=④
v⊥=at⑤
由①②③④⑤得射出极板的偏转角θ的正切值tan
θ==.
所以OP=(+L)tan
θ=(+L).
12.如图所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板距d=0.04
m,两板间的电压U=400
V,板间有一匀强电场.在A、B两板上端连线的中点Q的正上方,距Q为h=1.25
m的P点处有一带正电的小球,已知小球的质量m=5×10-6
kg,电荷量q=5×10-8
C.设A、B板足够长,g取10
m/s2.试求:
(1)带正电的小球从P点开始由静止下落,经多长时间和金属板相碰;
(2)相碰时,离金属板上端的距离多大.
解析 (1)设小球从P到Q需时间t1,由h=gt得t1=

s=0.5
s,小球进入电场后其飞行时间取决于电场力产生的加速度a,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以求出小球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2.应有qE=ma,E=,=at,以上三式联立,得t2=d=0.04×
s=0.02
s,运动总时间t=t1+t2=0.5
s+0.02
s=0.52
s.
(2)小球由P点开始在竖直方向上始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y=gt2=×10×(0.52)2
m=1.352
m.
相碰时,与金属板上端的距离为s=y-h=1.352
m-1.25
m=0.10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