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B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本章复习与测试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章末综合测评1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练习--2026版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章末综合测评1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练习--2026版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0:04:15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章末综合测评(一)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a=(-3,2,5),b=(1,5,-1),则a·(a+3b)=( )
A.(0,34,10) B.(-3,19,7)
C.44 D.23
2.已知不共面的三个向量a,b,c都是单位向量,且夹角都是,则向量a-b-c和b的夹角为( )
A. B. C. D.
3.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且EC=2PE,若=x+y+z,则x+y+z=( )
A. B.
C.1 D.
4.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且BC⊥平面PAB,PA⊥AB,M为PB的中点,PA=AD=2.若AB=1,则二面角B-AC-M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5.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D,A1B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与A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6.已知向量a=(-2,1,3),b=(-1,2,1),若a⊥(a-λb),则实数λ的值为( )
A.-2 B.-
C. D.2
7.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B=1,D在棱BB1上,且BD=1,则AD与平面AA1C1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8.在三棱锥P-ABC中,PC⊥底面ABC,∠BAC=90°,AB=AC=4,∠PBC=60°,则点C到平面PAB的距离是(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l⊥α,则λa是平面α的法向量
B.若=λ+μ,则直线AB∥平面CDE或AB 平面CDE
C.A,B,C三点不共线,对平面ABC外任意一点O,若=,则P,A,B,C四点共面
D.若是空间的一个基底,m=a+c,则也是空间的一个基底
10.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2,AA1=3,以D为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
A.B1的坐标为(2,2,3)
B.=(-2,0,3)
C.平面A1BC1的一个法向量为n=(-3,3,-2)
D.二面角B-A1C1-B1的余弦值为
11.如图(1)是一副直角三角板的示意图.现将两三角板拼成直二面角,连接AD,得到四面体ABCD,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0
B.平面BCD⊥平面ACD
C.异面直线BC与AD所成的角为60°
D.直线D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30°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已知向量a=,向量 b=,若a∥b,则实数m的值为__________.
13.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ABC为正三角形,四面体的高AH=3,若二面角A-BC-D的大小为,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
14.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BC,BC=CD=1,AB=2,E为AB的中点,以DE为折痕将△ADE折起,使点A到达点P的位置,且PC=,则C到平面PBD的距离为__________;PC与平面P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底面ABCD,AB=,BC=1,PA=2,E为PD的中点.
(1)求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
(2)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平面PAC,求N点的坐标.
16.(本小题满分15分)如图,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DEF均为等腰梯形,BC∥AD,EF∥AD,AD=4,AB=BC=EF=2,ED=,FB=2,M为AD的中点.
(1)证明:BM∥平面CDE;
(2)求二面角F-BM-E的正弦值.
17.(本小题满分15分)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2,AA1=4.点A2,B2,C2,D2分别在棱AA1,BB1,CC1,DD1上,AA2=1,BB2=DD2=2,CC2=3.
(1)证明:B2C2∥A2D2;
(2)点P在棱BB1上,当二面角P-A2C2-D2为150°时,求B2P.
18.(本小题满分17分)请从下面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并作答.
①AB⊥BC;
②FC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
③∠ABC=.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PA⊥平面ABCD,且PA=AB=2,PD的中点为F.
(1)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AF∥平面PCG?若存在,指出G在AB上的位置并给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若__________,求二面角F-AC-D的余弦值.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19.(本小题满分17分)如图,已知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D⊥AB,AB∥CD,AA1=2,AB=2AD=2,DC=1,N是B1C1的中点,M是DD1的中点.
(1)求证D1N∥平面CB1M;
(2)求平面CB1M与平面BB1C1C夹角的余弦值;
(3)求点B到平面CB1M的距离.
7 / 7综合测评卷参考答案
章末综合测评(一)
1.C [a+3b=(-3,2,5)+3(1,5,-1)=(0,17,2),则a·(a+3b)=(-3,2,5)·(0,17,2)=0+34+10=44.]
2.C [由题意,得|a|=|b|=|c|=1,
a·b=a·c=b·c=,
所以|a-b-c|==
=
(a-b-c)·b=a·b-b2-b·c=-1,
设向量a-b-c和b的夹角为θ,
则cos θ=
又θ∈[0,π],所以θ=]
3.D [因为EC=2PE,,所以,
所以
又,
所以故选D.]
4.A [因为BC⊥平面PAB,PA 平面PAB,所以PA⊥BC.
又PA⊥AB,且BC∩AB=B,所以PA⊥平面ABCD.以点A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B,AD,AP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C(1,2,0),P(0,0,2),B(1,0,0),M,所以=(1,2,0),,求得平面AMC的一个法向量为n=(-2,1,1).又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0,0,2),所以cos
所以二面角B AC M的余弦值为]
5.A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
则E,F,A,D1,
∴,
∴cos<,
即异面直线EF与A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故选A.]
6.D [因为a⊥(a-λb),
所以a·(a-λb)=|a|2-λa·b=0,
所以|a|2=λa·b,所以14=λ(2+2+3)=7λ,解得λ=2.故选D.]
7.C [取AC的中点E,连接BE,则BE⊥AC,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Bxyz,则A,D(0,0,1),则.∵平面ABC⊥平面AA1C1C,BE⊥AC,∴BE⊥平面AA1C1C,∴为平面AA1C1C的一个法向量.设AD与平面AA1C1C所成的角为α,则sin α=|cos<]
8.B [因为在三棱锥P ABC中,PC⊥底面ABC,∠BAC=90°,AB=AC=4,∠PBC=60°,
所以以A为原点,AB为x轴,AC为y轴,过A作平面ABC的垂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C(0,4,0),P(0,4,4),A(0,0,0),B(4,0,0),所以=(0,4,0),=(4,0,0),=(0,4,4).
设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n=(x,y,z),
则取z=1,得n=(0,-,1)为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点C到平面PAB的距离d=故选B.]
9.BD [对于A:当λ=0时λa=0,此时显然不是平面α的法向量,故A错误.
对于B:当C,D,E三点共线时,∥,又,所以∥,则直线AB∥平面CDE或AB 平面CDE.
当C,D,E三点不共线时,可以作为平面CDE内的一组基底,因为,设在平面CDE内存在,所以相等,
则AB∥MN,所以直线AB∥平面CDE或AB 平面CDE,故B正确.
对于C:因为≠1,所以P,A,B,C四点不共面,故C错误.
对于D:因为是空间的一个基底,
所以a,b,c不共面,则a,b,a+c不共面,故也是空间的一个基底,故D正确.故选BD.]
10.ABD [由题意知,A1(2,0,3),B(2,2,0),B1(2,2,3),C1(0,2,3),所以=(-2,0,3),=(0,2,-3),故A,B正确;n·=(-3,3,-2)·(0,2,-3)≠0,故C错误;设平面A1BC1的一个法向量为m=(x,y,z),则
令x=-3,得m=(-3,-3,-2),易得平面A1B1C1的一个法向量为n1=(0,0,1),则cos
=,结合题图可知二面角B A1C1 B1的余弦值为,故D正确.故选ABD.]
11.AD [以B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BD=2,则B(0,0,0),D(2,0,0),C(0,2,0),A(0,),∴=(2,0,0),=(0,,-),=(0,2,0),=(2,-,-),=(-2,2,0),则=(2,0,0)·(0,,-)=0,A正确.易得平面BCD的一个法向量为n1=(0,0,),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为n2=(,1,1),n1·n2≠0,B错误≠,C错误.易得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2,0,0),设直线D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所以θ=30°,故D正确.]
12.2 [因为向量a=,向量 b=,且a∥b,
所以,解得m=2.]
13. [由H向BC作垂线,垂足为E,连接AE,由三垂线定理知AE⊥BC,
所以∠AEH为二面角A BC D的平面角,
即∠AEH=
因为AH=3,所以AE=2
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则,所以a=4.
所以S△ABC=×4×2]
14 [如图,连接EC.在△PEC中,PE=1,EC=,PC=,
所以PE2+EC2=PC2,
所以PE⊥EC.
因为PE⊥DE,DE∩EC=E,DE,EC 平面BCDE,所以PE⊥平面BCDE.
以E为坐标原点,以的方向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1,0,0),C(1,1,0),D(0,1,0),P(0,0,1),所以=(1,-1,0),=(0,-1,1),=(1,1,-1),=(-1,0,0).
设平面PBD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则令x=1,得n=(1,1,1),
所以C到平面PBD的距离d=
因为cos<,n>=,所以PC与平面P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5.解:(1)由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0,0,0),B(,0,0),C(,1,0),
D(0,1,0),P(0,0,2),E,从而=(,1,0),=(,0,-2).
设的夹角为θ,则
cos θ=
所以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由于点N在侧面PAB内,故可设N点坐标为(x,0,z),则=-x,,1-z.
由NE⊥平面PAC可得,
即
化简得
即N点的坐标为,0,1时,NE⊥平面PAC.
16.(1)证明:因为BC∥AD,BC=2,AD=4,M为AD的中点,所以BC∥MD,BC=MD,
四边形BCDM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M∥CD,又因为BM 平面CDE,
CD 平面CDE,所以BM∥平面CDE.
(2)解:如图所示,作BO⊥AD交AD于点O,连接OF.
因为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BC∥AD,AD=4,AB=BC=2,所以CD=2,
结合(1)四边形BCDM为平行四边形,可得BM=CD=2,又AM=2,
所以△ABM为等边三角形,O为AM的中点,所以OB=
又因为四边形ADEF为等腰梯形,M为AD中点,所以EF=MD,EF∥MD,
四边形EFMD为平行四边形,FM=ED=AF,
所以△AFM为等腰三角形,△ABM与△AFM底边上中点O重合,OF⊥AM,OF==3.
又因为BF=2,则OB2+OF2=BF2,所以OB⊥OF,所以OB,OD,OF互相垂直,
以OB方向为x轴,OD方向为y轴,OF方向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F(0,0,3),B(,0,0),M(0,1,0),E(0,2,3),=(-,1,0),=(-,0,3),=(-,2,3),
设平面BFM的一个法向量为m=(x1,y1,z1),
则
令x1=,得y1=3,z1=1,
即m=(,3,1).
设平面EMB的一个法向量为n=(x2,y2,z2),
则
令x2=,得y2=3,z2=-1,
即n=(,3,-1)则cos
=,则sin
=,
故二面角F BM E的正弦值为
17.(1)证明:(法一)依题意,得,所以B2C2∥A2D2.
(法二)以点C为坐标原点,CD,CB,CC1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B2(0,2,2),C2(0,0,3),A2(2,2,1),D2(2,0,2),
所以=(0,-2,1),=(0,-2,1),
所以,所以B2C2∥A2D2.
(2)解: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系方法同(1)中法二,设BP=n(0≤n≤4),则P(0,2,n),
所以=(2,0,1-n),=(0,-2,3-n).
设平面PA2C2的一个法向量为a=(x1,y1,z1),
所以
令x1=n-1,得a=(n-1,3-n,2)为平面PA2C2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A2C2D2的一个法向量为b=(x2,y2,z2),
由(1)法二知,=(-2,-2,2),=(0,-2,1),
所以
令y2=1,得b=(1,1,2)为平面A2C2D2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cos 150°|=|cos
|=,
整理得n2-4n+3=0,解得n=1或n=3,
所以BP=1或BP=3,
所以B2P=1.
18.解:(1)在线段AB上存在中点G,使得AF∥平面PCG.
证明如下:如图所示,
取PC的中点H,连接FH,GH,
所以FH∥CD,FH=CD,
AG∥CD,AG=CD,
所以FH∥AG,FH=AG,
所以四边形AGHF为平行四边形,
则AF∥GH.
又GH 平面PCG,AF 平面PCG,
所以AF∥平面PCG.
(2)选择①AB⊥BC:
因为PA⊥平面ABCD,所以PA⊥BC,
由题意知AB,AD,AP两两垂直,
以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
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PA=AB=2,
则A(0,0,0),B(2,0,0),C(2,2,0),D(0,2,0),F(0,1,1),P(0,0,2),
所以=(0,1,1),=(-2,-1,1).
设平面FAC的一个法向量为μ=(x,y,z),
所以
取y=1,得μ=(-1,1,-1)为平面FAC的一个法向量,
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为v=(0,0,1).
设二面角F AC D的平面角为θ,
则cos θ=,
所以二面角F AC D的余弦值为
选择②FC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
因为PA⊥平面ABCD,取BC中点E,
连接AE,
取AD的中点M,连接FM,CM,
则FM∥PA,且FM=1,
所以FM⊥平面ABCD,
FC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FCM,
所以∠FCM=
在Rt△FCM中,CM=,
又CM=AE,所以AE2+BE2=AB2,
所以BC⊥AE,
所以AE,AD,AP两两垂直.
以AE,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PA=AB=2,
所以A(0,0,0),B(,-1,0),C(,1,0),D(0,2,0),E(,0,0),F(0,1,1),P(0,0,2),
所以=(0,1,1),=(-,0,1).
设平面FAC的一个法向量为a=(x,y,z),
则
取x=,得a=(,-3,3)为平面FAC的一个法向量,
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b=(0,0,1),
设二面角F AC D的平面角为θ,
则cos θ=
所以二面角F AC D的余弦值为
选择③∠ABC=:
因为PA⊥平面ABCD,
所以PA⊥BC,取BC中点E,连接AE.
因为底面ABCD是菱形,∠ABC=60°,
所以△ABC是正三角形,因为E是BC的中点,所以BC⊥AE,
所以AE,AD,AP两两垂直,
以AE,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PA=AB=2,所以A(0,0,0),B(,-1,0),C(,1,0),D(0,2,0),E(,0,0),F(0,1,1),P(0,0,2),
所以=(0,1,1),=(-,0,1).
设平面FAC的一个法向量为m=(x,y,z),
则
取x=,得m=(,-3,3)为平面FAC的一个法向量,
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n=(0,0,1),
设二面角F AC D的平面角为θ,
则cos θ=,
所以二面角F AC D的余弦值为
19.(1)证明:取CB1中点P,连接NP,MP,
由N是B1C1的中点,故NP∥CC1,且NP=CC1,
由M是DD1的中点,故D1M=CC1,且D1M∥CC1,
则有D1M∥NP,D1M=NP,
故四边形D1MPN是平行四边形,故D1N∥MP.
又MP 平面CB1M,D1N 平面CB1M,
故D1N∥平面CB1M.
(2)解:由题意知,AB,AD,AA1两两垂直,以A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0,0,0),B(2,0,0),B1(2,0,2),M(0,1,1),C(1,1,0),C1(1,1,2),
则有=(1,-1,2),=(-1,0,1),=(0,0,2).
设平面CB1M与平面BB1C1C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m=(x1,y1,z1),n=(x2,y2,z2),
则有
分别取x1=x2=1,则有y1=3,z1=1,y2=1,z2=0,
即m=(1,3,1),n=(1,1,0),
设平面CB1M与平面BB1C1C的夹角为θ,
则cos θ=|cos
|=,
故平面CB1M与平面BB1C1C夹角的余弦值为
(3)由=(0,0,2),平面CB1M的一个法向量m=(1,3,1),
则有,
即点B到平面CB1M的距离为
1/12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
2.1 坐标法
2.2 直线及其方程
2.3 圆及其方程
2.4 曲线与方程
2.5 椭圆及其方程
2.6 双曲线及其方程
2.7 抛物线及其方程
2.8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