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本单元前三篇课文都属于精读课文,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基本掌握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本课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文字,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由四年级升入五年级,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思维活跃,正在由逐步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一些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感悟作者情感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旨在能够更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写法、学习方法。
【设计理念】
基于新课标理念,积极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个性化见解。本课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字词、了解文章大意以及对文章初步感悟的基础上,我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所学方法进行迁移运用,达到落实语文要素的目的,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乡愁,使其受到人文情感的熏陶。切实将教材用好、用实、用活。
【核心素养目标】
1. 语言运用与建构:能找出并品读文中描写桂花香、摇花乐的精彩语句,通过替换、比较等方式,体会“浸”、“缠”等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感受文章语言的形象性与感染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联系上下文和背景资料,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一看似矛盾的语句进行质疑、分析与推理,读懂文字背后蕴含的思乡情,发展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
3.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想象“摇花乐”的画面,感受童年生活与自然之美;能模仿文本“借物抒情”的写法,尝试创作简短的小诗或片段,表达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美好情感。
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文本学习,初步理解“乡愁”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情感文化,激发对家乡风物、童年生活及亲人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1.通过重点语句,想象“桂花雨”的美好情景,感受作者对童年快乐往事的怀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抓住具体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对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的描述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得家乡宅院里的桂花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感悟写法。
2.深入挖掘文章主旨,感受乡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探秘启程
1.AI数字人“文文”:“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AI学习伙伴——文文。我们的‘一花一鸟总关情’探索之旅已经过半。我们一起领略了《白鹭》如诗般的精巧之美,也感悟了《落花生》那份朴实的做人之道。作家们借物抒情的本领,真是令人叹服!
今天,我们将迎来这个单元最‘香’的一站,继续走进琦君奶奶的《桂花雨》!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份挑战书!任务目标:破解‘桂花’中蕴含的‘情感密码’。最终,我们将筹办‘物语心声’展览会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走进这场芬芳的桂花雨,解锁这份思乡的深情吧!挑战,开始!”
师(在视频结束后,顺势而为): “挑战书已经收到!文文给我们下达了四个非常明确的任务:我们既要读懂大作家的情,还要抒发我们自己的情,最终成为一场“物语心声”展览会的策展人!”
2.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学习任务一:寻觅花香,品析文韵
1.出示任务一: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生自读课文,思考。
3.师生汇报交流。
①生分别说出自己所找的句子。
②指生读句子。
③重点理解“浸”字,读好两个句子,进一步体会桂花香。
学习任务二:再现花雨,乐在其中
1.出示任务二
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摇花乐和桂花雨的句子,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②小组交流: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呢?(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方面展开想象,把学习单任务二的句子补充完整。)
2.师生汇报交流
①出示“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台风要来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抓住“我”的语言和动作感受我的急切。
②a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b播放要桂华视频,想象琦君摇桂花的快乐。
③创作诗歌,感受摇花乐。
学习任务三:结合背景,解码乡情
1.出示任务三
结合背景资料和阅读链接,谈谈你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理解。
2.AI视频琦君介绍自己背景资料。
3.出示一二两段,齐读。
4.出示“满觉陇”视频,感受满山桂花香。
5.出示“阅读链接”及琦君《家乡味》和《相思》片段,引导学生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理解。
学习任务四:情系家乡,任务延伸
1.出示单元导语,总结写法“借物抒情”
2.出示任务四:
假如有一天你也远离家乡,你想用什么样的事物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模仿下面的格式说一说。
3.生汇报交流。
4.课后作业:①整理组内思乡的诗集。
②阅读琦君的散文集,《米酒》《一块金手表》《金盒子》《水是家乡甜》。
板书设计:
3.桂花雨
爱桂花
摇桂花 思桂花
忆童年 思故乡
借物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