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课件】(16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课件】(16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6 10:1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世界古代史·九上
Ancient Rome
第5课: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
统编版九上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地理位置及环境:
城邦时代
共和时代
帝国时代
1.时间:
1.时间:
2.统治
(1)政治机构:
(2)法制建设:
3.衰落
(1)直接原因:
1.建立:
2.鼎盛
(1)时间:
3.衰亡
(1)时间:
课前笔记要求:
请将本课知识框架(如左)抄写在教材(导学案)第132页空白处
课前预习
(2)根本原因:
一、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1.地理位置
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地中海
巴尔干半岛
意大利半岛
2.环境特点
亚平宁山脉
山地众多
利于畜牧业发展
西部河流纵横
适宜农作物生长
二、罗马城邦的形成——城邦时代
1.时间
公元前1000年(BC1000年)
2.位置
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传说
罗慕路斯和勒穆斯的传说
(雕塑《母狼》)
罗马城的象征
坚毅冷峻的民族性格
温情、智慧与阴谋、残忍
罗马
台伯河
三、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共和时代
1.建立: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2.统治
(1)政治机构设置
公民大会(人数众多)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元老院(300贵族)
掌握国家的决策权
执政官(2人)
主持日常政务
保民官(平民)
对不利于平民的决议拥有否决权
实质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贵族共和制
罗马元老院议事场景图
《十二铜表法》
斗争
罗马成文法
公元前450年左右
三、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共和时代
2.统治
(2)法制建设:
《十二铜表法》
①时间:
公元前450年左右
②内容:
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③意义:
A.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B.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十二铜表法》(部分)
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三、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共和时代
3.对外扩张
1
2
3
公元前
3世纪初
征服
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
264-前146年
三次布匿战争,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
2世纪
征服
东地中海地区
罗马共和国的军事征服与扩张示意图
罗马共和国成为整个地中海霸主
四、罗马帝国的建立与衰亡——帝国时代
1.背景:
镇压奴隶起义的过程中,奴隶主军事贵族崛起;
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独裁统治;
2.建立:
公元前49年
公元前31年
公元前27年
控制元老院
成为终身独裁官
内战的
最后胜利者
首创“元首制”
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凯撒
屋大维
凯撒
屋大维
“奥古斯都”(至圣至尊)
四、罗马帝国的建立与衰亡——帝国时代
3.鼎盛:
(1)时间:
公元2世纪
(2)表现:
①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②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内湖”;
黄金
时期
罗马
不列颠、莱茵河、多瑙河
大西洋
非洲 埃及
幼发拉底河
四、罗马帝国的建立与衰亡
4.衰亡:
公元3世纪
公元375年
公元4世纪末
(1)过程:
公元476年
陷入长期
政治、经济大危机
日耳曼人(蛮族)
入侵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分裂为
东、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在
日耳曼人打击下灭亡
(2)原因:
阶级矛盾尖锐(奴隶制危机)+外族入侵(日耳曼人)
罗马
君士坦丁堡
实质:奴隶制危机
古罗马历史阶段的演变
罗马城邦
(BC1000—BC509年)
罗马共和国
(BC509—BC27年)
罗马帝国
(BC27—AD395年)
西罗马帝国
(AD395—AD476年)
东罗马帝国
(AD4世纪末—1453年)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地理位置及环境:
地中海中部/农业、畜牧业发达。
城邦时代
共和时代
帝国时代
1.时间:
BC1000年
1.时间:
BC509年
2.统治:
(1)政治机构:
(2)法制建设:
3.衰落:
元老院(实质上的最高机构)
《十二铜表法》
斯巴达克起义(前73年)
a.直接原因:
1.建立:
a.BC49年:凯撒
b.BC31—27年:屋大维 元首制
2.鼎盛:
a.时间:
2世纪(黄金时代)
3.衰亡:
a.时间:
4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灭亡。
地中海成为“内湖”
本课小结
阶级矛盾尖锐(奴隶社会)
b.根本原因:
成文法
课堂演练
1.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种现象说明罗马帝国衰亡的内部原因是( )
A.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B.奴隶处境日益悲惨
C.日耳曼人大举入侵 D.工商业和农业衰落
2.某同学在网页搜索栏中输入“希腊城邦”“亚历山大帝国”“《十二铜表法》”“斯巴达克起义”等关键词。据此可知他想了解(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


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丝绸之路、阿拉伯文化等素材。他们的研究主题应是( )
A.帝国的扩张与征服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扩展与交流 D.宗教的诞生与发展
4.下图为某同学学习古代欧洲历史时梳理的时间轴,其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A.波斯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东罗马帝国


5.《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条规定,如有人放火烧毁建筑物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而该(犯罪者)系故意为此者,则令其带上镣铐,在鞭打之后处以死刑。(如果是)意外的,法律命令(犯罪者)赔偿损失,如其无力支付,则予以从轻处罚。这体现了罗马法( )
A.遏制了贵族对法律滥用 B.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保障了奴隶制民主制度 D.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课堂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