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电阻 学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3.2 电阻 学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14 16: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电阻
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电阻定律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2、能利用电阻定律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学习重点】 
电阻定律
【知识要点】 
1.应用控制变量法可以得出结论:
(1)当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
(2)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3)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2.电阻定律
(1)内容——在温度不变时,导线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表达式R
=
ρ
(3)电阻率——ρ
①单位Ω·m
②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如某材料的电阻率为8×108Ω
·
m,则其物理意义是在数值上它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2的导体的电阻为8×108Ω。
注:a)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电阻是反映导体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与电阻率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是相对导体而言,后者是相对材料而言。
【典型例题】
例1
一段均匀导线对折两次后并联在一起,测得其电阻为0.5Ω,导线原来的电阻多大?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为三倍,另一半不变,其电阻是原来的多少倍?
解析
一段导线对折两次后,变成四段相同的导线,并联后的总电阻为0.5Ω,设每段导线的电阻为R,则=0.5Ω,R=2Ω,所以导线原来的电阻为4R=8Ω。
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则这一半的电阻变为4Ω×9=36Ω,另一半的电阻为4Ω,所以拉长后的总电阻为40Ω,是原来的5倍。
例2
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每段的电阻率是原来的1/3
B.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纯金属的电阻率比合金的电阻率小
D.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材料电阻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好
解析: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一种电学特性,与导体的长度、截面积无关,由R=ρ可知,对给定的l和S,ρ越大,R也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越大,所以ρ越大,导电性能越差.正确答案为BC.
【反思】
收获
疑问
【达标训练】 
1、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ρ
=
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来说,它的电阻率(
D

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
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
D.由所用金属材料的本身特性决定
2、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电阻丝,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其阻值仍为R(设温度不变)(
AD

A.当长度、横截面积各增大一倍时
B.横截面积不变,当长度增加一倍时
C.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半径都缩小一半时
D.当长度、横截面积都减小一半时
3、粗细均匀的导线电阻是R,电阻率ρ,将它拉成直径是原来一半的导线后,其电阻率ρ′,电阻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R′=4R
B.R′=16R
C.ρ′=16ρ
D.ρ′=ρ
4、用电器离电源的距离为L,线路上的电流为I,为使在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那么,输电线的横截面积的最小值是(
B

A.ρL/R
B.2ρLI/U
C.U/ρLI
D.2UL/Iρ
5、将截面均匀、长为L、电阻为R的金属导线截去,再拉长至L,则导线电阻变为(
C

A.
B.
C.
D.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