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历史(六)(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历史(六)(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6 10:12:30

文档简介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历史(六)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

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
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2.《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内外服制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素,虽死犹存”是指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空4.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这要反映了
A.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
B.道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
C.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
5.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度瓦解,农民大量逃亡,政府赋税收入减少。为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推行
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这一制度是
(
)
A.察举制
B.租调制
C.两税法
D.租庸调制
6.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边远条件
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成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
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7.南北朝时期,“镇”作为军事据点被广泛设置。进入隋唐后,唐政府在镇上设置税务机构。宋代
出现了“市”“镇”并称。推动“镇”之职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
B.抑商政策的改变
C.提高政府财政收入的需要
D.社会经济的发展
41
8.据史籍记载:北宋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江南地区征收的夏秋两税占到了全国的55.93%,
而且到元丰三年(1080年),江南的户数和口数均占到了全国的2/3以上。这足以说明()
A.北宋政府注重发展江南经济
B.江南地区经济地位已超北方
C.农业复种技术得到大幅推广
D.南迁民众推动了江南的开发
9.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
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
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
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
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D.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10.在实行闭关锁国之前,“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方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
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造成“穷困不聊之状”。这说明闭关锁国政策
的实行
()
A.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
B.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隔绝了中外文化交流
D.导致沿海居民遭受严重经济损失
11.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师…不过勉
强涂饰,虚有其表。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
A.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C.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开端
D.失败的根源是只学习西方的器物
12.北京大学一学生在狱中题诗: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这首诗充
分表现了被捕学生的爱国情怀。学生参与的此次运动
A.源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
B.与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有关
C.表达出对清政府预备立宪的不满
D.是一场彻底的群众性爱国运动
13.教育家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
而相应…从此而万恶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该日记反映的事件
()
A.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民主革命
C.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得益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
14.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写道: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
人的底!…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这场战役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B.促使抗战进人相持阶段
C.壮大了反抗国民党的力量
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发展
42参考答案·历史
32.(14分)
模拟卷(一)
(1)《南京条约》是在第一次鸦片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
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和
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
《北京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签订的。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1.B2.A3.A4.D5.B6.A
(4分)
7.C8.D9.D10.B
11.C
(2)事件:遵义会议。意义:粉碎
12.C13.D14.B15.C16.A
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
17.D
18.D19.B20.C
21.A
危为安。(4分)
22.C23.B24.A25.B
26.D
(3)标志性事件:七七事变(卢沟
27.B28.B29.D
30.C
桥事变)。重要意义:是中国人民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共
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
40分。其中第31题14分,第32题
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
14分,第33题12分。)
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1.(14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
(1)原因:血缘关系疏远:周王室
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
衰微。措施:推行郡国并行制。
到提高。(6分)》
(6分)
(2)用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
33.(12分)
固君主统治。(2分)
示例:多重内外因素与科技创新
(3)秦朝:吸取春秋战国诸侯割据
互相影响
的教训,对待诸子功臣以赏赐代
人的欲望来自人的本能,是人类
替分封。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
科技创新的直接动力。外部因素
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分)》
可以刺激人的欲望,使人投入到
西汉:吸取了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相应的科技创新活动之中。
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分封同姓子
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世界殖
弟,希望巩固西汉统治。但最后
民霸权,很多商品供不应求。虽
造成诸侯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
然这时的英国手工工场日益兴
集权。(3分)
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但仍然
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新兴棉
模拟卷(二)
纺织领域,人们希望提高棉纱产
量。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
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引发了生产
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
领域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机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
求的)
大幅度提高,1840年前后,英国率
1.c
2.A3.D
4.C
5.A6.B
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的商品遍
7.B
8.A9.C10.D
11.A
布世界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世
12.C13.B
14.C15.B16.A
界工厂。
17.C
18.C
19.D
20.B
21.A
科技成就可以改变外部元素的内
22.B23.B24.D25.C26.B
涵,也可以改变人的欲望和社会
27.D28.A
29.D30.D
需求的表达形式。工业革命也促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共40
进了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分。其中第31题14分,第32题12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工业资产
分,第33题14分。)
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31.(14分)
(1)措施:选拔地位较低的官员;扩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
展尚书的职责;任用外戚、亲信;将
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
丞相权力一分为三;形成中朝、外
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朝制度。(6分)
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英国资
(2)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共议
产阶级政党展开了激烈竞争,资
国政,有利于诚少决策失误;分工
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
负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分散
发展起来,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
相权,有利于防范宰相擅权,强化
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君权(6分)
总之,多重外在因素与科技创新
(3)认识:国家治理受皇权加强的
互相影响,共同促进人类社会发
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展进步。
(2分)
其他观点:科技创新与环境相互
32.(12分)
影响、科技创新与经济相互影响、
(1)遵义会议。(2分)遵义会议是
科技创新与制度相互影响等等。
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评分标准:观点2分:论述含相互
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
关系,各4分;总结2分。
熟的标志。(2分)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