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历史
32.(14分)
模拟卷(一)
(1)《南京条约》是在第一次鸦片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
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和
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
《北京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签订的。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1.B2.A3.A4.D5.B6.A
(4分)
7.C8.D9.D10.B
11.C
(2)事件:遵义会议。意义:粉碎
12.C13.D14.B15.C16.A
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
17.D
18.D19.B20.C
21.A
危为安。(4分)
22.C23.B24.A25.B
26.D
(3)标志性事件:七七事变(卢沟
27.B28.B29.D
30.C
桥事变)。重要意义:是中国人民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共
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
40分。其中第31题14分,第32题
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
14分,第33题12分。)
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1.(14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
(1)原因:血缘关系疏远:周王室
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
衰微。措施:推行郡国并行制。
到提高。(6分)》
(6分)
(2)用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
33.(12分)
固君主统治。(2分)
示例:多重内外因素与科技创新
(3)秦朝:吸取春秋战国诸侯割据
互相影响
的教训,对待诸子功臣以赏赐代
人的欲望来自人的本能,是人类
替分封。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
科技创新的直接动力。外部因素
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分)》
可以刺激人的欲望,使人投入到
西汉:吸取了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相应的科技创新活动之中。
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分封同姓子
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世界殖
弟,希望巩固西汉统治。但最后
民霸权,很多商品供不应求。虽
造成诸侯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
然这时的英国手工工场日益兴
集权。(3分)
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但仍然
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新兴棉
模拟卷(二)
纺织领域,人们希望提高棉纱产
量。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
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引发了生产
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
领域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机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
求的)
大幅度提高,1840年前后,英国率
1.c
2.A3.D
4.C
5.A6.B
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的商品遍
7.B
8.A9.C10.D
11.A
布世界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世
12.C13.B
14.C15.B16.A
界工厂。
17.C
18.C
19.D
20.B
21.A
科技成就可以改变外部元素的内
22.B23.B24.D25.C26.B
涵,也可以改变人的欲望和社会
27.D28.A
29.D30.D
需求的表达形式。工业革命也促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共40
进了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分。其中第31题14分,第32题12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工业资产
分,第33题14分。)
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31.(14分)
(1)措施:选拔地位较低的官员;扩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
展尚书的职责;任用外戚、亲信;将
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
丞相权力一分为三;形成中朝、外
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朝制度。(6分)
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英国资
(2)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共议
产阶级政党展开了激烈竞争,资
国政,有利于诚少决策失误;分工
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
负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分散
发展起来,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
相权,有利于防范宰相擅权,强化
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君权(6分)
总之,多重外在因素与科技创新
(3)认识:国家治理受皇权加强的
互相影响,共同促进人类社会发
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展进步。
(2分)
其他观点:科技创新与环境相互
32.(12分)
影响、科技创新与经济相互影响、
(1)遵义会议。(2分)遵义会议是
科技创新与制度相互影响等等。
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评分标准:观点2分:论述含相互
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
关系,各4分;总结2分。
熟的标志。(2分)
2机密★考试结束前
【考试时间:2024年1月17日,上午8:30一10:00,共90分钟】
云南省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历史试卷
图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
卡上。
金
蜘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正反面。据此可知龟甲上的文
字是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楷书
图1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
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A.没有分封诸侯王
B.推行了郡县制
C.实行残酷的暴政
D.土地兼并激烈
3.西汉经过60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汉武帝继位后,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
好
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了察举制
B.建立二府三司制
C.颁布“推恩令”
D.推行内外服制度
4.图2是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大致演变历程,这反映了
秦朝三公九卿→汉朝中外朝→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
图2
A.皇权得到不断强化
B.选官制度的完善
C.监察体系更加严密
D.中央集权的削弱
海
5.唐朝时期,统治者采取设置机构、和亲、会盟和册封等灵活方式处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促进了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下列民族中采用会盟方式的是
A.回纥
B.东突厥
C.吐蕃
D.靺鞨
6.《辽史·百官志》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
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
A.南北面官制
B.猛安谋克制
C.行省制度
D.土司制度
73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能
为这一论断提供佐证的是
A.盐铁专卖制度
B.交子的出现
C.商帮的崛起
D.坊市制度严格
8.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
原因是
()
A.程朱理学的形成
B.男女社会政治地位实现平等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商人群体控制国家政治生活
9.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可见,他主张
A.工商皆本
B.知行合一
C.君主立宪
D.格物致知
10.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
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该评论意在强调甲午战败
A.开启了中国政治和经济近代化
B.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C.阻止了中国向殖民地深渊沉沦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1.下表为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某条约部分条款内容,此条约是
条款
主要内容
第二款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第六款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第十款
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得不到真正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
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为此,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国民大革命
13.“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
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毛泽东这段话
说明了
A.资产阶级革命拥有坚强的领导力量
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中国共产党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D.革命需要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14.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
要求入城搜查。遭拒后,日军炮轰卢沟桥。材料叙述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15.1940年,八路军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随着战
役的展开,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据此可知该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枣宜会战
D.百团大战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