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世界的地形 分层训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3.2 世界的地形 分层训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5:0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世界的地形分层训练
【填图专练】
写出图F3-2-1中陆地地形类型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基础训练】
1. 下列叙述表示相对高度的是(  )
A. 珠穆朗玛峰——8 848.86米
B. 学校旗杆——12米
C. 死海——-400米
D. 吐鲁番盆地艾丁湖——-154.31米
读陆地三种地形素描图(图F3-2-2),完成2~3题。
2. 图中甲和丙的共同特点是(  )
A. 地表起伏小 B. 海拔较低
C. 海拔较高 D. 中部低,四周高
3. 符合图中乙所呈现的地形特点,且是“世界地形之最”的是(  )
A. 亚马孙平原 B. 巴西高原
C. 阿尔卑斯山脉 D. 刚果盆地
4. 与安第斯山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的山脉是(  )
A. 台湾山脉 B. 阿尔卑斯山脉
C. 喜马拉雅山脉 D. 落基山脉
5. 符合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是(  )
A. 平原 B. 盆地
C. 丘陵 D. 山谷
我国是海洋大国,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强国建设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据此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图F3-2-3),完成6~7题。
6. 目前,我国对海底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上。图中对应大陆架的数字序号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近年来,我国在深海探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要探测海底最深处,应前往(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22年4月,广东省首个“纯光伏基站”(基于光伏发电来供电的通信基站)在云浮市新兴县水源山建成投产。某学校暑假组织学生参加高山基站研学活动。据此读图F3-2-5,完成8~10题。
8. 研学队伍沿上山线路从起点到水源山峰顶的爬升高度约(  )
A. 100米
B. 400米
C. 700米
D. 1 000米
9. 本次研学活动的上山线(  )
A. 呈西南—东北走向
B. 沿着山谷延伸
C. 可见悬崖峭壁
D. 越往上,坡度越缓
10. “纯光伏基站”项目选址在水源山的主要原因是(  )
A. 落差较大,水能丰富
B. 人烟稀少,空气洁净
C. 风电充足,供电稳定 D. 海拔较高,光照充足
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用橡皮泥制作的一组等高线地形模型作品,图F3-2-6是同学们制作时使用的底图。读图并完成11~13题。
11. 图中丙处位于的山体部位是(  )
A. 鞍部 B. 山脊
C. 陡崖 D. 山谷
12.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为山脊,甲的坡度大于乙
B. 都为山脊,甲的坡度小于乙
C. 都为山谷,甲的坡度大于乙
D. 都为山谷,甲的坡度小于乙
13. 下列根据底图制作出的等高线地形模型中,较准确的是(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与铁路线路分布示意图(图F3-2-7),完成14~15题。
14. 该图所示区域的主要地形是(  )
A. 丘陵
B. 盆地
C. 平原
D. 山地
15. 图中铁路拟改建为高速铁路,经过甲—乙段时沿虚线修建的目的有(  )
①减少建设成本
②缩短通行时间
③提高通行安全
④降低线路坡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图F3-2-8是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读图并完成16~17题。
16. 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高原
B. 平原
C. 丘陵
D. 山地
17.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大部分地区是(  )
A. 白色
B. 黄色
C. 褐色
D. 绿色
【能力提升】
17. 与平原相比,山区(包括山地、高原、丘陵)(  )
①地面较为崎岖
②交通便利
③在发展旅游业和林业等多种经营上具有较大优势
④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 2023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湖南科技大学万步炎教授“时代楷模”称号。万步炎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研制的“海牛Ⅱ号”在2 000米的深海海底钻到231米,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的钻深纪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洋中脊是海底最深的地方
B. 钻机深度距离海平面有2 231米
C. 这次钻探位于大陆架
D. 这次钻探达到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
坐落在我国南方的某古村落,因民风淳朴,风景秀美,古牌坊、古民居等建筑保存完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图F3-2-10示意该古村落及其周边区域等高线分布,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45米。据此,完成19~21题。
19. 图中村落与甲山峰之间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790米
B. 935米
C. 954米
D. 1 000米
20. 游客想拍摄村落全貌,应选择的最佳拍摄点是图中(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21. 村里计划在乙处修建一座凉亭,主要是考虑到此处(  )
A. 曲径通幽,位置十分隐蔽
B. 地处谷口,便于游客休息
C. 地势平坦,便于村民修建
D. 海拔较高,利于游客观景
【综合训练】
23. 读图F3-2-4,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海拔约是________米,B点海拔约是________米,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约是____________米。
(2)图中E处是____________(填地形类型),该处地表起伏_________(填“大”或“小”)。
(3)图中最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为降低此类灾害发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至少写一条)。
24.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F3-2-9),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①地所处的山体部位是____________。
(2)图中A地与栖凤山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米。观景台和栖凤山的实地距离为4千米,则图上距离为_________厘米。
(3)琥珀川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AB、CD两河段,水流速度较急的是________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政府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列举两个你认为可以开发的项目并说明理由。
25. 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提前为学生收集到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并设计了登山线路。读图F3-2-11,回答下列问题。
(1)研学小组途中经过了甲、乙两村庄,站在甲村回望,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乙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学小组经过A、B两条小河,其中水流较急的是_________河。爬上山顶C,向山下望去,发现疗养院位于_________(填“南”或“北”)坡。
(3)研学小组继续前行,到达疗养院休息,了解到该疗养院计划新建一条引水线路,并设计了图中两条引水线路①②,研学小组分析后觉得更合理的是_________线路,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交通部门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填图训练】 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A D B A D C B D A B C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B D C B C D D
【综合训练】
23.(1) 1 200 600 600
(2) 平原 小
(3)A 植树造林
24.(1)平原 丘陵 山脊
(2)38 2
(3)自东北流向西南 CD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较急
(4)攀岩或蹦极项目。理由:该地有陡崖,适宜发展攀岩、蹦极等极限运动。
徒步观光。理由:有观景台和古村,可欣赏周边景色及探秘古村文化。
25.(1)不能 甲、乙村庄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
(2)A 南
(3)① 河流水可以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4)④ 该线路大致沿等高线修建,坡度小,有利于行车安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