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第一单元 地球运动的意义
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
第2课时 产生时差
学 习 目 标
1.结合地球的自转,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
2.结合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时区的划分及世界时区的分布,能够说出某一时刻不同日期的范围。
3.结合生活实例,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以及日期换算。
4.结合实际说明分区计时和划分国际日界线的意义。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产生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______但经度不同的地点看到日出的时刻会有早晚。
2.地方时
(1)概念:因______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2)规律: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同一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______。
纬度
经度
相同
3.时区和区时
时区 国际上规定,以经度每15°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____个时区
区时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_________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计算 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加1小时;每往西1个时区,区时减 ___小时
24
地方时
1
微思考 怎么确定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数值?
提示:时区数乘以15°即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数。
4.日界线
(1)概念:为避免日期紊乱,规定大致以______经线为“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
(2)日期变更:当由西向东跨越日界线时,必须将日期______1日;反之,由东向西跨越日界线时,则必须将日期______1日。
5.北京时间:东___区的区时,东经120°的地方时。
180°
减去
加上
八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东边地点一定会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 ( )
2.同一时区内的地方时是相同的。 ( )
3.日界线就是180°经线。 ( )
4.东边地点的时刻较早,因此,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应加1天。
( )
5.北京时间即北京所在经度的地方时。 ( )
×
×
×
×
×
提示:1.× 同纬度地区,东边地点会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不同纬度地区之间不能相比较。
2.× 经度不同,则地方时不同,同一时区内跨经度15°,因此地方时是不同的。
3.× 为了180°经线附近国家和居民生活的方便,日界线并不完全和180°经线重合,而是有些弯曲,因此,过180°经线并不一定有日期的更替。
4.× 日界线的东侧是西十二区,日界线的西侧是东十二区,又因为东十二区的日期比西十二区早1天,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应当减1天。
5.× 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而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在经线116°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6分钟。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并非只有东部采用。
第十九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20时在浙江省杭州市奥体中心体育场开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开幕式表演为观众们献上一场视觉盛宴。数百名艺术家和表演者共同呈现一场融合了科技与艺术的独特演出,展现了杭州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及亚洲各国的风采。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问题1 (地理实践力)杭州亚运会开幕时,北京(116°E)当地的地方时是多少?
提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北京经度为116°E,与120°E的经度差为4°,时间相差16分钟,根据“东加西减”原则,计算可得北京当地的地方时为2023年9月23日19时44分。
提示: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比美国纽约(西五区)区时早13个小时,当北京时间为2023年9月23日20时时,纽约时间为2023年9月23日7时,因此在美国纽约的华人看杭州亚运会电视直播,需要在2023年9月23日7时之前打开电视。
问题2 (地理实践力)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看杭州亚运会电视直播,需要几点打开电视?
1.地方时的计算
(1)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2)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①定时即定“基准时间”
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
在光照图上,特殊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已知条
件,有以下几种情况:
经线位置 确定地方时 图示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12时 ND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24时(或0时) NB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6时 NC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18时 NA
②定向即定“东西方向”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的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③定差即定“相对时差”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④定值即定“时间数值”
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
12:00+=15:00,F点地方时为:24:00-=21:00。
2.区时的计算方法
时区 计算 某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商上加一个时区)
区时 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3.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方法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
计算公式如下: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注意:加减的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
1.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2.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1.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5°S,46.6°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据此完成(1)~(2)题。
(1)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24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 )
A.2024年3月1日19时 B.2024年3月2日21时
C.2024年2月29日21时 D.2024年2月29日19时
√
(2)假定该企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17时。若该企业计划召开1个小时的电话会议,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
A.8-9时 B.14-15时
C.15-16时 D.20-21时
√
(1)C (2)B [第(1)题,圣保罗位于西三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晚11个小时,2024年2月有29天,可以计算出圣保罗当地时间为2024年2月29日21时。第(2)题,根据题干要求,要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由时区的计算公式可得出,利雅得位于东三区,伊斯兰堡位于东五区,东京位于东九区,悉尼位于东十区。悉尼位于最东边,若悉尼分支机构的人员要参加会议,则会议开始的最晚时间应为当地16时,此时利雅得(东三区)的时间为9时,伊斯兰堡(东五区)的时间为11时,东京(东九区)的时间为15时,再算出北京时间为14时,则会议时间应为北京时间14-15时。]
有位年轻的孕妇乘坐海轮时于2023年12月31日23时30分,首先生下一个女孩,然后过了1个小时,又生下了一个男孩。按照实际日期计算,后出生的男孩反而是哥哥,先出生的女孩却是妹妹。
问题1 (综合思维)针对材料中的状况,你知道为什么吗?
日期的变更
提示:孕妇生下女孩后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再生下男孩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提示:2023年12月31日0时30分。
问题2 (地理实践力)你能计算出哥哥的出生时间吗?
1.日界线的类型
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
经线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180°经线
日期 分割
特点 0时所在经线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 180°经线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变
2.日期的变更特点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
(1)经线展开图示
(2)极地投影图示
3.确定日期范围
(1)新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2)旧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4.计算日期比值
(1)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
(2)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
(3)新旧两天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数/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
2.如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9月26日,非阴影部分表示9月25日。据此完成(1)~(2)题。
(1)表示180°经线的是( )
A.NA B.NC
C.NB D.ND
(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A.9月26日2:00 B.9月25日2:00
C.9月26日6:00 D.9月25日6:00
√
√
(1)A (2)A [第(1)题,国际日界线基本上为180°经线,国际日界线的东侧是旧的一天,国际日界线的西侧是新的一天,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旋转,故表示180°经线的是NA,故选A。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NA是180°经线,NB是0时所在经线,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NB为90°E,故90°E是0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120°E地方时),120°E的地方时比90°E的地方时早2个小时,故北京时间是9月26日2:00,故选A。]
必备知识
1.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同纬度地区,偏东的地点地方时早,偏西的地点地方时晚;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国际上规定,以经度每15°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且东加西减。
3.大致以180°经线为国际日界线。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减1日;由东向西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加1日。
4.中国采用东八区区时即“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时间。
课堂小结
题组 产生时差
北京时间2024年2月9日20:00,202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播,全球观众同贺中国春节。据此完成1~2题。
1.旅居加拿大渥太华(45°25′N,75°43′W)的李先生想看2024年春晚直播,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2:00-6:00 B.7:00-11:00
C.12:00-16:00 D.17:00-21:00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
2.造成中国和加拿大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海陆位置的差异 B.地球的自转
C.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D.纬度的不同
√
1.B 2.B [第1题,加拿大渥太华位于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当东八区为20:00时,西五区为20:00-13=7:00,晚会持续四个小时左右,所以李先生想看2024年春晚直播,应选在当地时间的7:00-11:00,B正确。第2题,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不同时刻,因此地球自转是造成中国和加拿大时间差异的原因。]
王老师某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示意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读图,回答3~4题。
3.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A.5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9小时
4.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起飞地和降落地的经度差异
√
√
3.B 4.D [第3题,飞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时,旧金山时间为1月1日00:15-16小时=12月31日8:15,到达时旧金山时间为12月31日19:20,因此,本次航班飞行时长为12月31日19:20-12月31日8:15≈11小时。第4题,上海和旧金山两地经度存在差异,造成了两地地方时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时光倒流”的现象。]
2023年9月23日晚,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一届 “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就此拉开帷幕。据此完成5~6题。
5.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时间9月23日20时开始,莫斯科(东三区)观看直播的时间应该是( )
A.9月23日15时 B.9月24日15时
C.9月23日5时 D.9月25日1时
6.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时和北京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最接近
( )
A.小于1/4 B.1/2
C.3/4 D.1
√
√
5.A 6.D [第5题,北京位于东八区,莫斯科位于东三区,北京和莫斯科相差5个时区,时差为5个小时,东三区在东八区的西边,东三区区时比东八区区时晚5个小时,故莫斯科观看直播的时间应该是9月23日15时,A正确。第6题,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时为北京时间9月23日20时,即东八区区时为23日20时,此时东十二区为24日0:00,此时全球24个时区中,只有半个时区为24日,其余23.5个时区均为23日,与北京处于同一天,所以此时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范围最接近1,D正确。]
提示:该活动考查国际日界线的特点,国际日界线属于人为分界线,理论上看作是180°经线,它的特点是其西侧比东侧早一天。当180°经线上为0点时,全球皆为新的一天。材料中北京属于东八区、悉尼为东十区、伦敦为中时区、莫斯科为东三区、纽约为西五区。只有悉尼最靠近180°经线,故最早敲响新年钟声。当北京敲响新年钟声时,也就是北京时间为0时时,伦敦为前一天的16时,悉尼为当日2时,莫斯科为前一天的19时,纽约为前一天的11时。
[教材活动点拨]
教材P5活动
读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回答1~2题。
1.A点的区时是( )
A.某日8时 B.某日6时
C.某日10时 D.某日16时
2.此时北京时间是( )
A.某日16时 B.某日18时
C.某日14时 D.某日12时
课时分层作业(二) 产生时差
√
√
1.B 2.C [第1题,A点所在经线是0°经线,其与赤道的交点在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由于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其区时和地方时相同。第2题,“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比0°经线早8个小时,故此时北京时间为某日14时。]
北京时间2025年1月23日13时15分,中国在山西太原(38°N,110°E)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6组卫星发射升空。据此完成3~4题。
3.居住在洛杉矶(西八区)的华人王明观看了此次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升空的直播过程。火箭点火升空时,李明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
A.22日3时15分 B.22日21时15分
C.23日21时15分 D.23日23时15分
4.夜晚在太原观看北极星,其高度角是( )
A.30° B.38°
C.50° D.52°
√
√
3.B 4.B [第3题,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与西八区区时相差16个小时,火箭点火升空时,北京时间为23日13时15分,所以西八区的区时=23日13时15分-16小时=22日21时15分,B正确。第4题,北极星的高度角与观看者所处纬度数相同,根据材料可知太原位于38°N,因此观看北极星的高度角为38°,B正确。]
读国际日界线图,回答5~6题。
5.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N,30°E)起飞,向西南经过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五区)。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8日15时,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时间是( )
A.19日12时
B.19日19时
C.18日12时
D.18日19时
√
6.一艘向东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 )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1日11时5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
5.D 6.A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圣彼得堡位于东二区,哈瓦那位于西五区,圣彼得堡比哈瓦那早7个小时。飞机起飞时,哈瓦那的时间为18日8时(15-7=8),再加上飞机飞行的时间为11小时,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时间为18日19时,D正确。第6题,根据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2月30日12时起,经过5分钟后,时刻为12时5分,当其越过了180°经线后,日期有可能发生变更,也有可能不变,因为180°经线与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重合,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有两种情况:(1)若自西向东跨越日界线,则日期减一天,为12月29日12时5分;(2)若未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不变更,则为12月30日12时5分。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
一架客机于3月21日从北京起飞,8小时后途经a地(67°N,165°W)上空;又飞行7小时后抵达芝加哥(42°N,87.5°W)。下图示意客机飞行路线。读图,完成7~8题。
7.若该客机旅客计划抵达芝加哥时欣赏当地落日余晖景观,则其在北京起飞时北京时间约为( )
A.11时 B.14时
C.17时 D.20时
8.若客机于北京时间11时从北京起飞,途经a地上空时与芝加哥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24 B.3/8
C.5/8 D.23/24
√
√
7.C 8.D [第7题,由题可知,飞机起飞日期为3月21日(春分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因此在芝加哥欣赏当地落日余晖景观的时间为当地18时。根据时区和区时的计算方法可知,北京位于东八区,芝加哥位于西六区。当芝加哥落日(约当地18时)时,北京时间约为次日8时,途中飞行15个小时,因此要能够在芝加哥欣赏当地落日余晖景观,则其在北京起飞时北京时间约为(8+24-15)=17时,C正确。
第8题,客机从北京到a地上空用了8个小时,因此途经a地上空时北京时间为19时,此时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自然日界线)为165°W,新的一天从165°W经线向东跨过0°经线一直到180°经线(国际日界线),跨经度345°;旧的一天从165°W经线向西到180°经线,跨经度15°,因此新旧两天范围之比为345°∶15°=23∶1,此时芝加哥位于新一天,因此与芝加哥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23/24,D正确。]
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未来。2025年3月25日,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据此完成9~10题。
9.当纽约(西五区)开始参加2025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时,北京时间为( )
A.25日9:30 B.25日20:30
C.26日9:30 D.26日12:30
10.当图中“今天”为2025年3月25日时( )
A.0时经线为90°E
B.北美洲多数城市已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C.大洋洲所有城市已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D.全球范围约有四分之三为3月25日
√
√
9.C 10.A [第9题,由材料可知,此时纽约(西五区)为25日20:30,根据区时计算方法,东八区在西五区东边,时间差为13小时,因此北京时间为25日20:30+13小时,即为26日9:30。故选C。第10题,读图可知,0时经线应该为90°E,A正确;“今天”为3月25日时,今天的时间范围是0:00到6:00,即今天范围内各地的地方时都在6:00以前,结合材料可知,2025年3月25日,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1小时,此时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B、C错误;全球范围约有四分之三为3月24日,D错误。]
11.(8分)下面四幅图中,除图甲外,其余三图中的阴影部分均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昏线是________(填经线),图乙的昏线是________弧,图丙的晨线是________弧,图丁的昏线是________弧。(4分)
(2)甲、乙、丙、丁四幅图中,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________图。(2分)
(3)若图乙中此时新、旧两天范围相等,则A地经度为________。(2分)
30°W
BO
AO
CD
丙、丁
90°E
[解析] 第(1)题,图甲的阴影部分是3月21日,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日期分界图,由此可判断图中非阴影部分为3月22日,日期的分界线为0时经线和国际日界线。因而可判断图中60°经线为60°E,地方时为0时,3月21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因此可计算出昏线的经度为30°W。图乙、图丙、图丁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根据晨线和昏线的判读原则即可判断。
第(2)题,图甲为3月21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图乙中南极出现极昼,北半球昼短夜长;图丙中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因而北半球昼长夜短;根据图丁越向北白昼越长,可推断北半球昼长夜短。
第(3)题,新、旧两天范围相等,说明0时经线和180°经线正好相对,0°经线即为0时经线。A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因而可计算出A点的经度为90°E。
如图是某校学生自制的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的移动来表示全球日期分布。读图,回答12~13题。
12.当长指针指向Q点时,伦敦时间为( )
A.3时 B.9时
C.15时 D.21时
13.若北京时间为8时整,则长指针应指向( )
A.P点 B.Q点
C.M点 D.N点
√
√
12.C 13.A [第12题,读图可知,该日期钟的短指针和长指针分别表示180°经线和0时(24时)经线。读图可知,长指针指向Q点,说明Q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即135°E的地方时是0时(24时),由此推算出伦敦时间为15时,故C项正确。第13题,北京时间8时整,即120°E的地方时是8时,则0时所在的经线为0°经线,此时长指针指向P点,故A项正确。]
某中学组织游学活动,在北京火车站候车时一学生拍到了下面的照片,当天22时该同学将照片上传到社交软件,随即看到在美国洛杉矶(34°N,118°W)的好友小明点赞。据此完成14~15题。
14.好友小明点赞时,洛杉矶应是(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D.午夜
15.拍摄照片时,全球处于5月3日的范围约为( )
A.1/4 B.1/2
C.2/3 D.3/4
√
√
14.A 15.D [第14题,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洛杉矶位于西八区,洛杉矶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所以当该同学将照片上传到社交软件时,即北京时间为5月3日22时,洛杉矶的时间为5月3日22时-16小时=5月3日6时,为早晨。第15题,拍摄照片时的时间为5月3日14时,此时,0时经线为90°W,5月3日的范围为270°,占全球的3/4。]
16.(16分)如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晨昏圈与________相重合,图中弧NMS是____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6分)
(2)此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位于P、Q两点中的________,其经度是______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__。(6分)
(3)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所属的时区为________。(2分)
(4)如果此时全球分别处于9月22日和9月23日两天,地方时进入9月23日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经线圈
昏线
60°E
P
30°W
22时
东十区
150°E向东至180°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晨昏圈与经线圈相重合,随地球自转,过弧NMS进入夜半球,故此弧为昏线;从图中经线数可知,相邻两条经线间相隔30°,再结合图中0°经线的位置,可知弧NMS所在经线为60°E。第(2)题,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昏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即M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推算可知P点地方时为12时,其经度为30°W;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西二区区时为12时,计算可得北京时间为22时。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东八区为22时,所以地方时为0(或24)时的经线为东十区中央经线,即150°E。第(4)题,由以上分析可知,地方时为0(或24)时的经线为150°E,故自150°E向东至日界线(180°)之间的地区为9月23日。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