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4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义--高中鲁教版地理选必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4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义--高中鲁教版地理选必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0:47:05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1.收听天气预报,感受天气变化,据此分析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锋、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与影响。
3.结合示意图及天气特征,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一、锋
1.基本概念
(1)气团
项目 内容
概念 大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团空气
类型 冷气团 温度低于其到达地区的气温
暖气团 温度高于其到达地区的气温
(2)锋: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
(3)锋线:锋与地面相交的地带。
[名师点拨]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气温相比而言的;冷气团温度不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不一定高。
2.锋的特点
(1)锋面是一个狭窄的、倾斜的过渡空间。
(2)锋两侧的冷气团与暖气团在温度、湿度、气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3)锋附近温差明显,常伴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3.锋的类型
(1)冷锋
我国秋末、冬季和春初,经常受到冷锋影响。
(2)暖锋
(3)准静止锋:有时候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双方势均力敌,锋相对静止。准静止锋常形成连续性阴雨天气,如江淮准静止锋形成梅雨天气。
[特别提醒] (1)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集中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冷锋雨带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雨带降水主要在锋前。
(2)锋面的“前”和“后”,主要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来确定,锋面的前进方向为锋前,相反方向为锋后。
(3)锋过境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例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将天气状况与对应的锋面连线。
二、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1.低压(气旋)
(1)气流运动
位置 运动方向
近地面水平方向 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北半球 呈逆时针方向
南半球 呈顺时针方向
中心气流 旋转上升
(2)天气:常出现阴雨天气。
(3)案例: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
2.高压(反气旋)
(1)气流运动
位置 运动方向
近地面 水平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北半球 呈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 呈逆时针方向
中心气流 下沉
(2)天气特征:多为晴朗天气。
(3)案例:我国北方地区秋季经常出现的秋高气爽天气。
[特别提醒] 气旋、反气旋过境的气压变化
 
 赤道附近为什么不能生成台风?
提示:台风的形成除了要具备水温较高的海域条件之外,还必须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赤道附近海域虽然水温高,但地转偏向力很小,故不能形成台风。

材料一 下面是《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
“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冰合,铁甲如冰……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
材料二 冷锋、暖锋天气示意图
问题1 (综合思维)材料一中的描写反映的是冷锋过境还是暖锋过境?材料二中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过程的是甲图还是乙图?
提示:冷锋过境;甲图。
问题2 (地理实践力)哪些描写为冷锋过境前的天气?哪些描写为冷锋过境时的天气?哪些描写为冷锋过境后的天气?
提示:“是日,日无晶光……铁甲如冰”,描述的是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此时,该地在干燥的暖气团控制下,大气不稳定,多大风天气。
“次日彤云压阵……降下一天大雪”,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锋面过境时,大气活动频繁,先是云,后为雪。
“那雪降了一夜……约已没过马膝”,从叙述语气上看,降雪过程已经停止,由此推断此时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问题3 (综合思维)除了描写的天气,此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还会出现什么变化?
提示: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转晴。
1.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比较
锋面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从活动特征、气温、气压变化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具体总结如下:
比较项目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图 示 锋面示 意图
天气图
特 点 暖气团 运动状 况   被迫抬升 主动移动,爬升速度较慢 缓缓上滑
冷气团 运动状 况   冷气团主动移动,箭头没有回旋 冷气团箭 头有回旋 —
锋面 坡度 较大 较小 很小
降水区 的位置
过境时 天气 阴天、刮风、下雨等 阴雨天气,多连续性降水 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我国典型 的锋面 天气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贵阳冬季多阴雨冷湿天气,“天无三日晴”
2.冷暖锋的判断方法
(1)看符号:如下图所示,注意符号标在锋面前进方向的一侧。
(2)看锋面坡度
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移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3)看雨区:冷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后(狭窄区域),暖锋降雨主要在锋前(宽阔区域)。
(4)看降水强度:冷锋多为狂风暴雨,强度大;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5)看气温、气压变化
1.天山准静止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准静止锋之一,来自西伯利亚和北大西洋的不太强的冷气团进入准噶尔盆地后,先形成冷锋再形成准静止锋。结合天山准静止锋示意图,完成(1)~(2)题。
(1)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是由于(  )
A.暖气团持续抬升   B.冷气团势力变弱
C.暖空气遇冷下沉 D.冷空气移动受阻
(2)受天山准静止锋影响的地区会出现(  )
A.降温与升温交替 B.持续阴雾或微雪
C.大风与暴雪天气 D.持续多云与浓雾
(1)D (2)B [第(1)题,由材料可知,冷气团进入准噶尔盆地后,先形成冷锋,受天山阻挡,难以向南移动,进而形成准静止锋,属于冷空气移动受阻。第(2)题,天山准静止锋难以向南移动,会造成山前暖气团抬升,近地面降温。该准静止锋出现在冬春季冷空气频发时节,水汽含量较少,多形成阴雾或微雪天气。因冷空气活动频繁,不太可能出现持续浓雾天气。]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2023年9月2日,第9号台风“苏拉”沿着广东沿海海域一路向西发展,“苏拉”过境珠海海域期间,海面最大风力达到18级超强台风等级,风速达到 61.5 m/s,在海面掀起了 5~6 m高的巨浪,海洋气象预报部门发布了海浪红色预警,海上的许多结构物遭到了重大损坏。
问题1 (地理实践力)台风“苏拉”属于哪类天气系统?这类天气系统过境时,对天气有何影响?
提示:低压系统。常常带来阴雨、大风天气。
问题2 (地理实践力)当“苏拉”登陆时,其西部是什么风向?
提示:西北风。
问题3 (综合思维)“苏拉”登陆前后,气压如何变化?
提示:登陆时,气压降低;登陆后,气压升高。
问题4 (综合思维)每年盛夏季节台风在我国登陆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旱情,那么伏旱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天气晴朗,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伏旱天气。
1.气旋与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
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1)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图所示为北半球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近地面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
2.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线处。
(2)确定半球或风向:根据北半球或南半球,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或反过来根据风向与等压线关系判断北半球或南半球。
(3)判断冷暖空气(气团):确定了南北半球后,北半球锋面北侧为冷气团,南半球锋面南侧为冷气团。如上图若为北半球时,H、K、E为冷气团,M、N、F为暖气团。
(4)确定锋面性质:“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锋面气旋的东侧锋面均为暖锋,西侧锋面均为冷锋。如上图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CD均为暖锋,AB均为冷锋。
(5)确定锋面的移动方向:“北逆南顺”。北半球锋面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锋面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如上图若在北半球,则锋面AB、CD均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2.下图为南亚某区域沿9°N附近某天气系统某时的气象材料。据此完成(1)~(2)题。
(1)此时,图中位于9°N附近的P地近地面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该天气系统最可能为(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1)C (2)A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P地处在近地面低压西侧,则其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西指向东,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偏转30°~45°,风会偏转成西北风。第(2)题,图示天气系统中心气压低,降水很少,风力很小,应是飓风天气系统,是北半球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1.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附近常伴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锋可以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等。 2.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是冷锋。 冷锋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都是受冷锋影响。 3.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是暖锋。 暖锋过境时,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速度较慢,因此多形成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晴。“一场春雨一场暖”是受暖锋影响。 4.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相对静止,称为准静止锋。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与江淮准静止锋有关;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的天气与昆明准静止锋有关。 5.低压(气旋):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中心气流旋转上升,气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6.高压(反气旋):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垂直方向上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反气旋控制地区多晴朗天气。
题组1 锋
读锋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  )
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C.连续性降水 D.天气转晴
2.下列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气团有时在锋面之上,有时在锋面之下
B.锋面两侧的气温、气压差异不显著
C.锋面都向暖气团一侧倾斜
D.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1.D 2.D [第1题,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取代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故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天气转晴。第2题,由于冷气团冷而重,暖气团暖而轻,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面,将暖气团抬离地面,两个气团的交界面是锋面。锋面呈倾斜状态,且向冷气团一侧倾斜。锋面两侧的气温、气压有明显的差异。]
题组2 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北京时间某年8月10日,强台风从浙江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6级。据此回答3~4题。
3.能表示此次强台风天气系统图(单位:hPa)的是(  )
A     B    C    D
4.此次强台风位于舟山西边时,舟山吹(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A 4.A [第3题,此次强台风是由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A项正确。第4题,此次强台风位于舟山西边时,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舟山指向台风中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向右偏转,形成东南风,A项正确。]
题组3 锋面气旋
下图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此时,B地的天气比A地(  )
A.暖干  B.暖湿  C.冷干  D.冷湿
6.该日,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布“气温升高、阴雨”预报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5.B 6.C [第5题,读图可知,此时B地位于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温度较高;A地位于冷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天气晴朗,B地气流来自海洋较为湿润,故此时B地的天气比A地暖湿,B正确,A、C、D错误。第6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都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A、B错误;丙地位于暖锋前,受暖锋影响,气温上升,出现阴雨天气,C正确;丁地位于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D错误。]
[教材活动点拨]
教材P52活动
提示:1.依据自己的理解演示锋的形成与分类。
2.分清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分别受哪种气团控制。明确单一气团控制天气以晴朗为主。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天气特征 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阴天、刮风、雨雪、降温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暖锋天气特征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连续性降水 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影响锋面降水强度的因素,可以从暖气团的湿度大小、锋面的移动速度、空气的洁净度等因素考虑。沙尘暴的形成与冷锋关系密切,当冷锋锋前的暖气团干燥,地表沙源广布,冷锋移动速度又快时,很容易扬起沙尘,形成沙尘暴。
教材P54~55活动
提示:1.利用网络进行操作即可。
2.(1)印度东北部云层渐少,推测由阴雨天气变为多云的天气;日本则由较为晴朗天气变为阴雨天气,且云层越来越厚。
(2)南下的冷空气(冷气团)与南部较暖的空气(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阴天、沙尘暴等天气。
(3)略。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常见的天气系统
“你是暖气团,我是冷气团,每一次相遇,你总是潇洒地离我而去,留下一片云雨。”这是地理人独有的情诗。据此完成1~2题。
1.该情诗描述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2.下列能正确表示该情诗中“我”所在位置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A 2.A [第1题,“你是暖气团,我是冷气团,每一次相遇”说明冷暖气团相遇形成了锋面,“你总是潇洒地离我而去”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大,暖气团势力弱,冷暖气团相遇之后,暖气团被推走,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该情诗描述的天气系统是冷锋。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情诗描述的天气系统是冷锋,“我”表示冷气团。①②所示锋面符号表示冷锋,三角形所指的方向为冷锋移动的方向,也是冷气团移动的方向,所以冷气团位于冷锋锋后,①表示冷气团的位置。]
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与陆地较热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称为海风锋。上海市多受海风锋影响,发源于长江口的称为N型(北支)海风锋,发源于杭州湾的称为S型(南支)海风锋,很多情况下会同时存在南北两支海风锋,合并后成为SN型海风锋。如图示意上海市某次SN型海风锋活动轨迹。据此完成3~4题。
3.海风锋最易形成的时间段是(  )
A.6-9时 B.12-15时
C.18-21时 D.1-4时
4.图示S型海风锋推进速度明显快于N型海风锋主要是由于(  )
A.地面建筑物差异 B.地形差异
C.水汽含量差异 D.海陆位置差异
3.B 4.A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过程中与陆地较热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称为海风锋。结合热力环流等相关知识可知,沿海地区一般在14时前后陆地气温最高,最易形成海风锋,B正确。第4题,根据图文可知,上海市主城区主要靠近北部长江沿岸地区,城区建筑物高大密集,对海风锋起到阻挡作用,故N型海风锋推进速度较慢,S型海风锋推进速度明显更快,A正确。区域地形、水汽含量以及海陆位置差异不大,B、C、D错误。]
南昌位于武汉的东南方向,某天气系统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先后控制武汉和南昌。下表是该天气系统影响下武汉和南昌的天气情况。据此完成5~6题。
城市 5日 6日 7日
武汉 雨,6~12℃ 晴,3~10℃ 晴,3~11℃
南昌 晴,10~18℃ 晴,10~18℃ 雨,7~10℃
5.该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冷气团  D.暖气团
6.该天气系统前沿位于南昌与武汉之间的日期是(  )
A.5日 B.7日
C.5-6日 D.6-7日
5.A 6.C [第5题,5-6日南昌位于锋面之前,气温高,6-7日武汉位于锋面之后,气温变低,故可判断该天气系统是冷锋;暖锋锋前气温低,锋后气温升高;冷气团、暖气团为单一气团,不属于天气系统。第6题,根据冷锋雨区的位置,冷锋雨区位于锋后,5日武汉降水,武汉位于冷锋后,也就是冷锋位于武汉与南昌之间;7日南昌降水,此时南昌位于冷锋后,因此可以推测南昌降水之前,冷锋前沿位于南昌与武汉之间,其日期是5-6日。]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高空等压线分布图,A、B为高空中的两点,高空所在的天气系统与近地面完全相反。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A处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北风
C.偏西风  D.偏南风
8.图示区域的近地面大气(  )
A.受高压系统所控制 B.向外做辐散运动
C.呈逆时针旋转运动 D.盛行下沉气流
7.D 8.C [第7题,读图可知,A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指向西;A处位于北半球高空,实际风向应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向右偏转为偏南风,D正确。第8题,读图可知,高空所在的天气系统是高压中心,根据材料“高空所在的天气系统与近地面完全相反”可知,近地面的天气系统是低压中心,A错误;北半球近地面为低压中心,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上升,B、D错误,C正确。]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锋面气旋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天气状况是(  )
A.①地吹东南风 B.②地吹西南风
C.③地风速最大 D.④地气压最高
10.对图中甲、乙锋面及其运动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冷锋,向西北方向运行
B.乙为冷锋,向西南方向运行
C.甲为暖锋,向东南方向运行
D.乙为暖锋,向东北方向运行
9.B 10.D [第9题,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读。在水平方向上,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北半球的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天气状况是:①地吹西北风,A错误;②地吹西南风,B正确;③地附近等压线不是最密集的,风速并不是最大,C错误;根据等压线数值可知,④地气压不是最高,D错误。第10题,本题考查锋面气旋天气系统的运动规律。结合北半球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呈逆时针方向辐合,锋面气旋左侧为冷锋,锋面气旋右侧为暖锋得出图中甲为冷锋,向东南方向运行,A、C错误;乙为暖锋,向东北方向运行,D正确,B错误。]
蒙古气旋是发源于蒙古的温带气旋。如图为某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蒙古气旋总体上(  )
A.气压梯度小,冷锋活动弱
B.气压梯度大,冷锋活动强
C.气压梯度小,暖锋活动弱
D.气压梯度大,暖锋活动强
12.此刻影响西乌尔特地区的气团性质是(  )
A.冷干 B.冷湿 C.暖干 D.暖湿
11.B 12.C [第11题,读图可知,此时蒙古气旋与周围地区之间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且冷锋所处位置等压线比暖锋更密集,说明冷锋活动强于暖锋,B正确。第12题,读图可知,西乌尔特地区位于冷锋锋前、暖锋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此时为4月,位于亚欧大陆内部的西乌尔特地区气候干旱,所以该地气团性质为暖干,C正确。]
13.(14分)下图为我国某年11月26日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图中M、N锋面的共同特征。(4分)
(2)简述北京与贵阳此时的天气状况。(4分)
(3)预测大连未来几天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6分)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M处为昆明准静止锋, N处为冷锋。M、N锋面都是倾斜的;冷气团都是在暖气团下方;M、N锋面两侧气团不同,其气温、气压、湿度、风力等差异显著;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大,有云雨等天气现象。第(2)题,读图可知,北京受冷锋影响,气温低,气压较高,风速较大,可能有雨雪天气;贵阳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锋面在此徘徊,天气湿冷,阴雨连绵。第(3)题,读图可知,大连未来几天将要经历冷锋过境,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冷锋过境时,一般会出现大风、雨雪天气,气温降低。冷锋过境后冷空气占据了原来暖空气的位置,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答案] (1)锋面是倾斜的;冷气团在暖气团下方;锋面两侧气温、气压、湿度、风力等差异显著;锋面附近有云雨等天气现象。
(2)北京:气温低,气压较高,风速较大,可能有雨雪。贵阳:天气湿冷,阴雨连绵。
(3)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天气转为大风、降温、雨雪等;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19/19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1.收听天气预报,感受天气变化,据此分析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锋、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与影响。
3.结合示意图及天气特征,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一、锋
1.基本概念
(1)气团
项目 内容
概念 大范围内温度、__________等物理性质比较__________的大团空气
类型 冷气团 温度__________其到达地区的气温
暖气团 温度__________其到达地区的气温
(2)锋: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交界面。
(3)锋线:锋与__________相交的地带。
[名师点拨]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气温相比而言的;冷气团温度不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不一定高。
2.锋的特点
(1)锋面是一个狭窄的、__________的过渡空间。
(2)锋两侧的冷气团与暖气团在__________、湿度、__________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3)锋附近__________明显,常伴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3.锋的类型
(1)冷锋
我国__________、冬季和__________,经常受到冷锋影响。
(2)暖锋
(3)准静止锋:有时候__________与__________相遇,双方势均力敌,锋__________。准静止锋常形成__________天气,如江淮准静止锋形成__________天气。
[特别提醒] (1)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集中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冷锋雨带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雨带降水主要在锋前。
(2)锋面的“前”和“后”,主要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来确定,锋面的前进方向为锋前,相反方向为锋后。
(3)锋过境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例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将天气状况与对应的锋面连线。
二、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1.低压(气旋)
(1)气流运动
位置 运动方向
近地面水平方向 由四周向中心__________ 北半球 呈__________时针方向
南半球 呈__________时针方向
中心气流 旋转__________
(2)天气:常出现__________天气。
(3)案例: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__________。
2.高压(反气旋)
(1)气流运动
位置 运动方向
近地面 水平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__________ 北半球 呈__________时针方向
南半球 呈__________时针方向
中心气流 __________
(2)天气特征:多为__________天气。
(3)案例:我国北方地区秋季经常出现的__________天气。
[特别提醒] 气旋、反气旋过境的气压变化
 
 赤道附近为什么不能生成台风?

材料一 下面是《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
“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冰合,铁甲如冰……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
材料二 冷锋、暖锋天气示意图
问题1 (综合思维)材料一中的描写反映的是冷锋过境还是暖锋过境?材料二中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过程的是甲图还是乙图?
问题2 (地理实践力)哪些描写为冷锋过境前的天气?哪些描写为冷锋过境时的天气?哪些描写为冷锋过境后的天气?
问题3 (综合思维)除了描写的天气,此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还会出现什么变化?
1.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比较
锋面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从活动特征、气温、气压变化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具体总结如下:
比较项目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图 示 锋面示 意图
天气图
特 点 暖气团 运动状 况   被迫抬升 主动移动,爬升速度较慢 缓缓上滑
冷气团 运动状 况   冷气团主动移动,箭头没有回旋 冷气团箭 头有回旋 —
锋面 坡度 较大 较小 很小
降水区 的位置
过境时 天气 阴天、刮风、下雨等 阴雨天气,多连续性降水 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我国典型 的锋面 天气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贵阳冬季多阴雨冷湿天气,“天无三日晴”
2.冷暖锋的判断方法
(1)看符号:如下图所示,注意符号标在锋面前进方向的一侧。
(2)看锋面坡度
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移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3)看雨区:冷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后(狭窄区域),暖锋降雨主要在锋前(宽阔区域)。
(4)看降水强度:冷锋多为狂风暴雨,强度大;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5)看气温、气压变化
1.天山准静止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准静止锋之一,来自西伯利亚和北大西洋的不太强的冷气团进入准噶尔盆地后,先形成冷锋再形成准静止锋。结合天山准静止锋示意图,完成(1)~(2)题。
(1)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是由于(  )
A.暖气团持续抬升   B.冷气团势力变弱
C.暖空气遇冷下沉 D.冷空气移动受阻
(2)受天山准静止锋影响的地区会出现(  )
A.降温与升温交替 B.持续阴雾或微雪
C.大风与暴雪天气 D.持续多云与浓雾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2023年9月2日,第9号台风“苏拉”沿着广东沿海海域一路向西发展,“苏拉”过境珠海海域期间,海面最大风力达到18级超强台风等级,风速达到 61.5 m/s,在海面掀起了 5~6 m高的巨浪,海洋气象预报部门发布了海浪红色预警,海上的许多结构物遭到了重大损坏。
问题1 (地理实践力)台风“苏拉”属于哪类天气系统?这类天气系统过境时,对天气有何影响?
问题2 (地理实践力)当“苏拉”登陆时,其西部是什么风向?
问题3 (综合思维)“苏拉”登陆前后,气压如何变化?
问题4 (综合思维)每年盛夏季节台风在我国登陆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旱情,那么伏旱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气旋与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
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1)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图所示为北半球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近地面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
2.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线处。
(2)确定半球或风向:根据北半球或南半球,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或反过来根据风向与等压线关系判断北半球或南半球。
(3)判断冷暖空气(气团):确定了南北半球后,北半球锋面北侧为冷气团,南半球锋面南侧为冷气团。如上图若为北半球时,H、K、E为冷气团,M、N、F为暖气团。
(4)确定锋面性质:“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锋面气旋的东侧锋面均为暖锋,西侧锋面均为冷锋。如上图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CD均为暖锋,AB均为冷锋。
(5)确定锋面的移动方向:“北逆南顺”。北半球锋面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锋面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如上图若在北半球,则锋面AB、CD均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2.下图为南亚某区域沿9°N附近某天气系统某时的气象材料。据此完成(1)~(2)题。
(1)此时,图中位于9°N附近的P地近地面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该天气系统最可能为(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1.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面附近常伴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锋可以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等。 2.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是冷锋。 冷锋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都是受冷锋影响。 3.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是暖锋。 暖锋过境时,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速度较慢,因此多形成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晴。“一场春雨一场暖”是受暖锋影响。 4.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相对静止,称为准静止锋。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与江淮准静止锋有关;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的天气与昆明准静止锋有关。 5.低压(气旋):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中心气流旋转上升,气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6.高压(反气旋):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垂直方向上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反气旋控制地区多晴朗天气。
题组1 锋
读锋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  )
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C.连续性降水 D.天气转晴
2.下列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气团有时在锋面之上,有时在锋面之下
B.锋面两侧的气温、气压差异不显著
C.锋面都向暖气团一侧倾斜
D.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题组2 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北京时间某年8月10日,强台风从浙江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6级。据此回答3~4题。
3.能表示此次强台风天气系统图(单位:hPa)的是(  )
A     B    C    D
4.此次强台风位于舟山西边时,舟山吹(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题组3 锋面气旋
下图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此时,B地的天气比A地(  )
A.暖干  B.暖湿  C.冷干  D.冷湿
6.该日,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布“气温升高、阴雨”预报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教材活动点拨]
教材P52活动
提示:1.依据自己的理解演示锋的形成与分类。
2.分清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分别受哪种气团控制。明确单一气团控制天气以晴朗为主。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天气特征 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阴天、刮风、雨雪、降温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暖锋天气特征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连续性降水 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影响锋面降水强度的因素,可以从暖气团的湿度大小、锋面的移动速度、空气的洁净度等因素考虑。沙尘暴的形成与冷锋关系密切,当冷锋锋前的暖气团干燥,地表沙源广布,冷锋移动速度又快时,很容易扬起沙尘,形成沙尘暴。
教材P54~55活动
提示:1.利用网络进行操作即可。
2.(1)印度东北部云层渐少,推测由阴雨天气变为多云的天气;日本则由较为晴朗天气变为阴雨天气,且云层越来越厚。
(2)南下的冷空气(冷气团)与南部较暖的空气(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阴天、沙尘暴等天气。
(3)略。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