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预习检测(共30分)
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如鸣佩( )环( ) 佁( )然不动 俶( )尔远逝
参( )差( )披拂 往来翕( )忽 斗( )折蛇行
悄( )怆( )幽邃 犬牙差( )互 寂寥( )无人
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凛
liè( ) 翠
màn( )连
zhuì( ) 清
chè( )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8分)
⑴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_________蛇:_________)
⑸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凄:_________寒:_________)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A、⑴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_______________)
⑵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_______________)
B、⑴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
⑵ 似与游者相乐。 (乐:_______________)
C、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_____)
⑵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可:_______________)
D、⑴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_______________)
⑵ 同游者:吴武陵…… (游: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⑴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
1、pèi huán yí chù cēn cī xī dǒu qiǎo chuàng cī liáo
2、冽 蔓 缀 澈
3、⑴ 向西走;往西走。⑵ 以……为乐。⑶ 在空中游动。
⑷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⑸ 像狗的牙齿一样。
⑹ 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4、A、⑴ 清澈。 ⑵ 凄清;冷清。
B、⑴ 以……为乐。 ⑵ 欢乐。
C、⑴ 大约。 ⑵ 可以。
D、⑴ 游动。 ⑵ 游玩。
5、⑴ (潭边长满了)青翠的树木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⑵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⑶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4)小石潭中的鱼大约100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会翻译重点语句。
2.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3.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唐宋八大家都是谁吗?请说一说。你了解柳宗元这个人吗》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及课文诵读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三、初读感悟
1.
读课文,用我觉得小石潭很
,说说你对小石潭的感受。
2.
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并归纳其用法。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斗折蛇行
3)明灭可见
4)其岸势犬牙差互
5)日光下彻
6)影布石上
7)隶而从者
8)以其境过清
3.翻译
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
请结合注释或利用工具书用现代汉语梳理文章的内容。
5.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四、讨论研究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这种记叙叫什么写法
3.
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4.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5.
潭水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6.
作者是怎样写鱼的 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
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
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因为被贬谪,作者的心情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这种情感,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得出来?
10.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文章先写“——”,后面又写“——”?。
五、拓展延伸
1.
读了课文,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2.
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什么感觉?
六、达标检测
七、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预习学案
一、掌握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
)清冽(
)为坻(
)为屿(
)为嵁(
)
翠蔓(
)摇缀(
)参差(
)(
)佁然(
)悄怆(
)(
)
2.解释下列词语。
心乐之(
)伐竹取道(
)水尤清冽(
)水尤清冽(
)
为坻(
)青树翠蔓(
)皆若空游无所依(
)佁然不动(
)
3.熟读课文至少两遍,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试翻译下列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二、教材助读: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柳宗元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岳阳楼记》。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当堂达标检测(共30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3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www-2-1-cnjy-com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出下列句式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及意义。(5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蛇:_____
(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_____
寒:_____
(4)阁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
(5)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_____
2.解释加点字的不同用法(6分)
(1)全石以为底
为:_____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为:_____
(2)全石以为底
以:_____
卷石底以出
以:_____
以其境过清
以:_____
(3)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
不可知其源
可:_____
3.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6分)
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________”埋下伏笔。21·cn·jy·com
②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21·世纪
教育网
4.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3分)21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1)向西
(2)像蛇一样(3)凄凉
寒气(参照原译文: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4)以……为乐
(5)像狗牙一样
2.(1)作为
成为(2)把
表示结果的连接词,相当于"以至于"
因为(3)大约
能
3.⑴ 隔篁竹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⑵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⑶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潭西南而望
4.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21cnjy.com
5.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www.21-cn-jy.com
7.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2·1·c·n·j·y
8.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