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0 15:29:42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7《岳阳楼记》当堂达标检测(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5分)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⒈解释加点词:(3分)
 ⑴春和景明 景:
  
 ⑵波澜不惊 惊:
  
 ⑶宠辱偕忘 偕:
 
 
⒉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多义词:(7分)
 ⑴①而或长烟一空  或:
 
 
  ②或异二者之为  或:
   
 ⑵①而或长烟一空  一:
  ②一碧万顷    一:
  ③在洞庭一湖   一:
 ⑶①把酒临风    把:
  ②把问题弄清楚  把:
⒊用原文回答:(3分)
 ⑴选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
。 
⑵选文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⑶选文中抒情的句子是

4.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25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心:
  
 ⑵不以己悲       以:
    
 ⑶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
    
⒉下列句中的“异”与“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渔人甚异之
B.使内外异法也
C.独在异乡为异客
D.永州之野产异蛇
⒊翻译下面句子(2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⒋⑴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1分)
 ⑵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1分)
⒌选出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居庙堂
之高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处江湖之远
⒍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⒎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2分)
进_______________ 退_______________
⒏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以”的用法。(2分)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
⒐根据要求填空:(2分)
⑴“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
⑵“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_________

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你应该有怎样的胸襟与抱负 (4分)
当堂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一、⒈⑴日光 ⑵起、动 ⑶一起 
⒉⑴①有时 ②或许 ⑵①全 ②一片 ③整个 ⑶①持、端 ②介词 
3.⑴浮光跃金 ⑵静影沉璧 ⑶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⒈⑴思想感情 ⑵因为 ⑶没有
2.B 
⒊“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再乐。”或“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⒋⑴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5.A 
⒍迁客、骚人 
⒎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⒏①来 ②因为 
⒐⑴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⑵古仁人 
⒑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7《岳阳楼记》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释重点词汇、句子的含义。
3.初步感受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胸怀。
一、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范仲淹(989─1
( http: / / www.21cnjy.com )052年),字_____,北宋杰出的_____、_____。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岳阳楼写的记。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
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其中的诗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21教育网
二、给加点字注音。
谪守
诗赋
衔接
潇湘
日星隐耀
山岳潜行
波澜不惊
一碧万顷
浩浩汤汤
阴风怒号
锦鳞游泳
静影沉璧
 
薄暮冥冥
忧谗畏讥
沙鸥翔集
霪雨霏霏
岸芷汀兰
樯倾楫摧
三、初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
3.具体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21cnjy.com
4.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
5.“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7《岳阳楼记》预习检测(共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2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
    
⑵百废具兴 
具:
     
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
⑷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多义词:(4分)
 ⑴①政通人和
           
  ②至若春和景明
 
 ⑵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岳阳楼记
 
 
⒊用原文回答:(2分)
⑴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

⑵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
。 
⒋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乃重修岳阳楼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3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⒈解释加点词:(3分)
⑴横无际涯 
涯:
   
 
⑵朝晖夕阴  
晖:
  
 
⑶前人之述备矣 备: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4分)
 ⑴①北通巫峡      通:
    
  ②政通人和      通:
 ⑵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观: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
⒊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⑵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⒋“前人之述备矣”与第一节中的
一句相照应。(2分)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
一、⒈⑴降职或远调 ⑵通“俱”全,皆 ⑶在 ⑷通“嘱”嘱托
⒉⑴①和乐 ②和煦 ⑵①记载 ②古代的一种文体。
⒊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
⒋乃/重修/岳阳楼
二、⒈⑴边 ⑵日光 ⑶详尽 
⒉⑴①通往 ②通顺⑵①看 ②景观 
⒊⑴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⑵降职远调的官员和诗人,大多都在这里聚会,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⒋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7《岳阳楼记》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学会辨认古今异义的字。
2.准确翻译文中重点及难点文言句子。
4.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由古诗文中写楼阁的诗文引入。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和诵读课文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1)岳阳楼:
(2)范仲淹:
(3)“
记”:
三、疏通文字
1.结合课下注释自行翻译。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质疑问难。
3.教师带领学生疏通文字。
四、理解内容
1.第一段写了什么?滕子京“谪守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问题?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进行详细描绘,原因是什么?21教育网
2.第二段写览物之人看到了什么景物?他们看到的洞庭湖之景有哪些特征?第二段先写景再抒情,如何写景?
3.第三段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体现了洞庭湖景观的什么特征?通过这些景物又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4.
第四段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体现出洞庭湖的什么特征?通过这些景观体现出作者的什么感情?
5.
翻看文章第3、4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考以下问题: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与“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1cnjy.com
6.
翻看文章第5段,思考以下问题: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本段表现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
7.
作者想要寻求怎样的古人品德?从这理想的寻求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怎样的人品?
8.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
9.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下》中劝说君主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它在内容上有何联系?
五、拓展延伸
1.滕子京是否属于“仁人”?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2.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范仲淹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上,我们看到了忧国忧民的责任心和先苦后乐的忧乐观。面对这样的“仁人之心”,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六、作业
搜集古代有远大抱负的仁人志士,并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