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高中鲁教版地理选必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高中鲁教版地理选必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0:47:05

文档简介

模块综合测评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用相机在一年中每天的同一时刻对着太阳进行拍摄,会得到不同位置的太阳图像。将这些太阳位置连接形成的曲线,形成了日行迹。图中展示了北京故宫在2024年每天地方时12:00时的日行迹,其中二分和二至点用方形点表示。据此完成1~3题。
注:太阳方位角表示太阳所在方位(正北方为0°,依顺时针方向旋转产生的角度,正南方为180°)。
1.图中四个方形点中,表示夏至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北京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B点位置靠近地球公转的近日点
C.C点位置对应的节气为春分
D.B与D点太阳高度角差值为46°52′
3.10月某天中午,北京时间为12:16时,此时故宫日影朝向为(  )
A.正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4~5题。
4.①②③④四种岩石或岩层中(  )
A.①层理较明显可以找到化石
B.②岩石形成时水流速度较快
C.③是在④的基础上变质形成
D.④的粒径较大可做建筑材料
5.甲处(  )
A.岩层受挤压,在断层发生前形成向斜
B.因断层下陷并被侵蚀形成背斜谷地
C.岩层紧实坚固适于开凿隧道
D.向下可能找到石油或天然气
下表为2023年9月30日(农历八月十六日)-10月2日秦皇岛市天气统计。据此完成6~7题。
日期 气温 阴晴 风向、风力
9月30日 7~21℃ 雷阵雨 西风、微风
10月1日 12~22℃ 晴 西风、微风
10月2日 5~20℃ 晴 东北风、3~4级
6.该时段,秦皇岛市(  )
A.以阴雨天气为主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大
C.经历了暖锋过程
D.居民应注意早晚添衣防寒
7.该时段,秦皇岛北戴河海滨(  )
A.12时海风最为强盛
B.海陆风转换受天气影响小
C.14时海面气温最高
D.潮汐的潮高为全年最低值
亚洲的天气、气候与气压场的分布及变化直接相关。下图为沿100°E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年变化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气压中心名称及其切断的气压带分别为(  )
A.甲—亚洲低压 副极地高压带
B.乙—亚洲高压 副热带高压带
C.乙—亚洲高压 副极地低压带
D.甲—亚洲低压 副热带低压带
9.受图中气压中心影响,亚洲可能会经历(  )
A.受甲影响,东南亚的沿海台风多发
B.受甲影响,南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
C.受乙影响,东亚地区寒潮天气多发
D.受乙影响,南亚地区盛行西北季风
鱼汛是指水生经济动物高度集中于某水域,适于大量捕捞的时期。图中甲、乙两渔场鱼汛期不同,受当地风向影响显著。据此完成10~11题。
10.甲渔场形成鱼汛时,北印度洋洋流运动方向为(  )
A.呈逆时针流动 B.大致向东流动
C.呈顺时针流动 D.大致向西流动
11.乙渔场形成鱼汛时,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盛行离岸风,降水量较大
B.寒流流经,海水盐度较高
C.此时乙渔场附近海雾多发
D.盛行向岸风,降水量较大
乌拉尔河发源于乌拉尔山脉南部,流经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注入里海,全长2 428千米,是世界第四大内流河,为欧洲与亚洲的界河。如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乌拉尔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永久性冰川融水
13.乌拉尔河(  )
A.上游河段流速慢 B.下游雨水补给多
C.冬春季易发凌汛 D.径流季节变化大
14.与①至②河段相比,②至③河段的径流量变化特点及原因是(  )
A.变大 气温降低蒸发较弱
B.变大 降水量增大补给多
C.变小 流速加快下渗量大
D.变小 流经沙漠下渗量大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完成15~16题。
15.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丙>乙>甲
16.终年积雪区域北部下线与南部下线海拔不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北部更低,因为北部降水更丰富
B.南部更高,因为相同海拔情况下,南部气温更高
C.北部更高,因为相同海拔情况下,北部气温更高
D.南部更低,因为南部降水更丰富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北大西洋海雾多发生在4-9月(7月发生频率最高),10月至次年3月发生频率低。北大西洋的海雾类型多为平流冷却雾(暖湿空气遇到冷海面形成)。对北大西洋海雾的时空规律进行研究和监测预报,有利于保障相关经济活动的安全性。下图为北大西洋7月海雾频率(单位:%)分布图。
(1)从洋流的角度,说明M海域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原因及海雾形成过程。(6分)
(2)M海域7月盛行的西南风,是该海域海雾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M海域7月西南风的成因及其对海雾形成的影响。(6分)
(3)M地曾有著名渔场,简述其成因及海雾对该地区渔业捕捞的影响。(6分)
18.(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塑造出了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丹娘乡位于大峡谷中游宽谷,年降水量约640 mm,降水集中在6-9月,冬、春季多大风,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且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在丹娘乡对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下图为丹娘沙丘位置示意图。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推测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6分)
(2)简要说明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6分)
(3)从河流地貌对聚落影响的角度,说明丹娘乡选址的合理性。(6分)
19.(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然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复杂的自然环境是地带性和地方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判断A自然地带类型并说明其东西狭窄、南北延伸分布的原因。(6分)
(2)甲、乙两处都位于山地东侧,海拔与相对高度相近,但垂直自然地带分布差异显著。请从基带、垂直带谱、雪线高度等方面简述其差异,并写出其差异的主导因素。(6分)
(3)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丙地海岸线破碎的原因。(4分)
7/7模块综合测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D B D A D C C C C C B D D C D
17.(1)原因: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过程:暖流上空的暖湿空气平流至寒流上空,气温下降,水汽易凝结,形成海雾高发区。
(2)成因:北大西洋南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M海域位于副热带高压北部(或受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盛行西南风。
影响:西南风将中低纬度的暖湿气流带到冷海面上,形成海雾。
(3)成因: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交汇,使营养物质上泛,形成渔场。
影响:渔业活动频繁,海雾多发,影响出海安全。
18.(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挤压抬升强烈;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河流落差大,河水流速快,下切侵蚀作用强。
(2)位于大峡谷中游宽谷,流速较慢,夏季泥沙易沉积于河漫滩;冬春季河漫滩出露,且多大风,风沙活动活跃;受山坡阻挡,风速减慢,沙尘在山麓堆积,形成沙丘。
(3)该处河谷宽广,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耕和聚落建设; 远离河岸,地势较高,避免洪水的威胁; 位于山麓,水源充足; 远离陡坡,避开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19.(1)A自然地带为热带荒漠带。其受高大山脉限制难以向内陆延伸,所以东西狭窄;沿岸寒流降温减湿,所以向南北方向延伸。
(2)甲、乙两处垂直自然地带分布差异:甲处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乙处基带为温带荒漠带;甲处垂直带谱比乙处复杂;甲处雪线高度大于乙处。主导因素:纬度。
(3)内力作用: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层破碎。外力作用: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侵蚀作用;位于西风迎风坡,风大浪急,海水侵蚀作用强;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内、外力的共同作用,致使海岸线破碎。
1.B 2.D 3.B [第1题,太阳在某地每天固定时间的实际位置是变化的,全年内形成一个“8”形轨迹。北京位于北温带,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日期在夏至日,在北京故宫2024年每天正午时刻拍摄而得到的日行迹图中,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位置,即图中的B点位置;在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位置,即图中的D点位置,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冬至日之前是秋分日,所以C是秋分日,则A为春分日。故选B。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A为春分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北京太阳应从正东方附近升起,A错误;B为夏至日,靠近7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B错误;C点位置对应的节气为秋分日,C错误; B与D点分别对应的是夏至日和冬至日,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计算[90°-(当地纬度-23°26′)]-[90°-(当地纬度+23°26′)]=46°52′,D正确。故选D。第3题,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12:16,北京当地(116°E)的地方时是12:00,正好是正午时刻。据上题分析可知,C为秋分日,D为冬至日,10月某天中午太阳位于图中靠近C的C→D之间,此时的太阳方位角大于180°,说明此时日行迹太阳位于西南,故宫日影朝向为东北。故选B。]
4.D 5.A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处是沉积物,沉积物中只能找到动植物的遗体,很难找到化石;②岩石是砂岩,是一种沉积岩,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的水流速度较慢;③是大理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理岩是在石灰岩等沉积岩的基础上变质形成的;从图中可以看出,④是花岗岩,是一种较为致密的火成岩,适合做建筑材料。第5题,从图中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甲处的岩层是被挤压形成的向斜谷地。背斜处适合开凿隧道和寻找油气资源,向斜处易于存水,不适合开凿隧道。]
6.D 7.C [第6题,根据统计表可知,9月30日为雷阵雨天气,10月1日和10月2日是晴天;由所学知识可知,9月副热带高压带向南移动,秦皇岛市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小;暖锋过境会带来连续性降雨,而材料是雷阵雨;根据秦皇岛市天气统计表,10月2日的最低气温是5 ℃,所以要注意早晚添衣防寒。第7题,白天吹海风,海洋和陆地上温差最大时,风力最大,所以这个时间应该是陆地温度最高的时间,12时是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不是地面温度最高的时间;天气的变化会影响温度的变化,温度发生变化会影响风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面最高气温出现在14-15时;由材料可知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六日,此时太阳、月亮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引潮力最大,潮汐的潮高为全年最高值。]
8.C 9.C [第8题,由图示经纬度可知,甲气压中心为北半球夏季的低压中心,形成于亚欧大陆内部,应为亚洲低压,其切断的是副热带高压带,A、D错误;乙气压中心为北半球冬季的高压中心,形成于亚欧大陆内部,应是亚洲高压,其切断的是副极地低压带,C正确,B错误。故选C。第9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北半球夏季的亚洲低压,乙为北半球冬季的亚洲高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亚的沿海台风为形成于海上的热带气旋,亚洲低压对其没有直接影响,A错误;出现亚洲低压时为北半球夏季,南亚盛行西南风,B错误;受亚洲高压影响,东亚地区寒潮天气多发,C正确;受亚洲高压影响时,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D错误。故选C。]
10.C 11.C [第10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在甲处形成离岸风,因此海水上泛形成渔场,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正确,A错误;此时洋流为顺时针流动,并非都是大致向东或向西流动,B、D错误。故选C。第1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渔场形成鱼汛时,是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为西北风,此时,在乙地附近表现为离岸风,表层海水被吹离,底层海水上泛,水温较低,加上该地区纬度较低,海洋上空水汽充足,水汽易凝结,因此海雾多发,但并未形成降水,C正确,A、D错误;此时该地为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泛,水温较低,蒸发较弱,盐度较低,B错误。故选C。]
12.B 13.D 14.D [第12题,读图可知,乌拉尔河位于50°N附近地区,所处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大气降水少,A错误;根据图中河流流量的季节分配可知,流量最大时是4-5月,是春季,说明河流的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B正确;地下水补给稳定,没有明显季节变化,但图中显示乌拉尔河4-5月为汛期,C错误;高山冰川融水水量最大时为夏季,不是春季,D错误。故选B。第13题,乌拉尔河上游河段流经山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A错误;下游流经里海周边区域,气候干旱,雨水补给极少,B错误;乌拉尔河大致由相对高纬流向相对低纬地区,不会出现凌汛,C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当地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4-5月径流量远大于其他时间,径流季节变化大,D正确。故选D。第14题,②至③河段流经沙漠地区,沙漠地表水下渗快,下渗量大,所以②至③河段径流量相对①至②河段小,D正确,A、B错误;流速加快不会导致下渗量大,C错误。故选D。]
15.C 16.D [第15题,由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且甲、乙两地位于同一侧山坡,乙地的海拔高于甲地,故判断乙地气温低于甲地;而丙、丁两地位于同一侧山坡,丙地海拔低于丁地,故判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即高于甲地。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丙>甲>乙。第16题,图中阴影是终年积雪,可以判断南坡的雪线低,北坡雪线高;据上题分析可知,丙地与甲地虽然海拔相同,但丙地气温高于甲地,说明该山南坡是阳坡,北坡是阴坡,北坡气温低;而结合前面分析,南坡是阳坡,气温较高,但图中南坡雪线低,只能说明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17.第(1)题,一般来说气温下降或空气水汽含量升高达到饱和就会凝结形成雾。此处位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暖流上空的暖湿空气平流至寒流上空,气温下降,水汽易凝结,形成海雾高发区。第(2)题,M海域位于40°N~60°N的北美洲大陆西岸,地处西风带;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北大西洋南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M海域位于副热带高压北部,水平气压梯度力从南指向北,在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南风。影响:海洋表层水温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西南风将中低纬度的暖湿气流带到冷海面上,水汽遇冷凝结,形成海雾。第(3)题,结合图示可知,M地位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水搅动,营养物质上泛,鱼类饵料丰富,形成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纽芬兰渔场,渔业捕捞活动多。 分析材料可知,该地多雾日,运输繁忙、渔业捕捞量大,海雾对北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运输和渔业捕捞影响大。北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海雾发生频率高,海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低,影响航海安全。
18.第(1)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亚欧板块受挤压抬升,形成高原;当地年降水量约640 mm,降水较多且集中在6-9月,夏季河流流量大;该地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下切侵蚀作用强,形成山高谷深的峡谷地貌。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丹娘沙丘的东南侧分布有许多江心洲,江心洲是一种河流堆积地貌,是河流挟带泥沙在较为宽阔的江面流速减慢形成的堆积地貌。丹娘沙丘则为风沙堆积地貌,可从环境条件、物质基础、动力条件等角度进行分析。冬春季节多大风,距离近的江心洲最可能为沙源地。结合材料中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冬春季多大风的特点,可推测其水位低的季节为冬春季,江心洲出露水面,大风吹拂沙子遇到山地阻挡,在山麓形成丹娘沙丘。第(3)题,聚落选址时主要考虑自然条件及自然灾害。从图中可以看出,丹娘乡所在位置河谷宽广,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开展耕作、房屋修建和交通线路建设;图中丹娘乡的位置离雅鲁藏布江较远,地势较高,可以避免洪水的威胁;丹娘乡位于山前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丹娘乡所在位置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较少。
19.第(1)题,A自然地带为热带荒漠带,其受高大山脉限制难以向内陆延伸,所以东西狭窄;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增加南北方向的干燥程度,所以向南北方向延伸。第(2)题,甲处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乙处基带为温带荒漠带;甲处纬度较低,水热条件组合类型多,垂直带谱比乙处复杂;甲处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雪线高度大于乙处。主导因素为纬度。第(3)题,从内力作用角度分析,丙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层受挤压破碎。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丙地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侵蚀作用;位于西风迎风坡,风大浪急,海水侵蚀作用强;多地形雨,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内、外力的共同作用,致使海岸线破碎。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