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十四)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42分
下图为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
1.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
A.全年温和湿润
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一年内干湿两季分明
D.终年炎热干燥
2.⑦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B.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赤道低压带的位置与气温密切相关。如图为非洲赤道低压带1月和7月平均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N地( )
A.1月盛行东北风,少雨
B.1月盛行西南风,多雨
C.7月盛行西南风,多雨
D.7月盛行东北风,少雨
4.推测P、Q两地7月的水温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洋流 B.海陆位置 洋流
C.太阳辐射 地形 D.大气环流 植被
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常年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及气候特征是( )
A.① 终年高温多雨 B.② 夏干热冬温湿
C.③ 终年高温少雨 D.④ 终年温和多雨
6.一年中从A季节过渡到B季节的过程中( )
A.①地气温逐渐下降,北风渐强
B.②地气压逐渐升高,降水增多
C.③地昼夜温差减小,沙漠扩大
D.④地盛行风从西南风转东北风
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海拔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旱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读该岛月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1),完成7~8题。
7.如果想观赏该岛地面褐色石灰岩小山的景观,旅游时间应选在( )
A.4-5月 B.6-7月
C.9-10月 D.11-12月
8.“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的原因是( )
A.当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
B.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未到
C.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旱季降水少
D.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少雨
下图是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气温、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9.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10.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B.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C.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11.(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年12月,“望加锡海参捕捞者”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沿海进行海参捕捞、加工,于次年7月向北回到望加锡。如图示意19世纪海参捕捞船舶航行路线。如表为望加锡和A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表(单位:mm)。
月份 望加锡 A地
1月 734 204
2月 533 243
3月 391 269
4月 235 181
5月 127 37
6月 66 10
7月 48 4
8月 15 1.3
9月 32 4
10月 83 16
11月 273 55
12月 549 161
(1)与A地相比,说明望加锡降水特点及原因。(8分)
(2)从气压带、风带角度分析捕捞船舶在每年12月和次年7月航行方向的合理性。(4分)
4/4课时分层作业(十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B C D A B D B
11.(1)特点:年降水量更大;雨季更长;雨季降水更丰富。原因:纬度更低,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更长;附近海域面积广,水汽更充足。
(2)12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船舶顺风向东南方向航行;7月,受东南信风影响,船舶顺风向西北方向航行返回望加锡。
1.A 2.B [第1题,④气候类型分布在40°N~60°N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第2题,⑦气候类型分布在10°N~20°N大陆西岸及大陆内部,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为热带草原气候。]
3.C 4.B [第3题,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移动及影响。结合图示赤道低压带的位置可知,N地1月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A、B错误;7月赤道低压带在N地北侧,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南风影响该地,西南风从海上来,水汽较多,降水多,C正确,D错误。第4题,本题考查水温差异的影响因素。据图可知,P、Q两地纬度相同,因此水温差异的影响因素不是纬度、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两地又都在海洋上,不会受地形和植被影响。综上所述,P、Q两地7月的水温差异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洋流,Q地距陆地近,受寒流影响大。A、C、D错误,B正确。]
5.C 6.D [第5题,由图可知,丙气压带位于30°N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终年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即图2中的③地,C正确;①地是终年温和湿润(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丁)控制,A错误;②地是夏季干热、冬季温湿的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丙)和西风带(丁)交替控制,B错误;④地是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甲)控制,D错误。第6题,由图可知,A季节气压带和风带整体偏北,是北半球夏季;B季节气压带和风带整体偏南,是北半球冬季。由A季节(北半球夏季)过渡到B季节( 北半球冬季)的过程中,①地气温逐渐下降,西南风势力增强,A错误;②地由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转为受西风带控制,气压逐渐降低,降水增多,B错误;③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昼夜温差较大,沙漠面积常年稳定,C错误;A季节(北半球夏季),④地受由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而成的西南季风影响,B季节(北半球冬季),④地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影响,D正确。]
7.A 8.B [根据该地月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地最冷月气温大于20 ℃,为热带;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最多月份降水量大于600 mm,为热带季风气候;由材料“每年旱季,‘草堆’干枯”可知,地面转为褐色的原因是雨季未到,因此想观赏该景观,旅游时间应选在当地雨季到来之前的4-5月。]
9.D 10.B [第9题,该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甲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35°S附近,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第10题,根据图中1月降水量线可知,1月降水量总体北多南少;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
11.第(1)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望加锡各月降水量均大于A地,说明望加锡年降水量更大;从降水的季节变化看,望加锡的雨季比A地更长,且雨季降水更丰富。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和海陆分布方面来分析。第(2)题,12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此时从望加锡去A地,船舶可以顺风向东南航行,有利于加快航速,节省燃料和航行时间;7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该地区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此时返回望加锡,船舶可以顺风向西北航行,有利于加快航速,节省燃料和航行时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