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四) 昼夜长短的变化 五带与四季的形成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54分
2024年某节日当天,颜老师在网上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学生的祝福。下面选取了部分学生的信息。据此完成1~2题。
甲:终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怀着激动的心情祝您节日快乐!
乙:盛开的花朵迎着夏日的骄阳,请它送去我最诚挚的祝福!
丙:我在极夜的最后一天69°仰望北极星,希望它送去我最美好的祝福!
丁:我在四季如夏的海边,请海风送去我最真挚的祝福!
1.以上四位学生所在地区的纬度由南向北正确的是( )
A.乙丁甲丙 B.丁乙甲丙
C.丙甲丁乙 D.甲丁乙丙
2.推测该节日可能是( )
A.教师节 B.端午节
C.国庆节 D.元旦
下图为某地昼长年内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的纬度是( )
A.90°N B.66°34′N
C.90°S D.66°34′S
4.下列关于地球上昼夜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至日,地球上昼半球大于夜半球
B.冬至日,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
C.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
D.越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越长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某天的部分气象信息。读图,完成5~6题。
当前气象信息
日出 7:34 日落 17:54
风速 5.0 km/h 西北风 微风
5.下列时间可能出现图示气象信息的是( )
A.11月18日 B.9月23日
C.8月28日 D.3月28日
6.图示气象信息当天,以下四地中昼最长的是( )
A.重庆 B.广州
C.北京 D.哈尔滨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其开花期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当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钟时,某品种菊花才进入开花期。下表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读表,回答7~8题。
日期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3月1日 6:48 18:21
6月1日 5:21 19:20
9月1日 6:00 18:46
12月1日 7:03 17:21
7.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8.仅从光照角度考虑,该品种菊花在下列四个城市中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 )
A.石家庄、武汉、郑州、长沙
B.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
C.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
D.郑州、石家庄、武汉、长沙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当太阳直射D点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10.图中太阳直射点从A到B移动期间( )
A.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B.北京的正午日影朝向南
C.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变小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图1示意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图2示意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1~12题。
11.当日( )
A.甲地昼短夜长
B.乙地昼长大于甲地
C.乙地日出东北
D.甲地位于乙地西南方
12.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再次测量标杆日影发现影长变长,则第二次测量日期可能是( )
A.3月28日前后 B.6月29日前后
C.9月30日前后 D.12月29日前后
(2024·浙江卷)我国K、Q两地中学生进行日出方位观测,下图为同学们测得的两地日出时直立杆影年变化图,阴影部分为杆影变化的范围,张角两边分别为甲、乙日的杆影(测量时间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3~14题。
13.K地位于Q地的( )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14.K、Q两地相比( )
A.甲日日落地方时,K地比Q地大
B.甲日晨线与经线夹角,K地比Q地大
C.乙日白昼的时间,K地比Q地长
D.乙日正午太阳高度角,K地比Q地小
15.(12分)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_。(4分)
(2)此时,90°E的区时是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时。(4分)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分别为(2分)( )
A.45°E、135°W B.135°E、45°W
C.60°E、120°W D.0°、180°
(4)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2分)( )
A.黄赤交角略微变小
B.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E.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5课时分层作业(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D D C A B D B C A D C C C
15.(1)23°26′S(或南回归线) 66°34′N~90°N(或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2)12 22 12 14 (3)D (4)D
1.A 2.D [第1题,丙同学仰望北极星,说明在北半球,北极星仰角就是当地的纬度,所以丙同学位于69°N,当地是极夜,所以此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甲同学刚迎来第一场雪,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刚刚迎来雪说明甲地应在北温带地区,不会是在北寒带,所以甲地的纬度低于丙地,甲地在丙地以南;丁地四季如夏,说明是在热带地区,丁地在甲地以南;乙地是夏日的骄阳,应在南半球的南温带地区,乙地在丁地以南。综上分析可知,四位学生所在地区的纬度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序是乙丁甲丙,A正确。第2题,丙同学仰望北极星,说明在北半球,北极星仰角就是当地的纬度,所以丙同学位于69°N,当天是极夜最后一天,说明69°N是极夜的边缘,那么69°S是极昼的边缘,根据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的规律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在21°S附近,当天是极夜最后一天,说明69°N马上要出极夜,应在冬至日之后,由于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是23°26′S,所以太阳直射21°S时,日期与冬至日接近,在冬至日之后且日期接近的只有元旦(1月1日),D正确。]
3.D 4.C [第3题,由图可知,该地12月22日出现极昼现象,6月22日出现极夜现象,故该地纬度为66°34′S。第4题,地球上昼半球始终等于夜半球,A错;冬至日,北极圈以北全部为极夜,南极圈以南全部为极昼,B错;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C对;越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不一定越长,D错。]
5.A 6.B [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昼长为日落时间减日出时间。读气象信息图可知,该日当地昼长为10小时20分钟,小于12小时,昼短夜长,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结合四个选项可知,11月18日属于北半球冬半年,故A符合题意。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昼越短,纬度越低昼越长(除极昼极夜区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广州、重庆、北京、哈尔滨,广州纬度最低,故当天广州昼最长,B符合题意。]
7.D 8.B [第7题,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该品种菊花在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钟时才进入开花期,5月、8月昼长均超过12小时,B、C错误;2月昼长不断接近3月1日的11小时33分钟,昼长逐渐变长,A错误;11月昼长不断接近12月1日的10小时18分钟,昼长逐渐变短,D正确。第8题,本题考查昼夜长短随纬度分布的变化。最早进入开花期,即昼长最先缩短至10小时30分钟,纬度越高,昼长缩短至10小时30分钟的时间越早,故进入开花期从早到晚的顺序为从高纬度到低纬度的顺序,B正确。]
9.C 10.A [第9题,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判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C正确;热带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错误;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B、D错误。第10题,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动到B点期间,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A正确;北京的正午日影始终朝向北,B错误;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变大,C错误;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D错误。]
11.D 12.C [第11题,读图可知,甲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昼夜平分,A错误;甲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据此可知,该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夜等长,B错误;此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甲地北京时间6:40日影朝正西,正值日出,因此可推知甲地位于110°E,乙地日影朝正北方向时为正午12:00,对应北京时间12:20,可知乙地位于115°E,因此甲地位于乙地偏西方。甲、乙两地该日正午日影均朝北,说明两地位于北半球。甲地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说明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5°,而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0°,小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因此甲地纬度更低,位于乙地偏南方。综上所述,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D正确;此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乙地日出正东,C错误。第12题,读图可知,当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时,可得出太阳直射赤道,时间大约为春秋分日。一周后的相同时刻标杆的影长变长,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可知第二次观测日期为秋分日之后,为9月30日前后,C正确。]
13.C 14.C [第13题,
第14题,图示为日出杆影年变化,甲日日出地方时更早,两地都位于我国,所以甲日应为夏至日,根据上题分析可知,Q纬度位置更高,所以甲日的日落地方时Q地更大,A错误;K地纬度低于Q地,在甲日这天K地晨线经线夹角比Q地晨线经线夹角小,B错误;乙日为冬至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位置越高,昼越短,Q纬度位置更高,昼长更短,C正确;乙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两地都位于北半球,纬度位置更低的K地太阳高度角更大,D错误。]
15.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夜,可知太阳直射23°26′S,90°E。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分别为6时和18时,经度分别为0°和180°,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4时。此日为冬至日,北半球地区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