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B C D A B D B B B A B A D
15.(1)D
(2)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太阳能
地球重力能
(3)具有层次(或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
1.C 2.B [第1题,本题考查岩石类型的判断。煤是古生物遗体在沉积物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所以煤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C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沉积岩的判断。可能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之一。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A错误;石英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C、D错误;石灰岩、砂岩均属于沉积岩,B正确。]
3.C 4.D [第3题,已经生成的岩石经过高温、高压环境时,会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C正确,A、B、D错误。第4题,②③表示重熔再生,生成岩浆,A、B错误;④表示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C错误;⑤表示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D正确。]
5.A 6.B [第5题,由图1可以看出,长白山天池位于山顶,且其周围的石头具有气孔构造,属于喷出型岩浆岩,可推测天池是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凝固,火山口淤塞、积水形成的火口湖,A正确。第6题,由图3分析可知,丙为岩浆,乙为岩浆岩(喷出岩),丁为沉积物,甲为沉积岩,戊为变质岩。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浮石为喷出岩,故其形成于图3中的丙→乙,B正确。]
7.D 8.B [第7题,由材料可知,梅花石为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图中甲由沉积物形成,为沉积岩;乙由沉积岩等演变而成,为变质岩;丙、丁由岩浆演化而成,丁可以不经上升而变成沉积物,表明出露于地表,为喷出岩,丙未出露于地表,为侵入岩。故选D。第8题,梅花石为喷出岩,产于山区,却在河流峡谷中被发现,呈大小不等的圆球状或细脉状,可推测是流水从高处将风化侵蚀破碎的梅花石带到低洼的峡谷处,为流水搬运所致,B正确,D错误;风力搬运、沉积作用强度较小,A、C错误。]
9.B 10.B [第9题,沉积岩中最可能找到化石。页岩为沉积岩,花岗岩为岩浆岩,大理岩和片麻岩为变质岩,故选B。第10题,化石是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生物遗体经过石化作用而形成的,图1中代表沉积岩的是乙,与化石形成直接相关的形成过程是②。]
11.A 12.B [第11题,根据材料可知,应用于民居的石材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页理构造是页岩的典型特征,A正确;大理岩和石灰岩不具有页理构造,板岩是变质岩的一种,具有板状构造,质地更为坚硬、致密,不会被轻易剥离,B、C、D错误。第12题,据材料“石板能够有效阻挡雨水的侵袭”可知,页岩吸水性差且不易被流水侵蚀,A、D错误;岩石暴露在空气中,日晒雨淋、昼夜温差大都会使岩石风化,但在云贵高原上应该不具备高温条件,B正确,C错误。]
13.A 14.D [第13题,读图可知,景观地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于沉积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C、D错误;图中岩石有颗粒度较大的砾石夹杂在砂岩当中,属于砂砾岩,石灰岩没有粗大的砾石,A正确,B错误。第14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红色地层发育于白垩纪,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以晴朗天气为主,降水较少,气温较高,气候特征为暖干,D正确。]
15.第(1)题,阿斯哈图石林是世界罕见的花岗岩地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图乙中A为沉积岩,B为变质岩,C为岩浆,D为侵入岩,E为喷出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图甲中的岩石属于图乙中的D。第(2)题,图乙中③作用由岩浆指向喷出岩,是岩浆活动,主要能量来源是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④作用是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地球重力能。第(3)题,由前题分析可知,A类岩石为沉积岩,具有层次(或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
1/2课时分层作业(六)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52分
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运用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
A.花岗岩、玄武岩 B.石灰岩、砂岩
C.石英岩、大理岩 D.大理岩、石灰岩
下图示意的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读图,完成3~4题。
3.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4.图中代码反映的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 )
A.② 冷却凝固 B.③ 外力作用
C.④ 重熔再生 D.⑤ 变质作用
长白山天池边有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图1和图2为某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和浮石图片,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甲—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和沉积物)。据此完成5~6题。
5.长白山天池的形成源于( )
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
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
6.浮石形成于图3中的( )
A.乙→丁 B.丙→乙
C.甲→戊 D.戊→丙
梅花石为玄武岩,石中的气孔和裂隙被方解石、绿廉石充填后,呈大小不等的圆球状和细脉状,在岩石表面形成似梅花盛开的图案,多见于河流上游峡谷。图1示意梅花石景观,图2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据此完成7~8题。
7.梅花石的岩石类型对应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8.梅花石多出现在河流上游峡谷处,其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搬运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喜马拉雅山某处鹦鹉螺化石照片。据此完成9~10题。
9.岩石中最可能找到图2中鹦鹉螺化石的是( )
A.花岗岩 B.页岩
C.大理岩 D.片麻岩
10.与鹦鹉螺化石形成直接相关的过程是图1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贵州布依族石板房建筑,多“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石板房用当地广泛分布的某种优质石料(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作瓦,石板能够有效阻挡雨水的侵袭,但多年后瓦片仍需要更换。据此完成11~12题。
11.当地广泛分布用于石板房瓦片的优质石料属于( )
A.页岩 B.大理岩
C.板岩 D.石灰岩
12.瓦片多年后仍需要更换,主要原因是该岩石( )
A.吸水性强,易软化
B.抗风化能力弱
C.不耐高温,易破碎
D.易被流水侵蚀
下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 )
A.砂砾岩 B.石灰岩
C.石英岩 D.花岗岩
14.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
A.冷湿 B.暖湿
C.冷干 D.暖干
15.(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北部,海拔约1 700 m的北大山绵延的山脊上分布着世界罕见的花岗岩地貌——阿斯哈图石林。“阿斯哈图”是蒙古语,意思是险峻的岩石。下面图甲为阿斯哈图石林景观图,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岩浆、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变质岩;①②③④为地质作用)。
(1)图甲中的岩石属于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2分)
(2)图乙中③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④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指出A类岩石的突出特征。(4分)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