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目标导航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性质.
2.会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3.能用分压和分流原理将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和电流表.(重点+难点)一、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和电压表
1.串联电路的两个基本特点
(1)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____相等,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____,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流I=I1=I2=……=In之和U=U1+U2+……+Un2.串联电路的3个重要性质
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R1+R2+……+Rn3.由串联电路的性质2可知,串联电路中的每一个电阻都要分担一部分电压,电阻越大,它分担的电压就______,串联电阻的这种作用就称为串联电路的______作用.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就是利用串联电路的____作用,由小量程的_______改装而成的.越多分压分压电流计想一想
1.如图,将两个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灯泡串联起来,发光
时哪一个更亮一些?二、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和电流表
1.并联电路的两个基本特点
(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_____相等,表达式为U=_____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_____,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电压U1=U2=……=Un之和I=I1+I2+……+In2.并联电路的3个重要性质
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3:P1R1=P2R2=……=PnRn=U2.I1R1=I2R2=……=InRn=U3.由并联电路的性质2可知,并联电路中的每一个电阻都要分担总电流的一部分,电阻越小,它分担的电流就_____,并联电阻的这种作用就称为并联电路的_____作用.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就是利用并联电路的_____作用,由_______改装而成的.越大分流分流电流计想一想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一支路中的电阻大还是小?三、混联电路
混联电路:串联之中有______,并联之中有_____的电路.
不管混联电路有多么复杂,大都可以简化为_____电路或_____电路.并联串联串联并联想一想
3.节日用的彩灯,一串串一簇簇,或挂在街道两旁的树上,或挂在装饰物品上,煞是好看.你知道各灯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吗?
提示:每一串上各灯之间是串联的,不同串之间是并联的.要点一 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
?学案导引
1.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原理有什么不同?
2.把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或电压表时,怎样确定并联或串联电阻的阻值呢?特别提醒:(1)无论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它的三个特征量Ug、Ig、Rg是不变的,即通过表头的最大电流Ig并不改变.(2)电表改装的问题实际上是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计算问题,只要把表头G看成一个电阻Rg即可,切记通过表头的满偏电流Ig是不变的. 一只满偏电流Ig=1 mA,线圈电阻Rg=100 Ω的小电流表.
(1)把它改装成满偏电压U=10 V的电压表;
(2)把它改装成满偏电流I=0.6 A的电流表,请画出电路图,并算出有关数据.
【思路点拨】 改装后的电压表的量程U等于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与电压表内阻(Rg+R)的乘积;改装成电流表时,需要并联一个分流电阻.【答案】 见精讲精析
【规律总结】 (1)电压表的改装关键看分压电阻分担的电压,分压电阻分担的电压越大,电压表的量程越大.
(2)电流表的改装关键看分流电阻分担的电流,它分担的电流越大,电流表的量程越大.变式训练
1.(2012·厦门双十中学高二检测)图中的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它们之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D.上述说法都不对
解析:选B.电压表电阻分压,串联;电流表电阻分流,并联.所以甲表为电流表,乙表为电压表.并联电路电阻大时分流少,所以R增大时量程减小;串联电路电阻大时分压多,所以R增大时量程增大.要点二 混联电路的简化
?学案导引
1.如何将复杂电路简化成简单的串联与并联电路?
2.简化的电路与原电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简化电路有什么原则可循?有什么道理在里面?1.混联电路的处理方法
将复杂电路适当简化,画出其等效电路,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分析、计算.
2.电路简化的原则
(1)无电流的支路简化时可以去掉.
(2)两等势点间的电阻可省去或视作短路.
(3)理想导线可长可短.(4)节点沿理想导线可任意移动,但不得越过电源、用电器等.
(5)电路中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
(6)电路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3.电路简化常用的等效方法
(1)独立支路法
电流是分析电路的核心,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方向(若电路中无电流方向,可假设一个方向),经各电阻绕外电路一周至电源负极,凡是电流无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为串联,凡是电流有分叉地分别流过的电阻为并联,如图甲所示.电流由A端流入,D端流出,则电流在A点分为三条支路(A、B等电势相当于一点),分别流经R1、R2、R3,而R2、R3中的电流流入C点后经R4到达D点,而流经R1的电流直接到达D点,所以R2与R3并联后与R4串联,再与R1并联,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2)等电势法
在某些复杂电路中,往往能找到电势相等的点,把所有电势相等的点归结为一点,或画在一条线段上,当两等势点之间有非电源元件时,可将之去掉,因为其中无电流流过,如图甲所示.A、C,B、D之间用导线连接,故A、C等势,B、D也等势,将A、C合并,B、D合并作为一点,则将R1、R2、R3分别接到相应的两点间,可等效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都相等,电流表A1、A2和A3的内阻均可忽略,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I1、I2和I3,则I1∶I2∶I3=____∶____∶____.【精讲精析】 因为电流表A1、A2和A3的内阻均可忽略,故可将电流表等效为导线,电路图变为图甲所示.无电阻的导线所连的A和A′可视为一点(等势),B、B′可视为一点,则等效电路变为图乙所示,显然三个等值电阻R1、R2和R3是并联的,最后将三电流表还原回电路中相应位置上,可得等效电路图丙.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关系可知,通过各电阻的电流相等,设为I,分析等效电路图可知:I1=3I,I2=2I,I3=2I,则I1∶I2∶I3=3∶2∶2.【答案】 3 2 2
【方法总结】 根据等势点法简化电路的一般顺序是:①将各结点用字母标出;②判定各结点电势的高低(若原电路未加电压,可先假设加上电压);③将各结点电势高低自左到右排列,再将各结点之间支路画出;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变式训练
2.求如下图所示的电路AB两端电阻,已知图中各电阻R均为12 Ω.解析:如题图所示,设想把A、B两点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进行分析,A、C两点电势相等,B、D两点电势也相等,分别画成两条直线段.电阻R1接在A、D两点也就是接在A、B两点,R2接在C、D两点,也即接
在A、B两点,R3接在C、B两点,
也即接在A、B两点.R4接在A、
B两点,可见,4个电阻都接在A、
B两点之间,均为并联,所以RAB=3 Ω.
答案:见解析串、并联电路的极值
[经典案例] (12分)如图所示,R1=2 Ω,R2=3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3=5 Ω,则当滑动触头P从a滑到b的过
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情
况如何?【思路点拨】 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分析清楚R1、R2、滑动变阻器的串、并联特点.
(2)P由a向b的滑动过程中电阻的变化,分析电流的变化.【答案】 从3.94 A减小到2.52 A再增大到3 A
【规律总结】 当并联两支路的电阻之和为定值时,则两支路的电阻值相差越小,并联总电阻越大;当两支路电阻相等时,并联总电阻有最大值. 某实物投影机有10个相同的强光灯L1~L10(24 V,200 W)和10个相同的指示灯X1~X10(220 V,2 W),将其连接在220 V交流电源上,电路如图.若工作一段时间后L2灯丝烧断,则( )A.X1的功率减小,L1的功率增大
B.X1的功率增大,L1的功率增大
C.X2的功率增大,其他指示灯的功率减小
D.X2的功率减小,其他指示灯的功率减小【精讲精析】 L2灯丝烧断后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电路中总电流减小,流过其他指示灯、强光灯的电流都同比例的减小,消耗的功率都减小,两端的电压都减小,则X2两端电压增大,消耗的功率也增大,C正确.
【答案】 C 如图所示为某收音机内一部分电路元件的支流等效电路图,各个等效电阻的阻值都是2 Ω,AC间接一只内阻忽略不计的电流表,若B、C两点间加有6 V的恒定电压,则电流表的示数是( )
A.3 A B.2 A
C.1 A D.0【答案】 C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2=R4,A、C间电压UAC=15 V,B、D间电压UBD=7 V,则A、E间电压UAE=________.【精讲精析】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而R2=R4,由U=IR知,UBC=UDE,又UBD=UBC+UCD,UCE=UCD+UDE,所以UBD=UCE=7 V,则AE间电压UAE=UAC+UCE=15 V+7 V=22 V.
【答案】 22 V 下图画出了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导体电阻的两种电路图.图中电压表的内阻为1 kΩ,电流表的内阻为0.1 Ω,被测导体R的真实电阻为87.4 Ω.测量时,把电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的比值作为电阻的测量值.如果不考虑实验操作中的偶然误差,按甲、乙两种电路进行实验,得到的电阻测量值各是多少?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在乙电路中,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准确的,但电压表的读数大于R两端的电压,测量值实际上是R与RA的串联值,即R测=R+RA=87.4 Ω+0.1 Ω=87.5 Ω.
结论: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使两种接法中均存在系统误差.甲图中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乙图中测量值大于真实值,但相比较而言,乙图接法的测量误差较小.
【答案】 见精讲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