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案4
【学习目标】
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及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2、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3、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学习重点】
熟练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知识要点】
1.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1)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1=I2=……=In;
(2)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Un
2.串联电路的重要性质:
(1)总电阻:R=R1+R2+……+Rn;
(2)电压分配:U1/R1=U2/R2=……=Un/Rn。
3.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1)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1=U2=……=Un。
(2)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n。
4.并联电路的重要性质:
(1)总电阻:;
(2)电流分配:I1R1=I2R2=……InRn=U。
5.用串联分压的原理来改装电压表,扩大量程。串联的电阻大小根据所分担的电压来计算即R串=
(U
–
IgRg)/Ig。
6.并联分流的原理来改装电流表,扩大量程。并联的电阻大小根据所分担的电流来计算即R并=
。
【典型例题】
有一个电路如右图,各已知电阻值及端电压在图中标出,求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为多大时,安培表的示数为1A。
电路并串联关系是20Ω与20Ω并联后与10Ω串联再与R并联,之后与10Ω串联。
20Ω与20Ω并联后与10Ω串联的总电阻R1
=
20Ω,
其电压U1
=
I1R1
=
20V
所以干路中的电流I
=
A
=
2A
流过R中的电流为I2
=
I
–
I1
=
1A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调为R
=
Ω
=
10Ω
【反思】
收获
疑问
【达标训练】
1.某同学将一个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3V的电压表,将改装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并联后接入电路,当标准表的示数为3V时,改装表的示数为2.85V,则该同学改装的电压表的满刻度百分误差是_____________.
5%
2.如图所示,U=10V,R1=4Ω,R2=6Ω,C=30μF,
(1)闭合开关K,求稳定后经过R1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__
(2)然后断开开关,求这以后通过R1的总电量大小为__________
1A;1.2×10-4C
3.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10Ω满偏电流Ig=3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0—3V的电压表,要串联__________Ω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__________Ω。
990Ω,1000Ω
4.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25Ω满偏电流Ig=3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0—0.6mA的电流表,要并联__________Ω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__________Ω。
0.126Ω,0.125Ω
5.一安培表由电流表G与电阻R并联而成。若在使用中发现此安培表读数比准确值稍小些,下列可采取的措施是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