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2025甘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之一。铸造青铜器时,将液态金属倒入模具冷却后形成青铜器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铸造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B. 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C. 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金属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D. 工匠休息时身上的“汗水逐渐消失”与“樟脑丸逐渐变小”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B.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温度降低,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AB错误;
C.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先将金属加热至熔点,变成液态,此过程为熔化,液态金属倒入模具冷却后又变成固态,此过程为凝固,故C正确;
D.工匠休息时身上的“汗水逐渐消失”是液态变成气态,此过程是汽化,而“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固态变成气态,此过程是升华,故D错误。
故选C。
2、 (2025黑龙江伊春市)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有关的是( )
A. 北方冬天气温较低,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
B. 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C. 天热时在地面上撒水是为了降低室内温度
D. 刚洗的衣服放在通风的环境中会干得快些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北方冬天气温较低,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因为水结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内陆地区沙子多水少,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受热情况相同时,沙子的温度上升比水多,而晚上在同样的放热情况下,沙子的温度下降得也多,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气温差比沿海地区大,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有关,故B符合题意;
C.天热时在地面上撒水是通过水蒸发吸热来降低室内温度,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刚洗的衣服放在通风的环境中会干得快些,是加快了衣服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而加快了蒸发,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2025北京)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变热的过程,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B. 橡胶塞被推出的过程中,水的内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C. 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D. 管口出现的“白气”是试管内的水直接汽化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变热是通过热传递(酒精灯加热)改变内能,不是做功,故A错误;
B.橡胶塞被推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但有热量散失,不是全部转化,故B错误;
C.水蒸气推出橡胶塞,水蒸气对外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小,故C正确;
D.“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汽化,故D错误。
故选C。
4、(2025·南充)如图是学校举行消防演练灭火时的情景,对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室外温度为 时,木柴的内能为零
B.木柴燃烧与未燃相比,含有的热量多
C.若未燃烧的木柴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D.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答案】C
【知识点】热量的概念;内能的概念;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 A.自然界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所以室外温度为0℃时,木柴的内能不为零,故A错误;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
C.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若未燃烧的木柴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C正确;
D.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 A.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自然界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B.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C.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同一盏酒精灯先后进行加热,根据两次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装置中玻璃棒可以不要
B.a、b两种液体的体积需要相同
C.液体a的比热容是液体b的比热容的2倍
D.液体吸热的多少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
【答案】D
【详解】A.为使液体受热均匀,实验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错误;
B.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不同,根据m=ρV,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故B错误;
C.根据图乙可知,升高40℃,a、b的加热时间分别为4min和8min,由转换法,B、A的吸热之比为2:1,根Q=cmΔt可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热与比热容成正比,液体a的比热容是液体b的比热容的0.5倍,故C错误;
D.实验中用同一盏酒精灯先后进行加热,液体在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液体吸热的多少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采用了转换法,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事例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A.在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被冻坏
B.发热病人用沾水的湿毛巾擦身降温
C.汽车的发动机用水降温
D.长期不下雨时,环卫部门会在马路上进行撒水和喷水
【答案】C
【详解】A.在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被冻坏,利用水凝固时放出热量,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
B.发热病人用沾水的湿毛巾擦身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降温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的发动机用水降温,故C符合题意;
D.长期不下雨时,环卫部门会在马路上进行撒水和喷水,利用水蒸发吸热起到降温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两杯温度不同的同种液体,其质量和温度变化数据如表格,则它们放出的热量关系正确的是( )
质量 下降温度 放出热量
热液 300 10
冷液 600 7
A.
B.
C.
D.液体的比热容未知,无法判断放出热量的大小关系
【答案】B
【详解】由于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根据可知,热液放出的热量为
冷液放出的热量为
因此,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2025江苏连云港)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物体没有内能 B. 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C.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内能 D. 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C.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故任何一个物体都有内能,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也一定有内能,故AC错误;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物质的状态、种类都有关,故B错误;
D.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当物体运动时,既具有内能,又具有机械能,所以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9、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水 铝
煤油、冰 干泥土
砂石 铜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水的比热容是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答案】D
【详解】A.水和冰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A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无关,100g水和50g水的比热容相同,故B错误;
C.煤油和冰是不同物质,但比热容均为2.1×10 J/(kg·℃),故C错误;
D.由,质量相等、吸热相同时,铜的比热容(0.39×10 J/(kg·℃))比铝(0.88×10 J/(kg·℃))小,铜温度变化更大,故D正确。
故选D。
10、 (2025江苏扬州)如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汽缸内气体,火花塞未点火,即为压缩冲程,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1、质量为2kg的水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焦,“九天”无人机向斜上方匀速运动时,其惯性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后2空均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答案】 ① 4.2×105J ②. 不变 ③. 增大
【解析】
【详解】[1]质量为2kg的水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为
[2]由于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所以“九天”无人机向斜上方匀速运时,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
[3]“九天”无人机向斜上方匀速运动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动能不变,高度升高,则重力势能增大,由于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所以机械能增大。
12、 (2025四川达州)物理实验课上,“动手知真”小组对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该过程水吸收热量为______J【】。
【答案】 ①. 85 ②.
【解析】
【详解】[1][2]图中温度计分度值为1℃,示数为85℃,则该过程水吸收热量为
13、(2025四川广安)周末小红给家人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她在厨房烹饪食物时,主要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增大食物的内能,家人在客厅闻到食物的香气,这是______现象。
【答案】 ①. 热传递 ②. 扩散
【解析】
【详解】[1]在厨房烹饪食物时,食物从外界吸收热量,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食物的内能。
[2]家人在客厅闻到食物的香气,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14、某小组在探究萘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得到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1)萘的熔点为 ℃,从萘开始熔化到所有萘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填“10”“15”“25”或“35”)min;
(2)萘在AB段和CD段升温较慢的是 段,可能是因为固态萘的比热容 液态萘的比热容。
【答案】(1) 80 15
(2) CD 小于
【详解】(1)[1][2]由图可知,BC段是萘的熔化过程,熔化的温度是80℃,萘的熔点为80℃,第10min到第25min是萘的熔化过程,从萘开始熔化到所有萘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25min-10min=15min
(2)[1][2]由图可知,AB段的时间是10min,升高的温度是80℃-50℃=30℃
CD段的时间是10min,升高的温度是100℃-80℃=20℃
所以CD段升温较慢,两段加热时间相同,即吸收的热量相同,质量相同,液态萘的比热容的比热容较大,由Q=cmΔt可知,CD段升温较慢。
15、如图甲所示,“冷水夹盏”是我国古代的“节能灯”。图乙是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由于水的 大,可以吸收更多热量,有助于减慢油的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达到省油的目的。
【答案】 比热容 汽化
【详解】[1][2]图乙是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更多的热量,使油的温度降低,可以减慢油的汽化,可以省油。
16、 (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提高内燃机的效率,科学家在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发明了六冲程发动机。
(1)六冲程发动机在完成传统四冲程后,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______(选填“汽化”或“升华”)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该过程为第五冲程;然后将水蒸气排放到冷凝器内,再次变成水,该过程为第六冲程,至此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第五冲程中注入的水的内能急剧增加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2)六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中,有______(选填“1”或“2”)个做功冲程,第四个冲程是______冲程。六冲程发动机的效率是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倍,则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六冲程发动机比传统四冲程发动机节省燃料约______%(选填“30”或“42”)。
【答案】(1) 汽化 ②热传递
(2) 2 排气 30
【解析】
【小问1详解】
[1]六冲程发动机在完成传统四冲程后,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2]第五冲程在气缸中水时,水吸收气缸的热量,注入水的内能急剧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3]六冲程汽油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油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石油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
【小问2详解】
[1]六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做功、排气六个冲程,有2个做功冲程,第四个冲程是排气冲程。
[2]设四冲程发动机的效率为,六冲程发动机的效率是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1.4~1.45倍,则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六冲程发动机的效率约为,四冲程发动机做功需要的总功
六冲程发动机做同样功需要的总功
发动机做的总功由燃料提供,六冲程发动机比传统四冲程发动机节省燃料的百分比
六冲程发动机比传统四冲程发动机节省燃料约30%。
17、(2025湖南)2025年2月11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如图所示。该火箭的芯二级以液氢为燃料,这主要是因为液氢的___________大,它燃烧过程中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 ①. 热值 ②. 化学
【解析】
【详解】[1]该火箭的芯二级以液氢为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2]液氢燃烧时,消耗化学能,产生内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通过发动机转化为机械能推动火箭。
18、 (2025四川乐山)如图所示,试管内的水沸腾后,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与汽油机___________冲程能量转化的情况相同;课前准备时,给酒精灯添加酒精,闻到了酒精味,这是___________现象。
【答案】 ①. 做功 ②. 扩散
【解析】
【详解】[1]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内能增加,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冲出去,所以水蒸气的内能转换为塞子的机械能,而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内能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能量转化情况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相同。
[2]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闻到了酒精味,这是酒精的扩散现象,表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实验探究题(19题6分,20题4分,21题6,22题5分,共21分)
19、(2025黑龙江绥化)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不考虑水的质量变化等因素)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
(2)下列措施中,能使冰受热均匀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 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中
C. 通过水给试管加热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丙,冰在B点时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
(5)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
(6)实验后,某同学根据图丙计算出冰的比热容是______。
【答案】(1)自下而上
(2)AC (3)
(4)小于 (5)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6)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要全部浸没在被测物体中,不能碰到试管壁和试管底,因此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
【小问2详解】
实验中,为了能使冰受热均匀,实验时通过水给试管加热,即采用水浴加热,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为了准确测得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中,故能使冰受热均匀的是AC。
【小问3详解】
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的液面在0℃以下,其示数为-4℃。
【小问4详解】
如图丙,BC段为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冰在B点时的内能小于在C点时的内能。
【小问5详解】
如图丙,BC段为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小问6详解】
由图丙可知,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冰在4min内温度升高了6℃,水的温度升高了3℃,冰的比热容
20、如图甲所示,小明用该装置粗测花生米的热值,过程如下:用电子秤取30g水放入烧杯中,将温度传感器插入水中,并连接电脑;取0.7g花生米穿在细铁丝上,点燃花生米,立即移到烧杯正下方,给水加热,传感器获得温度一时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c水=4.2×103J/(kg·℃))
(1)实验中花生米燃烧放出的热量是通过 来显示;
(2)①实验过程中老师提醒小明要适当转动花生米,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根据乙图像,粗略测得花生米的热值为 J/kg。在实验中小明看到花生米燃烧冒大量的黑烟,这会导致测得的热值 真实值。
【答案】(1)水升高的温度
(2) 使花生米燃烧充分 5.4×106 小于
【详解】(1)本实验采用转换法,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间接表示花生米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2)[1]实验过程中适当转动花生米,可以使花生米燃烧充分。
[2]根据乙图像,根据Q=cmΔt可以求得,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4.2×103J/(kg·℃)×0.03kg×(44.6℃-14.6℃)=3.78×103J
不计热量损失,则有Q吸=Q放,粗略测得花生米的热值为
[3]由于花生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因此这种计算方法不准确,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2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等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
(2)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利用甲丙两幅图进行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做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用 (填序号)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 (填序号)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A.加热时间 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②由图可以看出, 液体沸点较高,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③如果已知b液体的比热容是1.8×103J/(kg·℃),则a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
【答案】(1)甲乙
(2) A B b b 0.9×103
【详解】(1)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要用不同的燃料,应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甲和乙两图进行实验。
(2)①[1][2]实验中,由转换法,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故选A;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故选B。
②[3][4]由图可以看出,当a液体温度达到80℃,该液体开始沸腾,而此时没有达到b液体的沸点,故b液体的沸点较高,b液体沸腾前,加热相同时间,b升温慢,根据知,b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③[5]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至80℃时,a的加热时间为10min,b的加热时间为20min,两液体的温度变化值Δt=80℃-20℃=60℃
而升高相同温度时,b所需时间是a的2倍,即b吸收的热量是a的2倍,根据Q吸=cmΔt可知,比热容和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的比热容是a的2倍,所以a的比热容为
22、生活处处有物理。小明利用矿泉水瓶做了如下几个有趣的实验:
(1)如图,矿泉水装水,接近装满时留一小气泡,在瓶中间画一十字标记。把它平放在检查面上,若气泡在十字处说明被检查面是 的;用手沿箭头方向猛推一下瓶子,气泡将 运动(选填“向后运动”、“向前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2)如图一开口的矿泉水瓶侧壁A、B处各扎一个小孔,用橡皮塞塞住,给瓶里充满水,将瓶放在足够高的桌面上,然后把橡皮塞同时拔出,可以看到从不同的孔向外喷水的水平射程不同,从而说明了液体内部压强与 有关;
(3)如图一只空瓶中装入少量的水,拧紧瓶盖,用力地扭动瓶身几下,稍稍旋开瓶盖,就听到“砰”的一声且瓶盖被气体冲飞,瓶口和瓶内出现白雾,出现白雾说明瓶内气体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图中②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类似。若一台单缸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钟做功 次。
【答案】(1) 水平 向前运动
(2)液体深度
(3) 降低 压缩 10
【详解】(1)[1]图中,由于瓶中的水受到的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若气泡在十字处说明被检查面是水平的。
[2]用手沿箭头方向猛推一下瓶子,瓶中的水由于惯性会“挤”向瓶底,因此气泡将向前运动。
(2)图中,看到从深度不同的孔向外喷水的水平射程不同,从而说明了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3)[1]瓶口和瓶内出现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出现白雾说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2]图中②过程中,在压缩瓶内气体体积,瓶子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内能,能量转化的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类似。
[3]四冲程单缸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200r/min,则该飞轮每秒钟转20圈;因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做功1次,所以,1s内飞轮转20圈,活塞往复运动20次,共10个工作循环,做功10次。
四、科学实践题(6分)
23、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火箭射程与瓶内液体质量的关系,设计了两种改变瓶内液体质量的方案:方案一,相同体积只改变液体的密度;方案二,同种液体只改变液体的体积。
经查阅资料得知: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瓶内气压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他们决定采用方案一,并用图甲装置和有关测量工具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一可乐瓶作为水火箭内胆,瓶内装入体积为 V 的水,将其放置在已固定角度的发射架上;
②用打气筒给水火箭打气,直至瓶内气压为p;
③打开开关,可乐瓶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向前飞出;
④测出水火箭的射程,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⑤用食盐和水配制A、B、C三种密度不同的溶液,均量取体积为V的溶液替换水,重复上述步骤①②③。
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 ;
(2)下图汽油机冲程中与步骤③能量转化相同的是 ;
A. B. C. D.
(3)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请分析方案二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答案】(1)卷尺
(2)B
(3)其他条件一定时,瓶内液体质量越大,水火箭射程越远
(4)见解析
【详解】(1)水火箭射程比较远,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卷尺。
(2)步骤③中,打开开关,可乐瓶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向前飞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是吸气冲程;B图中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图中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是排气冲程。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根据,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由图乙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射程越远。所以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时,瓶内液体质量越大,水火箭射程越远。
(4)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瓶内气压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方案二,同种液体只改变液体的体积,没有控制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不变,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思想,所以不合理。
五、简答题(6分)
24、宁夏因多沙质土壤而盛产西瓜,这与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密切相关。沙质土壤比热容小,导致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然而,沙质土壤保水性差,为减少水分蒸发,农民常在种植地表覆盖地膜。请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结合比热容的相关知识,解释宁夏沙质土壤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2)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覆盖地膜如何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
【答案】(1)见详解
(2)见详解
【详解】(1)比热容越小,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幅度越大;沙质土壤在白天接受太阳辐射时,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升高更快、幅度更大;夜晚地面向外界散热时,沙质土壤放出相同热量后温度下降更快、幅度更大。
(2)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表面积、表面空气流速密切相关,地膜通过同时抑制温度升高、减小蒸发面积、阻隔空气流动这三个因素,有效降低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
六、综合应用题(25题6分,26题9分,共15分)
25、 (2025山西)小亮看到如图所示的阳光健身海报,决定每天放学回家由乘电梯改为爬楼梯。爱生活爱运动脂肪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即可看作脂肪的热值)。若小亮的质量为,家住11楼,每层楼高为。(取)
(1)求小亮所受的重力。
(2)小亮每次乘电梯从1楼到11楼回家,若电梯匀速运行,求电梯对他做的功。
(3)若小亮每次爬楼梯回家消耗脂肪的质量为5g,求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答案】(1)
(2)
(3)
【解析】
【小问1详解】
小亮所受的重力
【小问2详解】
小亮随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小亮所受的支持力与重力大小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即
小亮在支持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电梯对小亮所做的功
【小问3详解】
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26、 (2025山东威海)小明和爸爸质量共120kg,骑着一辆质量为300kg(含装备)的三轮摩托车,沿318国道从成都前往拉萨旅行。水平骑行时每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0.02m2(g取10N/ kg)
(1)水平骑行时,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是多少?
(2)在海拔约5000m的米拉山垭口烧水,用燃气炉将质量2.5kg、初温为3℃的水加热至沸腾(水的沸点为83℃)。若燃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30%被水吸收。则水吸收了多少热量?共用掉多少燃气?[,]
【答案】(1)4200N, 7×10 Pa
(2)8.4×105J, 0.056kg
【解析】
【小问1详解】
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力F=G=m总g=420kg×10N/kg=4200N
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强
【小问2详解】
水吸收热量Q吸=c水m水Δt=4.2×103J/(kg·℃)×2.5kg×(83℃-3℃)=8.4×105J
燃气释放热量
燃气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时间 80分钟,满分 100分)
一、 选择题(每题 3分,共 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2025甘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之一。铸造青铜器时,将液态金属倒
入模具冷却后形成青铜器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铸造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B. 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C. 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金属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D. 工匠休息时身上的“汗水逐渐消失”与“樟脑丸逐渐变小”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 1题图
2、 (2025 黑龙江伊春市)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有关的是( )
A. 北方冬天气温较低,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 B. 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C. 天热时在地面上撒水是为了降低室内温度 D. 刚洗的衣服放在通风的环境中会干得快些
3、 (2025北京)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橡胶塞被推
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变热的过程,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B. 橡胶塞被推出的过程中,水的内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C. 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D. 管口出现的“白气”是试管内的水直接汽化形成的
3题图
4、(2025·南充)如图是学校举行消防演练灭火时的情景,对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
的是( )
A.室外温度为 时,木柴的内能为零
B.木柴燃烧与未燃相比,含有的热量多
C.若未燃烧的木柴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4题图
D.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 a、b两种液体,
用同一盏酒精灯先后进行加热,根据两次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实验装置中玻璃棒可以不要
B.a、b两种液体的体积需要相同
C.液体 a的比热容是液体 b的比热容的 2倍
D.液体吸热的多少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
6.下列事例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 5题图
A.在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被冻坏
B.发热病人用沾水的湿毛巾擦身降温
C.汽车的发动机用水降温
D.长期不下雨时,环卫部门会在马路上进行撒水和喷水
7、两杯温度不同的同种液体,其质量和温度变化数据如表格,则它们放出的热量关系正确的是( )
o
质量m/g 下降温度Δt / C 放出热量Q
热液 300 10 Q1
冷液 600 7 Q2
A.Q1 Q2 B.Q1 Q2 C.Q1 Q2 D.液体的比热容未知,无法判断放出热量的大小关系
8、(2025江苏连云港)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 C的物体没有内能 B. 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C.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内能 D. 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9、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J / kg ℃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水 4.2 103 铝 0.88 103
煤油、冰 2.1 103 干泥土 0.84 103
砂石 0.92 103 铜 0.39 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B.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10、 (2025江苏扬州)如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10题图
B.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二、 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2分)
11、质量为 2kg的水升高 50℃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焦,“九天”无人机向斜上方匀速运动时,其惯性
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后 2空均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12、 (2025四川达州)物理实验课上,“动手知真”小组对质量为 2kg、初温为 20℃的
水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该过程水吸收热量为______J
【 c水 4.2 10
3J/ kg ℃ 】。
13、(2025四川广安)周末小红给家人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她在厨房烹饪食物时,主
12题图
要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增大食物的内能,家人在客厅闻到
食物的香气,这是______现象。
14、某小组在探究萘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
度,得到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1)萘的熔点为 ℃,从萘开始熔化到所有萘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填“10”“15”“25”或“35”)min;
(2)萘在 AB段和 CD段升温较慢的是 段,可能是因为固态萘的比
热容 液态萘的比热容。
15、如图甲所示,“冷水夹盏”是我国古代的“节能灯”。图乙 14题图
是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由于水的
______大,可以吸收更多热量,有助于减慢油的 (填
物态变化的名称),达到省油的目的。
16、 (20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提高内燃机的效率,科学 15题图
家在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发明了六冲程发动机。
(1)六冲程发动机在完成传统四冲程后,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______(选填“汽化”或“升华”)成高温高
压的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该过程为第五冲程;然后将水蒸气排放到冷凝器内,再次变成水,该过程为第
六冲程,至此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第五冲程中注入的水的内能急剧增加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
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2)六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中,有______(选填“1”或“2”)个做功冲程,第四个冲程是______
冲程。六冲程发动机的效率是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1.4 1.45倍,则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六冲程发动机比传统四
冲程发动机节省燃料约______%(选填“30”或“42”)。
17、(2025湖南)2025年 2月 11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如图所示。该火箭的芯二级
以液氢为燃料,这主要是因为液氢的___________大,它燃烧过程中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18、 (2025四川乐山)如图所示,试管内的水沸腾后,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
而冲出去,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与汽油机___________冲程能量转化的 17题图
情况相同;课前准备时,给酒精灯添加酒精,闻到了酒精味,这是___________
现象。
18题图
三、 实验探究题(19题 6分,20题 4分,21题 6,22题 5分,共 21分)
19、(2025 黑龙江绥化)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不考虑水
的质量变化等因素)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
“自下而上”)的顺序。
(2)下列措施中,能使冰受热均匀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 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中 19题图
C. 通过水给试管加热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丙,冰在 B点时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在 C点时的内能。
(5)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
(6)实验后,某同学根据图丙计算出冰的比热容是______ J/ kg ℃ 。
20、如图甲所示,小明用该装置粗测花生米的热值,过程如下:用电子秤取 30g水放入烧杯中,将温度传感器插入
水中,并连接电脑;取 0.7g花生米穿在细铁丝上,点燃花生米,
立即移到烧杯正下方,给水加热,传感器获得温度一时间的图像
如图乙所示。(c 水=4.2×103J/(kg·℃))
(1)实验中花生米燃烧放出的热量是通过 来显示;
(2)①实验过程中老师提醒小明要适当转动花生米,这样做的目的
是 ; 20题图
②根据乙图像,粗略测得花生米的热值为 J/kg。在实验中小明看到花生米燃烧冒大量的黑烟,这会导致测
得的热值 真实值。
2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等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
(2)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利用甲丙两幅图进行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做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用 (填序号)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 (填序号)来判
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A.加热时间 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②由图可以看出, 液体沸点较高,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③如果已知 b液体的比热容是 1.8×103J/(kg·℃),则 a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
22、生活处处有物理。小明利用矿泉水瓶做了如下几个有趣的实验:
(1)如图,矿泉水装水,接近装满时留一小气泡,在瓶中间画一十字标记。把它平放在检查面上,若气泡在十字处说
明被检查面是 的;用手沿箭头方向猛推一下瓶子,气泡将 运动(选填“向后运动”、“向前运动”或“保持
静止状态”);
(2)如图一开口的矿泉水瓶侧壁 A、B处各扎一个小孔,用橡皮塞塞住,给瓶里充满水,将瓶放在足够高的桌面上,
然后把橡皮塞同时拔出,可以看到从不同的孔向外喷水的水平射程不同,从而说明了液体内部压强与 有关;
(3)如图一只空瓶中装入少量的水,拧紧瓶盖,用力地扭动瓶身几下,稍稍旋开瓶盖,就听到“砰”的一声且瓶盖被气
体冲飞,瓶口和瓶内出现白雾,出现白雾说明瓶内气体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图中②过程中
能量转化的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类似。若一台单缸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 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
秒钟做功 次。
四、科学实践题(6分)
23、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火箭射程与瓶内液体质量的关系,设计了两种改变瓶内液体质量的方案:方案一,相
同体积只改变液体的密度;方案二,同种液体只改变液体的体积。
经查阅资料得知: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瓶内气压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他们决定采用方案
一,并用图甲装置和有关测量工具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一可乐瓶作为水火箭内胆,瓶内装入体积为 V 的
水,将其放置在已固定角度的发射架上;
②用打气筒给水火箭打气,直至瓶内气压为 p;
③打开开关,可乐瓶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水向后喷出,水
火箭向前飞出;
④测出水火箭的射程,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⑤用食盐和水配制 A、B、C三种密度不同的溶液,均
量取体积为 V的溶液替换水,重复上述步骤①②③。
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23题图
(1)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 ;
(2)下图汽油机冲程中与步骤③能量转化相同的是 ;
A. B. C. D.
(3)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请分析方案二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五、简答题(6分)
24、宁夏因多沙质土壤而盛产西瓜,这与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密切相关。沙质土壤比热容小,导致昼夜温差大,有利
于西瓜糖分的积累。然而,沙质土壤保水性差,为减少水分蒸发,农民常在种植地表覆盖地膜。请结合所学的物理
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结合比热容的相关知识,解释宁夏沙质土壤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2)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覆盖地膜如何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
六、综合应用题(25题 6分,26题 9分,共 15分)
25、 (2025山西)小亮看到如图所示的阳光健身海报,决定每天放学回家由乘电梯改为爬楼梯。爱生活爱运动脂肪
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3.8 104J (即可看作脂肪的热值 q 3.8 104J/g)。若小亮的质量为60kg,家住 11
楼,每层楼高为3m。( g取10N / kg)
(1)求小亮所受的重力。
(2)小亮每次乘电梯从 1楼到 11楼回家,若电梯匀速运行,求电梯对他做的功。
(3)若小亮每次爬楼梯回家消耗脂肪的质量为 5g,求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26、 (2025山东威海)小明和爸爸质量共 120kg,骑着一辆质量为 300kg(含装备)的三轮摩托车,沿 318国道从
成都前往拉萨旅行。水平骑行时每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 0.02m2(g取 10N/ kg)
(1)水平骑行时,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是多少?
(2)在海拔约 5000m的米拉山垭口烧水,用燃气炉将质量 2.5kg、初温为 3℃的水加热至沸腾(水的沸点为 83℃)。
7
若燃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 30%被水吸收。则水吸收了多少热量?共用掉多少燃气?[ q 5 10 J/kg然气 ,
c水 4.2 10
3J/ kg C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时间 80分钟,满分 100分)
一、 选择题(每题 3分,共 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2025甘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之一。铸造青铜器时,将液态金属倒入模具冷却后形成
青铜器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铸造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B. 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C. 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金属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D. 工匠休息时身上的“汗水逐渐消失”与“樟脑丸逐渐变小”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B.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温度降低,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 AB错误;
C.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先将金属加热至熔点,变成液态,此过程为熔化,液态金属倒入模具冷却后又变成固态,
此过程为凝固,故 C正确;
D.工匠休息时身上的“汗水逐渐消失”是液态变成气态,此过程是汽化,而“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固态变成气态,
此过程是升华,故 D错误。
故选 C。
2、 (2025 黑龙江伊春市)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有关的是( )
A. 北方冬天气温较低,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
B. 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C. 天热时在地面上撒水是为了降低室内温度
D. 刚洗的衣服放在通风的环境中会干得快些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北方冬天气温较低,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因为水结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与水
的比热容较大无关,故 A不符合题意;
B.内陆地区沙子多水少,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受热情况相同时,沙子的温度上升比水多,
而晚上在同样的放热情况下,沙子的温度下降得也多,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气温差比沿海地区大,与水的比热容较
大有关,故 B符合题意;
C.天热时在地面上撒水是通过水蒸发吸热来降低室内温度,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无关,故 C不符合题意;
D.刚洗的衣服放在通风的环境中会干得快些,是加快了衣服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而加快了蒸发,与水的比热容较
大无关,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 (2025北京)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变热的过程,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B. 橡胶塞被推出的过程中,水的内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C. 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D. 管口出现的“白气”是试管内的水直接汽化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变热是通过热传递(酒精灯加热)改变内能,不是做功,故 A错误;
B.橡胶塞被推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但有热量散失,不是全部转化,故 B错误;
C.水蒸气推出橡胶塞,水蒸气对外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小,故 C正确;
D.“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汽化,故 D错误。
故选 C。
4、(2025·南充)如图是学校举行消防演练灭火时的情景,对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室外温度为 时,木柴的内能为零
B.木柴燃烧与未燃相比,含有的热量多
C.若未燃烧的木柴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D.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答案】C
【知识点】热量的概念;内能的概念;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 A.自然界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所以室外温度为 0℃时,木柴的内能不为零,故
A错误;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 B错误;
C.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若未燃烧的木柴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 C正确;
D.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故 D错误。
故选 C。
【分析】 A.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自然界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
内能;
B.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C.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 a、b两种液体,
用同一盏酒精灯先后进行加热,根据两次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实验装置中玻璃棒可以不要
B.a、b两种液体的体积需要相同
C.液体 a的比热容是液体 b的比热容的 2倍
D.液体吸热的多少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
【答案】D
【详解】A.为使液体受热均匀,实验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 A 错误;
B.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不同,根据 m=ρV,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
质量不同,故 B错误;
C.根据图乙可知,升高 40℃,a、b 的加热时间分别为 4min 和 8min,由转换法,B、A 的吸热之比为 2:1,根 Q=cm
Δt 可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热与比热容成正比,液体 a的比热容是液体 b的比热容的 0.5 倍,
故 C 错误;
D.实验中用同一盏酒精灯先后进行加热,液体在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液体吸热的多少可以通过加热时
间来反映,采用了转换法,故 D 正确。
故选 D。
6.下列事例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A.在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被冻坏
B.发热病人用沾水的湿毛巾擦身降温
C.汽车的发动机用水降温
D.长期不下雨时,环卫部门会在马路上进行撒水和喷水
【答案】C
【详解】A.在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被冻坏,利用水凝固时放出热量,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
特点,故 A不符合题意;
B.发热病人用沾水的湿毛巾擦身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降温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的发动机用
水降温,故 C 符合题意;
D.长期不下雨时,环卫部门会在马路上进行撒水和喷水,利用水蒸发吸热起到降温的作用,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两杯温度不同的同种液体,其质量和温度变化数据如表格,则它们放出的热量关系正确的是( )
o
质量m/g 下降温度Δt / C 放出热量Q
热液 300 10 Q1
冷液 600 7 Q2
A.Q1 Q2
B.Q1 Q2
C.Q1 Q2
D.液体的比热容未知,无法判断放出热量的大小关系
【答案】B
3
【详解】由于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根据Q cm t可知,热液放出的热量为Q1 cmΔt c 300 10 kg 10℃ 3c
冷液放出的热量为Q cmΔt c 600 10 31 kg 7℃ 4.2c
因此Q1 Q2 ,故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8、(2025江苏连云港)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 C的物体没有内能 B. 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C.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内能 D. 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C.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故任何一个物体都有内能,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也一定有内能,
故 AC错误;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物质的状态、种类都有关,故 B错误;
D.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当物体运动时,既具有内能,又具有机械能,所以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
机械能,故 D正确。
故选 D。
9、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J / kg ℃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水 4.2 103 铝 0.88 103
煤油、冰 2.1 103 干泥土 0.84 103
砂石 0.92 103 铜 0.39 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答案】D
【详解】A.水和冰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 A 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无关,100g 水和 50g 水的比热容相同,故 B 错误;
C.煤油和冰是不同物质,但比热容均为 2.1×10 J/(kg·℃),故 C 错误;
Q
D.由 t ,质量相等、吸热相同时,铜的比热容(0.39×10 J/(kg·℃))比铝(0.88×10 J/(kg·℃))小,
cm
铜温度变化更大,故 D 正确。
故选 D。
10、 (2025江苏扬州)如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汽缸内气体,火花塞未点火,即为压缩冲程,故
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 B。
二、 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2分)
11、质量为 2kg的水升高 50℃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焦,“九天”无人机向斜上方匀速运动时,其惯性
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后 2空均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答案】 ①. 4.2×10
5J ②. 不变 ③. 增大
【解析】
【详解】[1]质量为 2kg的水升高 50℃所吸收的热量为Q cmΔt 4.2 103J / kg·℃ 2kg 50℃ 4.2 105J
[2]由于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所以“九天”无人机向斜上方匀速运时,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
[3]“九天”无人机向斜上方匀速运动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动能不变,高度升高,则重力势能增大,由于机
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所以机械能增大。
12、 (2025四川达州)物理实验课上,“动手知真”小组对质量为 2kg、初温为 20℃的水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温
3
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该过程水吸收热量为______J【 c水 4.2 10 J/ kg ℃ 】。
【答案】 ①. 85 ②. 5.46 105
【解析】
【 详 解 】 [1][2] 图 中 温 度 计 分 度 值 为 1℃ , 示 数 为 85℃ , 则 该 过 程 水 吸 收 热 量 为
Q吸 c m t 4.2 10
3J / kg ℃ 2kg 85℃ 20℃水 5.46 105J
13、(2025四川广安)周末小红给家人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她在厨房烹饪食物时,主要是通过______(选填“做
功”或“热传递”)方式增大食物的内能,家人在客厅闻到食物的香气,这是______现象。
【答案】 ①. 热传递 ②. 扩散
【解析】
【详解】[1]在厨房烹饪食物时,食物从外界吸收热量,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食物的内能。
[2]家人在客厅闻到食物的香气,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14、某小组在探究萘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每隔 1min记录一次温度,得到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分析图象可知:
(1)萘的熔点为 ℃,从萘开始熔化到所有萘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填“10”“15”“25”或“35”)min;
(2)萘在 AB段和 CD段升温较慢的是 段,可能是因为固态萘的比热容 液态萘的比热容。
【答案】(1) 80 15
(2) CD 小于
【详解】(1)[1][2]由图可知,BC 段是萘的熔化过程,熔化的温度是 80℃,萘的熔点为 80℃,第 10min 到第 25min
是萘的熔化过程,从萘开始熔化到所有萘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25min-10min=15min
(2)[1][2]由图可知,AB 段的时间是 10min,升高的温度是 80℃-50℃=30℃
CD 段的时间是 10min,升高的温度是 100℃-80℃=20℃
所以 CD 段升温较慢,两段加热时间相同,即吸收的热量相同,质量相同,液态萘的比热容的比热容较大,由 Q=cmΔt
可知,CD 段升温较慢。
15、如图甲所示,“冷水夹盏”是我国古代的“节能灯”。图乙是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由于水的
大,可以吸收更多热量,有助于减慢油的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达到省油的目的。
【答案】 比热容 汽化
【详解】[1][2]图乙是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
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更多的热量,使油的温度降低,可以减慢油的汽化,可以省油。
16、 (20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提高内燃机的效率,科学家在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发明了六冲程发动机。
(1)六冲程发动机在完成传统四冲程后,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______(选填“汽化”或“升华”)成高温高
压的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该过程为第五冲程;然后将水蒸气排放到冷凝器内,再次变成水,该过程为第
六冲程,至此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第五冲程中注入的水的内能急剧增加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
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2)六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中,有______(选填“1”或“2”)个做功冲程,第四个冲程是______
冲程。六冲程发动机的效率是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1.4 1.45倍,则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六冲程发动机比传统四
冲程发动机节省燃料约______%(选填“30”或“42”)。
【答案】(1) 汽化 ②热传递
(2) 2 排气 30
【解析】
【小问 1详解】
[1]六冲程发动机在完成传统四冲程后,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2]第五冲程在气缸中水时,水吸收气缸的热量,注入水的内能急剧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3]六冲程汽油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油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石油属于不可再生的
能源。
【小问 2详解】
[1]六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做功、排气六个冲程,有 2个做功冲程,第四
个冲程是排气冲程。
[2]设四冲程发动机的效率为 ,六冲程发动机的效率是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 1.4~1.45倍,则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
W
六冲程发动机的效率约为1.425 有,四冲程发动机做功W有需要的总功W总
W W '
W
有
六冲程发动机做同样功 有需要的总功 总 1.425
发动机做的总功由燃料提供,六冲程发动机比传统四冲程发动机节省燃料的百分比
W W
有 有
W总 W
'
总 1.425 W 30%W总 有
六冲程发动机比传统四冲程发动机节省燃料约 30%。
17、(2025湖南)2025年 2月 11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如图所示。该火箭的芯二级以液氢为燃料,这
主要是因为液氢的___________大,它燃烧过程中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 ①. 热值 ②. 化学
【解析】
【详解】[1]该火箭的芯二级以液氢为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
更多的热量。
[2]液氢燃烧时,消耗化学能,产生内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通过发动机转化为机械能推动火箭。
18、 (2025四川乐山)如图所示,试管内的水沸腾后,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
况与汽油机___________冲程能量转化的情况相同;课前准备时,给酒精灯添加酒精,闻到了酒精味,这是
___________现象。
【答案】 ①. 做功 ②. 扩散
【解析】
【详解】[1]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内能增加,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冲出去,所以水蒸气的内能转换为塞子的
机械能,而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内能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能量转化情况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
相同。
[2]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闻到了酒精味,这是酒精的扩散现象,表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 实验探究题(19题 6分,20题 4分,21题 6,22题 5分,共 21分)
19、(2025 黑龙江绥化)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不考虑水
的质量变化等因素)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
(2)下列措施中,能使冰受热均匀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 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中
C. 通过水给试管加热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丙,冰在 B点时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在 C点时的内能。
(5)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
(6)实验后,某同学根据图丙计算出冰的比热容是______ J/ kg ℃ 。
【答案】(1)自下而上
(2)AC (3) 4
(4)小于 (5)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6) 2.1 103
【解析】
【小问 1详解】
实验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要全部浸没在被测物体中,不能碰到试管壁和试管底,因此组
装实验器材时,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
【小问 2详解】
实验中,为了能使冰受热均匀,实验时通过水给试管加热,即采用水浴加热,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为了准确测得
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中,故能使冰受热均匀的是 AC。
【小问 3详解】
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液柱的液面在 0℃以下,其示数为-4℃。
【小问 4详解】
如图丙,BC段为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冰在 B点时的内
能小于在 C点时的内能。
【小问 5详解】
如图丙,BC段为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小问 6详解】
由图丙可知,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冰在 4min内温度升高了 6℃,水的温度升高了 3℃,冰的比热容
c水mΔt水 c水Δt水 c水 3℃c 1c 1 水 4.2 10
3J / kg ℃ 2.1 103J / kg ℃
mΔt冰 Δt冰 6℃ 2 2
20、如图甲所示,小明用该装置粗测花生米的热值,过程如下:用电子秤取 30g水放入烧杯中,将温度传感器插入
水中,并连接电脑;取 0.7g花生米穿在细铁丝上,点燃花生米,立即移到烧杯正下方,给水加热,传感器获得温度
一时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c 水=4.2×103J/(kg·℃))
(1)实验中花生米燃烧放出的热量是通过 来显示;
(2)①实验过程中老师提醒小明要适当转动花生米,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根据乙图像,粗略测得花生米的热值为 J/kg。在实验中小明看到花生米燃烧冒大量的黑烟,这会导致测
得的热值 真实值。
【答案】(1)水升高的温度
(2) 使花生米燃烧充分 5.4×106 小于
【详解】(1)本实验采用转换法,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间接表示花生米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2)[1]实验过程中适当转动花生米,可以使花生米燃烧充分。
[2] 根 据 乙 图 像 , 根 据 Q=cmΔt 可 以 求 得 , 水 吸 收 的 热 量 Q 吸 =c 水
m(t-t0)=4.2×103J/(kg·℃)×0.03kg×(44.6℃-14.6℃)=3.78×103J
Q
q 放 3.78 10
3 J
5.4 106不计热量损失,则有 Q 吸=Q 放,粗略测得花生米的热值为 J kgm 0.7 10 3kg
花生米
[3]由于花生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因此这种计算方法不准确,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2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等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
(2)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利用甲丙两幅图进行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做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用 (填序号)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 (填序号)来判
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A.加热时间 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②由图可以看出, 液体沸点较高,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③如果已知 b液体的比热容是 1.8×103J/(kg·℃),则 a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
【答案】(1)甲乙
(2) A B b b 0.9×103
【详解】(1)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要用不同的燃料,应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
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甲和乙两图进行实验。
(2)①[1][2]实验中,由转换法,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液体吸收的热量越
多,故选 A;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故
选 B。
②[3][4]由图可以看出,当 a液体温度达到 80℃,该液体开始沸腾,而此时没有达到 b 液体的沸点,故 b 液体的沸
Q
点较高,b液体沸腾前,加热相同时间,b 升温慢,根据 c 知,b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mΔt
③[5]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至 80℃时,a 的加热时间为 10min,b 的加热时间为 20min,两液体的温度变化值
Δt=80℃-20℃=60℃
而升高相同温度时,b 所需时间是 a 的 2 倍,即 b 吸收的热量是 a 的 2 倍,根据 Q吸=cmΔt 可知,比热容和吸收的
1 1 3 3
热量成正比,b的比热容是 a的 2倍,所以 a 的比热容为ca cb 1.8 10 J/(kg ℃) 0.9 10 J/(kg℃ )2 2
22、生活处处有物理。小明利用矿泉水瓶做了如下几个有趣的实验:
(1)如图,矿泉水装水,接近装满时留一小气泡,在瓶中间画一十字标记。把它平放在检查面上,若气泡在十字处说
明被检查面是 的;用手沿箭头方向猛推一下瓶子,气泡将 运动(选填“向后运动”、“向前运动”或“保持
静止状态”);
(2)如图一开口的矿泉水瓶侧壁 A、B处各扎一个小孔,用橡皮塞塞住,给瓶里充满水,将瓶放在足够高的桌面上,
然后把橡皮塞同时拔出,可以看到从不同的孔向外喷水的水平射程不同,从而说明了液体内部压强与 有关;
(3)如图一只空瓶中装入少量的水,拧紧瓶盖,用力地扭动瓶身几下,稍稍旋开瓶盖,就听到“砰”的一声且瓶盖被气
体冲飞,瓶口和瓶内出现白雾,出现白雾说明瓶内气体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图中②过程中
能量转化的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类似。若一台单缸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 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
秒钟做功 次。
【答案】(1) 水平 向前运动
(2)液体深度
(3) 降低 压缩 10
【详解】(1)[1]图中,由于瓶中的水受到的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若气泡在十字处说明被检查面是水平的。
[2]用手沿箭头方向猛推一下瓶子,瓶中的水由于惯性会“挤”向瓶底,因此气泡将向前运动。
(2)图中,看到从深度不同的孔向外喷水的水平射程不同,从而说明了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3)[1]瓶口和瓶内出现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出现白雾说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2]图中②过程中,在压缩瓶内气体体积,瓶子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内能,能量转化的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
程类似。
[3]四冲程单缸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 1200r/min,则该飞轮每秒钟转 20 圈;因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 2圈,完成四
个工作冲程,做功 1次,所以,1s 内飞轮转 20 圈,活塞往复运动 20 次,共 10 个工作循环,做功 10 次。
四、科学实践题(6分)
23、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火箭射程与瓶内液体质量的关系,设计了两种改变瓶内液体质量的方案:方案一,相
同体积只改变液体的密度;方案二,同种液体只改变液体的体积。
经查阅资料得知: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瓶内气压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他们决定采用方案
一,并用图甲装置和有关测量工具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一可乐瓶作为水火箭内胆,瓶内装入体积为 V 的水,将其放置在已固定角度的发射架上;
②用打气筒给水火箭打气,直至瓶内气压为 p;
③打开开关,可乐瓶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向前飞出;
④测出水火箭的射程,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⑤用食盐和水配制 A、B、C三种密度不同的溶液,均量取体积为 V的溶液替换水,重复上述步骤①②③。
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 ;
(2)下图汽油机冲程中与步骤③能量转化相同的是 ;
A. B. C. D.
(3)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请分析方案二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答案】(1)卷尺
(2)B
(3)其他条件一定时,瓶内液体质量越大,水火箭射程越远
(4)见解析
【详解】(1)水火箭射程比较远,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卷尺。
(2)步骤③中,打开开关,可乐瓶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向前飞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 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是吸气冲程;B 图中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
为机械能;C 图中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
塞上行,是排气冲程。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根据m V,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由图乙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射程越远。所以本实验可
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时,瓶内液体质量越大,水火箭射程越远。
(4)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瓶内气压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方案二,同种液体只改变液体
的体积,没有控制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不变,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思想,所以不合理。
五、简答题(6分)
24、宁夏因多沙质土壤而盛产西瓜,这与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密切相关。沙质土壤比热容小,导致昼夜温差大,有利
于西瓜糖分的积累。然而,沙质土壤保水性差,为减少水分蒸发,农民常在种植地表覆盖地膜。请结合所学的物理
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结合比热容的相关知识,解释宁夏沙质土壤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2)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覆盖地膜如何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
【答案】(1)见详解
(2)见详解
【详解】(1)比热容越小,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幅度越大;沙质土壤在白天接受太阳辐射时,
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升高更快、幅度更大;夜晚地面向外界散热时,沙质土壤放出相同热量后温度下降更快、幅度
更大。
(2)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表面积、表面空气流速密切相关,地膜通过同时抑制温度升高、减小蒸发面积、阻隔
空气流动这三个因素,有效降低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
六、综合应用题(25题 6分,26题 9分,共 15分)
25、 (2025山西)小亮看到如图所示的阳光健身海报,决定每天放学回家由乘电梯改为爬楼梯。爱生活爱运动脂肪
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3.8 104J (即可看作脂肪的热值 q 3.8 104J/g)。若小亮的质量为60kg,家住 11
楼,每层楼高为3m。( g取10N / kg)
(1)求小亮所受的重力。
(2)小亮每次乘电梯从 1楼到 11楼回家,若电梯匀速运行,求电梯对他做的功。
(3)若小亮每次爬楼梯回家消耗脂肪的质量为 5g,求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答案】(1)600N
(2)1.8 10 4 J
(3)1.9 105J
【解析】
【小问 1详解】
小亮所受的重力G m人g 60kg 10N / kg 600N
【小问 2详解】
小亮随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小亮所受的支持力与重力大小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即 F G 600N
小亮在支持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s 11 1 3m 30m
电梯对小亮所做的功W Fs 600N 30m 1.8 104 J
【小问 3详解】
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Q qm 脂肪 3.8 10
4 J/g 5g 1.9 105 J
26、 (2025山东威海)小明和爸爸质量共 120kg,骑着一辆质量为 300kg(含装备)的三轮摩托车,沿 318国道从
成都前往拉萨旅行。水平骑行时每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 0.02m2(g取 10N/ kg)
(1)水平骑行时,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是多少?
(2)在海拔约 5000m的米拉山垭口烧水,用燃气炉将质量 2.5kg、初温为 3℃的水加热至沸腾(水的沸点为 83℃)。
7
若燃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 30%被水吸收。则水吸收了多少热量?共用掉多少燃气?[ q 5 10 J/kg然气 ,
c水 4.2 10
3J/ kg C ]
【答案】(1)4200N, 7×10 Pa
(2)8.4×105J, 0.056kg
【解析】
【小问 1详解】
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 总g=420kg×10N/kg=4200N
p F 4200N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强 7 104Pa
S 3 0.02m2
【小问 2详解】
水吸收热量 Q 3 5吸=c 水m 水Δt=4.2×10 J/(kg·℃)×2.5kg×(83℃-3℃)=8.4×10 J
Q 8.4 105Q 吸 J燃气释放热量 2.8 106J
放 30% 30%
Q 6
放 2.8 10 J
燃气质量m 7 0.056kgq燃气 5 10 J / kg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2025甘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之一。铸造青铜器时,将液态金属倒入模具冷却后形成青铜器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铸造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B. 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C. 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金属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D. 工匠休息时身上的“汗水逐渐消失”与“樟脑丸逐渐变小”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
2、 (2025黑龙江伊春市)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有关的是( )
A. 北方冬天气温较低,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 B. 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C. 天热时在地面上撒水是为了降低室内温度 D. 刚洗的衣服放在通风的环境中会干得快些
3、 (2025北京)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变热的过程,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B. 橡胶塞被推出的过程中,水的内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C. 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D. 管口出现的“白气”是试管内的水直接汽化形成的
4、(2025·南充)如图是学校举行消防演练灭火时的情景,对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室外温度为 时,木柴的内能为零
B.木柴燃烧与未燃相比,含有的热量多
C.若未燃烧的木柴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D.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同一盏酒精灯先后进行加热,根据两次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装置中玻璃棒可以不要
B.a、b两种液体的体积需要相同
C.液体a的比热容是液体b的比热容的2倍
D.液体吸热的多少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
6.下列事例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A.在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被冻坏
B.发热病人用沾水的湿毛巾擦身降温
C.汽车的发动机用水降温
D.长期不下雨时,环卫部门会在马路上进行撒水和喷水
7、两杯温度不同的同种液体,其质量和温度变化数据如表格,则它们放出的热量关系正确的是( )
质量 下降温度 放出热量
热液 300 10
冷液 600 7
A. B. C. D.液体的比热容未知,无法判断放出热量的大小关系
8、(2025江苏连云港)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物体没有内能 B. 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C.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内能 D. 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9、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水 铝
煤油、冰 干泥土
砂石 铜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水的比热容是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10、 (2025江苏扬州)如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1、质量为2kg的水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焦,“九天”无人机向斜上方匀速运动时,其惯性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后2空均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12、 (2025四川达州)物理实验课上,“动手知真”小组对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该过程水吸收热量为______J【】。
13、(2025四川广安)周末小红给家人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她在厨房烹饪食物时,主要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增大食物的内能,家人在客厅闻到食物的香气,这是______现象。
14、某小组在探究萘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得到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1)萘的熔点为 ℃,从萘开始熔化到所有萘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填“10”“15”“25”或“35”)min;
(2)萘在AB段和CD段升温较慢的是 段,可能是因为固态萘的比热容 液态萘的比热容。
15、如图甲所示,“冷水夹盏”是我国古代的“节能灯”。图乙是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由于水的 ______大,可以吸收更多热量,有助于减慢油的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达到省油的目的。
16、 (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提高内燃机的效率,科学家在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发明了六冲程发动机。
(1)六冲程发动机在完成传统四冲程后,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______(选填“汽化”或“升华”)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该过程为第五冲程;然后将水蒸气排放到冷凝器内,再次变成水,该过程为第六冲程,至此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第五冲程中注入的水的内能急剧增加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2)六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中,有______(选填“1”或“2”)个做功冲程,第四个冲程是______冲程。六冲程发动机的效率是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倍,则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六冲程发动机比传统四冲程发动机节省燃料约______%(选填“30”或“42”)。
17、(2025湖南)2025年2月11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如图所示。该火箭的芯二级以液氢为燃料,这主要是因为液氢的___________大,它燃烧过程中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18、 (2025四川乐山)如图所示,试管内的水沸腾后,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与汽油机___________冲程能量转化的情况相同;课前准备时,给酒精灯添加酒精,闻到了酒精味,这是___________现象。
实验探究题(19题6分,20题4分,21题6,22题5分,共21分)
19、(2025黑龙江绥化)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不考虑水的质量变化等因素)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
(2)下列措施中,能使冰受热均匀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 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中
C. 通过水给试管加热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丙,冰在B点时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
(5)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
(6)实验后,某同学根据图丙计算出冰的比热容是______。
20、如图甲所示,小明用该装置粗测花生米的热值,过程如下:用电子秤取30g水放入烧杯中,将温度传感器插入水中,并连接电脑;取0.7g花生米穿在细铁丝上,点燃花生米,立即移到烧杯正下方,给水加热,传感器获得温度一时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c水=4.2×103J/(kg·℃))
(1)实验中花生米燃烧放出的热量是通过 来显示;
(2)①实验过程中老师提醒小明要适当转动花生米,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根据乙图像,粗略测得花生米的热值为 J/kg。在实验中小明看到花生米燃烧冒大量的黑烟,这会导致测得的热值 真实值。
2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等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
(2)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利用甲丙两幅图进行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做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用 (填序号)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 (填序号)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A.加热时间 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②由图可以看出, 液体沸点较高,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③如果已知b液体的比热容是1.8×103J/(kg·℃),则a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
22、生活处处有物理。小明利用矿泉水瓶做了如下几个有趣的实验:
(1)如图,矿泉水装水,接近装满时留一小气泡,在瓶中间画一十字标记。把它平放在检查面上,若气泡在十字处说明被检查面是 的;用手沿箭头方向猛推一下瓶子,气泡将 运动(选填“向后运动”、“向前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2)如图一开口的矿泉水瓶侧壁A、B处各扎一个小孔,用橡皮塞塞住,给瓶里充满水,将瓶放在足够高的桌面上,然后把橡皮塞同时拔出,可以看到从不同的孔向外喷水的水平射程不同,从而说明了液体内部压强与 有关;
(3)如图一只空瓶中装入少量的水,拧紧瓶盖,用力地扭动瓶身几下,稍稍旋开瓶盖,就听到“砰”的一声且瓶盖被气体冲飞,瓶口和瓶内出现白雾,出现白雾说明瓶内气体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图中②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类似。若一台单缸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钟做功 次。
四、科学实践题(6分)
23、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火箭射程与瓶内液体质量的关系,设计了两种改变瓶内液体质量的方案:方案一,相同体积只改变液体的密度;方案二,同种液体只改变液体的体积。
经查阅资料得知:水火箭射程还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的比例、瓶内气压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他们决定采用方案一,并用图甲装置和有关测量工具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一可乐瓶作为水火箭内胆,瓶内装入体积为 V 的水,将其放置在已固定角度的发射架上;
②用打气筒给水火箭打气,直至瓶内气压为p;
③打开开关,可乐瓶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向前飞出;
④测出水火箭的射程,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⑤用食盐和水配制A、B、C三种密度不同的溶液,均量取体积为V的溶液替换水,重复上述步骤①②③。
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 ;
(2)下图汽油机冲程中与步骤③能量转化相同的是 ;
A. B. C. D.
(3)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请分析方案二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五、简答题(6分)
24、宁夏因多沙质土壤而盛产西瓜,这与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密切相关。沙质土壤比热容小,导致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然而,沙质土壤保水性差,为减少水分蒸发,农民常在种植地表覆盖地膜。请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结合比热容的相关知识,解释宁夏沙质土壤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2)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覆盖地膜如何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
六、综合应用题(25题6分,26题9分,共15分)
25、 (2025山西)小亮看到如图所示的阳光健身海报,决定每天放学回家由乘电梯改为爬楼梯。爱生活爱运动脂肪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即可看作脂肪的热值)。若小亮的质量为,家住11楼,每层楼高为。(取)
(1)求小亮所受的重力。
(2)小亮每次乘电梯从1楼到11楼回家,若电梯匀速运行,求电梯对他做的功。
(3)若小亮每次爬楼梯回家消耗脂肪的质量为5g,求脂肪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26、 (2025山东威海)小明和爸爸质量共120kg,骑着一辆质量为300kg(含装备)的三轮摩托车,沿318国道从成都前往拉萨旅行。水平骑行时每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0.02m2(g取10N/ kg)
(1)水平骑行时,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是多少?
(2)在海拔约5000m的米拉山垭口烧水,用燃气炉将质量2.5kg、初温为3℃的水加热至沸腾(水的沸点为83℃)。若燃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30%被水吸收。则水吸收了多少热量?共用掉多少燃气?[,]
1题图
3题图
4题图
5题图
10题图
12题图
14题图
15题图
17题图
18题图
19题图
20题图
23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