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习题(含解析)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习题(含解析)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20:0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习题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一个初速度v0不为零的物体,开始一段时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t时刻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刚好减速经过20 s,物体停了下来。已知t时刻以后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2,则此过程中,物体的最大速度是 (  )[
A. m/s B. m/s
C.10 m/s D.不能确定
2、如图所示,一辆正以8 m/s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1 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则汽车加速行驶了18 m时的速度为(  )
A.8 m/s    B.12 m/s C.10 m/s   D.14 m/s
3、(双选)下图中可以表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 s内的平均速度小3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5、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4 s停止运动。最后1 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是2 m,则刹车后的第1 s内汽车位移大小为(  )
A.14 m B.10 m C.8 m D.6 m
6、P、Q两车在平行的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 t图像如图所示。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  )
A.Q车的加速度始终大于P车的加速度
B.t2时刻,Q车一定在P车前面
C.若t1时刻P车在Q车前,则两车距离一定减小
D.若t1时刻P车在Q车前,则Q车可能会超过P车
7、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等)。
速度(m/s) 思考距离/ m 制动距离/ 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x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B.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D.表中x为66.7 m
8、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
B.在0~t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
C.在0~t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
D.在0~t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
9、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标志。下表是测量三种型号的载重汽车加速性能时所采集的实验数据,由表中的数据可以断定(  )
汽车型号 初速度v0/(km·h-1) 末速度vt/(km·h-1) 通过位移x/ m
A型号4吨载重汽车 13 29 357
B型号4吨载重汽车 13 29 273
C型号4吨载重汽车 13 29 315
A.A型号车的加速性能最好
B.B型号车的加速性能最好
C.C型号车的加速性能最好
D.三种型号车的加速性能相同
10、(双选)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专家称,人类能在20年后飞往火星。若一物体从火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气体阻力)时的 x-t 图像如图所示,则(  )
A.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6 m/s2
B.该物体上升的时间为10 s
C.该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8 m/s
D.该物体落到火星表面时的速度为16 m/s
11、(双选)我国的“复兴号”列车正在飞驰运行的情境如图所示,列车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从计时开始,通过第一个60 m所用时间是10 s。通过第二个60 m所用时间是6 s。则(  )
A.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 m/s2,接下来的6 s内的位移为78 m
B.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 m/s2,接下来的6 s内的位移为96 m
C.动车组计时开始的速度为3.5 m/s
D.动车组计时开始的速度为2.5 m/s
12、如图所示,在京昆高速公路266 km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精准抓拍超速,以及测量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若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55 m,此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恰好停止,且此时A、B相距335 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刹车前的正常行驶速度大小为(  )
A.30 m/s   B.20 m/s C.10 m/s   D.15 m/s
13、某质点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又经过2 s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
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
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
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等[
14、如图甲、乙、丙是中学物理课本必修1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所用的速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导中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甲图用矩形面积的和表示位移大小比丙图用梯形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更接近真实值
C.这种用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D.若丙图中纵坐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则梯形面积表示加速度的变化量
15、(双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的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16、(双选)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国家地理频道》实验证实:四个水球就足够!四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四个水球,则可以判定(   )
A.由题目信息可以求得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比
B.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C.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量相同
D.子弹穿过每个水球过程中,速度变化量依次增大
二、填空与实验题。
17、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频率是50 Hz,则打点周期是__ __s,实验得到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A、B两点与B、C两点之间各有三个点,如图所示,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__ __s。若测得x1=15 cm,x2=19 cm,则B点的瞬时速度是__ __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如图所示,用其测纸带的运动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未按操作程序写出的实验步骤,先在各步骤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内容,然后按实验操作程序把下面步骤前的字母,写在下面空白处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A、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且压在________上面;在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到低压电源(50赫兹)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________。
C、用刻度尺测量,从开始计时的点起到最后一个点间的长度。
D、关闭电源,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点数起,如果有N个点,那么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t=________。
E、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牵拉纸带。
三、计算题。
19、一物体从O点以4 m/s的速度滑上光滑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后向上经过A点,此时物体的速度为2 m/s,物体在斜面上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的加速度相同.求:
(1)物体向上滑行的最大位移;
(2)从O点出发到返回O点的时间。
20、灵活起降的飞机是航母主要攻击力之一.据港媒介绍,第二艘国产航空母舰将使用世界最先进的飞机弹射系统.飞机弹射系统可以缩减战机起跑的位移.假设弹射系统对航母舰载机作用了0.2 s时间后,可以使飞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v0,然后飞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 m/s2,经过10 s达到起飞速度v1=50 m/s的要求.
(1)飞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
(2)弹射系统对飞机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
21、某航空母舰上的舰载飞机起飞过程中最大加速度a=4.5m/s2,飞机速度要达到v0=60 m/s才能起飞,航空母舰甲板长为L=289 m,为使飞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应以一定速度匀速航行。求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v是多少?(设飞机起飞时对航空母舰的状态没有影响,飞机的运动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
22、“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军演中,预警机、歼击机、运输机、轰炸机、无人机一同参加联合演习。若某战斗机以80 m/s的速度着陆瞬间马上打开减速伞,使战斗机在1 s内速度减为60 m/s(视为匀减速),然后减速伞脱落,战斗机开始以6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至停止,求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距离。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习题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一个初速度v0不为零的物体,开始一段时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t时刻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刚好减速经过20 s,物体停了下来。已知t时刻以后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2,则此过程中,物体的最大速度是 (  )[
A. m/s B. m/s
C.10 m/s D.不能确定
【答案】C
2、如图所示,一辆正以8 m/s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1 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则汽车加速行驶了18 m时的速度为(  )
A.8 m/s    B.12 m/s C.10 m/s   D.14 m/s
【答案】C
3、(双选)下图中可以表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答案】BC
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 s内的平均速度小3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答案】C
5、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4 s停止运动。最后1 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是2 m,则刹车后的第1 s内汽车位移大小为(  )
A.14 m B.10 m C.8 m D.6 m
【答案】A 
6、P、Q两车在平行的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 t图像如图所示。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  )
A.Q车的加速度始终大于P车的加速度
B.t2时刻,Q车一定在P车前面
C.若t1时刻P车在Q车前,则两车距离一定减小
D.若t1时刻P车在Q车前,则Q车可能会超过P车
【答案】D 
7、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等)。
速度(m/s) 思考距离/ m 制动距离/ 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x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B.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D.表中x为66.7 m
【答案】C
8、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
B.在0~t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
C.在0~t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
D.在0~t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
【答案】B
9、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标志。下表是测量三种型号的载重汽车加速性能时所采集的实验数据,由表中的数据可以断定(  )
汽车型号 初速度v0/(km·h-1) 末速度vt/(km·h-1) 通过位移x/ m
A型号4吨载重汽车 13 29 357
B型号4吨载重汽车 13 29 273
C型号4吨载重汽车 13 29 315
A.A型号车的加速性能最好
B.B型号车的加速性能最好
C.C型号车的加速性能最好
D.三种型号车的加速性能相同
【答案】B
10、(双选)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专家称,人类能在20年后飞往火星。若一物体从火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气体阻力)时的 x-t 图像如图所示,则(  )
A.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6 m/s2
B.该物体上升的时间为10 s
C.该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8 m/s
D.该物体落到火星表面时的速度为16 m/s
【答案】AC
11、(双选)我国的“复兴号”列车正在飞驰运行的情境如图所示,列车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从计时开始,通过第一个60 m所用时间是10 s。通过第二个60 m所用时间是6 s。则(  )
A.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 m/s2,接下来的6 s内的位移为78 m
B.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 m/s2,接下来的6 s内的位移为96 m
C.动车组计时开始的速度为3.5 m/s
D.动车组计时开始的速度为2.5 m/s
【答案】AC 
12、如图所示,在京昆高速公路266 km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精准抓拍超速,以及测量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若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55 m,此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恰好停止,且此时A、B相距335 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刹车前的正常行驶速度大小为(  )
A.30 m/s   B.20 m/s C.10 m/s   D.15 m/s
【答案】B
13、某质点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又经过2 s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
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
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
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等[
【答案】A
14、如图甲、乙、丙是中学物理课本必修1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所用的速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导中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甲图用矩形面积的和表示位移大小比丙图用梯形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更接近真实值
C.这种用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D.若丙图中纵坐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则梯形面积表示加速度的变化量
【答案】A
15、(双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的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答案】AC
16、(双选)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国家地理频道》实验证实:四个水球就足够!四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四个水球,则可以判定(   )
A.由题目信息可以求得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比
B.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C.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量相同
D.子弹穿过每个水球过程中,速度变化量依次增大
【答案】AD
二、填空与实验题。
17、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频率是50 Hz,则打点周期是__ __s,实验得到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A、B两点与B、C两点之间各有三个点,如图所示,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__ __s。若测得x1=15 cm,x2=19 cm,则B点的瞬时速度是__ __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0.02 0.08 2.13
18、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如图所示,用其测纸带的运动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未按操作程序写出的实验步骤,先在各步骤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内容,然后按实验操作程序把下面步骤前的字母,写在下面空白处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A、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且压在________上面;在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到低压电源(50赫兹)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________。
C、用刻度尺测量,从开始计时的点起到最后一个点间的长度。
D、关闭电源,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点数起,如果有N个点,那么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t=________。
E、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牵拉纸带。
【答案】BAEDC
A、纸带 B、限位孔 D、0.02(N-1)秒
三、计算题。
19、一物体从O点以4 m/s的速度滑上光滑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后向上经过A点,此时物体的速度为2 m/s,物体在斜面上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的加速度相同.求:
(1)物体向上滑行的最大位移;
(2)从O点出发到返回O点的时间。
【答案】(1)8 m  (2)8 s
【解析】(1)设物体上滑的加速度为a,则在前2 s内有
vA=v0+at,故a=,解得a=-1 m/s2.
设物体向上滑行的最大位移为x,则
v2-v=2ax,v=0,
故x=,解得x=8 m.
(2)物体上滑的时间t1==4 s,
根据对称性,往返总时间t=2t1=8 s.
20、灵活起降的飞机是航母主要攻击力之一.据港媒介绍,第二艘国产航空母舰将使用世界最先进的飞机弹射系统.飞机弹射系统可以缩减战机起跑的位移.假设弹射系统对航母舰载机作用了0.2 s时间后,可以使飞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v0,然后飞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 m/s2,经过10 s达到起飞速度v1=50 m/s的要求.
(1)飞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
(2)弹射系统对飞机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
【答案】(1)30 m/s  (2)150 m/s2
【解析】(1)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v0,
由v=v0+at,解得:v0=30 m/s.
(2)弹射系统对飞机提供的加速度:
a== m/s2=150 m/s2
21、某航空母舰上的舰载飞机起飞过程中最大加速度a=4.5m/s2,飞机速度要达到v0=60 m/s才能起飞,航空母舰甲板长为L=289 m,为使飞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应以一定速度匀速航行。求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v是多少?(设飞机起飞时对航空母舰的状态没有影响,飞机的运动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9 m/s
【解析】应用公式时应选择同一参考系,以海岸为参考系,在t时间内航空母舰和飞机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由运动学知识得x1=vt,x2=vt+at2,x2-x1=L,v0=v+at。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v=9 m/s。
22、“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军演中,预警机、歼击机、运输机、轰炸机、无人机一同参加联合演习。若某战斗机以80 m/s的速度着陆瞬间马上打开减速伞,使战斗机在1 s内速度减为60 m/s(视为匀减速),然后减速伞脱落,战斗机开始以6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至停止,求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距离。
【答案】370 m
【解析】根据题意,该战斗机着陆后总共经历两个阶段的匀减速运动,设第一个阶段的位移为x1,则有
x1=·t1=×1 m=70 m
设战斗机接下来减速到零过程需要的时间为t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t2== s=10 s
说明飞机在第二个减速阶段只做了10 s的匀减速运动就停止了,第二个阶段的位移为
x2=v2t2+at=60×10 m+×(-6)×102 m=300 m
所以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距离为x=x1+x2=37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