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3.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14 17:0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案5
【学习目标】
⑴掌握串联电路的特点及电压表的改装原理
⑵掌握并联电路的特点及电流表的改装原理
⑶知道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处理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难点是电表的改装。
【学习过程】
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与电压表
回忆:如果将电路中的元件逐个顺次串接起来,如图1,这个电路就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有什么特点呢?
串联电路(图2)的基本特点
⑴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
=I
⑵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即U=
串联电路的性质
⑴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
⑵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
=I
⑶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关系=
=I2
小量程的电流表G(又称表头)
⑴主要部分:永久磁铁和可转动的线圈。
⑵工作原理:通电后,线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动指针偏转,指针偏转的角度与通过线圈的电流成正比。
⑶表头的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Rg:小量程电流表G的电阻
②满偏电流Ig:小量程电流表G指针偏转到最大时的电流
③满偏电压Ug:小量程电流表G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g=IgRg
电流表改成电压表
例1
如图3为一双量程电压表的示意图.已知电流表G的量程为0~100μA,内阻为600Ω,则图中串联分压电阻R1=
Ω,R2=
Ω.
答案:4.4×103Ω,14.44.4×103Ω
小结:
⑴电压表就是一个串联了分压电阻的电流表
⑵分压电阻:R=(n-1)Rg电压表量程越大,其分压电阻约大,电压表内阻越大。
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和电流表
回忆::如果将电路中的元件逐个并列联接起来,如图4,这个电路就是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有什么特点呢?
1.并联电路(图5)的基本特点
⑴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即U=
⑵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
2.并联电路的性质
⑴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⑵并联的电流分配关系I1R1=
=U
⑶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关系P1R1=
=U2
3.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成大量程的电流表
例2
如图所示,R1=12kΩ,R2=8kΩ,R3=20kΩ,R4=600Ω,当电位器滑动触头C调到最上端和最下端时,A、B间的总电阻分别是多少?
A、B间最大电阻值为多少?
解析
C调到最上端时,
RAB
=
R4
+
=
9×103Ω
C调到最下端时,RAB′
=
R4
+
=
7×103Ω
设R3触头C的上方的电阻为R时,A、B间的电阻值最大,根据对称性可知

R1
+
R
=
R2
+
(R3

R)即R
=
8kΩ时,A、B间的电阻值最大,
A、B间最大电阻值为R4
+
(
R1
+
R)
=
1.06×104Ω
混联电路
回忆:在实际电路中,常常是串联之中有并联,并联之中有串联,这种电路称为混联电路,不管混联电路多么复杂,大都可以简化为串联或并联电路。
【反思】
收获
疑问
【达标训练】 
1.如图5所示,L1,L2是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当它们如图连接时,恰好都能正常发光,设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现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L1和L2两灯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A.L1亮度不变,L2变暗
  B.L1变暗,L2变亮
  C.L1变亮,L2变暗
D.L1变暗,L2亮度不变
2.如图6所示,R1=2Ω,R2=10Ω,R3=10Ω,A、B两端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上,则


A.S断开时,R1与R2的功率之比为1∶5
  B.S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2∶1
  C.S断开与闭合两情况下,电阻R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D.S断开与闭合两情况下,电阻R2的功率之比为7∶12
3.实验室中常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流的大小,有时用一个不方便,须用两个阻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一个作粗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大),一个作微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小)。使用时联接方式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如图5所示,则


  A.串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粗调
  B.串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微调
  C.并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微调
  D.并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粗调
4.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恒定不变,当S闭合时R1消耗的电功率为9W,当S断开时R1消耗的电功率为4W,求:
  (1)电阻R1与R2的比值是多大?
  (2)S断开时,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3)S闭合与断开时,流过电阻R1的电流之比是多少?
  
答案:
1
2
3
B
AB
AC
4.2∶1,2W,3∶2
【反思】
收获
疑问
A
B
R1
R2
R3
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