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训练
第27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小题·精讲精练
例2《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少数无关紧要的
例外,凡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都是由史前时
[例题讲坛]
期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驯化出来的。它们从各自
例1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
发源地向外的传播一直缓慢地进行到1500年:
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
这时,它们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中间
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
来回移植。”材料表明
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使其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
A.地理大发现开启了物种间的流动
要食材。由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
B.1500年以来,动植物的迁移趋缓
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
C.近代以来,全球生态平衡被打破
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物种的交流
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社会近代化
【解析】1500年前物种交流缓慢,1500年后出
D.促使新旧大陆经济优势互补
现跨越地球的物种移植,充分肯定了新航路开辟
【思路导引】
的作用,故D项正确:A、B两项与史实不符,排
第一步:审题干
除;材科所反映的是物种的交流,并没有反映出
一明考点: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对全球生态平衡的影响,故C项错误。
【答案】D
二抓关键:“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
洲…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
[小题·分层分练]
民地进行培育生产”说明新航路开辟有利于世界
[一层·打基础]
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知识点一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可
第二步:逐项分析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
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
新航路的开辟给殖民地人民带去
能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
A项
了灾难和先进的生产方式,故A
排除
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
不符合史实
明。”这说明
线
“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
A.文字的产生是进人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欧洲…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
B.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B项
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
正确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产”说明新航路开辟有利于世界各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故B正确
知识点二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2.新旧两个世界的相遇,不妨看作是两个巨大而相
C项
题干中并未体现推动社会近代化
进程,故C错误
排除
对封闭系统的交汇一就像一条运河凿通两个
湖泊之后,必然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鱼群相互游
新航路开辟后的新旧大陆之间并
动。开放和交换可以带来积极的后果,但如果两
D项
不存在优势互补,故D错误
排除
者差别悬殊,那么大交换首先带来的或许是灭顶
之灾。以下不符合这段话主旨的是
【答案】
B
A.加拿大一枝黄花引入中国极大地破坏了当地
【规律总结】推理推断类选择题即根据已知的
生态平衡
若干条件,通过逻辑思维将相关的信息加以整
B.不同物种的交流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合,得出符合所给标准的结论的选择题。这类选
C.引进澳大利亚的野兔在草原上过度繁殖造成
择题设间常用的方式是“据此可知”“由此可知”
牧草损失
“据此可见”“由此可见”“推知”“这一论新”“材料
D.甘薯、玉米引进中国导致过度开垦、水土流失
认为”“作者认为”等。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强
知识点三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调论从史出,从历史材料中得出结论的推理推断
3.从1870年到190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工
类选择题呈增加趋势。推理推断类选择题可采
作时间从每天12小时减少到了10小时,机器种
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
植一英亩小麦的时间只要3小时,人均收人却增
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
加了50%。这种趋势
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
A.有利于大众休闲文化的发展
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B.加速了劳动分工格局的形成
53参考答案
参芳答案
小题·真题真练
第一部分专题突破训练
1.C根据材料可知,湖北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此前主
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龙山文化住于黄河流域,湖北则位于
长江流域,两个地方相距较远,出现同类物品,说明史前文明存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在远距离交流,故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龙山文化时代只是
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尚未成为早期国家,A表述不符合史
第1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
实,排除。材料中的“蛋壳陶杯”是一种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而
不是商品,不能说明南北地区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排除B。凤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凰咀遗址距今约5000年至4300年,而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约
小题·分层分练
6500年至4500年,时间不相符,排除D。
【一层·打基础】
2.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
1.C由材料“三星堆文化中有大量商文化的典型因素”可知,
敬,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攻,他们变革礼
三星堆文化吸取了商文化的因子,这说明当时商文化已经传
制,移风易俗,主要是为了重构统治秩序,雏护自身统治,故
播到了西南地区,并且这种传播以商文化为主体,C项正确;
选A。材抖中没有体现限制贵族特权、以德行教化民众、打
材料无法体现商文化须先于当时世界,排除A项:“青钢器
破宗法血缘关系的内容,排除BC、D。
是商文化的代表”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
第2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到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
2,A根据材料可知,雏护周代礼制的孔子却认同齐柜公联合
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诸侯共御戎狄的傲法,这说明当时戎狄对华夏构成严重成
小题·分层分练
胁,A项正确:“得到社会认同”的说法不符合史实,裤除B
【一层·打基础】
项,“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材料不能
1.B根据材料“江南涌现出一批·千金之家”,他们·僮仆成
体现儒家的行为,排除D项。故选A项。
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照(新开基的田地),田池布千里”
3,A依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修建的驰
“唐朝曲毓犁在江南地区的水田推广使用,捉高了犁地的速
道、直道、运河等交通网,有利于加强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
度”“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教十人,商贾如
流,A项正确:“完全解决了”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秦朝建
织”可知,从魏晋到唐朝时期,南方农业和商业发展状况良
立后修建的驰道、直道、运河等交通网根本目的为了巩固统
好,体现了江南开发促进经济较快发展,B项正确;南宋时,
治,而非消灭六国的残余势力,排除C项:当时秦朝已经完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排除A
成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项:材料未体现“南方文化进步带动经济发展”,排除C项:
4.A本题考查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意在考查考生解读
材料未涉及江南商业与其他地区的对比,不能得出“江南商
历史图片、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明确作为历史文物
业发展居于全国首位”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且具艺术品性质的“画像石”最早出现的大致历史时期为西
2.D极据材料“开元二十六年,唐朝中央改革边防军制度,由
汉,A项正确;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开始出现于秦朝,排除B
各军镇在各种征行人及客户中招葬丁壮为‘长征健儿?”可
项;“艺术形式”与历史背景无关,排除C项:理学出现于北
知,唐玄宗设置“长征健儿”,世代驻守边疆,后来成为藩镇的
宋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主要兵力来源,为藩镇割据奠定基础,D项正确:“长征健儿”
【二层·提考能】
的设置从长远看威胁到唐朝的中央集权,排除A项;所有赀
5,D从墓的规格来看,诺侯墓的规格有些已经超过周天子,
用由朝廷承担,增加了政府负担,但无法体现严重财政危机
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政治特征,这正是战国时代社会剧
的出现,排除B项;是否提供了充足兵源,材料未能体现,从
烈变动的表现之一,故D项正确。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
长远看,为割据的藩镇提供了大量兵源,而非唐朝中央政府,
看出墓葬规格各不相同,A项错误;等级制度在当时依然存
排除C项。故选D项。
在,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贵族阶层没落,C项错误。
3.A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科举复试制度打击了“进士中权贵
6.C根据“战国后期,苟子提出“治国以礼为主,礼法并施”的
子弟”,淘汰权贵子弟中艺业尤差者,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官僚
主张,韩非子的学说兼采道家之长”可得出各学派都相应地
的文化素养,A项正确:古代贵族政治一直存在,排除B项:
融合了其它学派的一些主张,因此反映出战国时期,诸子百
材料与选官标准无关,而是强调唐代科举复试制度提升了官
家呈现出融合的趋势,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论战,排除A;
停的文化素养,排除C项:复试制度不是选官制度,而是考
“漫落”的说法错误,排除B;诸子百家各不相同,不存在本原
核选官制度的,排除D项。故选A项。
上的相同,排除D
4.B唐末宋初,社会动乱,佛牧、道教盛行,冲击了儒学的正
【三层·早拔尖】
统地位,而佛教、道数思想中并不鼓励“哀發”,因此出现了材
7,C材科“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莱
料中所列的现象,B项正确;唐宋之际的选官制度没有发生
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变化,排除A项:域外文化在当时的彩响力较小,并不构成
反映出齐国姜尚帮助周天子平定了营丘的叛乱,加强了对这
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所列现象不属于伪善行为,排除D
一地区的控制与管理,说明分封齐候有利于巩固西周贵族的
项。故选B项
统治,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原则的改变,分封齐国是按功
【二层·提考能】
臣分封的,属于正常分封的行列,排除A:西周没有确立官僚
5.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组目录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
政治,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拉
朝时期的历史,该时期各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加强,南方经济
制,排除D。
开发加快、北朗经济恢复发展等,历史主题是社会发展与民
8,A材料所述西周分封王族成员统治般商遗民,体现了结合
族交融,D项正确;“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与“三国鼎立”“东
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管理,故选A项:宗法制巩固了贵族的
晋十六国与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等不符,排除A项;“封建
世袭特权,排除B项:分封制下天子对地方实行间接控制,
经济的高度繁荣”出现在隋唐时期及以后,排除B项:“政权
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开始于秦朝郡县制的实行,排除C项;般
分立与藩镇割据”是唐朝后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商所在地属于中原地区,并非边远地区,排除D项。
排除C项。故选D项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