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8 第四章 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课件--高中湘教版地理选必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8 第四章 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课件--高中湘教版地理选必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1:1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2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目标 1.绘制示意图,说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2.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认识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的补给特点和变化规律。
3.能够分析特定区域河流水量的运动变化规律。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1.陆地水的含义:指分布在陆地的________的总称。
2.水体空间分布
(1)地表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____、______等地表水体。
(2)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
各类水体
冰川
生物水
3.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指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________关系。__________充分体现了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微思考 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资源来自哪些水体?
[提示] 人类目前利用最多的三种陆地水体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水源补给
河流的补给
二、河流的补给
1.雨水补给
(1)含义: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和____来源,其过程主要受制于降雨的____变化。
(2)特点:______性和相对集中性。
(3)我国主要分布地区:东部____区的河流。
(4)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与流域______及其变化关系密切。
水量
季节
不连续
季风
降雨量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1)含义:指____地表冬季的积雪,至次年____随着天气转暖而融化,对河流进行的补给。
(2)特点:______和日变化。
(3)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流域的____厚度、地形状态。
3.冰川融水补给
(1)含义:指永久性冰川的消融对河流的补给。
(2)作用:调节河流径流的____。
(3)影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____。
流域
春季
连续性
积雪
丰枯
气温
4.湖泊和沼泽水补给
(1)湖泊的功能及影响因素: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功能,表现为“________”。湖泊____和所在____直接影响到湖泊的调蓄功能。
(2)沼泽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的水量也比较__,补给河流的过程很____。
5.地下水补给
(1)含义:是河流较为稳定和____的补给来源。
(2)影响因素:取决于地下水水位与河流水位的____。
(3)分类:____地下水是河流稳定的补给来源;____地下水补给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削峰补枯
规模
位置

平缓
均匀
高低
深层
浅层
[特别提醒] (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最主要的补给。
(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
微思考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提示] 不科学。陆地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  )
(2)我国各地的河流水均能得到地下水的补给。 (  )
(3)冬季,我国许多河流几乎全靠地下水补给。 (  )
×
×

[提示] (1)× 以我国为代表的夏雨型气候区河流汛期在夏季;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
(2)× 黄河下游和长江荆江段为“地上河”,河流水单向补给地下水。
(3)√ 地下水补给较为稳定和均匀,我国冬季降水稀少,许多河流几乎全靠地下水补给。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
鄱阳湖水利枢纽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它采用“调枯不控洪”的方式,旨在通过“小建设”实现“大保护”。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为开放式全闸工程,汛期(3月底—8月底)江湖连通,闸门敞开;汛末(9月—次年3月底)对湖区水位进行调控。
问题1 (综合思维)分析鄱阳湖与长江的相互补给关系。
[提示] 洪水期鄱阳湖蓄积部分长江洪水,可削减、延缓干流洪峰;枯水期再补给长江。
问题2 (人地协调观)分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作用。
[提示] 缓解鄱阳湖区枯水期低水位时间提前、水位降低、持续时间延长导致的问题。
1.地球水体
2.陆地水体
(1)地表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生物水等。
(2)地下水
根据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类型 潜水(重力水) 承压水(自流水)
位置 地表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 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
流向 从高处流向低处 从压力大处流向压力小处
补给 雨水和地表水 潜水
分布 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 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深度 埋藏浅,易开采 埋藏深
水质 易污染 水质好,流量稳定
3.河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转化
湖泊(水库)在洪水期能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
4.河湖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
有些河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均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5.湖泊水
(1)湖泊的分类
盐度 淡水湖和咸水湖
成因 构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人工湖等
(2)湖泊的补给来源
湖泊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河水、地下水等。
6.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相互补给关系(见下图):
1.读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1)C (2)B (3)D [第(1)题,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抬高长江水位。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6—7月长江流域处于梅雨季节,降水量大,为丰水期。
第(2)题,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雨水补给长江水和洞庭湖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也都可以通过蒸发补给雨水。
第(3)题,洞庭湖对长江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调洪能力增强,则丰水期a补给和枯水期b补给都变大。]
《长江之歌》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下图表示长江全年水源补给状况。
河流的补给
问题1 (综合思维)《长江之歌》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说明了长江源头水源补给有哪两种类型?
[提示] 冰川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问题2 (综合思维)图中a表示的补给类型是哪一种?其变化主要受哪一因素影响?
[提示] 雨水补给。雨水补给是长江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一致。
五种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 响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雨水补给 多雨季节,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补给类型 补给 季节 主要影 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 响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三看法”
一看图例、坐标轴。图例中和坐标轴上往往标注有温度、降水量等字样,尤其要注意降水绝对数量的大小,不能只看高低趋势。
二看是否有断流。冬季有断流,汛期在夏季的河流,以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三看流量高峰期。
①汛期在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②汛期在夏季且冬季未断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③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以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为主。
2.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2)图中①流量曲线明显区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 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1)A (2)C [第(1)题,结合降雨量与相对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降水。第(2)题,结合选项,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②早于①,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坝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了调节。]
必备知识
1.雨水补给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和水量来源,其过程主要受制于降雨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我国东部河流雨水补给占绝对优势。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具有连续性和日变化的特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量变化,与流域的积雪厚度、地形状态有关。
3.从多年平均来看,冰川融水对河流径流的丰枯具有调节作用。气温是影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必备知识
4.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功能,表现为“削峰补枯”。湖泊规模和所在位置直接影响到湖泊的调蓄功能。
5.沼泽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的水量也比较小,补给河流的过程很平缓。
6.地下水是河流较为稳定和均匀的补给来源。地下水与河流之间的补给关系,取决于地下水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
课堂小节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题组1 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读四种水体景观图,回答1~2题。
甲—冰山  乙—长江  丙—海洋 丁—天池
1.在地球的淡水资源中占比例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所示的水体中(  )
A.乙是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最多的淡水资源之一
B.丙开发利用为水资源成本最低
C.甲的大部分目前被直接利用
D.丁不能参与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与转化


1.A 2.A [第1题,在地球的淡水资源中,冰川水占68%以上,比例最高,A正确。第2题,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是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最多的淡水资源,A正确;丙开发利用为水资源成本较高,B错误;甲的大部分目前不能被直接利用,C错误;丁可以参与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与转化,D错误。]
题组2 河流的补给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4.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松花江 D.长江


3.C 4.B [第3题,该河径流量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其补给水源应为冰雪融水。第4题,由上题可知,该河流为冰雪融水补给,由此推断其可能是我国的塔里木河。]
[教材活动点拨]
教材P91活动
1.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带自南向北推移,河流流量的峰值也是自南向北逐渐推移,与流域降雨量及其变化一致。
2.
气候区 热带雨 林气候 温带海 洋性气候 热带草 原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全年流量大,季节变化不明显 季节变 化不明显 季节变 化明显 季节变
化明显
气候区 热带雨 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草 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理由 全年多雨,雨水季节分配均匀 雨水季节分配均匀 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教材P92活动
1.这一观点并不完全准确。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不仅需要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 ℃且有降雪,还需要春季气温回升时能达到积雪可融化的温度;或者这些降雪可能在当季气温高时就融化了,并不一定等到春天融化。
2.①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积雪多,年降水量相对较少,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占年径流量比例最大。
②滞后。山区海拔高,气温低,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时间上滞后。
教材P93活动
1.河流较少且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区,多为内流河。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流量大,为夏汛。
2.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雨水对河流补给少。西部地区山地较高,存在山地冰川,夏季温度急剧升高,冰川大量融化,形成汛期。
3.相同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与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都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春初时节,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河流形成春汛;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在夏季,气温急剧升高,冰川大量融化,河流形成夏汛。
4.主要发生在夏季。若夏季(7、8月份)出现较强的高温天气过程,高空0 ℃层高度迅速抬升,高山积雪或冰川快速融化,形成河流洪水。
教材P94活动
1.汛期:夏季;枯水期:冬季。
鄱阳湖水源补给情况:春季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夏秋季节主要为河流水和大气降水补给,冬季主要为地下水补给。
鄱阳湖汛期时湖面面积可达3 283.4平方千米,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湖面辽阔,水流大;枯水期时湖面面积不足500平方千米,湖面窄似河,水流小。所以鄱阳湖有“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景象。
2.在长江汛期,鄱阳湖湖口以下长江江段的径流量曲线会更高;在长江枯水期,鄱阳湖湖口以下长江江段的径流量曲线会更低。径流量曲线陡涨陡落。
3.流域内的湖泊,尤其是大型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削峰补枯”。汛期大量洪水进入湖泊,削弱了河流洪峰;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使河流径流过程趋于缓和。湖泊规模和所在位置直接影响到湖泊的调蓄功能。位于河流上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小,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大。
教材P95活动
1.端午节前后,雨带移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汨罗江水量大增,形成“端午水”现象。
2.雨季结束后,河流会接受湖沼水和地下水补给,因而不会出现断流。
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据此回答1~2题。
1.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决堤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2.“一日一峰”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
A.气候大陆性强 B.降水变率大
C.冰雪融化快 D.自然灾害多

1.B 2.A [第1题,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4~6月为春季,形成洪水灾害,判断为春季的积雪融水补给。第2题,积雪融水补给受气温影响,“一日一峰”反映气温日较差大,气候大陆性强。]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此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北地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是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②b是雨水补给
③c是地下水补给
④此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B 4.D [第3题,读图可知,该河流有两个汛期,一个为4月份的春汛,另一个为7、8月份的夏汛,5月份流量最小,可以判断此河流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B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a主要在春季形成补给,故判断为春季的积雪融水,①错误;b补给量大,且主要分布于夏季,故判断为夏季降水,为雨水补给,②正确;c补给终年较稳定,故判断为地下水补给,③正确;该河流受夏季降水和春季积雪融水共同补给形成双汛,而夏汛流量最大,故此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④正确。故选D。]
趵突泉被称为“天下第一泉”。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是济南泉水的枯水期,影响泉水喷涌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历史上趵突泉喷出流量基本稳定,1971年后出现阶段性停喷。2003年,山东省政府提出“涵养鲁中水源,恢复趵突山泉”的设想,曾设计退耕还林、绿化引水灌溉等方案,但效果不甚明显。下图为趵突泉补给区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趵突泉补给区分为直接补给区、间接补给区和汇集排泄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汇集排泄区 B.甲为直接补给区
C.乙为间接补给区 D.丙为直接补给区
6.推测趵突泉停喷次数最多的月份是(  )
A.3月、4月 B.5月、6月
C.7月、8月 D.12月、1月


5.A 6.B [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趵突泉位于甲区域,所以甲区域为汇集排泄区,故A正确,B错误;乙区域为透水岩层,且岩层向甲区域倾斜,所以该地为直接补给区,故C错误;丙区域为透水岩层,但是与乙区域之间有断层,岩层向乙区域倾斜,但乙区域的不透水岩层高于丙区域的透水岩层,所以丙为间接补给区,故D错误。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每年的5、6月,为趵突泉的枯水期末期,该时段水量最小,水量损失最为严重,且该时期我国华北地区还没有进入雨季,降水量较少,补给水源较少,但是气温却较高,蒸发量较大,导致5、6月趵突泉停喷次数较多,故B正确;3月、4月和12月、1月不属于枯水期末期,水量相对5、6月较多;7月和8月属于该区域的雨季,降水量较大,地下水较丰富,不会停喷。]
开都河位于天山南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大河之一。下图示意开都河位置。据此完成7~8题。
7.开都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冰川融水
8.图中沼泽形成的地理条件有(  )
A.地势平坦 B.蒸发旺盛
C.下渗强烈 D.河流含沙量大


7.D 8.A [第7题,由图可知,开都河源于海拔较高、冰川广布的天山山脉,因而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D正确;地下水与开都河水有互补调节作用,但西北地区地下水补给较少,不是开都河的主要补给水源,A错误;开都河流域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远离海洋,且地形封闭,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降雪和降雨较少,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都很少,B、C错误。
第8题,沼泽大多是地面长时间积水形成的。图中沼泽位于开都河上游沿岸地区,该地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大量河水在沿岸平地上长期滞留形成了沼泽,A正确;蒸发旺盛和下渗强烈会使地表径流减少,不利于沼泽的形成,B、C错误;河流含沙量大,泥沙会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或地上河等,不一定会形成沼泽,D错误。]
酒泉东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转化是盆地内水循环的基本方式。研究发现,地下水温度与下渗补给量呈负相关。下图为酒泉东盆地浅层地下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示区域河流(  )
A.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C.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春季易发洪涝灾害
10.Ⅱ区地下水系水温较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度强 B.地下水埋藏深
C.人为开采利用多 D.河流补给量少


9.A 10.D [第9题,图示区域的河流多源于祁连山区,河流以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A正确。冰雪融水量受气温影响大,夏季气温高,融水多,冬季气温低,融水少,甚至没有融水,导致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B错误。图示区域河流深居内陆,河流流量较小,最终不能注入海洋,属于内流河,位于内流区,因此参与陆地内循环,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C错误。春季气温回升,融水增多,但是春季气温比夏季低,融水没有夏季多,春季不易发生洪涝灾害,D错误。
第10题,由材料“地下水温度与下渗补给量呈负相关”并结合图示可知,Ⅱ区河流短小,下渗少,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少,导致地下水系水温较高,D正确。图中三个区的纬度位置、气候特征等因素相差不大,因此太阳辐射强度也相差不大,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地下水温度与下渗补给量呈负相关,与地下水埋藏深度、人为开采利用关系不大,B、C错误。]
11.(14分)(2024·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带来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域多年冻土退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这些变化,使流域径流过程变化显著。1980—2019年,育空河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16%。如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
(1)简述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增加的途径。(6分)
(2)分析1980—2019年育空河径流量冬季增幅最大的原因。(8分)
[解析] 第(1)题,具体思路如下:
第(2)题,具体思路如下:
[答案] (1)全球变暖,育空河流域积雪面积变小,地表径流增多;气温升高,大气水分含量增加,降水增多;降水量增加,加剧冻土融化,增加地下水向径流补给量。
(2)所处纬度较高,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冬季河流径流量极低,且主要来源于地下径流;北极放大器效应,育空河流域冬季积雪和冻土融化期提前、延长;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地下径流增多,地下水向育空河补给的水量增加,冬季育空河径流增多。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