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3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2.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3.运用资料,说明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全年处在____________的控制之下,盛行____气流,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征 全年皆__,气温季节变化小;全年多雨,分配比较____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
夏
均匀
主要分 布区 ____附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主要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自然景 观特征 森林高大茂密,________丰富,是世界上植物生长率最高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热带雨林下的土壤为______,由于全年高温高湿,化学风化强烈,在一些地区可形成厚达数米至十数米的风化壳
赤道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生物种类
砖红壤
二、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 在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____,受海洋暖湿空气的影响
气候特征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变化____;全年____,冬雨较多
主要分 布区 南北纬40°~60°的大陆____地区,欧洲______沿岸、美洲______沿岸等地区
自然景 观特征 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群落外貌上的________,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显著特征
西风
较小
湿润
西岸
大西洋
太平洋
季相更替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成因 受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交替控制
气候特征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________;冬季受西风带控制,________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干旱炎热
暖湿多雨
主要分布区 南北纬30°~40°的大陆____地区。______沿岸最为典型,还分布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非洲南端______地区,以及________大陆的东南和西南海岸等地
自然景观特征 典型植被为________________。由于夏季炎热干旱,为减少水分蒸腾,许多树木的叶子坚硬,叶片不大,叶面多有“______”,常覆盖茸毛,有些植物的叶子甚至退化或缩小变成刺;森林上层乔木生长稀疏,林木也不甚高大,但林下常绿植物多,生长茂密
西岸
地中海
好望角
澳大利亚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蜡质层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热量带为温带的气候类型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小于零摄氏度。 ( )
(2)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 )
(3)所有森林中,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丰富。 ( )
(4)温带落叶阔叶林中乔木的树干和树枝都有厚的皮层保护,以减少蒸发。 ( )
×
×
√
×
[提示] (1)×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零摄氏度。
(2)× 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3)√ 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种类丰富,垂直结构丰富。
(4)× 温带落叶阔叶林中乔木的树干和树枝都有厚的皮层保护,以御冬寒。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每年6—9月的非洲,都会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数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羚羊等食草动物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保护区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沿途狮子、花豹、鬣狗尾随,鳄鱼开始在狭窄的马拉河两畔聚集,准备分享即将到来的盛宴。
问题1 (区域认知)你知道这里的动物为什么会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吗?
[提示] 这里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草原上湿季水草丰美,干季草类枯黄。这里的动物为了追逐丰美的水草而进行季节性迁徙。
问题2 (综合思维)这里的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1.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
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
项目 关键信息点 对降水的影响 典例
气压带 看垂直运动是上升还是下沉 低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赤道低气压带
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副热带高气压带
项目 关键信息点 对降水的影响 典例
风带 水平运动的 海陆方向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西风影响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信风影响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
水平运动的 纬度方向 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 中纬西风带
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
2.气压带、风带对大陆东部、西部气候的影响(北半球)
(1)对大陆西部气候的影响
(2)对大陆东部气候的影响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如下表所示:
气候类型 成因 特点 分布规律
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部和西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气候类型 成因 特点 分布规律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 原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 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地中海 气候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
30°~40°
的大陆西岸
4.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北半球)
1.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图中气压带、风带描述正确的是( )
A.a风带为北半球信风带
B.a风带为南半球西风带
C.b气压带空气堆积下沉
D.b气压带空气受热上升
(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此时炎热干燥
B.乙地此时高温多雨
C.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D.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
√
(1)C (2)A [第(1)题,由图可知,a风带的风向是西南风,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a为北半球的西风带;b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a为西风带,甲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炎热干燥的夏季,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地中海沿岸地区是最典型的常绿硬叶林分布区,常绿硬叶林几乎占据地中海周围的大部分地区。这里植物的叶子是常绿的而且有一系列对干旱适应的特征。常绿硬叶林中植物的叶片与阳光成锐角,以躲避阳光的灼晒;叶子坚硬而有锯齿,叶片不大或变成尖刺状,叶片表面没有光泽而常有茸毛,常有分泌芳香油的腺体,以减少水分蒸腾。油橄榄是地中海地区植物的代表,也在地中海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下图是油橄榄种植园及油橄榄图片。
气候的形成、分布及其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问题1 (区域认知)分析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
[提示]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问题2 (地理实践力)分析常绿硬叶林适应干旱生长习性的原因。
[提示]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炎热干燥。
问题3 (综合思维)分析气候是怎样影响植被景观的。
[提示] 不同气候类型具有不同的水分和热量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及组合,会对植被景观产生不同的影响。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对气候(气温或降水)的影响
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 纬度不同,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太阳辐射是影响地表气温的最基本因素
海陆位置 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的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节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显著影响各地的气候。控制各地的气压带、风带不同,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
影响因素 对气候(气温或降水)的影响
下垫面 地形类型 同纬度平原比山地气温高,高大的地形区形成高寒气候
地面物质组成 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使地表获得的热量有多有少;热容量不同,气温变化有快有慢
植被覆盖状况
山地走向、坡向 迎风坡降水丰沛,背风坡降水稀少
洋流 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人类活动 既可以通过影响大气影响气候,又可以通过影响下垫面影响气候,还可以直接影响气候
2.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自然景观
(1)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与景观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热带雨 林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景观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带草 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两季明显交替;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巴西高原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与景观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热带季 风气候 气压带、风带的季风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全年炎热,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热带季雨林景观 北纬10°~25°的大陆 亚洲中南东岸半岛、印度半岛
热带沙 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热带荒漠景观 南北回归线到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2)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与景观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常绿阔叶林景观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常绿硬叶林景观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与景观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温带季 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中北部
温带大 陆性气候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冷夏热,干旱少雨;温带草原、荒漠景观 南北纬40°~60°的大陆内部 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与景观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温带海洋 性气候 终年受西 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地区
亚寒带针 叶林气候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温暖;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北纬50°~70°的大陆 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3)寒带和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与景观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苔原气候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苔原景观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冰原气候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冰原景观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与景观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景观复杂多样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2.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气候类型为(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2)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
B.丙地地形平坦开阔
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
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
√
√
(1)B (2)C [第(1)题,根据图例可知,甲地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B正确。第(2)题,结合图例判断,乙地是地中海气候,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河流流量在北半球1月大于7月,南半球相反,A错误。丙地可能分布在狭长的大陆西岸沿海平原,地形不一定平坦开阔,B错误。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C正确。丙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 ℃,冬季积雪少,D错误。]
必备知识
1.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全年处在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是世界主要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2.在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空气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必备知识
3.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暖湿多雨,以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还分布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好望角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和西南海岸等地。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课堂小节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题组1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下图是某一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3.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
√
1.B 2.A 3.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左偏,故图示表示南半球,a处位于中纬西风带上,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第2题,b处坐标约为(23.5°S,135°E),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第3题,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由于常年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受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而形成。]
题组2 气候的形成、分布及其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生活中的地理)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西亚和北非等热带地区,虽然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据此完成4~5题。
4.常年影响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区的气压带、风带是( )
A.盛行西风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
5.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白色对太阳辐射反射强
B.长袍利于汗液大量散发
C.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灼伤
D.减轻风沙对皮肤的伤害
√
4.D 5.B [第4题,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形成的。第5题,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多沙漠分布,白色衣服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能避免太阳辐射灼伤皮肤,减轻风沙对皮肤的伤害;长袍并不利于汗液的散发。]
[教材活动点拨]
教材P71活动
1.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位于赤道两侧,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湿润气流因受安第斯山脉阻挡而抬升,形成地形雨;呈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东部沿海的巴西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2.刚果盆地的北、东、南三面都是陆地,受陆地影响大,其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马来群岛地处海洋中,受海洋的影响大,其热带雨林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3.(1)亚马孙河: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广(位于亚马孙平原),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好),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流经山地和平原地区,落差大,再加上水量大),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地处热带,河流不结冰)。
(2)刚果河:水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水流急(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水量大、水流急)。
(3)马来群岛河流:河流短小急促(岛屿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水量丰富(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含沙量小(植被覆盖好),无结冰期(全年气温高),无明显汛期(全年降水多)。
教材P73活动
1.图示虚线区域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故有冬温多雨的特点。
2.每年9月中旬,该区域降水较少,河流水量较少,水位较低,流速较慢;盛行西风开始增强,降低了河流入海速度,从而有利于鲑鱼洄游到河流上游。
3.主要原因:商业性采伐森林导致柯莫德熊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保护措施: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禁止乱砍滥伐;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教材P77~78活动
1.植被类型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森林以树木为主,最为高大茂盛,植物量大;草原以草类植物为主;荒漠植被稀疏矮小,甚至呈现大面积几乎没有植被的沙漠,植物量最少。由森林到荒漠,植被景观的不同,主要是降水由多到少造成的。
2.(1)自上至下,自左至右依次为: ⑩⑧⑨⑦⑤⑥①④③②。
(2)略。
(3)还受到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比如,由于海陆位置的不同,在东亚沿海地区主要形成了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同纬度的欧洲西部主要形成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由于地形的原因,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青藏高原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秘鲁寒流使南美洲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1~2题。
课时分层作业(十)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1.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
2.下列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省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1.D 2.C [第1题,据图可知,图中风带由中间流向两侧,说明该气压带为高气压带,再根据风的偏转方向是向左偏转,说明为南半球,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第2题,结合上题可知,该气压带、风带位于南半球,故风带1为东南信风带,风带2为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C项正确。]
下图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甲处的气温特点是( )
A.终年严寒 B.冬暖夏热
C.全年高温 D.夏无酷暑
4.乙处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5.由图可知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 )
A.夏雨冬干,冬冷夏热 B.冬雨夏干,冬冷夏热
C.夏雨冬干,冬暖夏热 D.冬雨夏干,冬暖夏热
√
√
√
3.C 4.D 5.A [第3题,由图可知,甲处位于热带,全年高温,C正确,A、B、D错误。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乙处冬雨夏干,且冬季主要是受西风影响降水,因此乙处属于典型的雨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D正确,A、B、C错误。第5题,根据图示可知,温带季风气候的气温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特点是受季风影响大,形成冬干夏雨的特点,A正确,B、C、D错误。]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恐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6~7题。
6.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欧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中国西北 D.马来群岛
7.“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赤道无风带 B.雨、烟受重力作用
C.地转偏向力为零 D.受人为因素干扰
√
√
6.D 7.A [第6题,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没有季节变化,可能是热带或寒带,欧洲西部、中国西北有明显季节变化,A、C错;“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说明有降雨,没有风,不可能是寒带,非洲南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B错;最可能出现在马来群岛,是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无风,D对。第7题,“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位于赤道无风带,A对;受重力作用不是烟垂直升起原因,B错;地转偏向力只影响水平运动物体,C错;雨、烟垂直运动特点,与人为因素干扰无关,D错。]
8.(12分)下图示意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卑尔根和巴黎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巴黎和卑尔根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6分)
(2)以北海为界,概括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大陆南北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解析] 第(1)题,根据气候资料图判断,巴黎年均温较高,降水少;卑尔根年降水量远大于巴黎。年均温差异可结合纬度位置分析,年降水量差异可结合地形及海陆位置分析。第(2)题,读图可知,欧洲大陆北部沿海有南北向的高大山脉阻挡西风暖湿气流进入内陆,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面积狭小且呈带状。南部地势平坦广阔,山脉多呈东西走向,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所以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面积广大。
[答案] (1)差异:巴黎年均温较高,卑尔根年降水量远大于巴黎。
原因:巴黎的纬度位置较低,年均温较高(或卑尔根纬度位置较高,年均温较低)。卑尔根地处盛行西风迎风坡,且有暖流流经,年降水量多。
(2)特征:北部面积狭小且呈带状,南部面积广大。
原因:南部地势平坦广阔,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内陆;北部有南北向的高大山脉阻挡西风暖湿气流。
8月,家住北京市的小明到甲地(图1)旅游,在甲地沿海地区拍摄了“旗形”树的照片(图2),据导游介绍该地树的形状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据此回答9~10题。
9.推断甲地沿海树木呈“旗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强风
C.降水 D.气温
10.图中“旗形”树树冠的朝向最可能为( )
A.西南 B.正南
C.东南 D.西北
√
√
9.B 10.A [第9题,甲地沿海树木呈“旗形”的主要原因是其地处北半球较低纬度地区,全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树木向风面(东北面)的芽体受风的侵蚀而损坏,或者过度蒸发而死亡,因此向风面不长枝条或枝条稀疏;而背风面(西南面)的芽体受风的影响较小,存活较多,长年累月就形成了“旗形”树,B正确。第10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树木向风面不长枝条或枝条稀疏,背风面的芽体受风的影响较小而存活较多,甲地全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所以树冠的朝向最可能为西南方向,A正确。]
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
1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A.长白山天池湖畔
B.重庆嘉陵江沿岸
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D.武夷山九曲溪边
√
11.A 12.C [第11题,图示为热带雨林的景观,常年出现在热带雨林地区。第12题,我国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纬度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是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雨林分布,夏季会出现图示现象;长白山天池湖畔是温带季风气候,重庆嘉陵江沿岸和武夷山九曲溪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图示现象。]
13.(14分)读南美洲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①地与②地气候的差异(气候类型、成因、特点)。(10分)
(2)④和⑤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气候类型明显不同,试分析其成因。(4分)
[解析] 图中①~⑥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④和⑤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从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分析。
[答案] (1)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且受秘鲁寒流的影响;特点:全年炎热干燥。
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2)④地位于西风带控制的地区,由于地处安第斯山脉迎风坡,所以全年降水丰富,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而⑤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