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攻略】(PDF版,含答案)—2026版高考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大题攻略】(PDF版,含答案)—2026版高考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1:41:04

文档简介

大题攻略
考点一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2)说明图1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并分析原因。
材料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提供的数据
显示,过去30年间,青藏高原冰川面积减少
15%,若全球变暖保持现在趋势,至2070年
时,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将减少43%。
材料二日喀则白朗县地处雅鲁藏布江的支
流年楚河谷地,受气候条件限制,该地区露天
栽培蔬莱时间较短,大棚设施是蔬莱生产的
主要方式,保证了蔬菜的全年供应。
(3)结合材料推测未来三江源地区河流流量
材料三图1为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
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布示意图,图2为白朗县气温与降水量统计图。
80
850
90n
95n
30
20.
60-
流条山此
3-
问流
-21闭-年系木甘mm
(4)与露天栽培相比,白朗县利用温室大棚种
植蔬菜的优势。
饼水量imm
气侃/?
3D0
-30
250
-20
200
-10
150
0
100
.-10
-20
-30
1
4
7
10月
口降水世
·气湖
2
(1)绘制图3夏季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的大
气运动示意图。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六甲山脉地处本州岛南部,呈东西走向,
最高峰海拔931m。每年特定季节,六甲山脉
杏流高哈
南坡的神户等城市经常盛行越过六甲山脊而
图3
来的“六甲风”。“六甲风”主要出现在夜间,
冷锋过境后出现的频次大幅上升。通常情况
下,受焚风效应影响,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
而变得干热,而“六甲风”却保持寒冷漂冽。
图】示意六甲山脉的位置,图2示意“六甲
风”发生时的剖面气流状态。
14
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山州
35
图河
图麻研圳


绿开树电
沙上半览
40N
更湖邢
作高装4m
本州
等高E

划边界找
习剖血斌位片
■物消业测的证地

35N
N
图]
六甲脉义二之二一*士
图2
(1)判断“六甲风”最常出现的季节,并简述

理由。
搜兰r账
E
(2)说明“六甲风”未出现焚风效应的原因。
$尔多斯高照
(3)分析“六甲风”常出现在冷锋过境后的
膀格里沙洪
宁夏平炊
4
原因。
宁克平京及周边业区地质剂面图
(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宁夏平原的形成
原因。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
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
变化的一般特点及原因。
考点二地质作用与地貌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
兰山的“守护”,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下
图为银川平原和周边区域图以及贺兰山东麓
某地推积地貌及剖面图。
2参芳答案
【答案】(1)冬季。理由: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冬季(受
大题攻略
冷空气影响)多冷锋。
(2)越过山地的气流初始温度低:六甲山脉海拔有限,气
考点一
流下沉增温不明显;下沉过程中持续接纳山坡近地面冷
1.【解析】第(1)题,由于青藏高原与周边大气的热力差
空气降洱。
异,夏季青藏高原地面气温比相同海拔周边大气高,气
(3)冷锋过境后盛行偏北风,越过六甲山脉:冷锋过境后
流上升形成暖低压,周边大气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在水
气温低,加剧气流寒冷程度: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多晴
平气压稀度力作用下,周国的大气吹向青藏高原地面形
天,山脊附近夜晚(受地面影响明显,)快速降温,底层空
成风。第(2)题,根据图1可知,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
气密度大,易顺坡下沉。
减少。结合图地形、海陆位置信息,东南部受西南季风
考点二
影响,地形雨丰沛:西北部地势升高,深居高原内部,海
1.【解析】第(1)题,由宁夏平原及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
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第(3)题,根据图1中信息(等
可知,宁夏平原断裂下陷,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再由黄河
降水量线、山脉),获知三江源区河流除受而水补给外,
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第(2)题,从图中可知,AB处等
还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根据材料一,气侯变暖,冰川
高践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根据“凸高为低”判
融化加剧,冻土解冻,河流流量在一定时期内增大:当冰
断,AB处比两侧海拔低,为流水侵蚀而成。CD处等高
川消融到一定阶段,冰川萎馆,冰川融水补给减少,河流
线向河流下游方向(低处)凸出,根据“凸低为高”判断,
流量减少。第(4)题,极据白朗县气温与降水量统计图,
CD处比两侧海拔高,为流水沉积而成。第(3)题,流水
可知白朗县年均温尤其是冬季气温偏低,降水季节差异
沉积是有选择性的,一锻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
大:白明县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丰富有利农业生产,
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由于
但也导致少雨时,蒸发较多不利农业生产。大棚既能发
河道展宽,水量减少,流速的降低,携带能力逐渐减弱,
挥太阳光能丰富的优势,又能弥补低温冻害的劣势,还
所以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
能减少水分蒸发。
沉积,故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
【答案】(1)如图所示:
【答案】(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中
部断裂下陷:再经河流(黄河)冲积(或黄河带来的泥沙
沉积)而形成。
(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
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D处等高线向河流下游方
青送高原
向(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河段以堆积作用为主。
(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
(2)规律: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原因:东南部:受来
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
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形成丰富的地形雨:西北部:
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地势抬升/深入高原内部,降水逐渐减少。
2.【解析】(1)由材料信息“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
(3)变化:河流流量先增加,后减少。原因:冰川融水是
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
三江源地区河流重要的补给来源,气候变暖会导致短时
可知,嶂石岩岩墙主要由石莫砂岩构成,它的岩性坚硬
期内冰川融化(或冻土解冻)加剧,河流流量增加。后因
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强:“嶂石岩地貌广泛发于太行山
冰川缩小(或冰川融水补给减少),河流流量减少。
中南段断裂带”,可知该地降水少,流水侵蚀较弱,所以
(4)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温室效应),冬季明显改善大棚
岩石棱角分明。(2)由材料信息“岩培形成于距今18亿
内热量:防止干旱少雨时,空气或土壤水分的蒸发:防止
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
气象灾害(低温、霜冻等)对作物生长的不利。
为主,下层为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在重力崩娟
2.【解析】(1)结合图示可知,六甲风为偏北风,日本冬季
作用下呈阶梯状”可知,构成嶂石岩地貌的岩石主要是
盛行西北季风,风向符合:结合材科“冷锋过境后出现的频
石英砂岩和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两者形成于海
次大幅上升”可知,六甲风和冷锋关系紧密,而冬季冷锋活
洋沉积环境:随着大行山断裂拾升,石英砂岩、页岩和泥
动频繁,因此冬季出现六甲风的频率最高。(2)结合材料,
岩出露地表:强烈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使岩性较软的紫
六甲风来自北部地区,气流的初始气温较低:六甲山最高
色页岩和泥岩被侵蚀掉,上层石英砂岩在重力作用下崩
峰为931米,海拔较低,气流沿坡下沉过程中增温不明显;
塌,塑造了呈阶梯状嶂石岩地貌。(3)由材料信息可知
山玻上近地面气温较低,六甲风下沉过程中易受此影响,
与石莫砂岩相比,石灰岩抗风化、侵蚀能力太弱;太行山
保持较低温度。(3)冷锋一般来自偏北风,过境时越过六
石灰岩层覆盖在石英砂岩层上方,在风化、流水侵蚀作
甲山形成六甲风:冷锋过境后气温较低,加别气流寒冷程
用下,岩壁很快向后退:太行山地壳抬升,上层石灰岩受
度,利于六甲风形成;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
侵蚀时间较长;石英砂岩岩性坚硬,且被石灰岩覆盖,岩
较低,且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山坡夜晚降温快,空气密
壁受侵蚀、后退速度较慢,顶都逐渐暴露,形成宽广的
度大,容易顺坡下沉,利于六甲风形成。
平台。
2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