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章末综合测评(一) 地球的运动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完成1~2题。
1.从节省燃料考虑,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
A.肯尼迪(28°N) B.库鲁(5°N)
C.酒泉(40°N) D.拜科努尔(46°N)
√
2.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更大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更小
√
1.B 2.C [第1题,纬度越低,其地球的自转线速度越快,在发射卫星时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快的优点以节省燃料,选项中,库鲁的地理纬度最低,故地球的自转线速度最快。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同步卫星和地球相比,地球同步卫星的自转线速度比地球大,其自转的角速度和地球相等。]
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箭头为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遮蔽区范围随季节有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A.北纬45°附近 B.北纬20°附近
C.南纬45°附近 D.南纬20°附近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河流右岸 B.河流自东向西流
C.遮蔽区最大在1月 D.遮蔽区最大在7月
√
√
3.C 4.B [第3题,箭头为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阳光从北面照射过来,说明一年中太阳始终位于北部天空,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图示区域可能位于南纬45°附近。故选C。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岸侵蚀,右岸沉积。甲为河流左岸,A错误;结合南、北岸位置可知,河流自东向西流,B正确;南半球6月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遮蔽区最大,C、D错误。]
2023年中秋节与国庆节相连,国内外华人共庆佳节。据此完成5~6题。
5.2023年9月29日(农历八月十五)北京时间20时,王明给在英国伦敦(零时区)留学的表哥发送中秋祝福短信,王明表哥收到信息应在当地时间( )
A.9月29日12时 B.9月29日0时
C.9月29日8时 D.9月29日16时
√
6.随着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国庆也被更多人关注,当北京时间12时,地球上进入10月1日的范围是( )
A.70°W向东到180° B.67.5°W向东到180°
C.60°W向东到180° D.82.5°W向东到180°
√
5.A 6.C [第5题,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伦敦为零时区,两地相差八个时区,区时相差8个小时,且伦敦(零时区)位置更西,应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减8小时,所以2023年9月29日(农历八月十五)北京时间20时,对应此时的伦敦(零时区)时间为9月29日12时。第6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0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为日界线。当北京时间为12时,0时位于西四区,西四区的中央经线为60°W,因此60°W 向东到180°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为10月1日。]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教室走廊在大寒日13时(北京时间)前后开始受到阳光照射,而不再被南楼遮挡。图1是某同学于当天拍摄的一张日照教室走廊的照片,图2为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7~8题。
图1 图2
7.该同学拍摄照片时,面向(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8.教室走廊被南楼挡住不能在正午照射到阳光的时间大致开始于
( )
A.冬至 B.大暑
C.小雪 D.小满
√
√
7.B 8.C [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教室走廊在大寒日13时(北京时间)前后开始受到阳光照射。从二十四节气图中可知,大寒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各地正午阳光从正南方射入。根据图1可知,阳光从左侧射入,因此左侧是南方,从而可判断出该同学面朝西方。第8题,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室走廊开始受到阳光照射而不再被南楼遮挡的节气为冬至后第二个节气大寒,则其被南楼挡住不能在正午照射到阳光的时间大致开始于冬至前两个节气,即小雪。]
中山站(69.37°S,76.37°E)位于南极东部的普里兹湾拉斯曼丘陵沿岸,海拔约为15 m。下图示意某日中山站太阳高度角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9.该日最可能为( )
①3月21日 ②3月31日 ③9月15日 ④9月30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若该日后中山站昼渐短夜渐长,则北京( )
A.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B.太阳日出方位为东偏南
C.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日变大
D.太阳日落方位为东偏北
√
√
9.C 10.C [第9题,读图可知,日出时间约为6:30,日落时间约为17:30,该日中山站昼长约为11小时,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地区,最可能为3月31日或9月15日,②③正确;3月21日为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9月3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①④错误。故选C。第10题,若该日后中山站昼渐短夜渐长,结合该日中山站昼长约为11小时,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且向北移动,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A错误;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日变大,C正确;太阳日出方位应为东偏北,B错误;太阳日落方位为西偏北,D错误。]
如下表所示某年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11~12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 时间 5小时 30分 9小时 09分 11小时 25分 13小时
56分
11.一条自北向南的河流东岸侵蚀较西岸严重,该河流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四地自转线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
√
11.D 12.B [第11题,自北向南流的河流东岸侵蚀较西岸严重,表明该河流位于南半球。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南,昼长越长。从表中可看出,只有丁地昼长大于夜长,位于南半球;其余三地昼短夜长,位于北半球。第1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非赤道地区的昼长与赤道地区昼长相比,二者差值越小,纬度越低;差值越大,纬度越高,即昼长越接近12小时,纬度越低。从表中昼长数据分析可知,四地纬度由高到为低应依次为甲、乙、丁、丙,则四地自转线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也为甲、乙、丁、丙。]
专家研究发现,英国巨石阵是一处古人天文观测遗址,在特定日期站在阵内的人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透过巨石缝隙的光线。图1为巨石阵景观图,图2为巨石阵不同日期太阳光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2中①②③④所示太阳光线中,代表冬至日日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若⑤代表某日日落的太阳光线,40天后的X日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则X日可能是( )
A.6月12日 B.7月2日
C.7月12日 D.1月2日
√
√
13.B 14.C [第13题,英国位于北半球,冬至日时,日出东南,太阳光线从东南方向照射过来,根据图中方位可知,代表冬至日日出的是②。第14题,由题意可知,此时日落西北,直射点在北半球,40天后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说明直射点仍在北半球,且两日关于夏至日对称,故从6月22日往后推20天,故该日为7月12日。]
图1为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变化示意图(M、N、P表示日期),图2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最接近P日的节气是( )
A.大暑 B.小暑
C.大寒 D.小寒
16.若M、N两日地球公转速度相同,则( )
A.M日到P日日地之间距离减小
B.北京M日与N日昼夜长短相反
C.北京P日到N日气温逐渐升高
D.M日到N日地球可能绕日一周
√
√
15.B 16.D [第15题,读图1可知,P日公转速度最慢,该日应为7月初,结合图2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二十四节气中以两至两分日为参照,两个节气之间大约相差半个月,小暑在夏至后半个月,约为7月6—8日,最接近P日。第1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P日应为7月初,M日和N日公转速度相同,且公转速度大,这两天关于P日对称,对应的日期可能为一月初,则M日到N日地球可能绕日一周;M日到P日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距远日点越来越近,日地之间距离逐渐增大;M日和N日公转速度相同,日期应关于7月初对称,北京昼夜长短可能相同,但不相反;P日到N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故北京气温应逐渐降低。]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最外圆为赤道(阴影表示黑夜)。
(1)图中极点为 ________(填“南”或“北”)极点,为 ________(填“晨”或“昏”)线。(4分)
(2)图示时刻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A地昼长为__小时,日出时刻为___时;此时我国教室墙上的时钟正值_____时。(8分)
(3)A、B、D三地比较,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_______,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4分)
(4)若一物体沿纬线从D向F做水平运动,则物体将向 ________(填“南”或“北”)发生偏转。(2分)
南
昏
10时(10:00)
8
8
18
B>D>A(或A
A=B=D(或相等)
南
<D<B)
[解析] 第(1)题,由图中箭头指向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说明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顺地球自转方向,过 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即 为昏线。
第(2)题,图中C点位于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上,地方时为6时。D点位于C点以东60°,地方时比C点早4小时,为10时。A点位于C点以东150°,地方时比C点早10小时,为16时;A点又位于昏线上,因此A点16时日落,昼长为8小时,日出时刻为8时。我国统一采用的时间是北京时间,即120°E经线的地方时,比C点早12小时,为18时。
第(3)题,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除极点外,全球角速度都相等。A、B、D三地比较,B点纬度最低、A点纬度最高,故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B>D>A(或A1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日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________方向。M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4分)
(21°S,105°W)
69°S及其以南地区
东南
16
(3)请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跖点(位于地球直径两端的点)的太阳高度角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4分)
如图。
(4)该日正午时分杭州(30°N)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下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2分)
39°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昼半球中间经线为105°W,晨昏线与 69°N相切,69°N以北发生极夜现象,此时太阳直射21°S,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1°S,105°W)。此时69°S及其以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
第(2)题,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东南方向。M地坐标为(34°S,135°E),且正值日出,根据105°W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可计算出135°E的地方时为4时,也就是M地日出时间为4时,推算出当地昼长应为2×(12-4)=16小时。
第(3)题,结合图示可知,Q地的对跖点应为(69°S,75°E),此时当地刚好发生极昼现象,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69°-21°)=42°,0时太阳高度角为0°,因此可画出当天的太阳高度角变化。第(4)题,该日正午时分杭州(3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30°+21°)=39°。为保障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最大程度接收太阳辐射,应使太阳能电池板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因此,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39°。因墙面与地面垂直,画出水平面后,角度关系如下图:
19.(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是某节气的太阳光照图,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
(1)请将图1转绘到极地俯视图中(图2),并标注地球自转方向,用阴影表示夜半球,标出晨线与昏线。(6分)
如图。
(2)图1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填“晨”或“昏”)线;此时广东珠海(114°E)学校教室挂钟显示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3分)
(3)图1中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日出时间为____________。(4分)
(23°26′N,90°W)
昏
2:00(或2时)
18:00(或18时)
2:00(或2时)
(4)图中的B、D、N、M四点,按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
_____。(3分)
(5)除了酒泉卫星发射场之外,我国还有太原、西昌、文昌三大发射场。和酒泉卫星发射场相比,文昌卫星发射场有何优势?(4分)
D>M>N
文昌卫星发射场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海南周围都是海洋,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大型火箭的运输;文昌卫星发射场东部是南海,无人区面积广阔,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安全性高。
>B
[解析] 第(1)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从图2中经度可以判断,图2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故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1中90°W处为12时,故在图2中白昼以90°W为中心,南极圈以内均为极夜,将0°经线与赤道交点、180°经线与赤道交点、90°W与南极圈交点这三点连接,画出晨昏线,180°经线附近弧线为晨线,0°经线附近弧线为昏线。
第(2)题,图1所示时刻,90°W为12时,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90°W); 西侧为白昼,东侧为黑夜,故其为昏线;广东珠海(114°E)学校教室挂钟显示的时间为北京时间,90°W(西六区)为12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比西六区早14小时,故为2:00(或2时)。
第(3)题,从上题分析可知,90°W为12时,E点与90°W相差90°,且位于90°W东侧,E点的地方时为12+6=18:00(或18时);从图中可以看到与E同纬度的昏线交点时间为22时,日落时间为22时,故其日出时间为2:00(或2时)。
第(4)题,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线速度最大的是D,其次是M(回归线),再次是N(60°N),最后是B(南极圈),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D>M>N>B。第(5)题,文昌卫星发射场优势可从线速度、交通、安全性等方面考虑。文昌是四地中纬度最低的地区,其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卫星发射燃料;文昌位于海南,海南周围都是海洋,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大型火箭的运输;文昌卫星发射场东部是南海,无人区面积广阔,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发射安全性较高。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