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09 第三章 第一节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讲义--高中中图版地理选必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09 第三章 第一节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讲义--高中中图版地理选必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1:52:28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学习目标 1.记住气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概念及形成。(综合思维) 2.理解不同性质的锋、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掌握天气系统图的判读,并能进行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势分析。(综合思维) 3.关注天气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获取信息并整理分析,形成正确的人地观。(人地协调观)
一、常见天气系统
1.气团
(1)概念: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
(2)分类
①根据气团的温度特征:冷气团和______。
②根据气团的湿度特征:________和大陆性气团。
[易误点拨]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较而言的,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锋
(1)概念: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过渡带称为锋。
(2)分类
①冷锋
②暖锋
③准静止锋
[易误点拨] (1)无论冷锋、暖锋还是准静止锋,其雨区都位于锋面下冷气团的一侧,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可知,冷锋雨区位于锋线及锋后,暖锋雨区完全位于锋前。
(2)并非所有的锋面都能形成锋面雨。这是因为锋面雨的形成是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因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小,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未达到饱和状态,则不可能有水汽的凝结,也就无法形成降水。
(3)准静止锋由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一个地方徘徊不前,锋面来回摆动,并非静止不动。
3.气旋和反气旋
类别 ______(低压) ________(高压)
气压状况 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比四周________ 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____,四周气压低
气流状况 水平 辐合;北半球________时针,南半球______时针 辐散;北半球____时针,南半球____时针
垂直 以________为主 以______为主
天气情况 常出现______天气 多________天气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暖气团的气温一定非常高。  (  )
2.锋面过境一定会出现降雨。 (  )
3.准静止锋是静止不动的锋。 (  )
4.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有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是暖锋造成的。 (  )
5.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辐合,反气旋呈逆时针辐散。 (  )
二、天气图
1.概述
(1)概念:填有各地同一时间________的特制地图。
(2)分类:________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
(3)应用
①揭示主要的________和天气现象分布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目前气象部门分析和________天气的一种重要工具。
2.地面天气图的应用及表示方法
黑色曲线为________
三、利用天气图分析常见天气现象
1.高压控制区域
(1)天气:多________干燥天气。
(2)成因:空气下沉,温度________,水汽不易凝结。
2.低压控制区域
天气:多阴雨天气。
 把等压线疏密与其气压梯度力大小、风力大小用直线连起来。
 气团和锋
从短袖到毛衣只差一股寒潮。某年的国庆假期,一股强冷空气自北向南给我国中东部带来大范围强降温,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北、安徽等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8 ℃以上,为此中央气象台在10月2日10时发布了史上最早的寒潮预警之一。
问题1 (综合思维)材料中显示的冷空气活动主要反映的是哪种天气系统?
问题2 (综合思维)冷空气影响某地时的天气变化呈现何种特征?
问题3 (地理实践力)在下图中画出此次寒潮过境前后的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趋势。
锋面的类型与天气特征
锋面 类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天气 图
天 气 特 征 过 境 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气压较低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气压较高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 境 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过 境 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天气 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看箭头指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1.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图,回答(1)~(2)题。
箭头指向表示气流运动方向
(1)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
A.甲图中锋面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B.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可能形成降雨天气
C.乙图中冷空气被迫下沉,多形成晴朗天气
D.乙图中锋面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2)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
C.东北寒潮
D.江淮梅雨
 气旋和反气旋
台风常常形成于洋面温度超过26 ℃的热带海洋上。西北太平洋水温较高,是影响我国台风的主要源地。洋面水温高,加热大气,大气膨胀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低压。由于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加热大气,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带动底层空气不断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使得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进行,热带低压逐渐加强并形成台风。台风规模较大,直径最小的在100千米以上,大的可超过1 000千米。
台风登陆后,因失去了海洋水汽和热量供应,空气上升的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加上陆地摩擦力大,台风逐渐减弱,最终消亡。
问题1 (区域认知)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在哪里?台风是如何形成的?
问题2 (综合思维)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为什么气旋活动时会带来阴雨天气?
问题3 (地理实践力)在下图中画出北半球台风代表的天气系统水平和垂直的气流运动方向。
问题4 (综合思维)描述台风登陆之后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1.气旋与反气旋
类别 气旋(低压系统) 反气旋(高压系统)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与风向 气流形成(北半球)
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流向中心旋入 顺时针流向 四 周旋出
东部:偏南 西部:偏北 东部:偏北 西部:偏南
南半球 顺时针流向中心旋入 逆时针流向 四周旋出
东部:偏北 西部:偏南 东部:偏南 西部:偏北
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形成(北半球)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过境时气压变化
我国天气典型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气旋、反气旋规律记忆方法(左右手法则)
2.锋面气旋
(1)概念
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它是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图)。
(2)形成
上图表示北半球低气压,由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作低压槽。在低压槽附近,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分别形成冷锋和暖锋,如在低压槽AB附近形成冷锋,在低压槽CD附近形成暖锋。
(3)锋面气旋的判读(北半球)
①确定锋面位置:气流在低压槽处相遇辐合上升,形成锋面。
②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上图中,F处为偏北,E处为偏南。
③确定气流(气团)的性质:图中F、G都在锋面的北侧,而E、H正好相反,故F、G处气温比南面的E、H处气温低,确定F、G为冷气团,E、H为暖气团。
④确定锋面性质与移动方向:根据图中E、F、G、H各点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
⑤确定锋面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由图可知,F处位于冷锋后,G处位于暖锋前,常出现阴雨天气;而E处、H处常出现晴朗天气。
2.下图是某省某气象站测得的某月18~21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2)当图示天气系统多发时,我国大部分地区(  )
A.炎热干燥 B.温和多雨
C.低温少雨 D.炎热多雨
3.下图为某地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位于北半球,盛行下沉气流
B.a地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降水
C.b地雨过天晴
D.c地吹偏北风,d地吹偏南风
(2)下图中沿甲—乙线所做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天气图的判读
问题1 (区域认知)图中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受何种天气系统控制?主要的天气特征是什么?
问题2 (区域认知)我国华北地区此时的主导风向是什么?
 天气图(等压线图)的判读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同样具有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判读方法。
1.判读气压形式
(1)低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如图中乙处。
(2)高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如图中甲处。
(3)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如图中丙处。
(4)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如图中丁处。
(5)鞍:两个低压中心或两个高压中心交会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2.判断风向
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3.判断南、北半球
(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
(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5.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6.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如图中乙处和丁处;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如图中甲处和丙处。
4.雾霾指空气中悬浮大量微小水滴和颗粒污染物。图1和图2分别是中央气象台公布的某区域12月7日14时和8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图2
(1)比较图1和图2,a地的天气变化情况是(  )
A.气压降低,风力变小
B.气压升高,风力变大
C.气温降低,风力变小
D.气温升高,风力变大
(2)这两日b地持续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小,湿度大 B.风力大,气温高
C.气压高,气温低 D.气温高,对流强
1.主要天气系统有哪些? 2.锋面分哪些类型?其形成的天气分别有哪些特征? 3.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形成的天气有哪些特征? 4.在天气图中,如何判断天气系统? 5.天气图中,等压线与风力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题组1 常见的天气系统
某年10月6日,北京天空将逐渐阴沉,气温较昨日明显下降,上午10时左右开始飘起雪花。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B    C    D
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  )
A    B    C    D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绘制的反映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与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①    ②    ③    ④
3.正确表示气旋与反气旋的是(  )
A.③① B.②④
C.③② D.①②
4.容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题组2 利用天气图分析常见天气现象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某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5~6题。
5.(生活中的地理)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生活中的地理)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晴
D.风向:西北—西南—东南
[教学活动点拨]
教材P52探索
1是一次冷锋活动造成的降雪;2是夏秋季节的对流雨;3是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4是一次暖锋过境形成的降水;5是一次对流雨;6是一次暖锋过境形成的降雨;7“一场春雨一场暖”是暖锋活动造成的,“一场秋雨一场寒”是冷锋活动造成的;8是山峰经历的一次地形雨。
教材P52思考
冬季从海洋移动到大陆的气团是暖气团;夏季从海洋移动到大陆的气团是冷气团。
教材P53思考
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出现较大的风,伴有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教材P55思考
气旋过境前,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出现较大的风,气压降低,多出现阴雨天气;过境后,天气转晴,气压升高。
教材P57绘图
提示:反气旋过境前、过境后,气压低;过境时,气压高。绘图略。
教材P58~59活动
步骤:第一步,收集气压等气象要素;第二步,把气压值相同的地方用线连接起来,形成等压线;第三步,画风向,分析天气变化。启示:天气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不同;同一种天气系统不同部位天气特点不同;人们可以根据天气系统的变化进行天气预报。
教材P60思考
略。
教材P61~62作业题
1.C
2.(1)反气旋(高气压)。
(2)冬季。理由:亚洲大陆受较强的高压控制,同纬度海洋气压较低。
(3)晴朗天气,风力较小。昆明受高压脊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风力较小。
3.甲、乙两地都吹西北风,画图略。甲地风力大于乙地,因为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17 / 17第一节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学习目标 1.记住气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概念及形成。(综合思维) 2.理解不同性质的锋、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掌握天气系统图的判读,并能进行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势分析。(综合思维) 3.关注天气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获取信息并整理分析,形成正确的人地观。(人地协调观)
一、常见天气系统
1.气团
(1)概念: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
(2)分类
①根据气团的温度特征:冷气团和暖气团。
②根据气团的湿度特征:海洋性气团和大陆性气团。
[易误点拨]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较而言的,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锋
(1)概念: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过渡带称为锋。
(2)分类
①冷锋
②暖锋
③准静止锋
[易误点拨] (1)无论冷锋、暖锋还是准静止锋,其雨区都位于锋面下冷气团的一侧,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可知,冷锋雨区位于锋线及锋后,暖锋雨区完全位于锋前。
(2)并非所有的锋面都能形成锋面雨。这是因为锋面雨的形成是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因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小,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未达到饱和状态,则不可能有水汽的凝结,也就无法形成降水。
(3)准静止锋由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一个地方徘徊不前,锋面来回摆动,并非静止不动。
3.气旋和反气旋
类别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状况 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比四周低 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气流状况 水平 辐合;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辐散;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垂直 以上升为主 以下沉为主
天气情况 常出现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暖气团的气温一定非常高。  (  )
2.锋面过境一定会出现降雨。 (  )
3.准静止锋是静止不动的锋。 (  )
4.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有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是暖锋造成的。 (  )
5.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辐合,反气旋呈逆时针辐散。 (  )
提示:1.× 冷、暖气团是由该气团与所经过地区的温度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当气团温度高于所经过地区的温度时就是暖气团,反之就是冷气团。
2.× 不论是冷锋、暖锋,还是准静止锋都可能形成降雨,但并非所有的锋面均能形成锋面雨。这是因为锋面雨的形成是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因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小,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未达到饱和状态,则不可能有水汽的凝结,也就无法形成降水。
3.× 准静止锋由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一个地方徘徊不前,锋面来回摆动,并非静止不动。
4.×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有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即梅雨天气,该天气是夏季锋面雨带北移到长江流域,冷、暖气团势力相当而形成的准静止锋造成的。
5.× 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辐合,反气旋呈顺时针辐散。
二、天气图
1.概述
(1)概念: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要素的特制地图。
(2)分类:地面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
(3)应用
①揭示主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分布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目前气象部门分析和预报天气的一种重要工具。
2.地面天气图的应用及表示方法
(1)应用:分析某地区某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和大气状况。
(2)表示方法
三、利用天气图分析常见天气现象
1.高压控制区域
(1)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2)成因:空气下沉,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2.低压控制区域
天气:多阴雨天气。
 把等压线疏密与其气压梯度力大小、风力大小用直线连起来。
 气团和锋
从短袖到毛衣只差一股寒潮。某年的国庆假期,一股强冷空气自北向南给我国中东部带来大范围强降温,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北、安徽等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8 ℃以上,为此中央气象台在10月2日10时发布了史上最早的寒潮预警之一。
问题1 (综合思维)材料中显示的冷空气活动主要反映的是哪种天气系统?
提示:冷锋天气系统。
问题2 (综合思维)冷空气影响某地时的天气变化呈现何种特征?
提示: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问题3 (地理实践力)在下图中画出此次寒潮过境前后的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趋势。
提示:
锋面的类型与天气特征
锋面 类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天气 图
天 气 特 征 过 境 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气压较低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气压较高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 境 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过 境 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天气 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看箭头指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1.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图,回答(1)~(2)题。
箭头指向表示气流运动方向
(1)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
A.甲图中锋面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B.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可能形成降雨天气
C.乙图中冷空气被迫下沉,多形成晴朗天气
D.乙图中锋面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2)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
C.东北寒潮 D.江淮梅雨
(1)B (2)C [第(1)题,甲图中是冷锋,锋面过境后出现降温、气压升高、晴朗天气,A错误;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可能形成降雨天气,B正确;乙图中冷空气被迫后退,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C错误;乙图是暖锋,锋面过境后风力小,气温升高,天气转晴,D错误。第(2)题,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冷锋势力强,东北地区可能出现寒潮天气,C正确;长江中下游伏旱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A错误;华北平原春旱时受单一气团控制,不受锋面影响,B错误;江淮梅雨是受准静止锋影响,D错误。]
 气旋和反气旋
台风常常形成于洋面温度超过26 ℃的热带海洋上。西北太平洋水温较高,是影响我国台风的主要源地。洋面水温高,加热大气,大气膨胀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低压。由于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加热大气,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带动底层空气不断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使得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进行,热带低压逐渐加强并形成台风。台风规模较大,直径最小的在100千米以上,大的可超过1 000千米。
台风登陆后,因失去了海洋水汽和热量供应,空气上升的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加上陆地摩擦力大,台风逐渐减弱,最终消亡。
问题1 (区域认知)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在哪里?台风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热带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常常形成于洋面温度超过26 ℃的热带海洋上。洋面水温高,加热大气,大气膨胀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低压。由于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加热大气,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带动底层空气不断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使得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进行,热带低压逐渐加强并形成台风。
问题2 (综合思维)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为什么气旋活动时会带来阴雨天气?
提示:在低空,气旋的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使中心的空气被迫抬升,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故出现阴雨天气。
问题3 (地理实践力)在下图中画出北半球台风代表的天气系统水平和垂直的气流运动方向。
提示:
问题4 (综合思维)描述台风登陆之后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提示:变化:中心气压升高,风力变小,台风逐渐减弱,最终消亡。
原因:水汽减少,凝结释放的热能减少;陆地上摩擦力(阻力)较大。
1.气旋与反气旋
类别 气旋(低压系统) 反气旋(高压系统)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与风向 气流形成(北半球)
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流向中心旋入 顺时针流向 四 周旋出
东部:偏南 西部:偏北 东部:偏北 西部:偏南
南半球 顺时针流向中心旋入 逆时针流向 四周旋出
东部:偏北 西部:偏南 东部:偏南 西部:偏北
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形成(北半球)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过境时气压变化
我国天气典型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气旋、反气旋规律记忆方法(左右手法则)
2.锋面气旋
(1)概念
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它是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图)。
(2)形成
上图表示北半球低气压,由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作低压槽。在低压槽附近,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分别形成冷锋和暖锋,如在低压槽AB附近形成冷锋,在低压槽CD附近形成暖锋。
(3)锋面气旋的判读(北半球)
①确定锋面位置:气流在低压槽处相遇辐合上升,形成锋面。
②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上图中,F处为偏北,E处为偏南。
③确定气流(气团)的性质:图中F、G都在锋面的北侧,而E、H正好相反,故F、G处气温比南面的E、H处气温低,确定F、G为冷气团,E、H为暖气团。
④确定锋面性质与移动方向:根据图中E、F、G、H各点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
⑤确定锋面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由图可知,F处位于冷锋后,G处位于暖锋前,常出现阴雨天气;而E处、H处常出现晴朗天气。
2.下图是某省某气象站测得的某月18~21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2)当图示天气系统多发时,我国大部分地区(  )
A.炎热干燥 B.温和多雨
C.低温少雨 D.炎热多雨
(1)D (2)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在短时间内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明显受冷锋影响。第(2)题,冷锋多发生在冬季,此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冷高压控制,低温少雨。]
3.下图为某地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位于北半球,盛行下沉气流
B.a地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降水
C.b地雨过天晴
D.c地吹偏北风,d地吹偏南风
(2)下图中沿甲—乙线所做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B (2)D [第(1)题,图中北部为冷气团,南部为暖气团,城市位于北半球,中心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a地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降温、降水天气,B正确;b地位于暖锋锋前,暖锋降水在锋前,因此b地为阴雨天气;c地吹偏南风,d地吹偏北风。第(2)题,甲—乙线经过的天气系统是暖锋,乙处为暖气团、甲处为冷气团,D正确;图中A表示冷锋,B表示暖锋,但甲处是暖气团,C表示冷锋。]
 天气图的判读
问题1 (区域认知)图中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受何种天气系统控制?主要的天气特征是什么?
提示:主要受高压系统控制。以晴朗天气为主。
问题2 (区域认知)我国华北地区此时的主导风向是什么?
提示:以偏北风为主。
天气图(等压线图)的判读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同样具有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判读方法。
1.判读气压形式
(1)低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如图中乙处。
(2)高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如图中甲处。
(3)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如图中丙处。
(4)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如图中丁处。
(5)鞍:两个低压中心或两个高压中心交会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2.判断风向
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3.判断南、北半球
(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
(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5.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6.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如图中乙处和丁处;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如图中甲处和丙处。
4.雾霾指空气中悬浮大量微小水滴和颗粒污染物。图1和图2分别是中央气象台公布的某区域12月7日14时和8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图2
(1)比较图1和图2,a地的天气变化情况是(  )
A.气压降低,风力变小 B.气压升高,风力变大
C.气温降低,风力变小 D.气温升高,风力变大
(2)这两日b地持续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小,湿度大 B.风力大,气温高
C.气压高,气温低 D.气温高,对流强
(1)B (2)A [第(1)题,由图1和图2对比可以看出,a地气压升高,且等压线变得密集,风力增大。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b地等压线稀疏且气压变化小,所以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此处临近海洋,水汽含量较大,所以这两日b地出现持续雾霾天气。]
1.主要天气系统有哪些? 2.锋面分哪些类型?其形成的天气分别有哪些特征? 3.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形成的天气有哪些特征? 4.在天气图中,如何判断天气系统? 5.天气图中,等压线与风力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题组1 常见的天气系统
某年10月6日,北京天空将逐渐阴沉,气温较昨日明显下降,上午10时左右开始飘起雪花。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B     C    D
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  )
A     B     C    D
1.B 2.A [第1题,北京气温较昨日明显下降,并将飘落雪花,故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为冷锋。选项中A、B、C、D天气系统依次为暖锋、冷锋、气旋和反气旋。第2题,冷锋过境时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绘制的反映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与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①     ②     ③     ④
3.正确表示气旋与反气旋的是(  )
A.③① B.②④
C.③② D.①②
4.容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C 4.C [第3题,气旋气流运动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向中心辐合,垂直方向上气流做上升运动;反气旋气流运动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上气流做下沉运动。故C正确。第4题,容易形成阴雨天气的为气旋,②为反气旋,受其影响,多晴朗天气;由上题分析可知,①④错误。]
题组2 利用天气图分析常见天气现象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某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5~6题。
5.(生活中的地理)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生活中的地理)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晴
D.风向:西北—西南—东南
5.A 6.D [第5题,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知,图中①地是高压中心,天气晴朗,因此,①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A正确。第6题,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②④两地都在冷气团一侧,气温低,③地在暖气团一侧,气温较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气温变化是冷—暖—冷,A错误;气温低,气压高,所以气压变化是高—低—高,B错误;降雨情况是雨—晴—雨,C错误;风向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即风向为西北—西南—东南,D正确。]
[教学活动点拨]
教材P52探索
1是一次冷锋活动造成的降雪;2是夏秋季节的对流雨;3是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4是一次暖锋过境形成的降水;5是一次对流雨;6是一次暖锋过境形成的降雨;7“一场春雨一场暖”是暖锋活动造成的,“一场秋雨一场寒”是冷锋活动造成的;8是山峰经历的一次地形雨。
教材P52思考
冬季从海洋移动到大陆的气团是暖气团;夏季从海洋移动到大陆的气团是冷气团。
教材P53思考
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出现较大的风,伴有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教材P55思考
气旋过境前,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出现较大的风,气压降低,多出现阴雨天气;过境后,天气转晴,气压升高。
教材P57绘图
提示:反气旋过境前、过境后,气压低;过境时,气压高。绘图略。
教材P58~59活动
步骤:第一步,收集气压等气象要素;第二步,把气压值相同的地方用线连接起来,形成等压线;第三步,画风向,分析天气变化。启示:天气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不同;同一种天气系统不同部位天气特点不同;人们可以根据天气系统的变化进行天气预报。
教材P60思考
略。
教材P61~62作业题
1.C
2.(1)反气旋(高气压)。
(2)冬季。理由:亚洲大陆受较强的高压控制,同纬度海洋气压较低。
(3)晴朗天气,风力较小。昆明受高压脊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风力较小。
3.甲、乙两地都吹西北风,画图略。甲地风力大于乙地,因为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课时分层作业(七)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读下面两幅锋面天气示意图,回答1~2题。
甲            乙
1.甲、乙两图中,表示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
A.冷锋、暖锋 B.气旋、反气旋
C.暖锋、冷锋 D.反气旋、气旋
2.下列关于图示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境时,可能带来沙尘暴、寒潮等恶劣天气
B.乙过境时,降水位于锋后,多带来连续性降水
C.甲过境后,天气晴朗,气压升高,气温升高
D.乙过境后,阴雨连绵,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1.A 2.A [第1题,根据锋面的特征分析,甲图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流动,形成冷锋天气;乙图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流动,形成暖锋天气。第2题,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特征,A正确,C错误;暖锋过境时,会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且降水主要分布在锋前,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B、D错误。]
下图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对图中各城市此时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乌兰巴托受高气压影响,潮湿闷热
B.天津受冷锋影响,寒风凛冽
C.东京受热带气旋控制,狂风暴雨
D.合肥处于暖锋过境前,阴雨绵绵
4.此时,天津的主要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B 4.C [第3题,读图可知,天津受冷锋影响,且等压线密集,风力强,寒风凛冽。乌兰巴托受高压影响,寒冷干燥;东京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合肥处于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第4题,根据风向判定的原理和步骤,先过该点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此处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最后可得出天津的主要风向为西北。]
读图,回答5~6题。
5.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它属于(  )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6.该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A.阴冷潮湿 B.晴朗干燥
C.高温多雨 D.阴雨绵绵
5.A 6.B [第5题,近地面上该地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运动,垂直气流呈下沉运动,说明它是北半球的高压中心(反气旋)。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天气系统垂直气流呈下沉运动,水汽不易凝结,故受其控制下的天气往往晴朗干燥。]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7~8题。
7.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
A.准静止锋 B.冷锋
C.冷气团 D.暖锋
8.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
A.阴雨连绵 B.风和日丽
C.晴雨无常 D.暴雨如注
7.A 8.B [第7题,题干中提到冷暖空气相持不下,故形成的是准静止锋。第8题,锋面雨带位置一般在锋面附近的冷气团一侧,而昆明位于暖气团一侧。受单一暖气团影响,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下图为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10.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速降低
9.D 10.C [第9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可知,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能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故当地政府可能发布滑坡、泥石流预警。第10题,读图可知,北京市位于冷锋的锋前,未来两天可能经历冷锋过境,冷锋过境会出现强降雨,降雨会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沉降到地面,降雨过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会减少。]
读某天气系统经过沈阳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该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12.该天气系统到达沈阳市的日期是(  )
A.29日 B.31日
C.1日 D.3日
11.C 12.B [第11题,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过境时有明显的降水和大风出现,故判断为冷锋。第12题,图中气温和气压出现明显转折的时间为31日,并且降水和大风也出现在31日,所以该天气系统到达沈阳市的日期是31日。]
下表示意吉林省长春市某年12月9—12日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13~14题。
日期 9日 10日 11日 12日
气温/℃ -1/-14 -11/-22 -15/-23 -14/-22
天气现象 多云转小雪 小雪 阵雪转多云 晴
风向 西南 西北 西北 西北
13.(易错题)该期间影响长春市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低压槽 D.高压脊
14.(易错题)该期间降雪天气过程,开始于(  )
A.锋面 B.锋线
C.锋前 D.锋后
13.C 14.C [不能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是错答的主要原因。第13题,根据表中信息,9—12日长春市经历了降雪过程,且降雪后,气温下降,根据风向的变化,说明影响长春市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的冷锋部分,位于低压槽处。第14题,表中9—11日期间的降雪天气过程,属于冷锋降水,降水区主要在锋后,锋前也有,所以降雪一般开始于锋前。]
15.(15分)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乙两处,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____,图中乙处垂直方向上气流的运动状况为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6分)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__。(2分)
(4)近日,____锋将从哈尔滨过境,锋面过境后,气温将______,气压将______。(3分)
[解析] 第(1)题,读气压数据即可得出。第(2)题,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第(3)题,可以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来判断。第(4)题,根据北半球气流移动特点(从南往北),判断出锋面性质为暖锋。
[答案] (1)甲 反气旋 上升
(2)甲 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3)①
(4)暖 升高 降低
4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