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专题强化练2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含答案)--高中中图版地理选必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专题强化练2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含答案)--高中中图版地理选必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1:52:28

文档简介

专题强化练(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A D C B C D C A C D A
13.(1)背斜
(2)变质(大理)
(3)B处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14.(1)谷地 山地 谷地 背斜 向斜 断层
(2)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受侵蚀,成为谷地。
(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可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修建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1~2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七星岩景区岩层向上弯曲,应为背斜构造;断层岩层有明显错动;喀斯特属于地貌而不是地质构造;向斜岩层向下凹。第2题,七星岩的形成过程反映了地壳在内力作用下,发生挤压变形形成褶皱,背斜顶部因张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
3~4 第3题,读图可知,断层①将灰岩④断开,故灰岩④先形成,断层①后形成;断层①形成后,地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③。所以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④。第4题,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B、D错误;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C正确,A错误。
5~6 第5题,读图可知,河谷中有较厚的沉积物,说明流速较慢,最可能位于河流下游,排除A;读图可知,河谷沉积物以下,岩层向上拱起,属于背斜构造,B正确;读图可知,乙岸附近的河谷较深,应为侵蚀河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凸岸以沉积为主,排除C;图中没有信息表明河流流向,因此无法区分左、右岸,排除D。第6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沉积岩层和沉积物,下面先沉积形成较早,上面后沉积形成较晚,因此图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排除A;③处地层与旁边地层的界面是侵蚀面,不是断裂面,排除B;河谷沉积物以下的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挤压而发生弯曲,C正确;读图可知,洪水期时,甲地容易被淹没,不适合聚落的发展,排除D。
7~8 第7题,图中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第8 题,丙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石油、天然气多储存在背斜构造中。
9~10 第9题,夷平面是在山地上升过程中形成的,Ⅰ夷平面形成之后,地壳抬升,在抬升的间歇期形成Ⅱ夷平面,依次类推,形成Ⅲ、Ⅳ夷平面,所以Ⅰ夷平面是最古老的。第10题,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山脉四级夷平面是不连续的,故该山脉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作用。
11~12 第11题,读图可知,甲岩未喷出地表,故为侵入岩,A错误;图中丁岩层位于乙岩层之下,乙岩层比丁岩层形成晚,B错误;断裂面两侧都是乙岩层,故可判断乙岩层形成之后出现了断层,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处岩石处于与岩浆岩的交界处,应受到高温高压作用变质而形成变质岩,D正确。第12题,由于侵入岩晚于其所穿过的岩层,且可以看出乙岩层以下是沉积岩,故先有沉积作用,后有岩浆活动;外力的侵蚀作用发生在高处,则发生侵蚀作用前可能有内力作用的抬升。丁岩层顶部出现了缺失,判断是由地壳抬升后,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故选A。
13.第(1)题,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B处两翼岩层新,中间岩层老,是背斜构造。第(2)题,图中斜线区域位于岩浆岩顶部,岩浆活动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第(3)题,A处为向斜构造,易储水,开挖地下隧道容易积水;B处为背斜构造,拱形构造稳定,不易积水,适宜开凿隧道。
14.第(1)题,要注意区分地质构造和地形的区别,地质构造是指背斜、向斜和断层等,而地形则是指山地、谷地等。第(2)题,甲地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为背斜,背斜易形成山岭,但从图上看该地的地形是谷地,这是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层破碎极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第(3)题,乙地地质构造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即岩层的年龄和岩层的弯曲方向。第(4)题,建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向斜和断层处都不能建隧道。读图可知,乙处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易发生透水事故;丙处为断层,断层处岩层破碎,地质基础不稳定,易发生滑坡、坍塌、渗漏,影响施工安全。
3 / 3专题强化练(二)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60分
一、选择题
广东肇庆七星岩主体是由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如北斗七星般散落在碧波如镜近600公顷的湖面上。下面为七星岩发育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七星岩景区地质构造是(  )
A.断层 B.喀斯特
C.背斜 D.向斜
2.下列关于七星岩的形成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地壳发生挤压变形形成褶皱 ②背斜顶部因张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 ③七星岩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外力作用 ④七星岩的形成过程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3~4题。
3.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河谷(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6.图中(  )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完成7~8题。
7.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褶皱
C.向斜 D.断层
8.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最合适开采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夷平作用是外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夷平面是指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包括准平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用形成的平原等。下图为天山某山脉四级夷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最古老的夷平面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10.推测该山脉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持续抬升 B.持续下降
C.间歇性抬升 D.间歇性下降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喷出岩
B.乙岩层比丁岩层形成早
C.乙岩层形成之前出现了断层
D.丙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
12.乙岩层形成之前地质作用过程有(  )
A.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作用—岩层断裂—岩浆活动—外力侵蚀
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外力侵蚀
D.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岩层断裂—外力侵蚀
二、综合题
13.(8分)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_。(2分)
(2)已知③岩层为石灰岩,图中斜线的区域,可能形成________岩。(2分)
(3)该地区要开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A、B两处的地下,哪一处较合适?理由是什么?(4分)
14.(1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分别是:
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6分)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2分)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4分)
(4)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地和丙地建设隧道的原因。(4分)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