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含答案)--高中中图版地理选必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含答案)--高中中图版地理选必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1:52:35

文档简介

数智分层作业参考答案
课时分层作业(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D A D C D D A B A B A B
11.(1)标注略(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2)23时56分4秒 恒星日
(3)A  A、B、C、D
16.(1)夏至,北回归线 秋分,赤道
冬至,南回归线
(2)度数:23°26′。含义:表示黄赤交角。存在的结果: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
(3)南 北
(4)变大 变小
1.俯视地球北极,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2~3 第2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故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甲>乙>丙>丁。第3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均为15°/h,故四地的角速度都相等。
4~5 第4题,日月升落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太阳和月球的视运动。第5题,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1个太阳日,是一个昼夜更替周期,即24小时。
6~8 第6题,在图中①位置的地球上画出垂直于地轴的赤道,画直线连接地球和太阳的球心,观察可知,直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在赤道以北,说明①位置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同理可知,③位置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根据地球的公转方向可以判断②位置为秋分日,④位置为春分日;2025年1月29日为春节,该日处于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在向北移,故选C。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春节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北移,这一天地球的绕日公转位置应该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对应③与④之间的d点,故选D。第8题,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最快,时间为1月初,远日点最慢,时间为7月初,由近日点到远日点速度逐渐变慢,近日点在冬至日之后,远日点在夏至日之后,③为冬至日,①为夏至日,由③到④,速度先变快再变慢,由④到①,速度逐渐变慢,故选D。
9~10 第9题,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的轨道面(赤道面)和地球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的夹角,从图中可看出①表示黄赤交角。第10题,从图中可看出,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节气应是夏至。
11.图中的中心点为北极点,最外圈为赤道。第(1)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但都是自西向东。第(2)题,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一个恒星日,其时间为23时56分4秒。第(3)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余各点都相同;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2~13 第12题,从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当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纬度较低。第13题,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的恒星转过50°,说明地球自转了50°,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约为15°/h,故拍摄时间为3个多小时。
14~15 第14题,“立杆无影”反映的是太阳直射现象。根据材料可知,此景象发生于7月1日,7月初地球经过公转轨道的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1月初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A正确,B、C、D错误。第15题,广州市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7月1日出现“立杆无影”现象,表示该日太阳直射广州市所在纬线,此次太阳直射广州市所在纬线的日期大约为北半球夏至日后的第9天,所以这一年内另一次太阳直射广州市所在纬线的日期大概为北半球夏至日前的第9天,即6月13日前后,B正确。
16.第(1)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出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纬线名称。第(2)题,由∠α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判断出∠α为黄赤交角。第(3)题,由C、D两处的节气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第(4)题,根据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及极圈的纬度关系,确定当黄赤交角变化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情况。
3 / 3课时分层作业(一)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72分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甲>丁 D.丁>丙>乙>甲
3.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甲>丁 D.丁=丙=乙=甲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据此完成4~5题。
4.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
A.日月升落 B.月朗星稀
C.月相变化 D.星光闪烁
5.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
2025年1月29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
6.春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北半球,在向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在向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在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在向南移动
7.春节这一天地球的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8.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的时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1.(10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上图外侧弧线上添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分)
(2)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即一个________。(4分)
(3)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角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4分)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12~13题。
12.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13.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某年7月1日12时30分52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根铁柱瞬间失去黑影,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引得现场的数百名广州市民啧啧称奇。据此回答14~15题。
14.此景象发生时(  )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此时公转速度由慢变快
D.此时公转速度达到最快
15.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
A.4月18日前后 B.6月13日前后
C.8月11日前后 D.10月6日前后
16.(2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B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6分)
(2)写出∠α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6分)
(3)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填“南”或“北”),D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4分)
(4)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4分)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