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五)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冰楔作用是指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回答1~2题。
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 )
A.风化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 )
A.三峡谷地 B.淮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皖南丘陵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3~4题。
3.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4.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霞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罗布泊、古楼兰及克拉玛依等地的“魔鬼城”则是典型的雅丹地貌。据此完成5~6题。
5.(易错题)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6.(易错题)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下图为我国台湾岛铁路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影响因素主要是( )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8.台湾岛铁路沿海岸环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城市众多,客货运量大 ②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③水源充足 ④地势低,热量条件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终碛堤是冰川挟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挟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为终碛堤及冰水扇。据此完成9~10 题。
9.终碛堤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大小均匀 B.层状结构
C.磨圆度好 D.棱角明显
10.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
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
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11.(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灌溉农业自古著名,号称“八百里秦川”,是我国著名的地堑式构造平原。河流水电站的建设,能够给人类带来许多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水电站建设因水位上涨也可能给水库上游地区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1)简要说明关中平原的地形特点及形成原因。(4分)
(2)简析三门峡水电站的建设对关中平原的地形带来的影响。(4分)
(3)因为“泾渭分明”这一成语,每年去泾渭汇合处观看的人不少,请说明“泾渭分明”反映的地理现象。(4分)
4 / 4课时分层作业(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C B C A A A D D
11.(1)关中平原位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受构造运动影响,断裂下陷,形成东西向的裂谷,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挟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而成。
(2)三门峡水电站的建设,使关中平原地下水位上升,使渭河水面落差减小,造成渭河水流速度减缓,由于渭河水流速度减缓,使泥沙沉积作用加快,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不断抬升,形成地上河。
(3)泾河、渭河汇合处,二者河水颜色差异大,渭河水清澈,泾河水浑浊。泾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水体呈黄色;渭河流经关中平原,河流含沙量较小,水体较清澈。
1~2 第1题,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作风化作用。冰楔作用属于水对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应为风化作用。第2题,该现象是由冻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冻融交替现象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3~4 第3题,读图可知,贺兰山地势较高,河流主要向东流,且短小流急,加之东侧降水偏多,山麓地带沟谷众多,从上游带来的泥沙较多,在山麓处地势降低,泥沙沉积,因此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第4题,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说明流水搬运能力较弱,沉积能力较强。山地相对高度小会导致水流速度较慢,流水搬运能力较弱,河流较长,大颗粒的砾石在河流的中上游沉积。
5~6 不注意材料中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分布的地区是错答的主要原因。第5题,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总称。结合广东省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判断,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第6题,雅丹地貌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
7~8 第7题,读图可知,由于台湾山脉南北纵列,台湾岛没有直接联系东西向的铁路,因此影响台湾岛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第8题,台湾山脉南北纵列,沿海平原地区城市众多,客货运量大,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9~10 第9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终碛堤沉积物是冰川侵蚀、堆积作用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分选性差,大小混杂,棱角明显。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挟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故冰水扇是由冰川侵蚀、搬运、堆积形成终碛堤后,又经过流水(冰川融水)侵蚀、堆积形成。
11.第(1)题,关中平原的地形特点主要从地形类型以及地势高低起伏状况进行描述。关中平原属于地堑式构造平原,该平原位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受构造运动影响,断裂下陷,形成东西向的裂谷;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挟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而成。第(2)题,读图可知,三门峡水电站位于关中平原附近的下游地区,水电站上游水库蓄水,水面上升,下渗量增加,使关中平原地下水位上升,水库水位上升,使渭河水面落差减小,造成渭河水流速度减缓,由于渭河水流速度减缓,使泥沙沉积作用加快,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不断抬升,形成地上河。第(3)题,读图可知,泾河来自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水体浑浊,呈黄色;渭河流经关中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河流含沙量较小,水体较清澈,所以两河交汇处“泾渭分明”。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