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四)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48分
1.读秦岭北坡陡峭的断崖示意图,形成秦岭北坡断崖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地表水平运动 D.地表垂直运动
读下面景观图,回答2~3题。
甲 乙
2.甲景观图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剧烈的火山活动 D.外力的强烈侵蚀
3.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火山活动在时间上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之分。火山喷发会喷出大量的火山砾(渣)、火山灰以及岩浆,颜色呈灰黑色。粗的火山砾(渣)及岩浆会在火山口附近沉积,细小的火山碎屑可以随风飘至远处沉积。下图示意山西省最大盆地——大同盆地(远古时期为大同湖)局部区域地质剖面情况。读图,完成4~5题。
4.该地地质历史上火山的活跃期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该地不存在的地质作用是( )
A.火山活动 B.岩层断裂
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6.甲处地质构造为( )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7.甲处谷地成因是( )
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处岩石破碎
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下图示意部分板块构造。据此完成8~10题。
8.图中板块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图中虚线圈内形成的海底地貌类型是( )
A.岛屿 B.海沟
C.海岭 D.裂谷
10.下列地形是由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是 ( )
A.渭河平原 B.喜马拉雅山
C.东非大裂谷 D.黄土高原
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层分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甲所在位置的构造地貌与地形是( )
A.向斜山 B.背斜谷
C.断层谷 D.褶皱山
12.乙所在位置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
A.岩层断裂上升形成山地
B.背斜顶部岩石的抗侵蚀力强
C.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谷地
D.向斜槽部岩石的抗侵蚀力强
1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 154.9 m,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据考证,渭河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挟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的相互运动关系。 (2分)
(2)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 (4分)
(3)根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6分)
4 / 4课时分层作业(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A D B B B C B B B D
13.(1)秦岭所在岩体相对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相对下降。
(2)华山为块状山。华山位于秦岭北部,其所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形成大断崖。
(3)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凹陷形成谷地(低地);外力(风力、流水等)作用将沉积物搬运过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1.图中显示秦岭北坡出现多个断崖,是内力作用中的断裂下陷作用形成的。
2~3 第2题,甲图为著名的华山景观,是地壳沿断裂面上升形成的,属于地壳的垂直运动。第3题,由图可知,乙图中的地质构造为褶皱,是岩层受向下的挤压力形成的;乙处地貌为有一定造型的山峰,这应是原有地貌受地壳抬升作用出露地表后久经侵蚀形成的。
4~5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火山碎屑层有4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则可以判断该地有4个火山活跃期。第5题,由火山熔岩可以判断,该地经历了火山活动;由湖相沉积层可知,该地有流水堆积;由黄土层可以判断,该地有风力堆积;由图示地质剖面情况判断,该地没有出现过岩层断裂。
6~7 第6题,读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第7题,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8~10 第8题,图中海洋中海岭处为板块生长边界,左右各为一个板块;图中虚线圈内为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所以左侧还有一个大陆板块,因此该图中一共有3个板块。第9题,图中虚线圈内为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形成海沟,B正确;图中大陆板块受挤压隆起,形成岛屿,但是这不是海底地貌类型,A错误;海岭是生长边界不是消亡边界,C错误;裂谷是大陆板块张裂形成的,比如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东非大裂谷,D错误。第10题,渭河平原是断裂下陷形成的,A错误;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B正确;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C错误;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D错误。
11~12 第11题,从等高线来看,甲地等高线凸向数值较大处,说明该地地形为山谷,A、D错误;从岩层新老关系来看,从甲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中间老,两翼新,地质构造为背斜,故该地为背斜谷,B正确,C错误。第12题,图中的地层分界线没有发生断裂、位移,所以没有断层构造,A、C错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B错误;由图可知,乙处等高线凸向数值小的方向,说明该地为山脊,从岩层新老关系来看,从乙向两侧岩层由新到老,即中间新,两翼老,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槽部是受挤压的部位,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会形成山岭,D正确。
13.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区是断层,该处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第(2)题,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部,处于断层上升的一侧,为块状山,在断层处坡度陡峭,所以华山一侧挺拔险峻。第(3)题,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凹陷,外力作用将沉积物搬运填充,共同作用形成渭河平原。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