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2.2.1 有理数的乘法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情 境 导 入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积的绝对值等于乘数绝对值的积;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如何进行两个有理数的运算:
(1)先确定积的符号;
(2)再把绝对值相乘;
(3)当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为0.
新 课 探 究
计算 5×(-6),(-6)×5, 所得的积相同吗?换几组乘数再试一试.
5×(-6)=-30,(-6)×5=-30.
从上述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再找几组数试试.
一般地,在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交换律:ab=ba.
a×b 也可以写为a·b或ab.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可以 写为“·”或省略.
探究一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计算下列各题,并比较它们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请再举几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3×(-4)]×(-5)=?
3×[(-4)×(-5)]=?
[3×(-4)]×(-5)=3×[(-4)×(-5)]
从上述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再找几组数试试.
类似地,可以发现有理数的乘法结合律仍然成立,即在有理数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ab)c=a(bc).
探究二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探究 计算 5×[3+(-7)],5×3+5×(-7), 所得的结果相同吗?换几组数再试一试.
5×[3+(-7)]=5×3+5×(-7)
从上述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再找几组数试试.
一般地,在有理数中,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分配律:a(b+c)=ab+ac.
探究三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 (1)计算:2×3×0.5×(-7);
(2)用两种方法计算(+-)×12.
解:(1)2×3×0.5×(-7)
=(2×0.5)×[3×(-7)]
=1×(-21)=-21.
解法2:
(2)解法1:
比较解法1与解法2,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2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 法更简便?
典例精析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3×4×(-5) ___
2×3×(-4)×(-5) ___
2×(-3)×(-4)×(-5) ___
(-2)×(-3)×(-4)×(-5) ___
(-1)×(-2)×(-3)×(-4)×(-5) ___
(-1)×(-2)×(-3)×(-4)×(-5)×(-6) ___
观察下列各式,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的乘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负
正
负
正
负
正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负的乘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的乘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乘数为0,那么积为0.
探究四
归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这样,遇到多个不为0的数相乘,可以先用上面的结论确定积的符号,再把乘数的绝对值相乘作为积的绝对值.例如:
总结归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在(-0.125)×(-2)×(-8)×5=[(-0.125)×(-8)]×[(-2)×5]中,运用了( )
A.分配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D.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D
2.口算:
(1)(-2)×3×4×(-1)
(2)(-5)×(-3)×4×(-2)
(3)(-2)×(-2)×(-2)×(-2)
(4)(-3)×(-3)×(-3)×(-3)
=24
=-120
=16
=81
练一练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计算:
(1)(-4)×(-23)×(-25);
(2)1.5×0.5×(-100)×;
(3)(-3)×(-)×(-)×(-).
解:(1)原式=-(4×25×23)=-2300.
(2)原式=-(×)×(0.5×)=-1×50=-50.
(3)原式=(3×)×()=1×4=4.
练一练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4.计算:
(1)(-4)×(-8)×(-)-(-6)+6×;
(2)-3-4×(-)-3×.
解:(1)原式=-32×+6+4
=-6+6+4
=4.
(2)原式=-3-(-6)-1
=-3+6-1
=2.
练一练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5.计算:
(1)99×18+99×(-)-99×8;
(2)-13×-0.34×+×(-13)-×0.34.
解:(1)原式=99×(18--8)
=99×10
=990.
(2)原式=(+)×(-13)+(+)×(-0.34)
=-13+(-0.34)
=-13.34.
练一练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6.若a,b,c为有理数,且|a+1|+|b+2|+|c+3|=0,求(a-1)(b+2)(c-3)的值.
解:因为|a+1|+|b+2|+|c+3|=0,
所以a=-1,b=-2,c=-3,
则(a-1)(b+2)(c-3)=0.
练一练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 堂 小 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2.你学会了哪些解题方法?
3.你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4.你总结了哪些学习经验?
5.还有什么感悟和思考?
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多个有理数相乘
几个非0有理数相乘,先判断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运算律
意义
简化运算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 ab+ac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2)运用分配律计算:×35.
(1)①-
1.(1)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计算:
①7×; ②(-25)×0.125××8.
②100
(2)-2
课后练习
2.计算:
(1)(-4)×(-25)×(-9)= ;
(2)×8= ;
(3)×0×= .
0
16
-900
解:(2)原式=×15=1×15=15.
小结:可以先定积的符号,然后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例1】(人教7上P41,P43)计算:
(1)2×3×0.5×(-7);
(2)×15×.
解:(1)原式=(2×0.5)×[3×(-7)]=1×(-21)=-21.
4.【例2】(人教7上P41)计算:
(1)×12;
(2)9×(-8).
解:(2)原式=×(-8)=9×(-8)+×(-8)
=-72-7=-79.
解:(1)原式=×12+×12-×12=3+2-6=-1.
5.【例3】(人教7上P43)简便计算:
.
解:原式=×5=-6.
小结:观察式子结构,逆向运用分配律.
6.(人教7上P43)计算:
(1)6×;
(2).
解:(1)原式==3×2=6.
解:(2)原式=.
7.(人教7上P48改编)计算:
(1);
解:(1)原式=×(-36)-×(-36)+×(-36)
=-28+30-27=-25.
(2)-9×9.
解:(2)原式=×9=(-10)×9+×9
=-90+=-89.
★8. 0.45 计算:
-3.14×35.2+3.14×(-46.4)-31.4×1.84.
解:原式=-3.14×35.2-3.14×46.4-3.14×18.4
=-3.14×(35.2+46.4+18.4)
=-3.14×100
=-314.
完成课后对应的习题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