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0 18:4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在(  )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本题属于识记题,了解书法发展到魏晋时期的特色,即可选出B项。
答案:B
2.(2014·北京丰台区期末)2013年,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广泛关注。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自觉的书法艺术
C.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D.两宋时期出现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
解析:商朝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其余三项说法正确,故排除。
答案:A
3.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
A.山水画
B.人物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解析:材料体现了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选C。
答案:C
4.南宋赵孟坚在其画《墨兰图》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应属于(  )
A.风俗画
B.宫廷画
C.文人画
D.山水画
解析:文人画的特点是,讲求意趣,重意不重形,从《墨兰图》中自题诗中体现作者的“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可知属于文人画。
答案:C
5.某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商周金文青铜鼎、隶书竹简、楷书王羲之《兰亭序》摹本、行书关汉卿《窦娥冤》手稿。请判断,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  )
A.汉都洛阳
B.唐都长安
C.宋都开封
D.明都北京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关汉卿《窦娥冤》手稿属于元代,该古董商只能是元代以后的人,故排除A、B、C三项。
答案:D
6.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解析: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不可能真实地再现客观历史,同样也不能正确评断历史人物和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因此A、C、D三项表述错误。在京剧脸谱中其图案是程式化的,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白色表现奸诈多疑;蓝色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和谐统一,故选B项。
答案:B
7.书法界往往用“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姿”、“清人尚变”来形容各个时代书法艺术的特色。导致宋人书法崇尚意趣、融入个人意志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的分裂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理学的兴起
D.科技的进步
解析:理学影响深入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各方面。
答案:C
8.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
解析:据题干提示“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说明元朝科举制的取消,导致文人转而在元曲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促进了元曲的兴盛,故选A项。
答案:A
9.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解析:题干中“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形式逐渐被平民所接受,宋朝时期平民阶层发展壮大,出现了平民较为容易接受的通俗艺术。
答案:C
10.下图说明(  )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
解析:观察图,据唐代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说明融入了佛教这一外来文化的影响,故选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汉字源远流长,独具魅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石器时代刻在石崖和陶器上的符号。
材料二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民以察,盖取诸……”
材料三 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将药店所存“龙骨”如数购归,经过研究后确认是商朝文物。甲骨文始为人知。迄今考古发掘所见单字已达四千五百多个,已经辫认的也有一千两百多个。其内容与《史记·殷本纪》所载世系大体一致。
请回答:
(1)为什么尚不能据材料一确定它就是最早的汉字?对这些被发现的符号你有何猜测?
(2)材料二、三都涉及汉字的起源问题,你认为哪则材料可信?为什么?
解析:本题提供与汉字的起源相关的材料,要求根据材料解答问题,同学们仔细阅读材料,即可作答。
答案:(1)发现符号数量很少,而且至今还无法破解,所以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估计可能与后来比较成熟和确切的汉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也许就是文字的雏形。(2)材料三可信。因为它既有《史记》的相关记载,又有大量出土文物作为物证,经过研究,对其中的大量文字已经破译。而材料二是在神话传说基础上的文字记载,缺乏足够的佐证。
12.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一 唐朝书法作品:
材料二 下图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出现的“同光十三绝”:
请回答:
(1)从张旭草书《肚痛贴》和柳公权《玄秘塔碑》中,你能获得哪些关于唐朝书法成就方面的信息?
(2)据材料二,“同光十三绝”中的哪一位是京剧的开山祖师?试列出他的一个保留剧目。
(3)为什么人们称京剧为“国剧”?京剧有哪四大行当?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要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1)唐朝书法成就方面的信息:唐朝楷书注重书法规范,柳公权是唐朝楷书成就的重要代表之一;唐朝张旭的草书,狂放不羁,可称唐朝一绝。
(2)程长庚被尊为京剧的开山祖师,他的保留剧目有《群英会》(或《华容道》、《捉放曹》等)。
(3)原因: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戏剧界的一朵奇葩,京剧具有其他剧种难以相比的影响力。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京剧在京城里形成了“满城争唱”的局面,后来还多次代表中国戏剧界出国表演。
主要行当:生、旦、净、丑。
1.
“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指(  )
A.文人山水画
B.杂剧
C.昆曲
D.京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过程的理解。元朝文化新发展是由于蒙古族入主中原后,汉族士大夫们苦于仕途不得志,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市民阶层壮大发展,促进戏曲繁荣,元杂剧应运而生,体现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相互影响,故选B项。
答案:B
2.下图是宋代马远《寒江独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绘画特点是(  )
A.注重浪漫
B.注重神秘与简约
C.注重写实
D.注重意境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绘画作品的风格看是属于文人画,文人画的特点是注重意境。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