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 四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 四年级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5-09-06 16:2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积极地处于想学乐学的状态中,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体验球类活动的乐趣,发展体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自信果断的品质。
【教材分析】
小篮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能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发展。原地运球是小篮球的基础技术,通过各种练习和游戏,促进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提升。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体能,增强对球的感知能力,培养果敢、机敏、顽强等品质。提高调解情绪及团队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练习,能在集体活动中与他人团结合作。学习的热情高、模仿能力强、并且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对于小篮球有学习基础,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对球的控制能力较差,在教学中要采用学、练、赛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跪跳起原地运球的动作概念,提高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教学使85%的学生能学会原地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勇敢、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手指与球的接触部位,按拍时随球与迎球动作
【教学难点】
手腕、手指按拍篮球的动作协调
【场地器材】
录音机一台 小篮球32个 卡纸四张 小贴纸32个
教学过程 课的内容 课的组织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练习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检查出勤人数2、检查服装、进行课堂安全教育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及要求4、安排见习生二、热身活动1、围绕操场慢跑两圈徒手操 头部运动 肩部运动 扩胸运动 体转运动 踢腿运动 跳跃运动 整理运动专项练习 活动手指 地上拨球 绕八字 1组织:四列横队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热身 2、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操,提醒动作要点3、指导学生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体育委员组织整队并报告人数;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见习生出列1、学生慢跑热身2、认真练习,注意动作细节3、认真练习,熟悉球性 7 中高
基本部分 教师示范讲解运球时,两脚左右或前后开立,两膝弯曲,重心落在两腿之间,上体略前倾,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指和指根部位触球,以肩为轴,同时上臂带动肘关节和小臂,通过手腕、手指用力按拍篮球上部,做出随球与迎球动作,目视前方。学生持球练习(掌心贴纸)看卡纸报色 左、右手高低运球交替红色:右手高运球黄色:右手低运球蓝色:左手高运球绿色:左手低运球五、自由姿势运球六、优生展示 七、一分钟运球比多八、游戏《夹球接力》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每队八名同学两两一组,背靠背手臂交叉将球夹在腰背处,在听到哨声后,迅速跑至标志杆处返回与下一组队员击掌后回到队尾,最先完成的队为胜利。 1、教师讲解示范原地运球动作2、指导学生进行持球练习,个别指导组织队形:四列横队3、教师进行集体纠错引导学生做左右手高低交替运球,进行个别纠错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练习 请学生展示不同方式的运球7、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游戏组织形式: 起点 绕回 1 2348、教师讲解方法规则,并组织学生安全比赛 1、认真观看教师示范,总结原地运球的动作要点2、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3、目视前方运球回答教师问题4、认真练习,按要求快速变换运球方式5、开动脑筋,多种运球方式6、勇于展示,认真观看其他同学展示7、认真参与比赛8、学生遵守规则,积极参加比赛 2 23444236 低中高高中低高高
结束部分 1、放松操《大鱼》2、总结本课3、收还器材4、师生在见 1、教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放松身体2、引导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3、安排值日生收还器材 1、认真放松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3、师生在见 5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