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35 第九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35 第九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6 14:00:28

文档简介

1949—1978年,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新中国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曲折探索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主题一 过渡时期(1949—1956年)我国社会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经济基础、社会主要矛盾、政治制度等方面概括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
[深度思考]
1.社会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济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社会主要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二 1949—1978年中国外交的特点、原因及目的
综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外交特点,并分析原因。
[深度思考]
时期 特点 原因 目的
20世纪 50年代 初期 “      ”      ;     ;       维护国家独立,巩固新生政权;打破封锁、孤立,恢复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安全等
20世纪50 年代中期至 60年代末 “一大片”, 反对美苏争霸             ;              改善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积极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20世纪 70年代                      ;            ;             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苏联
1 / 31949—1978年,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新中国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曲折探索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主题一 过渡时期(1949—1956年)我国社会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经济基础、社会主要矛盾、政治制度等方面概括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
[深度思考]
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2.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3.社会主要矛盾: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主题二 1949—1978年中国外交的特点、原因及目的
综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外交特点,并分析原因。
[深度思考]
时期 特点 原因 目的
20世纪 50年代 初期 “一边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采取孤立、封锁政策;中国需要和平的建设环境 维护国家独立,巩固新生政权;打破封锁、孤立,恢复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安全等
20世纪50 年代中期至 60年代末 “一大片”,反对美苏争霸 美国利用台湾、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威胁中国,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的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新兴国家脱离殖民统治而独立 改善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积极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20世纪 70年代 改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中苏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苏联
时空坐标
单元主旨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中共十八大改革开放的历史。
1.改革开放的历程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1 /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