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学案4
【学习目标】
1.学习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掌握科学测量的步骤。
2.了解实验中误差的来源,了解用不同方法测量得出结果E与r
的误差分析。
3.知道实验原理,学会科学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公式法和图象法。
【知识要点】
(一)知识整合
1.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
(1)用电压表、电流表、可变电阻(如滑动变阻器)测量。如图(1)所示:
测出两组 _______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
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
(2)用电流表、电阻箱测量。如图(2)所示:
测出两组 _______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
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
(3)用电压表、电阻箱测量。如图(3)所示:
测出两组 _______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
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
这几种方法均可测量,下面我们以图(1)所示的方法介绍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2.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器材:
电池(待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坐标纸。
3.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步骤:
(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按照电路原理图把器材连接好。
(2)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电阻最大的一端。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用同样方法测量并记录几组I、U值。
(4)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5)数据处理:在坐标纸上作U-I图,求出E、r
4.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注意事项:
(1)实验电路图:安培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伏特表并联。
(2)测量误差:E、r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3)安培表一般选0-0.6A档,伏特表一般选0-3V档。
(4)电流不能过大,一般小于0.5A。
考点点拨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数据处理是一个难点。原则上,利用两组数据便可得到结果,但这样做误差会比较大,为此,我们可以多测几组求平均,也可以将数据描在图上,利用图线解决问题。
利用图线处理数据时,要明确:
(1)图线的纵坐标是路端电压,它反映的是:当电流强度I增大时,路端电压U将随之减小,U与I成线性关系,U=E-Ir。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是电源的性质,所以也叫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2)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中,U与I成正比,前提是R保持一定,而这里的U-I图线中,E、r不变,外电阻R改变,正是R的变化,才有I和U的变化。
实验中至少得到5组以上实验数据,画在图上拟合出一条直线。要求:使多数点落在直线上,并且分布在直线两侧的数据点的个数要大致相等,这样,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
将图线两侧延长,纵轴截距点意味着断路情况,它的数值就是电源电动势E。横轴截距点(路端电压U=0)意味着短路情况,它的数值就是短路电流。
说明:①两个截距点均是无法用实验实际测到的,是利用得到的图线向两侧合理外推得到的。
②由于r一般很小,得到的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较小。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可以将纵轴的坐标不从零开始,计算r时选取直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求得。
【典型例题】
【例1】在测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2Ω)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变阻器和电压表各有两个供选:A电压表量程为15V,B电压表量程为3V,A变阻器为(20Ω,3A),B变阻器为(500Ω,0.2A)。
电压表应该选
(填A或B),这是因为
。
变阻器应该选
(填A或B),这是因为
。
答案:B
、A电压表量程过大,读数误差较大;A
、B变阻器额定电流过小,调节不方便。
【例2】如图,R为已知电阻,Rx为待测电阻,K1为单刀单掷开关,K2为单刀双掷开关,V为电压表(内阻极大),E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现用图中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x。
(1)写出操作步骤:
(2)由R及测得的量,可得E=
,Rx=
。
答案:(1)①K1断开,K2接到a端,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1
②K2接到a端,K1闭合,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2
③K1仍闭合,K2接到b端,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3
(2)U1;Rx=
【例3】测量电源B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4.5V,r约为1.5Ω)。
器材: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0.5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4Ω,滑线变阻器R/,电键K,导线若干。
①画出试验电路原理图。图中的元件需要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②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E=
,r=
(用I1、I2、U1、U2及R表示)
解析
固定电阻器保护电阻作用,滑动电阻器用限流接法就可以,原理图如图所示。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
E=
U1+I1(r+R)
E=
U2+I2(r+R)
解得E=,r=-R
答案:①如图
②E=,r=-R
【达标训练】
1.在“伏安法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实验中,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测量并记录多阻端电压和相应电流值,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与预想的实验结果不一致。由试验数据来分析,他所连接的电路可能是下列电路图中的
(
)
U/V
0.60
0.70
0.80
0.90
1.00
1.10
I/A
0.18
0.21
0.25
0.27
0.30
0.33
2.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电表内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很小,均可以忽略不计.闭合电键S后,变阻器的滑片P由变阻器的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的U-I图象中直线a、b所示.
(1)若滑片P由变阻器的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一直增大,可知滑动端P由_____端滑到_______端;(用电路图中的字母表示)
(2)用画线代表导线,将上面实物图中各元件按图(1)连接成实验电路;
(3)通过分析可知,其中图(2)中图线_______(填a或b)表示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关系;
(4)根据U-I图象中坐标轴所标出的数据,可以求出电源电动势E=________,内阻r=___________(用图中给出的坐标值表示).
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二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读得的各组数据用实心圆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图甲所示。
(1)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在图上描出U—I图线。由此求得:E=______V,r=______Ω。(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把图乙的实验器材连成实验开始时的线路。
1.B
2.(1)d,c;
(2)如图连接;(3)a;(4);
解析:(1)由原理图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一直增大,说明电路中总电流增大,故滑片由d到c;(3)路端电压随电路中电流增大而减小,故a图表示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关系。
3.(1)
E=2.96~2.98V,
r=0.94~0.96Ω
(2)见右图
解析:(1)E=Ir+U
I→0
,V→ε
斜率的大小等于内阻,如图所示。
所以E=2.96~2.98V,r=0.94~0.96Ω
(2)连线要注意上柱,注意标的正负极和量程要正确。
【反思】
收获
疑问
图
(1)
图(2)
图(3)
(2)
图9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