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17) 细胞呼吸的方式与有氧呼吸
(本套共11小题,共45分。第1~6、8~10小题,每小题3分;第7小题10分;第11小题8分。)
题组一 细胞呼吸的方式
1.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2.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要探究有氧呼吸,则需要打开阀a通入O2
B.在探究无氧呼吸时可在溶液表面加入一层植物油隔绝O2
C.为检验细胞呼吸产物是否含有CO2,在管口2接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
D.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管口3取出的溶液变橙色,说明酵母菌发生了无氧呼吸
3.将酵母菌研磨并过滤得到滤液,加入葡萄糖,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生成,且有酒味出现,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酒味的出现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结果
B.气泡可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
C.溶液相当于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
D.该实验证明了“提取液中的物质只有在细胞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题组二 有氧呼吸
4.在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属于第二和第三阶段共同点的是( )
①都需要氧气参与 ②都能生成ATP ③都能产生[H] ④都发生在线粒体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有氧呼吸过程中 ATP 的合成,但不影响水的生成。据此推测,DNP影响有氧呼吸的( )
A.第一阶段
B.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C.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D.三个阶段
6.下图为绿色植物细胞内进行的某生理代谢过程示意图,a~c表示过程,①②表示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过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B.图中b过程能产生大量ATP
C.图中c过程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
D.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7.(10分)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④⑤⑥中合成ATP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
(3)有氧呼吸中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
(5)上图中请写出有氧呼吸总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呼吸电子传递链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呼吸电子传递体组成的将电子传递到分子氧的“轨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
B.Cytc所处的位置为细胞膜外
C.只有线粒体基质能产生NADH
D.H+借助F0和F1,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膜内
9.如图为某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基本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阶段a不能发生在硝化细菌中
B.阶段b等同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C.阶段c中的能量均储存在ATP中,最终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D.物质①为CO2,其在线粒体基质中的浓度高于在细胞质基质中的
10.从下图中选取装置用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正确的组合是( )
注: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A.⑤→⑧→⑦和⑥→③
B.⑧→①→③和②→③
C.⑤→⑧→③和④→⑦
D.⑧→⑤→③和⑥→⑦
11.(8分)某课题小组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O2(与预测结果不相符)。
请分析回答:
(1)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的原因是肝细胞利用保存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产生的CO2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中。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⑥依据的原理是丙酮酸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水彻底分解成____________,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是否有________产生来判断丙酮酸是否被分解。
(3)如果该实验时间过长,空气中的CO2溶入样本中的量足以被检测剂检测出,为了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排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应如何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课时分层作业(17)
1 2 3 4 5 6 8 9 10
C D C C D B A D B
7.(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丙酮酸 水 二氧化碳 (2)⑥ (3)与[H]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大量的能量(2分) (4)线粒体 丙酮酸 (5)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分)
11.(每空2分,共8分)(1)用不含葡萄糖的保存液进行暂时保存 (2)CO2和[H] CO2 (3)分别给1号和2号设置对照,对照组所加的物质分别与1号和2号相同,只是步骤⑤不加丙酮酸
1.C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2.D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才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故若要探究有氧呼吸,则需要打开阀a通入O2,A正确;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探究无氧呼吸时可在溶液表面加入一层植物油以隔绝O2,B正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为检验细胞呼吸产物是否含有CO2,在管口2接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C正确;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因此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管口3取出的溶液变灰绿色,说明酵母菌发生了无氧呼吸,D错误。]
3.C [将酵母菌研磨滤液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密闭放置,出现酒味,说明产生了酒精,但由于酵母菌被研磨,因此并不是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A错误;气泡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而能使酸性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的是酒精,B错误;酵母菌被研磨并过滤得到滤液,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此溶液相当于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C正确;由于缺乏细胞未裂解时的实验作对照,因此该实验并未证明“提取液中的物质只有在细胞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D错误。]
4.C [①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第二阶段不需要,①错误;②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都能生成ATP,②正确;③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消耗[H],③错误;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④正确。]
5.D [由题意可知,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有氧呼吸过程中ATP的合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的合成,因此DNP影响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D正确。]
6.B [分析题图可知,a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A正确;图中b过程代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能产生少量ATP,B错误;图中c过程代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C正确;图中①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H2O,②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O2,D正确。]
7.(1)①是呼吸作用第一阶段与[H]同时产生的产物,表示丙酮酸;②是[H]与氧气结合的产物,表示水;③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表示二氧化碳。(2)④⑤⑥分别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其中合成ATP最多的是⑥有氧呼吸第三阶段。(3)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和O2结合产生H2O,释放大量能量。(4)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5)有氧呼吸总的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8.A [图示过程进行的是[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A正确;Cytc所处的位置为线粒体内膜的外侧,B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也能产生NADH,C错误;H+借助F0和F1进入膜内,不消耗ATP且合成ATP,不是主动运输,D错误。]
9.D [阶段a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能发生在硝化细菌中,A错误;阶段b属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一部分,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B错误;阶段c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储存在ATP中,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物质①为CO2,产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所以其在线粒体基质中的浓度高于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浓度,D正确。]
10.B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有氧呼吸时,先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去除空气中的CO2,再将空气通入酵母菌培养液,最后连接澄清的石灰水检测CO2的产生情况,通气体的管子要注意应该长进短出,装置组合是⑧→①→③;无氧呼吸装置是直接将酵母菌培养液与澄清的石灰水相连,装酵母菌培养液的瓶子不能太满,以免溢出,装置组合是②→③,B正确,A、C、D错误。]
11.(1)为了防止肝细胞利用保存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使线粒体产生的CO2进入细胞质基质,应采用不含葡萄糖的保存液进行暂时保存。(2)丙酮酸和水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生成CO2和[H],因此可以用灵敏的CO2检测剂检测是否有CO2产生来判断丙酮酸是否被分解。(3)为了排除空气中的CO2溶入样本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干扰,可以分别给1号和2号设置对照,对照组所加的物质分别与1号和2号相同,只是步骤⑤不加丙酮酸。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