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19)
1 2 3 4 5 6 7 8 9
C B A C C C B D D
1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1)叶绿素(或叶绿素a和叶绿素b) 一和二 (2)红光+蓝光 6 不同的补光时间条件下,红光+蓝光光源组平均花朵数均最多 (3)三组长势相同,成花诱导完成的火龙果植株,经不同光照强度的白光处理相同时间到果实成熟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测量不同组火龙果产量,产量最高的组的光照对应最适光照强度(3分)
1.C [本实验的目的是用纸层析法探究银杏绿叶和黄叶的色素差别,应选择新鲜程度不同的叶片分开研磨,A错误;光合色素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提取液为无水乙醇,不能用水补充提取液,B错误;由于滤纸条不会相互影响,所用层析液的成分相同,两组滤纸条可以置于同一个烧杯中层析,C正确;用过的层析液含有石油醚等易燃有毒物质,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D错误。]
2.B [图①中四条色素带从下到上依次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A错误;乙同学的层析结果中缺少两条叶绿素的色素带,可能是因为叶片取材于冬天的银杏树叶,而低温会促使叶绿素分解,B正确;若用新鲜的菠菜叶片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和乙同学相同的结果,说明叶绿素被破坏,原因是研磨时没有加入碳酸钙来保护色素,C错误;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用于提取色素,不能作为层析液,D错误。]
3.A [植物呈绿色是由于叶绿体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反射最多,A错误;叶绿体中的色素是脂溶性的,部分色素可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液泡中的色素是水溶性的,不具有利用光能的作用,B正确;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正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正确。]
4.C [绿叶中的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使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A正确;根据吸收光谱,①主要吸收蓝紫光,表示类胡萝卜素,③表示叶绿素a,②表示叶绿素b,遮光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的值会降低,部分叶绿素a转化成叶绿素b,强光条件下部分叶绿素b会转化成叶绿素a,B、D正确,C错误。]
5.C [绿叶中的光合色素有4种,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A正确;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B正确;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C错误;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其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故可用层析液分离色素,D正确。]
6.C [许多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大叶绿体的膜面积,为光反应过程所需要的色素和酶的附着提供了广阔的膜面积,因而叶绿体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场所,A不符合题意;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因而叶绿体可以作为光合作用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叶绿体有双层膜结构,能把叶绿体与细胞质基质分隔开,这是细胞器膜的功能,不支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符合题意;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因此叶绿体可以作为光合作用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7.B [水绵中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和CO2,NaHCO3稀溶液可提供CO2,装片中不能有空气,否则需氧细菌会在装片中均匀分布,无法根据需氧细菌的聚集情况来确定叶绿体是否有放氧功能。]
8.D [滤纸条上没有出现色素带,可能是层析液没过了滤液细线,使色素溶解在了层析液中,也可能是用水代替了无水乙醇,没有提取到光合色素,A正确;滤纸条上最下面两条条带变窄,说明提取的滤液中叶绿素含量减少,可能是使用的叶片不够新鲜或者没加CaCO3,B正确;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C正确;与正常条带比,滤纸条上每条条带均变窄,可能是未加二氧化硅,使研磨不充分,或者提取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使色素溶液的浓度减小,D错误。]
9.D [分析曲线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温度,因变量为叶绿素相对含量,A错误;由图中曲线对比可知,曲线4(经低温和光照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最为明显,B错误;纸层析法分离题述叶片色素提取液,第4组叶绿素相对含量较少,因此由上到下第三、四条色素带会明显变窄,C错误;曲线4与其他曲线对比可知,若在光照、低温条件下,适度升温或遮光处理均可减少该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损失,D正确。]
10.(1)火龙果植株能同时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二者统称为叶绿素;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获得的4条色素带中,以滤液细线为基准,按照自下而上的次序,该光合色素的色素带位于第一条和第二条。(2)根据实验结果,三种补光光源中最佳的是红光+蓝光,因为在不同补光时间条件下,红光+蓝光组平均花朵数都最多,该光源的最佳补光时间是6小时/天。(3)本实验探究成花诱导完成后提高火龙果产量的最适光照强度,所以应设置三组长势相同且成花诱导完成的火龙果植株,经不同光照强度的白光处理相同时间到果实成熟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测量三组火龙果产量,产量最高的组对应的光照强度为最适光照强度。
1/3课时分层作业(19)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本套共10小题,共40分。第1~9小题,每小题3分;第10小题13分。)
题组一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其叶片变黄后极具观赏价值。某同学用纸层析法探究银杏绿叶和黄叶的色素差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新鲜程度不同的叶片混合研磨
B.研磨时用水补充损失的提取液
C.将两组滤纸条置于同一烧杯中层析
D.用过的层析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叶片材料进行“叶片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通过纸层析法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①对应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图②对应乙同学的实验结果。下列关于对这两位同学实验结果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图①中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B.乙同学的层析结果中缺少两条色素带,该叶片可能是初冬的银杏树叶
C.若用新鲜菠菜叶作为材料却得到和乙同学相同的结果,可能是未加二氧化硅所致
D.若用新鲜菠菜叶为材料,用无水乙醇作为层析液,可以得到和甲同学相同的纸层析结果
题组二 捕获光能的色素
3.植物的叶片不透光,多数叶片呈绿色。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呈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吸收绿光
B.叶绿体中的色素与液泡中的色素性质及功能均不相同
C.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D.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4.不同环境条件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称为“叶绿素循环”。如图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在适当遮光条件下,以蓝紫光为主的散光占比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的值会降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使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B.①表示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C.②表示叶绿素a,遮光条件下部分叶绿素a转化成叶绿素b
D.③表示叶绿素a,强光条件下部分叶绿素b转化成叶绿素a
5.绿叶中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相应的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B.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C.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同
D.提取色素时选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时采用层析液
题组三 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
6.下列事实或依据中,不能支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这一结论的是( )
A.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大叶绿体的膜面积
B.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
C.叶绿体具有膜结构,能把叶绿体与细胞质基质分隔开
D.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7.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需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纸层析后得到了四种不同的结果,其中对所得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结果 分析
A 滤纸条上未出现色素带 可能是层析液没过了滤液细线或用水代替了无水乙醇
B 与正常条带比,滤纸条上最下面两条条带变窄 可能使用的叶片不够新鲜
C 滤纸条上条带正常 最下面两条色素带颜色从上到下依次为蓝绿色和黄绿色
D 与正常条带比,滤纸条上每条条带均变窄 可能未加碳酸钙或提取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
9.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叶绿素相对含量
B.由图中曲线可知,经低温和暗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最为明显
C.纸层析法分离上述叶片色素提取液,第4组由上到下第一、二条色素带会明显变窄
D.若在光照、低温条件下,适度升温或遮光处理均可减少该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损失
10.(13分)海南是我国火龙果的主要种植区之一。由于火龙果是长日照植物,冬季日照时间不足导致其不能正常开花,在生产实践中需要夜间补光,使火龙果提前开花,提早上市。某团队研究了同一光照强度下,不同补光光源和补光时间对火龙果成花的影响,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时,火龙果植株能同时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_____;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获得的4条色素带中,以滤液细线为基准,按照自下而上的次序,该光合色素的色素带位于第_____________条。
(2)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补光光源中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该光源的最佳补光时间是_____________小时/天,判断该光源是最佳补光光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可促进火龙果增产的三种不同光照强度的白色光源,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成花诱导完成后提高火龙果产量的最适光照强度(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