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25)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含答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25)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含答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4:17:10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25)
1 2 3 4 5 6 7 8
B B B D D C B D
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1)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1分) (2)DNA—蛋白质 DNA(1分) 衰老(1分) (3)MMS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促进 MMS浓度为0.40 mmol/L、处理时间为72 h
1.B [细胞衰老后,细胞呼吸速率减慢,B符合题意。]
2.B [①②过程自由基攻击磷脂分子,破坏细胞的生物膜,使生物膜面积减小,A正确;③过程自由基攻击细胞合成的蛋白质,可使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B错误;④过程自由基攻击DNA,可引起基因突变,C正确;自由基的产生途径有辐射、有害物质的入侵和细胞内的氧化反应等,D正确。]
3.B [GDF11减少会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而端粒酶能够修复端粒从而提高细胞的分裂次数,故GDF11含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分裂能力下降,A正确;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增大,但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相对表面积增大,B错误;血液中GDF11含量减少可能导致神经干细胞衰老,神经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端粒酶在细胞中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而不让端粒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说明端粒的损耗与细胞分裂有关,D正确。]
4.D [尿苷由尿嘧啶与核糖组成,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后的产物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A错误;根据自由基学说,自由基增多会导致细胞衰老,尿苷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水平以降低氧自由基从而抗衰老,B错误;根据端粒学说,细胞衰老是因为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两端的端粒就会缩短一截,最后使DNA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因此衰老细胞的端粒DNA序列不会向外延长,而是缩短,C错误;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而尿苷具有延缓干细胞衰老、促进哺乳动物多种组织再生修复的功能,因此用尿苷延缓神经干细胞的衰老可作为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思路,D正确。]
5.D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死亡分为细胞凋亡、细胞坏死和细胞自噬三种形式,A正确;蛋白激酶RIP3可以将肿瘤的凋亡转变为细胞坏死,故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B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C正确;RIP3蛋白激酶基因存在于所有的体细胞中,D错误。]
6.C [细胞自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衰老细胞器被溶酶体分解属于细胞自噬,A正确;通过细胞自噬可以将大分子降解产生新的可以利用的物质,使细胞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正确;细胞自噬可清除侵入细胞的微生物及毒素,故侵入细胞的微生物及毒素的清除属于细胞自噬,C错误;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参与细胞的自噬过程,D正确。]
7.B [人类皮肤细胞衰老出现“老年斑”是由色素积累所致,A错误;当大多数干细胞中的COL17A1表达水平都降低时,干细胞间竞争减弱,无法有效维持皮肤结构的完整性,皮肤随之衰老,B正确;COL17A1不是皮肤细胞特有的基因,很多细胞中都可能存在类似功能的基因,且它控制的是干细胞之间的竞争,而非直接控制皮肤细胞分裂,C 错误;COL17A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干细胞间存在差异,促使的是细胞间的竞争,而非细胞坏死,D错误。]
8.D [本实验探究的是低糖环境和药物氯喹对细胞自噬的影响, 因此对照组应该为正常糖培养条件下不加入氯喹,A正确;本实验探究的是低糖环境和药物氯喹对细胞自噬的影响,A、B组没有添加氯喹,A组培养条件为正常糖,则实验B组培养条件应该为低糖,B正确;A、B组相比,B组低糖组的细胞自噬水平升高,即低糖环境下细胞自噬水平升高,C正确;B、C组均为低糖环境下,变量为是否添加氯喹,C组添加氯喹后细胞自噬水平低于B组,说明药物氯喹对低糖环境造成的细胞自噬具有抑制作用,D错误。]
1/2课时分层作业(25)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本套共9小题,共35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小题11分。)
题组一 细胞衰老
1.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呼吸速率加快
C.细胞色素逐渐积累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2.如图是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的作用效果会引起细胞内生物膜面积减小
B.③过程会使酪氨酸酶活性升高
C.④过程可能引起细胞内基因的突变
D.⑤可来自辐射、有害物质的入侵和细胞内的氧化反应等
3.某研究小组发现,血液中含有一种名为“GDF11”的蛋白质,其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因为端粒酶在细胞中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而让端粒不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GDF11含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分裂能力下降
B.血液中GDF11的减少可能导致细胞衰老,使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小
C.血液中GDF11含量减少可能导致神经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D.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这可能与端粒不断被损耗有关
4.研究表明,尿苷(由尿嘧啶与核糖组成)是一种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区的生物活性分子,且具有延缓干细胞衰老、促进哺乳动物多种组织再生修复的功能。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苷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后的产物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
B.尿苷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水平以增多氧自由基从而抗衰老
C.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端粒DNA序列逐渐向外延长
D.用尿苷延缓神经干细胞的衰老可为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思路
题组二 细胞的死亡
5.近期研究表明人体内的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可以将肿瘤的凋亡转变为细胞坏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死亡分为细胞凋亡、细胞坏死和细胞自噬三种形式
B.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
C.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D.控制合成RIP3蛋白激酶的基因只存在于肿瘤细胞中
6.科学家大隅良典因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上的开拓性研究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细胞自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衰老细胞器被溶酶体分解属于细胞自噬
B.细胞自噬可以使细胞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C.侵入细胞的微生物及毒素的清除不属于细胞自噬
D.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来参与细胞的自噬过程
7.科学家发现一种胶原蛋白能够驱动干细胞之间进行竞争,这种竞争对于维持“年轻态”的皮肤至关重要。“干细胞间竞争”由胶原蛋白基因(COL17A1)驱动,而COL17A1的表达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COL17A1表达水平较高的干细胞会牢固地锚定于基底膜,且对称分裂,并将附近COL17A1表达水平较低的细胞排挤出去,这样的细胞间竞争有助于维持皮肤结构的完整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皮肤细胞衰老出现“老年斑”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
B.当大多数干细胞中的COL17A1表达水平都降低时,皮肤随之衰老
C.COL17A1是皮肤细胞中的特有基因,可控制皮肤细胞分裂
D.COL17A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干细胞间存在差异,从而促使细胞坏死
8.细胞自噬是一种真核细胞降解受损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和病原体的正常代谢机制。研究发现,在不良环境中细胞自噬水平会升高。科研人员研究了低糖环境和药物氯喹对细胞自噬的影响,部分实验过程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项目 A组 B组 C组
培养条件 正常糖 ? 低糖
是否加入氯喹 否 否 是
细胞自噬水平 + +++ ++
注:“+”越多表示细胞自噬水平越高。
A.设置A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B.B组的培养条件为低糖
C.低糖环境下细胞自噬水平升高
D.药物氯喹对低糖环境造成的细胞自噬具有促进作用
9.(11分)中国科学家成功构建了“单条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这是合成生物学领域里程碑式的进展。
(1)酵母菌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与蓝细菌相比,酵母菌最主要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天然酿酒酵母细胞中的16条染色体融合为一条,需要去除染色体的端粒、着丝粒等冗余序列。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____________复合体,有研究表明,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将不断缩短,组成正常基因的________序列受到损伤,从而引发细胞________。
(3)端粒酶具有修复端粒的功能。为探究甲磺酸甲酯(MMS)是否对酵母菌的端粒酶活性有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图1、图2。
由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显示,MMS对酿酒酵母端粒酶的活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效果最为显著。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