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3)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含答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3)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含答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6 14:16:36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3)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本套共8小题,共35分。第1~7小题,每小题3分;第8小题14分。)
题组一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如图为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分布情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Ⅰ在非生物界中都能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B.划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标准是元素的含量,而不是功能
C.Ⅱ和Ⅲ称为必需元素,一旦缺乏就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病症
D.P、S、K、Ca、Zn属于大量元素
2.“将它从肮脏地面拾起,看似一颗奇怪的卵石,实际是一种植物”。它是日中花属的一个物种——生石花!它与周围的石头极其相似,但是它正在生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石花之所以是生物,而石头为非生物,原因是细胞中有非生物界所不具有的特殊“生命元素”
B.生石花和周围石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生石花能够进行新陈代谢
C.生石花在80 ℃下烘烤一段时间后的恒重即为干重,此时细胞中占比最多的元素是O
D.C作为核心元素,在生石花细胞中是不可缺少的,而Mg、Fe等元素却可有可无
3.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下图是采摘的新鲜茶叶细胞中几种化合物的含量柱状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茶叶细胞和人体细胞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差异很大
B.采摘的新鲜茶叶的细胞中既含有大量元素,也含有微量元素
C.图中的化合物①和化合物②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
D.若图只表示采摘的新鲜茶叶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则化合物②为蛋白质
题组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4.奶茶常用大量含葡萄糖的糖浆进行调味,经常饮用奶茶容易导致人体患糖尿病等危害。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从某奶茶店买回一杯宣称用鲜奶调制的奶茶(颜色为白色),欲对其相关成分进行鉴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可观察到奶茶由白色变成砖红色
B.鉴定实验结束后,可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C.若该奶茶使用了鲜奶,加入双缩脲试剂并混匀,可观察到颜色变紫
D.用苏丹Ⅲ染液滴进奶茶中,若呈蓝色,则说明奶茶中含有脂肪
5.下图表示物质鉴定的两个实验方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方案中2 min后试管内将出现砖红色沉淀
B.若图2的实验方案是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则图中的A液是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
C.用图2方案鉴定蛋白质时,摇匀后溶液会变成紫色
D.用斐林试剂鉴定某无色液体时,若出现了砖红色沉淀,则表明该无色液体中含有葡萄糖
6.现有无标签的稀释蛋清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和淀粉酶(一种蛋白质,能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溶液各一瓶,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把它们区别开来(不考虑溶液的浑浊度)。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要完成对这四瓶溶液的鉴定,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双缩脲试剂对上述4种溶液进行检测后,不发生颜色反应的一组只用斐林试剂就能通过一次实验完成鉴别
B.使用双缩脲试剂对上述4种溶液进行检测后,发生颜色反应的样液只用斐林试剂就能鉴别
C.将斐林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热后能观察到溶液从无色转变为砖红色
D.使用斐林试剂对上述4种溶液进行检测后,不发生颜色反应的样液只用双缩脲试剂就能鉴别
7.香蕉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所含的贮藏物进行代谢转化,果实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 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 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下列对于该实验的一些分析,正确的是(  )
A.向a、c试管加入碘液后,c试管中蓝色更深
B.曲线Ⅰ表示还原糖,曲线Ⅱ表示淀粉
C.向b、d试管加入斐林试剂,b试管颜色更深
D.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不断转变成还原糖
8.(14分)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酒精灯 ⑤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蓝色块状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为了验证发芽的玉米才含有淀粉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 ℃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提取液。
④预测试管3、4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课时分层作业(3)
1 2 3 4 5 6 7
D B C C C A D
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1)双缩脲(1分) ①②③
(2)碘液(1分) 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中的淀粉逐渐减少
(3)①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②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 ③发芽前玉米 ④蓝色→砖红色
1.D [Zn属于微量元素,D错误。]
2.B [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所以生石花没有非生物界所不具有的特殊“生命元素”,A错误;生石花属于生物,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新陈代谢,B正确;细胞干重中元素含量为C>O>N>H,则将生石花在80 ℃下烘烤一段时间后的恒重即为干重,此时细胞中占比最多的几种元素为C>O>N>H,C错误;C作为核心元素,在生石花细胞中是不可或缺的,而Mg、Fe等元素也非常重要,D错误。]
3.C [构成不同生物体的细胞中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元素含量差异较大,A正确;细胞中含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正确;图中表示的是采摘的新鲜茶叶细胞中几种化合物的含量柱状图,则根据活细胞中化合物含量分析,化合物①和化合物②分别代表蛋白质和水,其共有元素为H、O,C错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若图只表示采摘的新鲜茶叶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则化合物②为蛋白质,D正确。]
4.C [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仅混匀不能观察到奶茶由白色变成砖红色,A 错误;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鉴定实验结束后,不可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B错误;若奶茶使用了鲜奶,鲜奶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能产生紫色,C正确;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D错误。]
5.C [图1中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没有进行水浴加热,所以试管内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若图2实验方案是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则所用试剂为双缩脲试剂,A液为0.1 g/mL的NaOH溶液,B液为0.01 g/mL的CuSO4溶液,摇匀后产生紫色反应,B错误,C正确;斐林试剂检测结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只能证明样液中含有还原糖,但不能证明具体是哪种还原糖,D错误。]
6.A [若用双缩脲试剂,不发生反应的一组是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葡萄糖是还原性糖,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淀粉不是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混合,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即只用斐林试剂就能通过一次实验完成鉴别,A正确;使用双缩脲试剂后发生颜色反应的样液是稀释蛋清液和淀粉酶溶液,只用斐林试剂不能鉴别稀释蛋清液和淀粉酶溶液,B错误;葡萄糖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呈现蓝色,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C错误;使用斐林试剂对上述4种溶液进行检测后,不发生颜色反应的样液为稀释蛋清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只用双缩脲试剂不能鉴别稀释蛋清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D错误。]
7.D [随着香蕉成熟时间的延长,淀粉越来越少,可溶性还原糖越来越多,故向a、c试管加入碘液后,c试管中蓝色更浅或无蓝色出现,A错误;香蕉成熟过程中,香蕉逐渐变甜,说明成熟时间越长,淀粉转变成的可溶性还原性糖越多,由此可判定曲线Ⅰ代表的是淀粉的变化,曲线Ⅱ代表的是还原糖的变化,B错误,D正确;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操作中需要水浴加热,由于d试管还原糖多,所以颜色更深,C错误。]
8.(1)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检测蛋白质或多肽应该用双缩脲试剂;该实验需要用量筒量一定量的蛋白质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需要用滴管滴加双缩脲试剂B液,但是该实验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显微镜观察,故选①②③。(2)检测淀粉应该用碘液;胚乳呈现蓝色块状,说明胚乳含有大量的淀粉,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变小了,说明玉米发芽的过程中胚乳中的淀粉逐渐减少了。(3)①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题述蓝色块状变小是淀粉酶的作用,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②试管1加的是缓冲液和淀粉,作为对照组,其可以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③根据单一变量原则,试管1加的是缓冲液作为对照,3号、4号实验组分别加了发芽玉米提取液、淀粉酶溶液,则试管2加的X溶液应该是发芽前玉米提取液。④试管3中发芽玉米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因此其颜色同试管4一样由蓝色变成了砖红色。
1/3